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改革,中日效果不一样
在比较中国近代史和日本近代史的时候,最让人不解又生气的一个问题是:日本一次明治维新就把国家内部的问题搞定了,中国前前后后折腾了很多次,搞了许多回,就是做不到富国强民。
都是东亚人,咋就差别这么大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文化基因、政治基因入手。中国几千年封建传统奉行的都是维稳逻辑,养成窝里斗的习惯,缺乏团结合作对外开拓的精神,当权术取代进取,你还能指望一个国家会进步吗?
当时恭亲王的感觉是: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穿过内斗的暴风雨,宁愿清醒痛苦地活着,也不要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麻痹自己。是时候向西方学习,来一场轰轰烈烈的自强运动了。
像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这些人对洋务运动那是非常欢迎,他们就靠洋人的枪炮打胜仗起家,心里都觉得洋人的东西就是好使。
李鸿章原本是希望老师曾国藩能领导这场洋务运动,但曾国藩这个人太精明,绝不会傻到挑这个头。这个头只能由恭亲王来挑,老佛爷在后面有选择性地支持。
当时中国聘请了一个洋人当海关总税务司,这个人就是英国人赫德。赫德这个人很有责任心,也很有职业精神。他二十几岁时担任这个职位,一做就是四十多年。赫德这个人很有能力,当时中国各个衙门里一片腐败,唯独海关一枝独秀。西方人如此评价赫德:“中国政府制度中充满了腐败、欺瞒和敲诈,但令人又惊又喜的是,居然与之并存的还有一套最佳的行政服务机构,这就是赫德爵士领导下的帝国海关。”
从这个人身上我们大概能明白为什么清朝改革来革命去,总脱不了坏毛病了吧!鲁迅说劣根性是没错的,这种劣根性并不是人种的劣根性,而是文化的劣根性,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一次性搞定的东西,中国折腾来折腾去,越搞越复杂。
赫德当时给清廷高层写了一本类似于战略白皮书的小册子,系统地提出了中国改革的大计,如果这些东西付诸实践的话,我们很难想象,后来的历史究竟会如何发展。
湖广总督官文就说赫德的所谓战略里“包藏祸心”,江西巡抚刘坤一也说“万万不能照赫德说的做”,两广总督瑞麟说“要富强,靠自己,洋人能帮我们什么”……
总之,皮肤不黄不可信,眼睛不黑不真实,头发不直不牢靠。
这个赫德到底提出了什么建议呢?说实话,很多,我们就挑重要的来说。
首先,这个洋鬼子第一眼就看出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官场腐败,他说如果不把官场治理好,将来中国就无法立足,会分崩离析的。其次,军队问题很严重,军队懈怠,士兵不肯尽力,将领们贪生怕死、贪污受贿,这样下去军队只会变得不堪一击。最后,就是教育,这些八股文教的是什么东西啊,一点用都没有,之乎者也看得人头晕。这些都得改,当然赫德也考虑到别人骂自己“包藏祸心”,并不敢真正触及科举制度,只是说在科举之外也要提倡西式教育,学以致用。说到政治改革,他也没说像西方那样搞个国会,而是一步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