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新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小苗才露尖尖角

瑞雪兆丰年,王匡平常很喜欢下雪,但现在却有点讨厌下雪。

讨厌的原因很简单,温度太低了,山上的路全部被积雪堆满。就算天晴出太阳,那厚厚的积雪化作屏障,将山上和山下分为两个部分,同时阻扰了搭建暖棚的速度。

与王匡恰恰相反的是,家里的女眷却喜欢这么冷的天气。尤其徐徐和阿姊,在院子里堆积了很多的雪人,毕竟江夏很少见到这么大的雪,突然间看到了,会觉得很稀奇。

“小郎,按照你的要求,现在铜管全部做好了,家里已经全部弄上山了。”宋山这个健壮的青年蹲在地上,搓了搓手,然后也伸到火炉上烤了一会。

现在王家庄子一部分房间安上了这种炉子,里面烧的是剁好VDE木柴。到了十二月中旬,岁旦还有半个月的时候,天气越来越冷,在王匡的设计下,这种实用的炉子终于是出现了。古代没有焊接技术,只有将所有部件打磨完毕后进行了组装,所以偶尔会有那么一丝烟从缝隙里跑出来。

总体而言是成功的,比单纯的用个火盆烧炭好多了,甚至在烤火的时候,还可以烧水,可谓是一炉多用。

掌握了核心技术的王家庄子,更是发了一比不小的财!

但总之,北上下的铁匠铺还是太小了。

“炉子卖的怎么样?其他商铺是不是已经仿造出来了?我让你打听的买家怎么样了?”王匡合上了手中亲自抄写的《尚书》,揉了揉额头,里面的许多内容还真的是苦涩难懂。

看了眼门外跑来跑去,脸蛋冻得红彤彤的陈小妹,把她喊了进来,让小丫头拿了两个竹杯。然后把水壶从炉子上拿下来,给宋山倒了一杯热水。

宋山双手接过,犹豫道:“昨天刚拉过去,没到一天的时间就被一抢而空,大部分买家都是那些富户。另外,有些商家确实造出来了,您要的图纸买家也正在接洽。”

宋山也算是看明白了,小郎把图纸卖出去了,这和当初卖豆腐配方同出一辙,之后也证明了小郎的正确性。

他对此,倒也没多少排斥。

“尽快吧!这两天你的主要任务是接触买家,把图纸和技艺卖出去,山上的事我会亲自招呼着。”

除了卖“知识产权”的巨大利润外,王匡其实还有一种私心。烤炉的垄断是一时的,不如让全天下都知道,造的多了,价钱自然会降下来,这样才能造福大汉的普通民众。

炉子只是在大雪过后,天气寒冷一种尝试,他目前最主要的任务还是把暖棚做好,把玉米种上。

王匡披上家里女眷做的外衣,虽然外面并不是多么的美观,但胜在保暖。他幽幽的看向远方的北山,外面的雪小了很多,他准备趁机上去看看。

暖棚的搭建材料全部准备完成,依照时间来看,在山上的少年,按他的要求,今天差不多能安装完,并将温泉水引流。等暖棚里的冻土解冻,气温达到要求后,他手里的玉米种子就可下地,再严格控制好温度,剩下的就全都交给时间了!

如果试种成功,明年的四月份它将迎来成熟,随后的种植也会一步步蔓延道全国各地,最终造福大汉百姓!

“小郎又上山去?”老李头见王匡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小布袋朝后院走来,连忙杵着木管站了起来。

“这段时间,听他们说,您在教他们兵书?”王匡接着问道,心里有些惊奇。

“什么兵书,您别听他们胡说,不过是行军打仗的一些常识。老汉和我的兄弟们,可不想把这些东西带到土里,反正下着大雪,大家闲着也是闲着,您不会因这事责罚他们吧!要怪就怪我老李……”老李头两眼一瞪,居然耍起了无赖。

王匡哑然失笑,他真心实意道:“您能教我很高兴,我巴不得他们每个人都学有所识,成年后都成为国之栋梁,王家庄子,到底是太小了!他们理应有更广阔的田地。”

太阳出来了,地势低的地方的雪已经渐渐开始融化。但北上的半山腰之上,依然是冰雪的世界。

路上遇到好几次闲情,尤其在土壤松动的情况下,总会有山石滚下来,王匡走的很慢。

值得幸运的是,他最终有惊无险的抵达了山上。

温泉边,一长排砖土结构的暖棚建设完毕,光是这青砖,庄子少年们背了差不多半个月。暖棚外,堆积着从山上收集来的树叶干草,用以外部保暖之用,旁边的空地上,还残留着少年们辛辛苦苦背上来的粪料。

在暖棚的上部三分之一处,专门留了天窗,这样方便太阳照射进来。

走进内部,一根根打造好的铜管,已经靠墙安置完毕。脚下的土壤铺的很厚,都是前几天雪不大时,旁边的山沟里挖出来的黑土,进而填充的,里面还夹杂着不少小粪。

“铜管安放好了,上下左右布置的很均匀,你们做的非常不错!到时候再根据温泉水的水温进行控制,我们现在可以放水了!”王匡对着王大王二等人勉励了一番,率先去了暖棚外的温泉口。

王大王二,现在已经排到了王十八,他们都是孤儿,没有姓名,进了庄子后,按照年龄大小起了这样的名字。这段时间,他们经常住在山上,只为了把小郎说的暖棚建造好。

听见小郎的夸赞,一个个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热气从温泉口冒出,在温泉的四周没有落下一丝积雪,相反还很温暖舒适。

王匡一声令下,几个小伙子忙把铜管的敞口接到了温泉边修好的小池子边,温水呼噜噜的响动,于铜管内流动。

算上中间的热量损失,到达室内差不多有二十七八度。

王匡很有耐心,差不多等到日落,暖棚内泥土的温度到了十几度后,这才与王大他们一起挖坑,将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玉米下地。

“要快快长大啊!”

之后的几天,王匡一直待在山上,把所有心思都放在玉米的出苗上面。终于在距离岁旦还有五天的时候,除了一些死种外,绝大多数都冒出了头。

这也是王匡心中最好的过年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