三、西部地区发展新形势
西部大开发以来,尽管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世情国情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西部大开发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一)国际环境
经济的全球化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自由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合作的区域内部化特点日益显现。我国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印度等13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漫长,与比邻国家联系密切,这有助于西部地区与接壤国家通过边境贸易进行相应的分工与协作。西部边境是中国和南亚、西亚进行联系的纽带,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门户”。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有利于西部地区在贸易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极大方便了与中亚、西亚和欧洲间的物资运输,节省了运输费用和时间,也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使西部地区的对外经济交流由单纯的边境贸易向内陆方向发展,这成为了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区域产业转移的重要优势。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逐步蔓延,西部地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冲击。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企业盈利水平和抵御经济危机的能力比较低,所以自我实现经济复苏的能力相对较差,摆脱困境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西部多以资源初级型产业为主,资源价格的不稳定使得西部经济复苏压力加大。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使得初级的资源型产品价格下降,并且在短期内难以上升,这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复苏。
同时,全球经济政治演变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环境相对不稳定,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组和流动导致竞争加剧,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各种显性和隐性贸易摩擦加剧,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
(二)国内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正步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基本面仍然向好,国内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发展的重心从财富增长向民生福利有效转变。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逐渐出现重大变化,开始从不平衡增长转向相对均衡增长。这种相对均衡发展的形成除了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对西部的倾斜的推动以外,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要素成本的上涨以及产业升级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对东部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制约,以及西部地区向东部的人口转移使得东部面临的巨大的人口压力,客观上也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列为优化开发区,这就使得这些地区今后一段时期将加快产业优化升级的步伐,大量产业将向中西部重点开发区转移,这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将实现西部地区国土资源的合理开发,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由于过度开发而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但是,按照现行的规划构想,西部相当一部分地区将属于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全国22个限制开发区,有17个分布在西部地区。禁止开发区域包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共计1283个,占地面积140.6万平方公里,也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同时,我国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受国际经济长周期及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加上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的制约,经济增长速度将相对放缓。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贫困的地区,贫困人口多,社会建设仍明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地区。
还值得关注的是,西部地区森林、草原、湿地、冰雪构成了完整的生态屏障地带,具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水资源和保障农牧产品供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青藏高原是我国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该区域的草地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内蒙古高原为主体的中国北方草原作为中北亚地区戈壁、沙漠南缘的绿色屏障,一直发挥着阻止沙漠前移、减少风沙入河、削弱强风起沙的重要作用,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保障。为了巩固已有生态建设的成果、提高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程度,国家将会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但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支撑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为防止全球气候发生不可逆转的恶化,《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把控制和削减人为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为首要目标。对于西部地区而言,节能减排的压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西部地区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在绿色能源开发上占有明显优势,这给低碳产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机遇。
此外,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补偿、生产要素流动与交易等方面的利益关系调整还缺乏科学的制度规范,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区域政策和规划的实施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