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马克思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意义
马克思的经济学是通过研究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的运行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更应当从经济建设、市场运行的角度研读《资本论》。当马克思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时候,他对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很大程度上是在论述市场经济的共性——因为他只认为资本主义存在市场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讲,为了汲取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建设意义的启迪,我们似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资本论》作为市场经济理论去读。
现在看来,起码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的以下观点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
(1)马克思曾经给市场经济以热情洋溢的肯定。例如马克思在他和恩格斯写于1847年的《共产党宣言》里,就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给市场经济以热情的讴歌。他们说,“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等同于市场经济,所以以上论述实际上是对市场经济的肯定(只是当他看到最初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并认为所有这些在资本主义框架内不能解决的时候,才得出了应当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结论)。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很多地方论述了市场经济的创造性。当我们初步尝到市场经济带给我们的甘甜的时候,重温这些论述难道感受不到市场经济的无穷魅力吗!
(2)“人们扮演的经济角色不过是经济关系的人格化”,这就是说,人们通常考虑和处理问题的思路反映的是他们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超越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的人是不存在的。这起码说明两点:其一,如果经济结构不变,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经济角色是很难变化的;其二,各种不良现象包括社会丑恶现象的产生,其实是在给定的制度框架下人们从利益角度出发思考和选择的结果。
(3)商品经济的所有权关系和契约精神。按照马克思的意思,商品交换必须是两个不同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交换,这是一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法权关系。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有利于我们科学地理解市场经济,科学地理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接轨的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可以探索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国有经济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即从竞争性领域适当地退出,还包括构建混合所有制等。没有适当的产权变革和契约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不起来的。
(4)马克思在魁奈之后研究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提出了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此即马克思的实现论。
在马克思之前,法国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曾经用简单的图表说明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马克思对魁奈的这一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在当时来说是天才式的贡献。魁奈的《经济表》对马克思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是很有启迪的。
马克思从高度抽象的层次把社会总资本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是生产资料的生产,第二部类是消费资料的生产。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马克思都认为两大部类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不仅在数量上适当,而且在结构上适当,即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在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马克思的公式里包含着生产资料的优先增长,这实际上是讲产业结构提升的问题。种种破坏这种平衡的做法都会导致危机。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演变成了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与生产的社会化的矛盾,并由此引起了两个方面的问题:1)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一方面增加生产,另一方面压低工人的工资,形成了生产与消费之间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弥补的差额;2)私人生产者的预期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得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所要求的比例总是不能保持,存在着不适销对路的问题。也就是说,不能保持宏观经济正常运行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于是就爆发了周期性经济危机,并由此造成了巨大的社会浪费,这是马克思所不能容忍的。当然今天看来,这种经济周期可能正是市场经济体制本身调节经济运行和提升经济结构的一种机制,因为经济观察表明,更多的创新都发生在经济处于低潮的时候,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讲就是,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走出危机的契机。这就是说,没有淘汰就没有进步,没有淘汰就没有创新。“危机阶段”既然也是经济运行的“机制”,那么面对危机,千万不能反应过度,以致错失结构调整之良机。
(5)如果说马克思关于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的理论对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极具启迪作用,那么马克思关于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理论对企业平稳健康运行就很有意义。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告诉我们,正常的资本循环的条件是资本必须同时保持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形态,它们在空间上并存、时间上继起。现实中不少企业的资本循环不能顺利进行,通常是停在或积压在了生产资本或商品资本的形态上。究其原因,或者是经营不善,适销不对路;或者是盲目扩张,产能过剩,战线拉得太长,力量过于分散,力不从心。如此看来,高明的企业家首先应当保持循环的正常进行,追求资产的运行质量,在正常进行中滚动发展。为此,应当保持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适当比例。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经营绩效不错的企业回流资金充裕,厂房、设备可以租借,比自己直接购买设备作为固定投入要好得多。资本三种形态的理论还告诉我们,对于国有资产,国家不一定非要持有生产资本的形态(企业)或者商品资本的形态,可以以大量货币资本的形态持有,相机决定如何使用,以期产生更大的效益。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旨在说明应当努力提高资本周转速度、提高资本利用率。企业应通过各方面的创新,千方百计地缩短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充分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效率,加快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
(6)马克思关于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无形损耗以及固定资本的更新的理论是关于资本主义走出危机的理论。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是指由于使用以及自然力的作用等造成的实实在在的物质损耗。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包括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使原来的固定资本更便宜了,也包括由于新的、更先进的机器的出现而淘汰了既有的设备。据此,在经济运行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固定资本的有形损耗,更要重视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马克思关于固定资本无形损耗的理论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对待资产交易中资产的估价问题。资产交易并非按会计账面价值交易,而是对未来预期收益的评价,是一种市场上的均衡价格。在买卖双方的估值中都既包括对有形损耗的估值,也包括对无形损耗的估值,且更重视后者。
马克思还特别强调,固定资本的更新是资本主义走出危机的契机。实际上,这才是市场经济最有力的调节机制。没有淘汰、没有破产,就不会有竞争、进步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没有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周期,我们可能还不会看到成熟市场经济国家今天经济和技术的如此进步。因此,推动经济发展必须着重于技术创新,也就是用高技术含量的固定资本代替旧的设备,用更先进的工作母机代替旧的、过时的工作母机,这种代替和更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7)平均利润与完全竞争。马克思认为每个投资者的等量资本应当得到等量利润即平均利润。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随着资本和劳动的自由流动,各种生产要素能否最恰当地分配给各个部门、各个产业,即利润平均化,是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标志。平均利润的形成以资本在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自由流动为条件。平均利润的获得实际上是一个有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过程。劣的、不能获得平均利润的生产者被淘汰,有利于促成一个国家名牌的形成和资源向效率更高的企业配置。利润平均化的前提是资本和劳动的自由流动。
率先创新者获得超额利润,随着利润的平均化又有了再一次的率先创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按照这样的分析,在一个国家内部,应当排除行政性的地方保护和源于部门利益的行政性垄断,力建统一市场,倡导平等进入的、全方位的有效竞争。
和谐社会的建立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在不能平等进入的情况下所形成的不和谐可能是最初的也是最难在宏观调控层面加以解决的不和谐。可见平等进入、给人们创造公平的起点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8)马克思曾经指出,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不可少的条件。现在看来,失业可以说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因为产品如果不能实现“惊险的跳跃”,生产者就会自动减员,而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也使人们存在着技术上的不适应。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例如机器和工人的比较、采用何种组合成本更低的问题等也会引起失业。以上假定都是非自愿失业,实际上还存在着由于再就业的工资低于社会救济以及人们的个人偏好等因素而产生的自愿失业。正是因为如此,西方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等)才认为存在着一种自然失业率,这是指在价格与工资稳定不变时的最低失业率,或者说是在经济运行极为正常的情况下的失业率。这些分析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目前的就业现状,也启示人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应当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9)级差地租与级差收益。级差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等级的不同而使租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人能够获得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Ⅰ是指由于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距离市场的远近不同所形成的级差收益。级差地租Ⅱ是指由于连续投资而形成的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级差收益。级差地租Ⅱ在租约有效期间归承租人所有,在租约到期后归土地所有者所有。我们可以把级差地租引申为一切级差收益,例如城市中心的房价更高一些,从一定意义上讲,房价问题既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级差收益问题,那些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人机会更多一些。如果这些级差收益不是来自个人的努力,而是来自公共的例如政府和单位的“牌子”,那么向其征收调节税或费就具有逻辑必然性了。级差地租Ⅱ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各种承包制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短期行为,短期行为的程度同承包时间成反比。
(10)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看来,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基础,是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形态。马克思指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马克思这里所讲的使用价值是作为物质产品的商品的使用价值。由这样的前提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其他的劳动都是非生产性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性劳动不仅是要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而且是要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概念都属于反映实体经济的经济学范畴。社会总产品是指一个生产周期内两大部类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和。而社会总产值即全部产品的价值的总和。同理,马克思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被严格限制在物质生产部门,即在总产品的价值中,扣除掉一年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后余下的那部分价值,亦即当年创造的新价值,可分为V+M两个部分,其中作为V的部分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自己的消费创造的价值,M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为社会所做的贡献。M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是要进行再分配的,参与再分配的有社会所需要的非生产部门。马克思所研究的资本循环、资本周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剩余价值以平均利润的形式各得其所的分割都是对实体经济的探讨。
被马克思称为虚拟资本的资本是服从且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这是虚拟资本发挥正常功能的边界。超过这种边界,其作用可能就是负面的。马克思警示,虚拟资本容易造成泡沫,并在此基础上产生危机。
马克思把资本的所有权证书即纸质复本叫做虚拟资本。虚拟资本一旦作为相对独立的形态,就有了相对独立的运行。马克思指出:“作为纸质复本,这些证券只是幻想的,它们的价值额的涨落,和它们有权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变动无关,尽管它们可以作为商品来买卖,因而可以作为资本价值来流通。”
马克思观察到,虚拟资本的运行并非像实体经济那样清晰和简单,而是因为虚拟而带有赌博的性质。他说,“由这种所有权证书的价格变动而造成的盈亏,以及这种证书在铁路大王等人手里的集中,就其本质来说,越来越成为赌博的结果。赌博已经代替劳动,并且也代替了直接的暴力,而表现为夺取资本财产的原始方法。”虚拟资本构成了银行和私人资本的相当部分。
市场经济离不开信用,信用为综合利用社会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杠杆。然而,信用的膨胀会使信用的功能适得其反。信用的膨胀使得信用失去了扎实的实体经济的基础,并且把想象中的实体经济不断放大,最终在某一个环节突然断裂,危机随之爆发。
那么,虚拟资本是如何借助于信用迅速膨胀的呢?信用是在互相之间以为有真诚的“信用”为前提的,信用是在反复存贷中膨胀的。马克思以一张500镑的银行券为例生动地描述了这个过程:“A今天在兑付汇票时把这张银行券交给B; B在同一天把它存到他的银行家那里;这个银行家在同一天用它来为C的汇票贴现;C把它支付给他的银行,这个银行再把它贷给汇票经纪人等等。”在这无数的既存又贷的链条中,一个支付行为是以另一个支付行为确实无疑的完成为前提的,只要其中的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支付行为就会中断,就会产生经济危机。
当前的经济危机就是由于美国过度的“金融创新”脱离实体经济、信用膨胀、天马行空而产生的。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告诉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地抓好实体经济,只要实体经济结构合理、健康发展,就会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抗衡危机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中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概念是GDP。GDP是在一国或一地区的本国(或地区)居民和外国(或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以现行价格计算的,只管生产出来不管卖出去的一切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不仅包括实体经济,也包括非实体经济。GDP的概念掩盖了实体经济与非实体经济的区别和贡献,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信用膨胀乃至泡沫经济对GDP的贡献都是正的效应。单纯以GDP作为衡量标准,容易超越产业发展的现实,甚至过度地使经济虚拟化,过度地进行金融创新,形成诸多金融衍生产品,以致雾里看花,经济结构头重脚轻。我国个别地方所谓的虚拟经济走得更远,严重脱离实体经济,成了空手套白狼式的赌博。这是必须予以认真纠正的。
2008年爆发的美国的次贷危机,正是因为经济过度虚拟化而产生了严重泡沫,华尔街的一系列金融衍生产品绑架了美国经济,并且几乎波及全世界。美国痛定思痛,高调表示要回归实体经济。当我们重温马克思当年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论述时,我们甚至感到马克思说的正是当下的事情。与美国经济形成对照的是德国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经济基础扎实,在经济危机中表现良好。我国经济之所以有相对良好的表现,主要还是因为我国GDP的构成基础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命脉。由美国次贷引发的危机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免费的午餐,我们要下工夫进一步抓好实体经济,抓好装备制造业,提升整个工业的产业链;抓好农业,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夯实我国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