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新自由主义的三类重灾区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自由主义一方面是西方国家诱导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理论武器。
美国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除里根政府在若干领域推行新自由主义之外,历届总统,包括里根前的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尼迪、约翰逊、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后的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都奉行或基本奉行国家干预主义。但是,里根后的几届美国政府实行政策二重化:对内,基本实行国家干预主义;对外,却强迫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主要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彻底实行新自由主义。可以作为典型例证的是美国的贸易政策。美国自己以贸易保护主义为基调,却强迫别的国家推行贸易自由主义,实行贸易自由化。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美国的利益。所谓美国的利益,实质是美国垄断资本的利益。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动向。
美国通过各种途径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主要途径有:(1)通过多种渠道向“转型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以影响该国的舆论导向,特别是影响经济学界的舆论导向。(2)由美国经济学家为“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转型”方案,甚至出任“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顾问。(3)通过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和后来的八国首脑会议等国际峰会,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强迫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接受和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美国按照新自由主义原则主导经济全球化,“华盛顿共识”是制定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基本原则。“华盛顿共识”最早是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约翰·威廉姆森于1990年针对拉丁美洲危机提出的新自由主义原则,内容涉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外资政策等许多方面。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世界银行原副行长斯蒂格利茨将“华盛顿共识”解释为“三化”:政府的角色最小化、快速的私有化、快速的自由化。按照“华盛顿共识”,不仅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国家要实行私有化、自由化和政府角色最小化,而且所有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想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国家都必须实行私有化、自由化和非调控化。“华盛顿共识”很快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共识,又很快成为七国集团和后来的八国集团以及一些其他国际组织的共识,成为西方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则。
新自由主义推行到哪个国家或地区,哪个国家或地区就会遭到巨大风险和灾难,甚至成为重灾区。在最近十多年中,下面的三类新自由主义重灾区具有典型意义。
第一类重灾区是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萨克斯出任俄罗斯政府顾问,他为俄罗斯制定的被叫做“休克疗法”的改革方案,实际上就是“华盛顿共识”所体现的新自由主义原则的具体应用。北欧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伊萨克森等将“华盛顿共识”中的快速私有化原则应用到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具体提出:(1)“从计划向市场转型必须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私有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2)制定保护私有制的法律,颁布私有化法。(3)最重要的改革是国有企业私有化。(4)国有小企业私有化的方式是逐个地出售。(5)国有大企业私有化的方式是先把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拥有全部股权的股份公司,然后再将它们私有化,方法是不断降低国家的持股比重,直至全部卖光。(6)多给党政官员股票,“过去这些市场经济最凶猛的反对者就会成为新制度下改革进程的急先锋”。新自由主义导致了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原社会主义国家全面资本主义化。
第二类重灾区是发生金融危机的亚洲国家。以泰国为例。1997年7月2日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泰国。泰国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危机爆发前,年经济增长率超过8%。高增长和廉价劳动力以及廉价土地吸引了大量外资。外资主要流进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房地产热和股市热不断升温。泰国金融体系内外腐败严重,导致贷款猛增,银行呆账、坏账十分严重。在西方国家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在西方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压力下,泰国过早地、过度地开放金融市场,撤掉了所有自我保护的屏障。结果爆发了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使泰国经济很快下滑到30年来的最低点。泰国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接着发展成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三类重灾区是拉丁美洲国家。拉丁美洲国家多年来一直是美国推行新自由主义的试验场。最近的例子是阿根廷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很快发展成为债务危机甚至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动荡,从2001年12月20日德拉鲁阿总统向国会提出辞呈,到2002年1月2日杜阿尔德被推举为新总统,阿根廷在半个月内换了五个总统。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加重,不仅殃及邻国,而且引发了更多拉丁美洲国家的社会动荡。2003年12月15日,拉丁美洲社的一条题为“拉丁美洲寻找代替新自由主义的道路”的电讯说:“新自由主义政策曾被作为推动后现代发展的政策而在拉丁美洲大陆各国实施,但平民阶层被新自由主义政策所遗忘并深受其害。”拉丁美洲社援引联合国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指出,拉丁美洲经济1960年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是8%,现在是4%。拉丁美洲穷人人数增加,在拉丁美洲全部人口中所占比例达43.3%。其中巴西贫困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至于阿根廷,“新自由主义使这个辽阔而富饶的国家变成了本地区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目前,寻找替代新自由主义道路的主力是拉丁美洲民众运动,正如有的分析家指出:“拉丁美洲国家的民众运动发挥了主角作用,它们屹然挺立,成为一道抵御忠实执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跨国公司指令的各国政府的防洪大堤,成为抵御在政治和经济上屈从美国政策的防洪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