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新大纲全真冲刺试卷(二)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本测验共有两大块,第一大块为客观题型45道题,第二大块为主观题型,总时限为120分钟,各部分不分别计时。
请在题本、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的一律无效。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老师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填涂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7.严禁折叠答题卡!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位置上填涂相应标号。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
1.下列选项中作为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2.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是( )。
A.属地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属地兼属人原则
D.保护性管辖原则
3.“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能够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
A.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B.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C.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4.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表述,下列正确的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全民民主
B.我国人民享有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
C.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5.2013年1月13日,中国宣布计划加入的,以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向广泛普及和可持续利用的快速转变的国际组织是( )。
A.国际能源组织
B.国际能源基金机构
C.国际可再生能源组织
D.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6.下列对各种行政处分阐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务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和级别
B.受到警告处分时,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C.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
D.记过处分为期一年
7.批办公文时,主批人签注完毕,其他审批人画圈,应视为( )。
A.同意
B.基本同意
C.阅过但无态度
D.保留意见
8.市场机制具有优化产业结构的功能,这一功能是通过( )实现的。
A.竞争机制
B.价格机制
C.供求机制
D.风险机制
9.2013年1月31日,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 )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A.包产到户
B.土地流转
C.家庭农场
D.农民合作社
10.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审批权属于( )。
A.全国人大常委
B.国务院
C.自治区人大常委
D.人民代表大会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和稳定器是( )。
A.现代企业制度
B.收入分配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法律保障制度
12.社会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属性是( )。
A.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坚持改革和对外开放
13.公文标题中,任何情况下,( )是不能省略的。
A.文种
B.事由
C.机关名称
D.发送机关
14.行政处罚追究时效,自违法行为终止之日算起,( )内未追究责任的不再处罚。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15.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D.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在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位置上填涂相应标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共10小题,每题1.5分)
16.下列属于“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是( )。
A.经济快速发展
B.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C.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
D.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17.电报紧急公文应当标明( )。
A.急件
B.特急
C.加急
D.平急
18.退耕还林是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政策之一,其基本政策措施是( )。
A.生态移民
B.封山绿化
C.以粮代赈
D.个体承包
19.企业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核心,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三种形态,即( )。
A.业主制产权制度
B.合伙制产权制度
C.股份制产权制度
D.公司制产权制度
20.19世纪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特别是(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A.细胞学说
B.万有引力
C.能量守恒
D.进化论
21.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国政府主要经济职能包括( )。
A.调节社会分配职能
B.宏观调控职能
C.市场监管职能
D.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
22.下列哪些情况下公务员不得辞职?( )
A.涉及重要机密不满解密期
B.正在接受审查
C.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未满五年
D.工作不称职连续两年
23.保温瓶能够冬天保持饮料暖热,夏天保持饮料冷凉的原因是( )。
A.瓶中内壁和外壁之间呈真空状削弱了热对流
B.玻璃瓶壁表面镀光亮银膜反射红外热辐射线
C.保温瓶内胆所镀氧化镁本身就具有保温特性
D.瓶口用软木塞使瓶内达到真空状态最终保温
24.我国《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A.无子女
B.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C.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D.年满30周岁
2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不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共10题,每题1.5分)
26.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同属于( )。
A.人民政协机关
B.行政机关
C.自治组织
D.政党机关
27.“单位行贿罪”实行“双罚制”,而这里“双罚”的对象是( )。
A.行贿单位
B.受贿单位
C.行贿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D.受贿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8.下列符合通报标题撰写要求的是( )。
A.《国务院关于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报》
B.《关于打击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C.《国务院关于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通报》
D.《国务院关于某地违反国家购销政策的通报》
29.以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任务的计划是( )。
A.863计划
B.973计划
C.星火计划
D.阳光家园计划
30.下列刑罚可单独适用的有( )。
A.有期徒刑
B.拘役
C.剥夺政治权利
D.没收财产
31.下列属于国家级正职的是( )。
A.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
B.国家副主席
C.中央军委副主席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32.下列属于行政确认形式的有( )。
A.登记
B.批准
C.证明
D.鉴证
33.我国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包括( )。
A.休息权
B.继承权
C.劳动权
D.出版权
34.下列对犯罪未遂形态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B.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
C.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D.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5.下列属于行政处罚中申诫罚的有( )。
A.警告
B.责令停业
C.通报批评
D.行政拘留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处填涂“A”,错误的填涂“B”。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
36.“存在即被感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
37.民族区域自治是以党的统一领导为前提和基础的。( )
38.不动产物权的变更与交易以交付为要件。( )
39.行政法规之间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相冲突时,由国务院裁决。( )
40.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
4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
4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改革开放。( )
43.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皆变,无物常住”,这是朴素辩证法的观点。( )
44.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采取的是吸收原则。( )
45.我国政府目前采用的首长负责制实际上是运用了等级决定原则。( )
第二部分 主观题
五、案例分析题(认真阅读案例并根据案例回答所附问题。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在答题纸上作答一律无效。共10分)
【案例】某县长虹大酒店欲进行内部装修,与汤某签订了一纸合同。双方约定:由酒店提供材料,汤某必须按照酒店的要求进行装潢,酒店验收合格后按工作量支付装潢费。汤某接到该装潢工程后,又找来杨某等人进行装修,汤某每天付工资25元。2011年6月6日下午3时,杨某在切割硅酸盐板过程中,被异物击伤右眼,经法医鉴定为工伤七级伤残。现杨某诉至法院,要求汤某和长虹大酒店承担医疗费、精神抚慰金等损失4万余元。
【案例分析】杨某在装修中受到的伤害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
六、病文评改题(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在答题纸上作答一律无效。本题10分)
××市工业局文件
××字(2012)××号
签发人:张平
××市工业局关于印发“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的通知
我局同意“××市财政局关于节减行政经费的几项规定”中提出的意见,认为切实可行,请结合本单位的情况参照执行。
附件:××市财政局文件
2012.10.16
主题词:印发、规定、通知
抄送:××市人民政府、××市财政局
七、简答题(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在答题纸上作答一律无效。共5分)
请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八、写作题(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或在答题纸上作答一律无效。共20分)
阅读给定材料,以“文化与城市科学发展”为话题写一篇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内容完整、语言简练、文字通顺,600字以内。
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材料二:苏荣同志在十月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江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作的《推进科学发展 加快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而不懈奋斗》的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文化精品工程,着力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充分挖掘我省丰富的文化资源,立足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努力生产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优秀文化产品。加强对优秀地方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倾力打造江西文化品牌,不断提高赣鄱文化的影响力。积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努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苏荣还指出:“中心城市是江西崛起的脊梁。要坚持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中心城市崛起带动全省崛起,加速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材料三:有专家断言: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是没有前途的城市,一个没有文化创意的城市是没有活力的城市,世界已开启以文化创意论英雄的时代。全球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新突破,既为文化创意开辟了广阔空间,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经济功能型城市”向“文化主导型城市”的嬗变已经成为时代的大趋势,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持久吸引力、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看她的文化发展水平。硅谷之所以持续保持世界高科技创新中心地位,不仅仅是因为是全球高技术集聚地,还因为那里充斥着浓厚的创意文化。利物浦之所以成为欧洲的文化首都,根本在于其把富含创意的摇滚和足球文化植入城市发展的特质。巴黎用文化创意引领全球时尚,伦敦因文化创意而成为世界都会。我们清晰地看到,是文化创意塑造了世界城市繁荣发展的传奇。
专家指出,中国城市开始以文化创意竞高下,国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风生水起。在我国诸多城市创意中,杭州依托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设“生活品质之城”;西安利用丰富的秦汉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中国人文之都”;苏州利用刺绣建立“苏绣文化产业群”。实践证明,当城市有了文化创意,就有了自己的形象、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内涵,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材料四: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城市主人们的口气和眼界越来越高。在城市战略上,不仅有180多个国内城市打出口号要发展国际大都市,同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巨大压力下,作为城市发展更高理想的文化城市,近年来也开始扎推出现在各地城市的发展战略中。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史看,城市的经济地位、经济社会发展健康与否,直接决定着城市的文化选择,包括城市文化精神的导向。芒福德提出文化城市的理论模式,但我们却不能简单照搬。中国的城市从经济城市向文化城市的转变,符合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内在规律和现实需要,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巨大差异,使其成为当下许多城市的心头之痛。
从理论上说,当代城市功能从政治城市和经济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其核心必须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把城市的文化发展与个体的审美劳动相结合,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为手段推进城市文化及文化产业发展,最终实现“人在城市中全面发展”,把人的文化层面的审美生存需求和精神空间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然而,现实中人们往往简单地认为,城市文化发展只是时间问题,特别是缺乏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系统性的战略设计,很多城市的文化建设直接异化为发展经济的手段。许多城市的发展盲目地以经济标尺来衡量文化的发展,导致对城市文化资源与功能的新一轮破坏。
材料五:“以经济代文化”是当下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最大问题。正如《2011中国都市化进程报告》指出的:只要以GDP为中心的经济型城市化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不管过去打出“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的口号,还是现在打出“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或“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口号,结果都是“换汤不换药”。改变这种现实的关键,就在于加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文化信仰的追求。而这些观念的培养关键在人,什么样的人决定什么样的未来城市文化走向。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努力培植坚定的文化信仰,并与法治社会建设结合起来,城市文化的未来才是美好可期的。
材料六:现在城市社会的解体与危机,根源就在于文化灵魂的隐匿;要拯救当今正在沉溺的城市精神,首先要拯救的是城市文化。
如果说,都市化进程导致的城市环境恶化、城市问题大量涌现、城市危机不断加重,是城市人气消减、人心思散直至城市可能走向衰落的客观原因,那么,城市文化的衰落、城市形象的扭曲、城市生活方式的不和谐与精神生态的严重污染,则是人们对城市产生怀疑、不满、厌恶甚至怨恨的内在根源。在中国都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城市文化病,在这个意义上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亟须加以研究并通过制度建设加以疏导和化解的重大问题。
文化品位,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也就是说,一座城市是否具有魅力,主要在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文化品位。尤其是在各城市纷纷注重绿化、亮化、美化时,哪一座城市更能充分发掘自己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打造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文化特色、文化品牌,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氛围,不断提高自己城市的文化品位,它就更能在众多的城市中独树一帜、独占鳌头,不仅能凝聚人心、吸引游客、带旺人气,而且还能在城市之间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驱动城市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