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多彩的社会实践
1.3.1 多元化“走出课堂”的课外研学社会实践
让艺术走进生活,让生活触动灵感
教学设计策划方案
走出课堂,感悟生活,积累素材,激发灵感,完成作品,建设富有特色的动画教学模式。
一、活动主题
踏上黄土,走进乡村,缅怀先烈,感受纯正的自然气息,融情于景;与村民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生活本质,理解生命的真谛;探寻少数民族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积累创作素材,对社会、自然、文化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深层思考。
二、活动地点
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塌山乡尖宝山村
三、活动意义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要求艺术创作者要有扎实的知识修养与学术积淀,更是基于艺术创作者千变万化的环境影响,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深刻的心理认知感悟,积累的创作素材元素等等才产生的。
动画专业的学习与创作过程尤其如此,只有与自然或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动画作品才能走进观众的内心,将他们深深打动。对于动画艺术工作者来说,眼界或是人生的阅历是有限的,特别是刚刚开始学习动画的学生们。应对创作不同题材和类型动画的需求,是需要同学们不断积累才能具备的能力。这次动画专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为同学提供一次系统而完整的“动画创作取材”的学习过程,教会他们如何将生活作为动画学习和创作的动力源泉。
开展这种以人文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非仅仅是传统艺术教育中的素材采集,更是致力为学生搭建了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社会的平台,形成生活与艺术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社会一角联想整个世界,从而产生真实的创作冲动,一同架起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桥梁。
四、活动内容
1.抗战遗址,缅怀抗日英烈(喜峰口长城)。
参观喜峰口抗战遗址,向抗日英烈敬献花篮,全体唱国歌,听当地老乡讲解当年抗日情况。
2.深入生活,融入乡村,体验当地乡土文化。
入住乡村,与村民零距离接触并与他们产生互动,深入了解村民生活。寻找山村生活中的艺术灵感,感受天然之美,与村民同吃同住。
3.融入自然,采集素材,培养绿色艺术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组织学生在当地清理环境,捡拾垃圾,为树木、溪水等设立环保标志。
4.体验农民的生存方式(农活)。
体验劳动的滋味,感悟生活、劳动的意义与美。
在村民们指导下,学生们分组参与干农活。
5.感受满族文化和民族风情。
欣赏满族的民族特色工艺(服装,头饰,民居等),记录并发现民族的符号与特点。与村民们交流,了解满族传统风俗、生活习俗、信仰、文化等。
6.成果展示。
活动归来后,开会讨论心得、体会,互相交流想法,思考创意。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不仅要求艺术创作者要有扎实的知识修养与学术积淀,更是基于艺术创作者千变万化的环境影响,丰富的社会生活体验,深刻的心理认知感悟,积累的创作素材元素等等才产生的。
本着“感悟生活,激发灵感”的初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2010级动画专业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塌山乡尖宝山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为了深度凝视艺术本源,感悟自然古朴意蕴,体味社会真实生活中所饱含的艺术元素,进行以“凝视生活,透彻艺术,物我相生”为主旨的艺术创作社会实践活动。
尖宝山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山区,众山环抱,风景秀美,是一个原生态风格浓郁的满族风情的乡村。踏入几如世外桃源般的山中村落,潺潺流水,袅袅炊烟,郁郁青葱,立刻就激发了艺术学院的师生们的热情与激情。
学生们结伴穿梭于卵石溪水之畔,奇石林立之间,不时和老师交流心得,还兴致勃勃地和村民们讨教满乡风情、古老传说等固有的地方文化(见图1—49)。
图1—49 尖宝山村—卵石溪水之畔,奇石林立之间。
当天晚上,兴致盎然的同学们与村民们在细白的鹅卵石上点起篝火,大家围坐在一起,原本拘束的村民也融入其中,和同学们一起放声高歌(见图1—50)。
图1—50 尖宝山村—篝火晚会,唱歌。
当晚,同学们兴奋地睡在村民家中的大火炕上,这种从未体验过的生活状态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感受(见图1—51)。
图1—51 睡在村民家中。
次日清晨,同学们自发帮助村民们清理村子里的塑料袋等垃圾,不仅让碧水青山的小山村更加清新,同时也将时下所倡导的一种绿色艺术、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植心中,带入生活,回馈社会(见图1—52)。
图1—52
艺术学院的师生还去尖宝山村小学看望村里的孩子,付乐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向小学校长捐赠2000元钱。带队老师赵前教授和艺术学院的同学们还为孩子们在黑板上进行了卡通人物的即兴创作,大家还和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交流、互动。启迪孩子们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启发孩子们用他们的小手来描绘和表现身边的生活和家乡的美好(见图1—53到图1—55)。
图1—53 学生付乐代表全体学生向尖宝山村小学校长献爱心,在场的有宽城县委领导、塌山乡乡长、县电视台工作人员等人。
图1—54 与塌山乡尖宝山村小学生一起互动。
图1—55 塌山乡尖宝山村小学生们在听哥哥、姐姐讲课。
随后,同学们的足迹踏遍了尖宝山村的每个角落。参观了曾经的抗日山洞,在果园中帮助村民们采摘果实,在劳动中收获快乐,寻找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见图1—56)。此次活动的第一次高潮是缅怀先烈,参观喜峰口抗战遗址。师生们纷纷向抗日英烈敬献花篮,全体唱国歌,并认真聆听当地老乡描述当年抗日场景(见图1—57)。
图1—56
图1—57 学生们登上喜峰口长城遗址。
艺术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只有在生活中积累丰富多样的创作素材和经验,只有深入人类生活的本质,寻找理念的契合,达到与自然、社会融于一体、物我相生的境地,才能厚积薄发地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近年来注重艺术与实践、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成为艺术类教学的重点,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正确结合,是克服大学生脱离实际,脱离社会的有效方法,艺术教学更应如此。大学校园不应仅仅是一个封闭的象牙塔,而应该是提供和启迪学生探索交叉学科和重视理论结合实践动手能力的策源地。
此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旨在走出课堂,感悟生活,积累素材,激发灵感,是建设富有特色的动画教学模式的一次勇敢尝试。踏上黄土,走进乡村,缅怀先烈,感受纯正的自然气息,融情于景;与村民零距离接触,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生活本质,理解生命的真谛;探寻少数民族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积累创作素材,对社会、自然、文化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深层思考。开展这种以人文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并非仅仅是传统艺术教育中的素材采集,更是致力为学生搭建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社会的平台,形成生活与艺术的互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社会一角联想整个世界,从而产生真实的创作冲动,一同架起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桥梁。
1.3.2 动画专业“走出课堂”系列教学活动—参观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科学艺术中心
2013年4月3日上午,艺术学院动画专业的2010级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下设的科学艺术中心参观。科学艺术中心创作总监、国家著名导演、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李昭栋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互动。
李老师在活动的一开始,向同学们介绍了科学艺术中心的基本情况,随后为大家播放了环幕立体影片。电影院中的3D电影同学们看过不少,环幕3D却是头一遭,同学们既兴奋又觉得十分有趣。播放的影片分为两类,一类是西藏高原风光的宣传短片,另一类是以抽象方式来表现黄河的艺术短片。两种类型的影片运用3D技术,从写实和抽象两个角度展现了科学艺术中心的技术和艺术实力(见图1—58)。
图1—58
看完影片后,李老师和软件技术陈工程师一道,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互动。李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3D的原理,并在球幕故事片创作的蒙太奇语言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陈工程师则有针对性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技术问题,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艺术中心软硬件设备的高度集成性,以及中心自己研发的三维动画制作程序(见图1—59)。
图1—59 李昭栋老师讲解3D原理。
通过这次的参观交流活动,同学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开拓了专业视野,也拓宽了创作思路。大家都觉得获益良多,期待“走出课堂”的系列活动能够坚持办下去,以后还能有更多样化的学习和参观机会。
1.3.3 寻找传统的精彩—动画专业赴中国戏曲学院学习体验国剧魅力
教学策划方案
一、教学目的
近距离感受、体验传统文化代表之一—戏曲艺术。
增加艺术感受力,探索、强化将“艺术感受”转化为“艺术创造”的方式。
通过跨学科、跨艺术门类的体验,扩展专业及艺术视野。
探索课堂外学习,为进一步外出实践学习做准备。
增强校际间学术、学生交流。
二、教学方式
带领本科生、研究生进入专业的戏曲课堂,亲身参与学习、体验戏曲艺术,感受戏曲艺术氛围。
三、具体教学内容
本科生、研究生进入中国戏曲学院“身段教学课堂”。
戏曲专业老师讲授戏曲艺术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欣赏方式(如:戏曲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等)。
戏曲专业老师讲授戏曲服装、道具、身段的基本知识。
学生穿上典型服装参与学习、模仿。
在戏曲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实践所学内容。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汇报、展示。
学生根据此课程的感受,创作含戏曲元素的动画相关作品。
同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就传统文化、戏曲、动画等内容交流、探讨。
我们带领学生去参观戏曲最高学府—中国戏曲学院,体验国剧魅力,感受国剧精彩。本次活动还特邀北京京剧院花脸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文学系表演体验课教师、戏剧导演王昊老师为大家讲授、示范、诠释中国京剧与中华文化的本末源流,使动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在接触、了解京剧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到京剧艺术与中华文化的深层关系,进而增进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见图1—60)。
图1—60
首先,王昊老师开宗明义讲道:京剧艺术的特色在于“贵虚重意”,舞台美学呈现追求“圆”。他用最基础的舞台形体规范—子午相,边示范边解释,何为阴,何为阳,而这些都来自于中国文化最基础、最根本的图腾意象—太极图。王老师还以其不久前恢复搬演百年鲜见的传统戏全部《沙陀国》为例,讲解了传统照拂下的“成像”、“写意”。动画专业的同学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还表示:尽管以前也或多或少了解过京剧艺术,但从来没有如此深入地思考过这些问题。受其启发,回看自身,“巩固传统艺术素养”也是动画专业的基础要求。如何对传统保持温情与敬意,从传统中寻找精彩,再成议题。
随后,动画专业的同学们在王昊老师的带领下体验、模仿他介绍的京剧基本身段、基本步法。此外,同学们还拿起了舞台上的“刀枪剑戟”,试图模仿京剧的动作,深刻地体会到舞台与现实的不同,同时还了解到舞台叙事与镜头叙事的差异。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还体会到动画艺术与京剧艺术同为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均未离开虚实变化这一大的议题和基本艺术原则。同学们感受到动画与戏曲这两个看似千差万别的艺术形式之间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关联(见图1—61)。
图1—61
最后,王昊老师还为动画专业的同学现场画了脸谱,在同一张脸上画了两个人物—项羽和张飞。一张脸,一悲一喜,一祸一福,对比鲜明。他边画边讲解,同学们对绘制脸谱过程中的“门道”也十分感兴趣,纷纷拿起手中的设备记录这一过程。大家表示:我们是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自课堂外的感受、体验对于我们专业大有裨益,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融入自己的整体艺术观中,会运用到自己的动画创作中,这就是跨界课堂的妙处和设立这个教学项目的根本所在(见图1—62)。
图1—62 左脸张飞,右脸项羽。
1.3.4 走出课堂—动画专业师生赴日本开展国际研学活动
为了构建动画专业学科建设的国际研学机制,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由我带领学生去日本进行动画学术交流与研学。
在日本期间,大家先后参观了手冢制作公司、杉并动画美术博物馆、吉卜力三鹰美术馆,并与东京大学信息学院CG专业就日本现代动画发展现状进行了交流探讨。
在手冢制作公司,师生们在公司社长松谷孝征的带领下参观了手冢先生当年的制作室。随后在公司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传统动画的制作流程,并在手冢公司本部观看了手冢先生生前未完成的实验动画电影。值得一提的是,松谷社长在制作部冷藏室为我们人大的师生展示了大量手冢先生当年的手绘原稿,并且赠送了大量珍贵的资料。这些都使师生们大开眼界,大量珍贵的手稿和资料是学生们在课堂内、学校内所无法看到的(见图1—63到图1—68)。
图1—63 日本动漫大师手冢先生工作过的桌子及手冢先生的部分画稿。
图1—64 与分镜头导演交流。
图1—65 与原画师交流。
图1—66 了解后期合成部门的工作情况。
图1—67 与松谷社长交流。
图1—68 在手冢动画公司东京本部的市场研发部,了解衍生产品的开发与授权。
参观杉并动画美术博物馆时正值“TV动画放映50周年—阿童木特别展”,美术博物馆馆长铃木申一先生带领大家参观了当年诸多动画大师留下的珍贵资料,并且就日本动画与中国动画交流合作的历史与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讨论与交流(见图1—69和图1—70)。
图1—69 与铃木申一馆长、松谷孝征社长交流。
图1—70
东京大学信息学院教授河口洋一郎在其工作室接待了我们,并且展示了自己近几年的CG作品,阐述了自己的设计观点及新研究的成果。随后,针对动画专业,河口教授描述了日本CG动画的科技现状,并且就世界当前球幕影片及超高清视频(8k)与我们进行了交流讨论。我们与河口教授讨论如何进行两校相关专业的在国际名校的平台上的进一步的研究与学习(见图1—71和图1—72)。
图1—71 在河口洋一郎教授的工作室交流。
图1—72 河口洋一郎教授的作品。
吉卜力三鹰美术馆是此次访问的最后一站,馆中所有展品均由宫崎骏本人设计。该馆向观众大量再现了宫崎骏本人的作品手稿与真实的工作环境,并以独具匠心的方式依据动画运动原理进行另类的作品展示,整个展示充满梦幻的浪漫主义风情,对于动画专业作品展示及作品的主题风格构造极有启示(见图1—73和图1—74)。
图1—73
图1—74
1.3.5 探究牛顿定律之外的定律—参观航天城,带着问题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2014年11月19日,我带领设计系动画专业师生一行来到北京航天控制中心,了解我国航天发展事业,感受航天科技的魅力与风采。此次新生研讨课的中心任务是:“探究牛顿定律之外的定律”。在参观开始之前我首先给学生们提出了问题:你认为非牛顿定律思维下的人体跳跃与牛顿定律思维下的人体跳跃的差别是什么?要用连续的动作草图画出来,并在草图中标注区别在哪一张图上。我希望学生们是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参观,通过参观、访谈、研讨等形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开启他们更多的创造性思维。
本次活动我们特邀到了曾经搭乘神舟七号飞船升空的我国航天员翟志刚为同学们讲解太空知识和航天器的相关知识。我从动画专业的角度与翟志刚深入探讨了在失重状态下,人物在太空行走时的运动规律,本科的同学们饶有兴趣地提出了各种问题,翟志刚耐心地解答并进行了一一的演示,许多同学都表示豁然开朗。研究生同学则更关注动画专业的延展性,并不仅限于运动规律的运用。翟志刚介绍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的研究具有假想性,很多探索性的实验需要我们对于目标的假定,这为虚拟现实的设计提供了巨大的施展平台。动画作为一个综合的媒介将不仅仅用于娱乐,更可以为我们的科技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重要作用。参观结束后,本科和研究生同学还与翟志刚进行了合影,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学校要在专业上努力下工夫,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理想,为实现中国梦增添一份力量(由于此次参观点属于涉密单位,所以不允许在过程中拍照)。下面是此次活动后学生们的体会报告,我摘录其中的几段,大家从中可以感受到学生们的收获和思维变化。
2014级动画专业新生刘子轩的短文,下面摘录部分:
探究:“始终·失重”
失重的世界是怎样的我们当然不可能亲身感受,毕竟我们是生活在“牛顿世界”中的人,对于失重状态的感受,我们只能是从航天新闻、动画电影等很窄的渠道获得一些信息。
11月19日的新生研讨课,我们有幸来到了北京航天城,见到了航天英雄翟志刚先生。和翟先生的谈话使我们对于失重状态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失重状态与我们一般脑海中习惯的“牛顿式运动规律失重状态”产生了剧烈的碰撞。
根据我的了解,失重状态类似于漂浮的状态,是一种飘忽不定的运动模式。在飞船中,物体不断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当我想象这种失重状态时,仿佛自己置身其中,脑海中便闪过两个不同的想法。
第一种,主体人物失重。动画中经常出现人物思索、遐想的状态。直观的表情表现太过具象,表现力差,但如果加上肢体语言感觉就截然不同。而失重状态这种近乎漂浮的状态正是我们可以利用的。
另外一种,客体事物失重。有时我们需要表现主体人物处于异世界,或者不同维度的空间。我们通常想到的是运用不同风格的建筑、风景、特殊的地形来展现。这固然是不错的方法,但是为什么不利用失重这一神奇的表现方式呢?
研究型的学习,无疑拓展了我的思维。这种全新的“失重”思维模式将进一步体现于我今后的学习中。让思维始终保持这种“失重”状态。
在此期待赵老师以后多开此类有利于拓展我们思维的新型研讨课,这对于我们日后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2014级动画专业新生高路淇的文章,下面摘录部分:
探究失重状态下的物体运动规律
在我们最后一堂新生研讨课上,大家一起去了航天城,见到了翟志刚老师。对于太空大家都是非常向往的,如今见到了中国首位太空行走的宇航员,我们能更加直观地从他口中了解到置身太空将如何运动。
太空行走(walking in space)就是要让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环境相差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通过翟老师的描述,我认为,太空行走的感觉有点类似在水里的感觉,但又不完全相同。在水里物体受到的是浮力,而在太空物体是失重的。对于行走的宇航员来说他实际上并不是在走,更象空中漂浮,因为几乎没有固定的东西让你抓住,所以在太空当中和在地球上行走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多数人都只习惯了在地球上有重力的感觉。
太空中的所有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至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置身太空周围都是真空,空气阻力是不可能存在的,没有空气阻力怎么动啊,难道有助推器?
探究物体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规律对于我们探索太空影视作品,对我们专业是很有意义的。人们现在的探索越来越深层次,真希望以后可以再探究水中运动规律。
通过参观航天城使我们的学生对失重的情况下行走产生了许多猜想,使同学们对今后学习、研究、探究《动画运动规律》这门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可以看出通过此次参观和座谈,学生们能在不同程度上对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此次参观起到使同学们将不同事物相互联想、相互借鉴与渗透的作用。
课程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引入新生研讨课程是一种教学变革的新思维,开设这种多种形式,风格各异,小班研讨的课程,其目的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促使学生具备独立的批判和思辨能力,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建立个性化的研究方向。人民大学的这种课程的设置有别于其他单纯性艺术院校的,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国人民大学的人文学科为主的多种学科和综合研究型大学的整体优势,强调跨学科、文理互渗、科学与艺术互通的人大精神。另外这种课程的形式也与传统课程有着较大的差异,并不是以教师传授为主,而是以体验与讨论、师生互动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推广将为新生们拓展思路,较快地确立自己大学生涯的研究与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我们带领学生参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举办的“映像·中国”视觉艺术大赛,使学生们拓展了自己创作的领域,形成了跨界性的艺术创作思路。同样多彩的“走出课堂”的课外研学社会实践更让学生们打开了眼界,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体验各种社会生活,感受不同的文化,这些都为多元化、“倒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奠定了有利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