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发展报告(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在全国的地位

基于其地域的完整性和人文亲缘性,京津冀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都市经济区,2010年全区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43732.32亿元,占全国GDP总量的10%以上,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一起被公认为我国三大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密集区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一)经济总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见表2—1)。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61.17亿元上升至2010年的43732.3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应的由147.53元上升至2010年的41889.18元,在经济发展总量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均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较大成就。

表2—1 京津冀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国民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新中国成立以来,京津冀地区的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经历了超过百倍的巨大增长,由图2—1可以看到,总体上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速的波动持续减小,且近二十年来一直保持平稳较高的增长,但波动幅度略大于全国。1970年以前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速的波动幅度很大,1970—1990的20年间波动幅度明显缩小,经济总量水平虽然仍然偏低,但基本处于正增长状态;1990年以后基本平稳,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经历了短期的增速下降,但增速基本保持在10%以上,处于快速增长期,地区经济总量和人均生产总值迅速爬升,分别在2000年接近10000亿元和突破10000元大关。进入21世纪以来,京津冀区域进入了区域一体化的实际操作和快速推动阶段,在区域发展定位和规划、区域资源和市场整合、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各省市均在自身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取得了更加明显的进步。同时,在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指导下,京津冀逐步摆脱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以节能环保为发展要务,其稳定均衡发展的理念已经得到初步呈现。

图2—1 1952—2010年京津冀地区GDP年均增速(可比价1952=100)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总体来看,京津冀地区的GDP增速与全国相仿,使得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份额没有太大的变动(见图2—2),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到快速发展工业的战略的影响,1960年以前占比持续上升,1960年占比接近12%;而1960—2000年间占比有小幅波动,基本保持在8%~10%,而2000年之后占比有较明显的上升态势,近年来占比一直高于10%。就三地区占比结构来看,总体上比较稳定,地区总份额的变动主要受到北京占比变化的影响,尤其是2000年以后北京地区GDP占比的明显上升促进了地区总占比的上升。

(二)产业结构

新中国成立初期,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接近50%,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总体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低,京津冀区域的经济主体是第一产业。在全面工业化的总体战略下,京津冀地区积极发展第二产业,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升,到20世纪70年代末达到最高值60%。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第二产业比重开始下降,第一产业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而第三产业比重则持续上升。2000年以前,三次产业中一直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尽管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逐渐超过第二产业,京津冀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仍然高于40%,可见第二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总的来说,第一产业在京津冀经济中的份额越来越小,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京津冀产业发展的主体。截至2010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分别由1978年的71.1%和23.7%调整为43.3%和50.2%(见图2—3)。

图2—2 1952—2010年京津冀地区GDP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图2—3 1952—2010年京津冀地区经济阶段性发展特征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就京津冀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与全国相比,在不同阶段也体现出一定的差异(见图2—4)。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产业比重始终低于全国水平,但是差距近年来有所缩小;2000年以前第二产业比重一直较全国偏高,尤其是1980年以前大部分时间都保持10个百分点的占比差距,但是1980年以后差距逐步缩小,2000年以后则开始低于全国占比;与此相反,1990年以前京津冀地区的第三产业占比一直与全国相仿,1990年以后随着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京津冀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开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总体上体现出较明显的服务业优势,从区域角度出发,服务主导型的经济特征逐渐显现。

图2—4 1952—2010年京津冀及全国三产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我们进一步对比京津冀、广东以及苏沪浙地区的GDP构成结构可知,如图2—5所示,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京津冀地区工业占比明显较低,表现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结构特征,其中,单就增加值来看,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等行业门类具有较为明显的规模优势;而三地区中,北京市的工业占比最低(仅20%),服务业则非常发达,占比最突出的是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天津和河北的工业比重则相对偏高,均分布在50%左右,服务业中则是批发零售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比重较高,体现出不同的服务业优势。

图2—5 2010年京津冀及重点经济发展地区GDP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1》。

(三)人均指标

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从人均GDP来看,自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京津冀地区始终高于全国水平,“十一五”以来,京津冀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完成了贸易一体化,初步展现了“新增长极”的部分区域特征。如图2—6所示,就实际差值来看,1990年以前一直较小,1994年以后开始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差值超过12000元;而从京津冀高于全国水平的比例来看,尽管2000年以后平均水平达到48.2%,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但是总体波动较大,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京津冀地区高于全国56.9%,而1963年最低时仅7.61%。如图2—7所示,京津冀地区人均GDP增速与全国人均GDP增速一直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且时正时负,并且波动幅度明显高于GDP差异,1990年以后,京津冀地区GDP增速基本高于全国水平,但是人均GDP仍然有多个年份低于全国水平,因而在经济发展上需要对人均指标给予更多关注。

图2—6 京津冀与全国人均GDP比较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图2—7 京津冀与全国人均GDP比较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二、京津冀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

(一)经济总量

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北京和天津两大城市的经济总量之和几乎与河北全省GDP总量相当(见图2—8)。作为全国的首都,北京的总体经济水平在区域内部的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最高(见图2—9),2010年达到14113.6亿元,天津位居第二,为9224.46亿元;第三位和第四位分别是河北省的唐山市和石家庄市,分别为4469.16亿元和3401.02亿元,不足第一位北京市的1/3,第二位天津市的1/2;其他9个地级市的GDP均在2000亿元左右或以下,其中,GDP总量最小的衡水市仅为781.82亿元,相当于北京市、天津市的5.5%和8.5%。

图2—8 京津冀三地区GDP份额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图2—9 2010年京津冀地级及以上城市GDP比较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

(二)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结构

分别就北京、天津和河北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由于三地区不同的发展基础、区域定位及优势条件,三地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总体来看,北京市经济结构体现出服务型主导的特征,而天津和河北经济结构仍以第二产业为主。由图2—10、图2—11、图2—12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和天津的工业基础较好,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较大,而河北地区则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60%。新中国成立后,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受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局战略影响,三地区产业结构均发生了较大变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三地区的三产结构都以第二产业占比的持续上升为主要特征,尤其是北京和天津两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长,最高时占比都接近70%;而由于拥有丰富的资源基础,河北省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取得了明显增长,全国战略布局也决定了河北省以重工业和资源型工业为主的发展战略定位,逐步形成了以能源、冶金、纺织、建材为支柱的工业体系,并陆续建成了能源工业基地(包括煤炭工业基地、石油工业基地、电力工业基地)、钢铁工业基地、建材工业基地及纺织工业基地,第二产业比重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不足20%增长到50%上下。

图2—10 1952—2010年北京市三次产业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图2—11 1952—2010年天津市三次产业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图2—12 1952—2010年河北省三次产业比重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三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开始出现差异,其中,北京的第二产业占比大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提升,2000年以后第三产业已成为北京的主导产业;而天津的第二产业占比虽然在初期有所下降,但2000年后又有小幅回升,虽然第三产业占比不断提升,但是与北京不同,第二产业在天津市的产业结构中仍然占有较高比重;河北第二产业则一直保持较稳定的占比,第三产业比重虽然有所上升,但经济整体发展仍然由第二产业带动,而2010年第一产业占比也仍然超过10%,并且始终保持着京津冀地区第一产业的主体的地位,2010年第一产业占京津冀地区总量的90%(见图2—13)。

图2—13 1952—2010年京、津、冀三地区第一产业占比变化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比较分析三地区GDP年增速与京津冀地区GDP年增速(见图2—14),可以发现总体上早期的差异偏大,近年来差异在不断减小,可以看到三地区的增长速度均趋于平稳;其中早期北京与京津冀总体的差异最明显,可见北京早期的发展波动性较大;而近年来北京和河北与京津冀总体的差异越来越小,但是天津的增速与京津冀总体还有较明显的差异。

进一步分析京津冀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三产结构(见表2—2),可以看到,不同地市的产业结构有较大的差距,其中除北京(75.11%)、秦皇岛(46.85%)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以外,其他11市均以第二产业为主体。其中,北京近年来大力推进三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功完成了由工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成为国内服务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不仅是京津冀地区的服务业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中心;天津尽管近年来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达到45.95%,但是第二产业比重仍然较高,第二产业仍然是天津的支柱产业;秦皇岛作为典型的旅游型城市,尽管第三产业比重尚未超过50%,但是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服务业为主导的结构,但是由于其发展阶段所限,服务业主要为旅游业和基础服务业,发展档次有待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石家庄市、张家口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也相对较高,其中石家庄市作为河北省的省会城市,综合服务于河北全境,从而促进了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而张家口市第三产业结构性占比尽管较高,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除以上城市以外,大部分河北省地级市都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仍然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

图2—14 1952—2010年京、津、冀三地GDP年增速与京津冀地区增速的差值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

表2—2 2010年京津冀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

2.产业门类结构

进一步分析三地区产业门类的发展情况可知,北京、天津、河北在各自的主导产业选择和定位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分化和错位发展。以从业人员的比重这一指标来看,2008年北京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制造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2009年北京市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9179.2亿元,其中,金融业,批发与零售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分别为1603.6亿元、1525亿元、1066.5亿元和1062.5亿元,分别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7.5%、16.6%、11.6%和11.6%。2008年,天津从业人员比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制造业、教育、批发和零售业;同期,石家庄从业人员比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制造业,批发与零售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唐山从业人员比重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制造业,采矿业和教育。

从京津冀主要行业门类的区位熵(见表2—3)来看,2008年,北京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9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4.2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4.3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28)等领域具有绝对的优势;天津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4.28)等行业优势明显;而河北省在采矿业(1.45)等行业方面显示出了相对的比较优势,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则比较落后。

表2—3 京津冀区域主要行业的区位熵(2008年)

资料来源:《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年鉴2008》。

3.主导和优势产业集群

为进一步分析京津冀内部地区间的差异,我们选取产业规模结构、产业比较优势以及产业发展潜力三个指标,以2008年各地区行业大类(共89个,除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员数量和工业总产值等为主要变量我们以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的数据为依据,受数据内容所限,第三产业主要采用就业人员数量,而第二产业综合考虑工业总产值。,对京、津、冀在区域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发展和分工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具体指标测算方法如表2—4所示。

表2—4 现状优势行业分析的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

其中考虑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不同特点,在测算比较优势时,通过第二产业的修正项和第三产业行业基础率,调整和最终确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比较优势。根据行业大类的产业发展规模结构、比较优势以及发展潜力的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综合打分,进而选择各地区的主导和优势产业。结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能力、就业人员数量变化弹性等方面的差异,选择总分达到4的第二产业和总分达到5的第三产业行业大类界定为京、津、冀综合评分位于前列的优势产业类别。打分方式和具体分值见表2—5,综合结果见表2—6。

表2—5 京津冀地区各行业大类发展水平评价打分体系

表2—6 京津冀三省市的现状优势行业大类

注:括号内为各省市所选择行业的入选行业大类的数量,其中,综合评分到达5的制造业行业大类和到达6的服务业行业大类由黑体字标出。

根据以行业大类为单位结合区域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和区域的产业分工联系的对京、津、冀三省市产业分工现状的综合评估和分析,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发展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和方向:北京属于典型的知识型和服务型地区,在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天津属于加工型地区,以重工业为特征的加工型产业、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占优势为特征,承担制造和加工职能;而河北属于资源型地区,采掘业,重加工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占优势,承担提供资源支撑的职能。

第一,北京市作为首都,拥有强有力的支撑系统,经济发展状况在区域内具有显著优势,其修正后的现状优势行业大类主要分布在服务业范围内,多样性较高,特别是金融业、电子信息及其服务业、科学研究、文化产业和现代物流业;另外,北京的制造业则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印刷业等城市型工业。北京的优势产业类型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其服务型和知识型的基本产业发展特征。

第二,天津综合评分位于前列的行业大类主要分布在制造业,轻重工业并存,其中亦有少量加工业,但总体上仍然表现出以装备制造业类型重工业和部分轻工业共同为主导的特征;服务业部分的行业大类数量明显较北京少,主要分布在物流业、商贸业和商务服务业。天津的优势产业类型较为明确地反映出其以重工业为特征的加工型产业发展态势,在京津冀区域主要承担制造和加工等职能分工。

第三,河北综合评分位于前列的行业大类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和制造业,其中,采矿业的优势行业大类达到4个,包含了煤炭、金属、非金属等几个类别,发展态势良好,多样性较高;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分,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类型。河北的服务业发展明显不及京津,优势产业较少。河北的优势产业分布类型刻画出其以资源开采为特征的资源型产业发展现状,在京津冀地区主要承担提供资源支撑的职能。

(三)人均指标

京津冀区域的人均GDP总体上呈现逐渐上升态势,但不同地区的人均GDP有较大差距。如图2—15所示,20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间人均GDP的差距逐渐增大,2010年北京市的人均GDP增长到75943元,天津市与北京市非常接近,达到72994元,均已超过10000美元,位列全国的第二、三位,按照2007年世界银行报告的划分标准,京、津两市经济发展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河北省尽管近年来保持了年均13%的快速增长态势,但2010年人均GDP仅为28668元,与京、津两市存在明显差距。

进一步对比京津冀区域内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均GDP,可以看到各城市间也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明显小于GDP差距。如图2—16所示,2010年北京和天津人均GDP均超过7万元,河北省各地级市中唐山市异军突起,人均GDP接近6万元,第二梯队包括石家庄、秦皇岛、廊坊和沧州四市,人均GDP均处在3万元左右,其他六地市则在2万元上下。

图2—15 1952—2010年北京、天津、河北及京津冀地区人均GDP变化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

图2—16 2010年京津冀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GDP比较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11》、《河北经济年鉴2011》、《天津统计年鉴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