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妙赏
对景物细腻微妙的审美感受,对人物准确精微的品藻鉴赏,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妙赏”。除《识鉴》《赏誉》《品藻》等专门写“妙赏”外,《世说新语》许多章节都记述了名士们之间的“妙赏”。
离开了名士们的“妙赏”,“魏晋风度”就残缺不全;而离开了名士们情感的丰富和直觉的敏锐,“妙赏”就完全不可能产生。
这一章前几篇小品是品人:乔玄识曹操于寒微之际,“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已成历史名言;王济赞叔于未显之时,“山涛以下,魏舒以上”已是对王湛的定论;郭奕对羊祜一见倾心,觉得人才是世间最美的“风景”;“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王濛对殷浩的品评意味隽永。后两篇小品是品物,魏晋名士向内发现了自我,才能向外发现自然。王子猷痴情于竹,王子敬畅怀于山川,不只是寄情于审美对象,而且忘情于审美对象。行于山阴道上,啸咏于庭竹之前,自然是精妙的审美鉴赏,又何尝不是诗意的人生?
1.乱世英雄
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恨吾老矣,不见君富贵,当以子孙相累。”
——《世说新语·识鉴》
东汉末年,主荒政谬,国家的命运操纵于阉寺,一般士大夫羞与他们为伍,于是出现了“匹夫抗愤,处士横议”的局面。“清议”是当时士人干政的主要手段,原先的人物品藻也因此具有新的社会意义,虽然难免士人之间的相互标榜,但对腐败的政治具有激浊扬清的作用:政府对官员的升降不得不顾忌“清议”的压力,多少要听听社会清流的权威意见。人物品藻左右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有名者步青云,无闻者委沟壑。一些未得到社会承认的士子盼望获得品藻名流的正面评价。曹操在得势之前就曾请许劭、乔玄品题。本文就是乔玄品评曹操的记载。
乔玄是汉末著名政治家,史称他“严明有才略”,以“长于知人”著称于世。且看乔玄如何评价曹操——
首先他认为曹操有能力承担拨乱反正这一巨大的历史使命:“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董卓之乱使国家四分五裂,连年战火使生灵涂炭,国家必须统一,百姓渴望和平,民族要求强盛,而这一历史的要求此时只有通过曹操才能实现,曹操是未来整顿乾坤的人物,乔玄这几句话赋予曹操以使命感和历史感。
接下来,乔玄的话又来了一个大转弯:“然君实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然”是古汉语中常用的转折连词,其意义相当于今天的“然而”“可是”等。称曹操是“治世之奸贼”,是说曹操有才而无德。乱世四海无主,群雄混战,曹操的才能足以力挫群雄统一全国;治世则天下共尊一国之君,曹操的德性又不甘久居人下,最后将成为搅得四海沸腾君无宁日的乱臣贼子。
按儒家的价值观念来衡量,乔玄对曹操似褒而实贬。儒家把“德”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说曹操无德等于完全否定了他。但是,汉魏之际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传统的重德轻才变为重才轻德,荀粲甚至公然说“女子当以色为主,德不足称”。曹操本人在几次求贤令中,也公开求聘“不仁不孝”的才智之士。因为动乱的时局呼唤力挽狂澜的英雄,历史所急需且举世所仰望的,不是仁孝谦恭却百无一能的君子,而是横刀立马平定天下的豪杰。汉末才俊之士蜂起,大家都想问鼎天下,人人都以英雄自居,王粲还专门为此写了一部《汉末英雄传》。此时还出现了讨论英雄特性和识别英雄方法的理论著作,刘劭在《人物志·英雄》篇中说:“夫草之精秀者为英,兽之特群者为雄,故人之文武茂异,取名于此。是故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乔玄称曹操是“乱世之英雄”,当时正处于乱世,这不就是说曹操是当世英雄吗?当时根本不是什么治世,说曹操是“治世之奸贼”,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如此说来,乔玄这次对曹操的品题是寓褒于贬。
《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说,曹操听到乔玄的品题后大喜,显然他不在乎僵硬空洞的道德批评,而看重能扭转乾坤的超人才智,他坚信自己能挽狂澜于既倒。假如我们不将历史道德化的话,曹操的确是一位推动历史前进的英雄。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在三国时代无与伦比。另外,曹操不仅有才,而且有趣。
2.家有名士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仍与语,转造清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隽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世说新语·赏誉》
自东汉末王泽及其子王昶以下,山西太原王氏久居显贵膏腴之地,整个六朝人物挺秀,冠冕相望,正如古代一副门联所说的那样:“诗书传家久,衣冠继世长。”
这则小品中的王汝南即王湛,魏司空王昶之子,晋司徒王浑之弟,仕晋历官太子洗马、尚书郎、太子中庶子、汝南内史等职。其人身长七尺八寸,龙颡大鼻,器量恢宏,史称“有公辅之望”。由于为人冲淡简素,他年轻时志在隐遁,在人前常沉默寡言,母亲逝世后便结庐墓旁,不愿与世人应酬交往,连他的“兄弟宗族皆以为痴”。
他兄长浑有一个儿子叫王济,风姿俊爽而又勇力过人,既会盘马弯弓,又善谈玄论《易》。有显赫的官二代背景,加上出众的才情,王济自然是“气盖一世”,根本没有把那位“痴叔”王湛放在眼里。他每次来祭扫祖母坟墓时,从不去拜望在墓旁守孝的叔叔,王湛也不等候这位不可一世的侄儿,即便偶尔过去问候一下,也不过随便寒暄敷衍几句。文章开始极意写王济对叔父的无礼轻慢,为后文埋下伏笔。
后来有一次王济试探问了叔叔一些时事,没有想到王湛回答得极有文采,大出王济的意料之外,济一时惊愕不已。于是和他讨论一些抽象深奥的话题,清谈渐渐进入精微玄妙的境地。原先王济也以为王湛很痴,在这位“痴叔”面前没有半点子侄的恭敬,听了王湛这番清言妙论,才对叔叔陡生敬畏之心,不知不觉从内心到仪表都肃然恭敬。于是便留在庐中清谈,叔侄竟日累夜一连谈了几天。王济虽然才识风度高迈不群,面对叔叔却感到自愧不如,由衷地喟然长叹道:“家中藏有一代名流,竟然三十年来没有被发现!”
王济离去,叔叔送至门口,王济的随从有一匹极难驾驭的烈马,很少人敢去骑它。王济随意问王湛说:“叔叔喜欢骑马不?”王湛也随口应说“还喜欢吧”。王济使人牵来烈马让叔叔试骑,只见叔叔纵身上马,“姿形既妙,回策如萦”。作者用优美的语言形容王湛骑姿的漂亮潇洒,策马挥鞭的娴熟自如,马鞭在他手中像回环萦绕的带子一样美丽,就是当世骑手名家也很难超过他。王济本人也是骑驭的行家里手,可比起叔叔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叔叔清谈的才识既让他惊讶,现在叔叔的骑术又让他折服,王湛过人之才绝非一技,王济越来越感到叔叔深不可测。
回到家中王济欣喜地对父亲说:“我刚刚寻得了一位叔叔!”王浑问叔叔比自己如何?王济委婉地对父亲说:“是我王济以上的人物。”父问“何如我”,子答“济以上人”,岂敢当面说叔叔远胜父亲,只能说叔叔远胜自己。言下之意,父不如己,己不如叔。
晋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要拿他叔叔来调侃一番:“你家那个傻叔死了没?”王济次次都被问得羞愧难言,既“得一叔”之后,皇帝又拿他叔叔说事,这次王济很有底气地禀报武帝说:“臣叔不痴。”并向皇帝赞叹叔叔的过人才德,晋武帝因而问他说:“他能和谁相比?”王济自豪地回答说:“山涛以下,魏舒以上。”山涛、魏舒何许人也?山涛是晋朝开国元勋,位至太子少傅、司徒,山涛死后魏舒领司徒,二人在西晋德高望重,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王济在皇帝面前称叔叔才智在“魏舒以上”,可见侄子现在对叔父如何高山仰止!作者为了烘托主角,用笔层层铺垫。
《周易·系辞下》提出过一条识人标准:“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我们常把叽叽喳喳当作思维敏捷,将深藏不露视为反应迟钝,因此,我们不是把野鸡错当凤凰,就是把珠玉误作瓦砾。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开朗外向的人容易脱颖而出,他们的优点容易被人看到,深藏不露的内向性格常常吃亏,人们有时甚至把内向说成精神障碍。其实,性格的外向和内向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外向者敏于应对,内向者长于深思;外向者容易流于轻浮,内向者容易失之拘谨。俗话说“金子总要发光”,事实上很多“金子”终生埋没。要不是王济偶然与叔叔交谈,王湛可能一直“痴”到逝世。“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的名言对古今都有警醒意义。当然,有才能的人也不能长期“衣锦夜行”,今天这个时代如此浮躁,没有多少人有闲心思来当伯乐,一定要学会推销自我,像王湛那样“不与世交”,你也许一辈子就没有机会。要知道,王湛最后能够冲出来是由于他是官二代,晋武帝不是一直念叨王济这个“傻叔”吗?
3.最“养眼”的风景
羊公还洛,郭弈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
——《世说新语·赏誉》
有些人听起来名声震耳,一交谈就叫人兴味索然;有些人暂时虽默默无闻,一见面就让人彼此倾心。前一种人浪得虚名,一经接触就知道他“不过如此”,后一种人深藏不露,了解越多就越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则小品中令郭奕三见三叹的羊祜,无疑就属于后一种人。
先来交代一下郭奕(字太业)。郭生于太原曲阳(今山西省太原市)的“累世旧族”,三国时大名鼎鼎魏将郭淮之侄。史称奕“少有重名”,仕晋历任雍州刺史、鹰扬将军、尚书等职,当世很多朝臣都出其门下,生前山涛称赞他“高简有雅量”,死后朝廷赐谥曰“简”,诏令中称“奕忠毅清直,立德不渝”。
再来看看羊祜(字叔子)。羊祜是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人,出身于汉魏时期的名门望族,祖父羊续汉末任南阳太守,父亲羊衜则在曹魏时期任上党太守,母亲是汉末名儒蔡邕的女儿,姐姐羊徽瑜是司马师继室,史称“景献皇后”。他小时就为长辈所看重,认为将来“必建大功于天下”,后成为一代著名的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曹魏时期历任中书侍郎、秘书监、从事中郎等职,仕晋历任尚书左仆射、车骑将军、镇南将军,死后追赠“太傅”。晚年都督荆州诸军事期间,积极发展当地的经济,注重与民休养生息,一方面与吴国修好,一方面“缮甲训卒,广为戎备”,暗中为攻打吴国做准备,灭吴之日满朝文武欢聚庆贺的时候,晋武帝捧杯流泪说:“此羊太傅之功也!”他许多利民措施让百姓受惠,死后襄阳为他修了羊公碑,后来又称为“堕泪碑”,唐代诗人孟浩然有诗赞颂说:“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陆游《水调歌头》更称“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这则小品写郭奕与羊祜三次会面,通过郭奕之口来表现羊祜的才能与人品。作者的手法特别高明,要塑造的主角一直没有“出场”,全由第三者的赞叹来表现他的形象。古人把这种写法叫作“背面傅粉”。
郭奕做野王(今河南省沁阳市)令时,有一次羊祜回到洛阳,正好要途经野王县。等羊一到野王县界,郭奕便派人把他留下,郭本人随后前往迎接。“要”此处是拦截、遮留的意思。两人一见面,郭奕就忍不住脱口赞叹道:“这羊叔子哪里不如我郭太业!”史称羊祜博学多才,又长于论辩,身长七尺三寸,风姿俊朗。郭可能是被羊的风采和谈吐迷住了,刚见面就对羊交口称赞。接着郭又前往羊的住处拜访,对羊祜的才情、气度、志向和眼界有了更深的了解,没过多久回来又赞叹道:“羊叔子可不是一般的常人,比我郭太业强多了!”等羊祜要离开野王县时,郭奕对他已经依依不舍了,送了他一整天还舍不得回来,一下子送到几百里开外,还因为擅自离开自己的辖境而被免官。羊祜一生不愿“委质事人”,立身刚正廉洁,自奉清俭朴素,禄俸所资不是赡给亲族,就是赏给了军士,他死后家无余财。羊祜安贫乐道和笃重朴实的儒者风范,可能给郭太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一回到家就赞叹道:“羊叔子哪里不如颜渊!”汉以后祭孔时一直以颜渊配享孔子,颜后世尊为“复圣”,郭奕把羊祜称为当世的颜渊,他对羊的推崇真可谓无以复加了。
郭奕三次见羊祜的三次赞叹,对羊祜的评价一次比一次高,羊祜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固然越来越高大,郭奕本人给人的印象也越来越好。他们相识的时候,羊祜还没有任何政绩,自然也没有什么政声,郭仅仅三次见面就能识其胸中丘壑,一方面说明羊祜的确胸罗万象,另一方面也表明郭奕有知人之明。郭奕的确是一位智者,只有英雄才能识英雄。
认识别人要智慧,赞美别人要雅量。心胸狭窄的人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很快会心生妒忌,甚至可能去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郭奕第一次见到羊祜时,只说“这羊叔子哪里不如我郭太业”,还觉得他们二人可能旗鼓相当,第二次见面后他就承认“羊叔子比我郭太业强多了”。像郭奕这样的名士,公开承认己不如人,这需要一种坦荡的襟怀,需要一种面对真相的勇气,也需要一种对自己的自信。郭奕是一位智者,同时也是一位君子。
人是万物的灵长,是上帝最美的造化,我们常常旅游世界各地去看风景,却对自己身边“人”这道最美的风景视而不见。如果学会了认识人,欣赏人,赞美人,你的同学、同事、同乡、朋友、师长、亲人,可能都是“养眼”的风景,他们不仅能让你身心愉悦,还能让你灵魂净化,让你增才广智。俗话说“小人眼中无圣人”,不要总是盯着别人脸上的黑痣,要像郭奕那样发现别人出群的才华,发现别人高尚的品德,发现别人迷人的个性,你越能发现别人的长处,别人就对你越有“好处”。
4.处长亦胜人
王仲祖称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
——《世说新语·赏誉》
这两句话听起来像是绕口令,可细想后便发现它意味隽永。
王仲祖即东晋名士王濛,殷渊源即东晋名臣殷浩。王濛被士林奉为风雅典范,而殷浩的出处更被视为决定东晋兴亡。
殷浩生前人们对他好评如潮。《世说新语·识鉴》载:“王仲祖、谢仁祖、刘真长俱至丹阳墓所省殷扬州,殊有确然之志。既反,王、谢相谓曰:‘渊源不起,当如苍生何?’深为忧叹。”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天,王濛、谢尚、刘惔三人一起去看望殷浩,殷当时隐居在丹阳他祖先的墓所。他们交谈中发现殷隐居的意志十分坚定。回来后,王与谢相互议论说:“殷渊源要是不肯出仕,天下苍生可怎么办呵!”他们说着说着都深深叹了口气。称“殷扬州”是因殷曾任扬州刺史。把天下兴亡寄于殷浩一身,可见名士们是如何推崇殷浩了。《世说新语》中另一则小品,也让我们看到时人是如何仰慕殷浩:“王司州先为庾公记室参军,后取殷浩为长史。始到,庾公欲遣王使下都。王自启求住曰:‘下官希见盛德,渊源始至,犹贪与少日周旋。’”庾亮先聘王修龄做记室参军,后来又录用殷浩为长史。殷浩刚一到任,庾公就派遣王出使京都。王亲自启禀请求庾亮说:“下官很少见到盛德贤人,很遗憾殷渊源一到我就要离开,自己还贪恋与他亲近几日。”
殷浩死后其故旧顾悦之称道说:“殷浩识理淹长,风流雅胜,声盖当时。”史家也说“殷浩清徽雅量,众议攸归”。这类评语在《世说新语》中随处可见,“识理淹长”的清谈家固然很多,有“清徽雅量”的名士也不少,这一切并非殷浩所独擅,何况殷浩的门第在东晋也算不上高贵,是什么原因使殷浩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王濛间接地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殷渊源非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殷浩非但以自己的长处胜过别人,他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也胜过别人。
不管殷浩是不是具备这个优点,“以长胜人,处长亦胜人”,这两句话不仅说得俏皮,而且充满了人生的智慧。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谁没有自己的一点点长处呀?数学不好的人可能会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人可能会讲话,不会写又不会讲的人可能会跑步。
人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但不是人人都会“处长”。别看“长处”与“处长”只是字面颠倒,它们对每个人来说可是大有文章。
西方哲人说“认识你自己”,东方智者说“自知者明”,可悲的是人好像很难认识自己,我们往往只看到别人脸黑,却不愿承认自己长得也像乌鸦;我们总不满足于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却很少人不满意自己的才华,所以我们对别人总含讥带讽,对处境总牢骚满腹,老是觉得自己生不逢时,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在我们社会里,能“以长胜人”的比比皆是,能“处长亦胜人”则十分罕见。舞文弄墨的文人讥讽将军是赳赳武夫,驰骋疆场的将军嘲笑文人为胆怯懦夫。有财的瞧不起有才的,有才的又瞧不起有力的——大家喜欢以己之长轻人之短。小时候我们村里有一个庄稼把式,种田的十八般手艺无一不精。邻居一个兄弟田里活儿样样都笨,年年都“种豆南山下”,年年都是“草盛豆苗稀”。那个庄稼把式从心里蔑视这位邻居,还常常拿他种的水稻和棉花开涮。粉碎“四人帮”后恢复高考,这位不会种田的兄弟就考入名校,接着被哈佛大学录取攻读博士,现在是美国一名牌大学教授,而嘲笑他的那个庄稼把式还在我们村里种庄稼。
如今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小孩的“长处”,而相对忽略了教育小孩“处长”的态度。许多人稍有一技之长,或者还仅是一知半解,马上就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一个小城市的足球前锋,刚刚小有名气便忘乎所以,看看他那不可一世的神态,好像他不是在踢足球而是在踢地球,在队友面前惯于颐指气使,最后因没有团队精神而被开除出队。
“处长”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自己求学和职业选择,无论求学还是择业,除了要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还要明白“能够”干什么,而且还得了解社会将“需要”什么,然后再在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之间找到契合点。这三者之中,“能够干什么”就是自己的长处。不能识其所长就不能用其所长,对人对己都是如此。另一方面是如何表现自己的长处,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平时大家常说“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可埋在地下的金子发光谁也看不到,虽然千百年后也许有一天金子被挖掘出来,可是,且不说等千年以后,即使是等几十年以后,人生也很难闪闪发光了。金子过一万年还是金子,志士过几十年就成了老朽,所以杜甫急不可耐地说“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因此,是金子就要摆在显眼的地方,让人们能看到闪闪金光;有长处就要表现出来,让别人能发现你的长处,使你的长处能服务于社会,使你自己能成就壮丽的人生。那么如何表现自己的长处呢?这可是一门奥妙无穷的学问,既要把自己的长处“表现出来”,又不能让人家觉得你喜欢“表现自己”,这真是做人的“高难度动作”。在一个商品充斥物产丰饶的时代,好产品配上好广告,它才能成为畅销商品,同样,在一个教育普及人才辈出的时代,我们都要学会如何“推销自我”,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找到理想的职位,才能真正实现自我。要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又不能显得锋芒毕露,怎样拿捏二者之间的度,是我们一生的功课。要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呢?《论语·先进》篇载,孔夫子有一天对他的学生说:“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对身边的几个学生说,你们平日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若人家了解你们,并且准备重用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干呢?向人家展示自己的长处,让人家了解自己的长处是第一步,当别人给你提供了舞台,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是第二步,这也是小品文中“处长”的应有之义。
《晋阳秋》说“浩善以通和接物”,殷浩待人接物通达而又谦和,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来不在人们面前“耍大牌”,有“长处”但不以自己的“长处”骄人,所以王濛说他“处长亦胜人”。还没有出仕就已在社会上声名鹊起,“咸谓教义由其兴替,社稷俟以安危”,可以说他善于展示自己的“长处”。可是,史家又说他“及其入处国钧,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唯闻蹙国丧师”,等他身居要津以后,治国拿不出良方,带兵又老吃败仗,这样说来殷浩还不善于扬长避短。
仅会“以长胜人”,还只是成功的一半;懂得“处长亦胜人”,才会有辉煌的人生。
5.何可一日无此君?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世说新语·任诞》
竹子在先秦人眼中就十分高洁,《庄子·秋水》篇说神鸟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这就好比今天富人只吃橄榄油,而穷人则吃地沟油一样。三国竹林七贤以后,竹子又积淀了某种萧疏超旷的文化内涵。古代文人对树木花草各有所爱,如孔子称道松柏坚贞耐寒,屈原赞颂橘树“独立不迁”,陶渊明喜欢“采菊东篱”,后来有人向往牡丹的富贵,也有人倾心梅花的高洁,这则小品文中的主人公王子猷独爱竹。我国最早最有名的竹痴,无疑非东晋这位大名士莫属,其次才数得上宋代名画家文同,及清代那位名画家郑板桥。
前人对树木花草的赞美,往往是从道德伦理的角度“比德”,就是在这些植物身上发现了类似人类的某些可贵品德。或者反过来说,就是希望人们具有却又少有的美好品德,恰好在一些植物身上找到了。如孔子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屈原所谓“后皇嘉树”“秉德无私”。人们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也是着眼于它们共有的贞坚品格。直到白居易《养竹记》还是歌颂竹子的“品节操守”:“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只因禀有“君子”的“本”“性”“心”“节”,君子这才会在庭院中栽种竹子。文学史上咏竹诗文多不胜数,如唐代诗人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的“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又如宋代徐庭筠《咏竹》的“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等等,这些咏竹名句多是赞赏竹子的“高节”和“虚心”。
王子猷痴情于竹子,自然也有对竹子气节品格的倾慕,但更有对竹子的一种审美陶醉。讴歌竹子品性节操,对竹子更多的还是“敬”,对竹子本身的审美陶醉,才会对竹子产生由衷的“爱”。只是“敬”可能“敬而远之”,有了“爱”才须臾分离不得。
这不,王子猷暂时借住在别人的空宅院里,马上便命人种上竹子。文中“寄”表明院子非他所有,“暂”表明他不会住很长时间,“便”写出了王子猷种竹的急切心情。这两句话无一字虚设,用现在文学术语来说,就是用词简洁而又传神。王子猷的做法让人大惑不解:“不过在这里短期暂住,何必多此一举呢?”的确,且不说种竹子麻烦费钱,种上竹子又观赏不了几天,这么几天少了竹子,难道还活不下去?再说花那么多精力物力种上竹子,最后还不是留给了房子的主人?
王子猷可并不这么想,你看他在刚种的竹子边“啸咏良久”。这里顺便要解释一下“啸咏”,它又称“长啸”“吟啸”或“啸歌”。啸的方法是气激于舌端,发口而音清,动唇便成曲。啸在六朝人看来是一种放旷、自得、沉醉的神态,六朝名士通常都善啸,他们认为在“华林修竹之下”最宜啸咏。王子猷在竹子旁边啸咏很长时间,说明他完全被新栽的修竹所陶醉。他指着竹子对旁人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哪能一天都见不着这位老兄呢?他指着竹子不说“此竹”而说“此君”,这句话显露了王子猷的幽默,更包含着王子猷的痴情,竹子不只是他的审美对象,更像是他的友人甚至情人,所以与竹子难舍难分。《世说新语》中还有一则王子猷“竹痴”的描写: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听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翼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心说新语·简傲》)
借住人家宅院马上要种竹,外出路过人家门口也进门赏竹,竹子俨然是他最亲密的伴侣,成了他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吴中一家有“好竹”的士大夫听说他要路过此地,便断定“子猷当往”,可见他爱竹早已闻名遐迩。知道王子猷这位贵人要来,主人还特地为他洒扫庭除准备酒食,一直待在客厅里迎接大驾。可王子猷乘坐肩舆径直来到竹林下,又像在借住的客舍一样在竹下“啸咏良久”,赏完了竹林便掉头走人,根本没有想到与主人打招呼——他是特来赏竹,而非专来应酬,只管在竹下啸咏,何须与主人寒暄?
这则小品文通过王子猷对主人的冷漠来突出他对竹子的热情,子猷爱竹摆脱了世俗的客套,也不关乎人际的利害,更不在于功利的占有。他在竹下“啸咏良久”的神态,表明他和竹已经物我两忘,融为一体,达到了“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境界。谁又能分清是子猷如竹,还是竹像子猷?他竹下啸咏是审美鉴赏,又何尝不是诗意人生?
唐代贾岛在咏《竹》(此诗又见《罗隐集》)诗中说:“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贾岛说得未免过于绝对,竹子在子猷之后并不缺知音,只是知竹不如子猷那样深,爱竹不如子猷那样痴而已。清代画家郑板桥称“板桥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还写了许多咏竹诗和咏竹联,联如:“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杆新出竹,直似儿孙。”诗如:“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从其诗、联、画来看,郑氏爱竹还稍着痕迹,远比不上子猷与竹那般飘逸清空。真正理解子猷与竹关系的还是苏轼,他在《於潜僧绿筠轩》一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以“高”“痴”来形容子猷爱竹,谁说王子猷没有知音呢?
6.发现自我与发现自然
王子敬云:“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世说新语·言语》
因王纲解纽而带来人的自觉,魏晋士人向内发现了自我,向外发现了自然——对自然的发现以对人的发现为其前提。《世说新语》中有大量的小品记载人们对自我和他人的欣赏,人作为审美对象而被赞美,被羡慕,被钦仰,如:“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云:‘嵇叔夜为人也,岩岩如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只要有英俊的外表,有潇洒的风度,有超群的智慧,就不愁没有成堆的粉丝。外在的容貌和内在的气质,是人们追逐和鉴赏的热点,外在的自然也不仅仅具有实用性,它同时还是人们怡神悦性的对象和安息精神的场所,士人对自然美具有一种细腻精微的感受力。一条小溪,一泓清泉,一竿翠竹,一棵苍松,都会使他们流连忘返,乐而忘归。
一位哲人曾说过,你的对象就是你本质力量的体现,你的对象就是你本身。音乐不可能成为牛的对象,深奥艰涩的哲学不可能成为轻浮浅薄者的对象,所以才有了“对牛弹琴”的成语。你的对象就是你自己人格与力量的对象化,说通俗一点,你能欣赏什么样的艺术,你喜欢什么样的音乐,你欣赏什么样的美景,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对象是测量你自身的尺度。
文中的王子敬名献之,晋代著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之子。山阴在会稽山之北,属今浙江省绍兴市。“山川自相映发”的意思是说,山川景物交相辉映。这位书法家和艺术家能为自然美景怦然心动,山川美景能使他陶然心醉,正表明他精神世界的丰富细腻,对无情之物也能一往情深,难怪他的书法是那般潇洒飘逸、形神超越了。
不只王献之如此,魏晋士人大多如此,他们对自然美都非常敏感。王献之父亲王羲之遭谗远离政坛后,在山阴的山水田园中消磨时光,有一次散步归来对身旁的人说,我可能会在山水中乐死!可见,山水之胜给予他多大的审美享受。在山川之美面前,魏晋士人觉得“非唯使人情开涤,亦觉日月清朗”,连皇帝也觉得山水动物十分可亲,“简文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已不是因山水明道,而是觉得山水可人,此时此刻人与山水相互内在,“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我们今天常说的成语“应接不暇”,就是来于这则小品文。朋友,你在山水中有过“应接不暇”的体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