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一座城市的肖像(读城系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腓特烈大帝和普鲁士的缔造

1762年无忧宫[67]

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死神到处挥舞着他的长柄镰刀。坎尼城[68]、索姆省[69]和斯大林格勒[70]都声称,死神只属于它们。然而,广岛[71]让死神经历了最忙乱的一天。几十年来,西伯利亚的古拉格集中营[72]定期地雇佣着他;为了开辟新纪元,成吉思汗让他在整个亚洲拼命地忙乱。但是,几个世纪以来,死神光顾最频繁的,莫过于柏林。

远古时期,条顿人、匈奴人和斯拉夫人在沼泽平原上相互征战厮杀之时,死神就已经在场。公元七世纪,死神将定居在河岸两边沙地上的文德人、斯拉夫人挨个收拾掉。文德人、斯拉夫人按照波拉布语将这里取名为贝尔(Berl)——“沼泽”的意思。这片土地上的人,先是抵抗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继而又反对波兰的国王,于是,死神昂首阔步地穿梭于这片蛮荒之所,将勃兰登堡藩侯的封地变成欧洲最后一块皈依基督教的地方。

年复一年,死神通过饥荒、瘟疫和强盗般的王公贵族造访人间。这些王公贵族在自己的领地为所欲为,横征暴敛,直到它枯竭成贫瘠的不毛之地。三十年欧洲混战期间[73],死神行走于哈布斯堡王朝和瑞典的军队之中,士兵的尸体肆意抛洒在泥泞不堪的大街上。在那些暗无天日的岁月里,死神目睹超过一半的人口要么被活活烧死,要么被丢进油锅里烫死,或是直接用柳条捆住手脚扔进河里。成千上万的人死于伤寒病,他们的鼻孔里散发着烂肉的恶臭。到1638年,柏林仅有845户人家,数量还不到原来的一半,而古老的柯林城则遭到彻底的毁灭。死神把这些四分五裂、流离失所的灵魂聚集起来,听他们哭泣,听他们绝望地呼喊一个伟大领袖的横空出世。

1640年,他们的呼喊得到回应。一位生性残暴却胸怀壮志的君主登基了。他就是腓特烈·威廉[74],霍亨索伦家族[75]的大选侯,纽伦堡[76]一位富有的守城官后代。他决心不再让勃兰登堡和普鲁士受到外来之敌的侵犯和劫掠。他充分利用幸存者的恐惧来改造久经摧残的边陲之地。于是他围绕市民简陋的住处新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并把加尔文宗[77]的实业引入这里。这个城市由此不断地向西边和南边扩张。在松软潮湿的土地上,一座斯巴达式[78]的腓特烈城拔地而起,第一年就建盖了300处统一规划的双层房屋。还不到20年,该地居民就达到12000人。贵族和皇家大臣,像苏格兰贵族的后裔塞缪尔·冯·马歇尔,都在此建起他们富丽堂皇的庄园。

为了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霍亨索伦家族要求民众绝对服从统治,而饱经战乱创伤的柏林人对此毫无怨言。他们恪尽职守,无怨无悔,辛勤劳作,最后都成为纪律严明的武装人员。

“统治者若没有足够的手段和武力,他就不值一提。”这位大选侯在他的《政治遗嘱》(Political Testament)中曾这样写道,“而我——感谢上帝——依靠手段和武力将被世人津津乐道。”

到了十八世纪初,柏林已然变成强大的要塞王国。它现在的统治者是腓特烈·威廉的孙子、人称“军曹国王”的腓特烈·威廉一世。[79]他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在他的统治下,柏林成为普鲁士的首都。而普鲁士则完全建立在军国基础上。年轻人一律应征入伍,统一着装,在装备先进的军营接受训练。军营就坐落在目前仍然坚固的兰格桥上。这个王国80%的财政收入都用于作战士兵和武器装备。这个“军曹国王”还参考军队的标准对公务员制度进行改革,对公务人员的职责做了细致入微的规定。例如,大臣若缺席会议,将被扣除六个月的薪水;若是再犯,将被开除;每个人都要绝对服从这些规定。

在军营整治一新的宽阔大道上,士兵们一边向挥舞着指挥棒的军官敬礼,一边昂首阔步地在铺满鹅卵石的阅兵场上操练队列。整个军营士气高涨,军纪严明。军乐在营房上空萦绕,营房整齐干净,似乎也在接受晨检。每天中午时分,总有一队奇特的投弹手在王宫广场为了赢得“军曹国王”的欢心而操练。这些投弹兵身材魁梧,虎背熊腰,个个都是从欧洲各地精挑细选,或应征入伍,或被绑架而来。“世上最漂亮的小妞或妇女,对我来说都无所谓,而那些身材高大的士兵,才是我的最爱。”他曾对法国大使这样说道。

他从不主动地挑起战争,但是战争,以及对战争的有备无患——却令他心醉神迷,视为己任,不惜代价。

“军曹国王”的三个儿子,从小便接受军事训练,黎明即起,严格按照《普鲁士操练准则》中规定的项目训练。第一个孩子在受洗时死了。这个儿子的头特别大,但受洗时被硬套上去的头冠活活箍死了。第二个孩子被枪声震死了,因为开枪的地方离他睡的摇篮太近;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身体羸弱,一点不像他父亲。

腓特烈王子眼睛很大,却充满忧郁,多愁善感,让他父亲倍感绝望。为了使他变得坚韧刚强,国王对他拳打脚踢。当小腓特烈从马上摔下来时,他父亲揍他;小腓特烈阴冷天戴手套,他父亲用鞭子抽他。一个阴风苦雨的冬夜,寒风凛冽,滴水成冰,他父亲命令小腓特烈到皇宫外去站岗。于是王子经常躲到他母亲的床下。

年轻的腓特烈所接受的教育极其严格,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国王不准他学习文学和拉丁文,只专心于数学、政治和军事。他的父亲经常咆哮道:“为什么要研究古人?罗马人还不是被日耳曼民族打败了?”

“王子必须早晨六点就起床。”国王规定,“套上拖鞋,他就应该跪在床边向上帝简要祷告。祷告时声音要洪亮,要让在场的人都能听到。然后,迅速穿戴齐整,洗漱完备,收拾干净。穿衣吃饭,都应该在一刻钟之内完成,也就是说这一切应在六点十五分之前做完。至于喝茶,可以在仆人为他穿衣戴帽的时候喝。”

为了培养王子对军事的热情,国王在小腓特烈六岁的时候便给他组建了一支由一百三十一个小孩组成的队伍,由小腓特烈负责训练。这群“太子兵”还分别接受过来访的俄国沙皇和英格兰国王的检阅。小腓特烈十四岁那年,他就受命负责管理巨人投弹兵。

小腓特烈把自己的军装称为裹尸布。他渴望军营外的世界,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害怕惹恼他父亲。在一个明朗的夏夜,他偷偷溜进皇宫的花园里,躺在潮湿的草地上,仰望漫天繁星。当看到大熊星座时,他举起手枪瞄准它,愤怒地朝那个怪物开了一枪,想象子弹可以穿过银河,将它击得粉碎。

小腓特烈开始从书本中发现另一番天地。在导师的帮助下,他秘密地弄了个书斋,收藏了不少书,几乎都是用法语写的。他常坐在窗前阅读,背诵亚里士多德[80]、拉伯雷[81]和博叙埃[82]的作品,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他也对一小本宫廷诗集爱不释手。这本宫廷诗,写于三百年前,作者不详。文学作品中的明媚夏天、纯洁爱情以及青春年少的诗情画意,都让他如痴如醉。眺望圣玛利亚教堂,看着自己眼前行走的官兵,他心有所动,奋笔疾书,写了一些有关武装侵略和欧洲现状的散文。他发现,日耳曼已然支离破碎,小城邦各自为政。殃及全欧洲的三十年战争使得德国岌岌可危;俄国骚乱不断;英格兰尽管富裕祥和,却没有培养出知名画家、雕塑家或者音乐家。

“军曹国王”为了羞辱死囚,让他们在绞刑架上身穿法国人的服装。而他的儿子,小腓特烈却梦想在巴黎做一个诗人或者游吟诗人。年轻的腓特烈隐藏起他对艺术的热爱,白天随军鼓操练,晚上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练习吹笛。

十五岁的时候,小腓特烈迷茫困惑,却又心有不甘。他的内心,蠢蠢欲动,充满渴望;他的思想,激荡活跃,充满好奇。然而,他的现实生活却充满血腥暴力,刻板僵化,无可奈何的职责与义务。第一次国外之旅使他如饮甘泉。他和父亲一起游历萨克森城邦。那是当时德国最富裕,但也是最声名狼藉的一个城邦。在德累斯顿[83],小腓特烈欣赏到戏剧、歌剧,还尝到了女人的滋味。他迷恋上了安娜·凯若琳娜女伯爵。安娜既是奥古斯都大帝的女儿,同时也是他的情人。奥古斯都并不厌恶乱伦,身边美女如云,正如“军曹国王”身边战将如云一般。奥古斯都做了355个孩子的父亲。

奥古斯都忍不住想戏耍“军曹国王”和他痴情的儿子一番。一次,在游览皇宫的时候,他命人拉开一面窗帘,一个等候多时的裸体宫廷妓女映入眼帘。普鲁士国王顿时气喘吁吁,手忙脚乱,慌忙告退。于是,奥古斯都根据小腓特烈王子的反应将这个女人奉送,以代替他的女儿。小腓特烈是否接受了他的奉送,我们无从知晓。但是,小腓特烈并没有放弃安娜·凯若琳娜,至少是起初并未放弃。

回到柏林,小腓特烈另觅新欢。汉斯·赫尔曼·冯·卡特[84]是一位年轻的贵族,英俊潇洒,天庭饱满,丝滑柔顺的金发上系着一个黑色蝴蝶结。这两个年轻人成了欢喜冤家,难舍难分,然后像一对命途多舛的情侣一般策划逃离兵营,前往英格兰。私奔前夜,卡特站在腓特烈王子的卧室门槛上,一只脚抵住门,似乎怕它关上,两张脸靠得很近,甚至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

那天晚上,一轮残月高挂天际,空气清新自由。但是,有人出卖了这两个年轻人。“军曹国王”气得暴跳如雷,将儿子关押起来,后来又迫使儿子亲眼目睹朋友的头颅落地。死神泯灭了爱情的火焰,小腓特烈崩溃了,昏睡两天,心灵受到重创,从此心硬如铁。

据说,小腓特烈只有在和女人寻欢作乐时才喜欢她们,云雨过后,便鄙视她们。1733年,他迎娶了布伦瑞克—贝沃恩[85]的伊丽莎白·克里斯丁娜。伊丽莎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亲戚,信奉新教。结婚后,由于没有子嗣来临,他便弃她而去,每年只去看她一次,共饮咖啡。

他最宠幸的人都是男的。卡特被砍头后,他便开始拥抱他的随从侍卫弗雷德斯多夫,后者至死一直侍奉他。他还交了一个名叫凯斯的苏格兰淫棍为友,一个叫盖伊·狄更斯的英格兰人,还有一个叫昆兹的长笛手。但他最宠幸的,要数威尼斯的花花公子弗朗西斯科·阿尔加罗提。小腓特烈结婚后曾给他写过一封信:“我命运已经改变,我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别让我再受煎熬了。”私下里,王子会穿上绣花天鹅绒长袍,披散着头发,把自己弄得像法国的半吊子艺人,然后泪水涟涟地为朋友们吹奏笛子。大家都不是瞎子,看得出来他需要受人关注,他渴望名满天下。

英国大使在给伦敦的一份报告中称小腓特烈的朋友为“男缪斯”,并特别提到说女性不准靠近他的宫廷。有天晚上,“军曹国王”像头黑熊一样扑向这群交际男,把他们的裙袍和情诗全部付之一炬。

音乐成为腓特烈王子自我逃避的另外一种方式,使他能够走出阴影,帮助他填补内心的苦闷与空虚。音乐也慢慢融化了他的自我封闭,让他在父亲的喜怒无常中得到一丝安慰。“军曹国王”对艺术的漠视令王子惊骇。腓特烈王子出生以前,宫廷里的知识分子被称为“狗屎”。国王曾任命一个宫廷宦官管理柏林学院[86],后来为了节省开支又将其关闭。

1740年,他的父亲去世后,腓特烈便着手让柏林成为思想和音乐活跃的地方。他重开学院,并邀请法国的哲学家莫佩尔蒂[87](Maupertuis)担任院长;对原来的旧城堡进行扩建,使其和凡尔赛宫[88]相媲美;新建一座歌剧院;重新设计蒂尔加藤公园,将居住在里面的人全部驱逐出去;并根据罗马—波波洛广场[89]仿造了一个御林广场[90],雄伟的法国教堂和德国教堂分列广场两侧。

他的加冕典礼是在无忧宫举行的。无忧宫建在波茨坦[91]层层叠叠的梯田之上,是一座粉红色与白色相间的洛可可式[92]“行乐宫”,小巧舒适。在一排排柱廊之间,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他不仅收集堆放了大量的书籍和艺术品,还举办舞会,让思想家云集于此。他牵着心爱的意大利灰狗,漫步在气势恢宏的广场,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每天晚上十点,总要在圆形歌舞厅举行一场音乐会。一天晚上,他和巴赫[93]一起创作歌曲,他给巴赫一个主题,让他创作一首由六部分组成的赋格曲[94]。他还邀请伏尔泰[95]住在他的书房里。

伏尔泰是十八世纪的思想泰斗,小腓特烈自幼就对他倍加敬慕。王子很小的时候就崇拜他,声称自己支持他的人文主义理念,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他的戏剧、小说和散文。这两个男人频繁地互通书信。腓特烈王子让伏尔泰评论他写的散文和情诗,比如:

爱情似蜜又如火;相拥相吻永不分。天堂的诱惑,世界的主宰!

十多年来,小腓特烈一直试图诱惑伏尔泰来柏林。1750年,他的不懈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当然还附加了每年支付两万法郎的薪水。

法国大革命[96]爆发前几年,伏尔泰就坚信,只有开明的君主才能推动欧洲的社会变革。他不相信民主,认为民主倡导大众愚昧。小腓特烈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两个男人都认为,正如莎士比亚在其悲剧《科里奥兰纳斯》[97]中所言,平民乃啄食贵族这类苍鹰的乌鸦,平头百姓就应该各居其所。伏尔泰将其政治希望寄托在小腓特烈王子身上,于是他来到柏林,编辑小腓特烈所著的六卷本《战争的艺术》,在饭桌上谈笑风生,与小腓特烈就公民自由问题彻夜长谈。

普鲁士人民期待一个开明的新时代。他们相信小腓特烈热爱和平,崇尚知识,喜欢音乐和诗歌。“和平必定会使艺术和科学繁荣。”他信誓旦旦地对民众说。詹姆斯·鲍斯威尔[98](James Boswell)在环游欧洲期间曾经这样写道:“柏林,我所见过的最美丽城市。”

但是,柏林已经成为一个将真实身份掩盖于面具之下的地方。年轻的国王腓特烈决心利用他父辈留下的遗产“为自己获得名声”。小腓特烈就是这么说的。他的父亲,不仅给他留下了强大的军队,还让他具有一颗冷酷无情而又精于算计的心。在他最肆无忌惮的时刻,在他的想象力最丰富的时刻,他将这个国家推入战火。

哲学家莱布尼茨[99]认为,德国是各国争夺欧洲霸主的主战场。但是在那些纷争岁月,德国仍然是个大杂烩,分裂成三百多个城邦和公国。其中,奥地利[100]和普鲁士是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哈布斯堡王朝年迈的国王死后,没有留下男性子嗣,小腓特烈决定使柏林的命运发生质的变化:从一个任人捕食的“猎物”变成鱼肉他国的“猎人”。

“你们都知道,我对西里西亚颇有兴趣,一直想管管它,让它有个好主人。”他向世人宣告。七个星期后,他便将奥地利最为富裕的省份收入囊中。普鲁士向来谨小慎微地防御外敌入侵,如今摇身一变,变成赤裸裸的侵略国。小腓特烈疯狂地夺取了他人的矿藏和麦田,根本无视其他盟友的存在。其胆识与魄力,整个欧洲都为之震惊。

他在马背上活学活用作战艺术,肆无忌惮地攻城掠地,号称当时最英勇无畏的指挥官。无惧无畏弥补了他经验上的不足,因为他谁都不放在眼里。小腓特烈“激情似火,行动迅速,善于利用敌人的弱点……毫无怜悯之心。”一位败将这样哀叹道。“陛下,你想亲自拿下那队炮兵吗?”一名副官这样大声喊叫的时候,他已经率领骑兵发起攻击,一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样子。

在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每当攻击前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时,小腓特烈总是靠创作诗歌或者阅读莱辛的作品来抚慰自己躁动不安的心灵。

1756年,奥地利纠集了沙俄和法国伺机复仇,企图击垮小腓特烈这个背信弃义的暴发户。小腓特烈自然毫不示弱,出兵争夺骑墙观望的萨克森城邦,同时派兵包围布拉格。他被打了回来,躲进书斋反思了一段时日,然后再次发兵莱比锡[101]附近的罗斯巴赫[102]。在这里,他又一次让敌军蒙羞溃败。

一年后,情形急转。西里西亚江山易主,四千辆补给马车被敌人夺走,小腓特烈受到重创,不得不向英格兰借债。那时的伦敦,希望欧洲大陆互相残杀,以此来抑制法国在北美的野心。小腓特烈的士兵,成千上万地死于战场,用他们的鲜血回报了他那冷酷的野心。乘虚而入的沙俄军队不断地骚扰东普鲁士。有关沙俄军队骇人听闻的暴行,就像后来二战行将结束之时那样,早就传到柏林。

世事难料。1762年,沙俄女皇去世。她的继任者——行事疯狂的彼得三世[103]命令沙俄军队改变立场,听命于小腓特烈的指挥。此事成为勃兰登堡家族的一大奇迹。奥地利结盟阵线彻底瓦解。哈布斯堡王朝再也未能收回失去的领土。法国不得不将莱茵兰区割让给小腓特烈,将魁北克[104]拱手相让给英国。曾被欧洲各国孤立的普鲁士,以胜利者的姿态崛起。诚如伏尔泰所言,英勇无畏的柏林人,改变了整个欧洲的命运。

小腓特烈骑马沿着古老的城墙绕圈,面对满目疮痍的柏林,羞愧难当,久久不愿进城。他绕过荒废的牲畜市场——这里曾经是柏林的泰伯恩行刑场[105](Tyburn),原本号称“魔鬼乐园”,很快将以沙皇孙子的名字命名为亚历山大广场;他又围着腓特烈城堡的花园转了一圈。他看到,破败不堪的大街上,到处都是不幸的孤儿和被烧毁的房屋。在波茨坦门外宽敞的八角阅兵场上——有一天,这里将被建成波茨坦广场,一个玩火的杂耍艺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他梳着马尾辫,两鬓刮得干干净净,口吐火焰,乞讨赏钱。“大人,想看大点的火吗?”看到国王过来,他用黑乎乎的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大声喊道,“你要看看更刺激的吗?”

小腓特烈围着菲舍尔区(Fischerkiez)里的破船看,围着被人肆意践踏过的花园看,也看了自己建造的黑色宫廷剧院[106]和巴洛克[107]式的军械库[108]。在军械库旁边,立着士兵的半身石像,石像表情痛苦。最后他走进城堡的院子,几乎头也不敢抬起来。“战争是残酷的。”在这个令他心碎的破败宫殿里,借着烛光他这样写道,“若不是亲眼所见,没有人能理解战争的含义。现在我相信,只有那些无所牵挂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

“既然城邦得以保全,国王以及遗孀又何必伤心落泪?”他后来在《论战争》(Discours sur la Guerre)这篇散文中这样问道。接下来,他开始着手重建他的宫殿与国家。他将三万五千匹战马送给农民;吸引有手艺的避难者到新建的城区定居;他统一规划房屋的建造,明确强调房屋要井然有序,精巧结实。为了养活日益增多的人口,他鼓励种植土豆,不仅下令挑选专门的土地种植土豆,还命令哨兵站在地里日夜看守。国王还让人放出风去,说土豆是专门供应国王餐桌的,但同时又告诉看守的士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准拘押那些偷土豆的人。那些饥肠辘辘的“乌鸦”,出于活命的本能,纷纷溜进土豆种植地,挖出皇家土豆,种在自己的地里。

最终,小腓特烈与沙俄结盟后,重燃战火,将他的领土从西里西亚扩张到波兰,将波兰毫无防备的省份“像吃洋蓟一样,一叶一叶地吃掉”。到了1786年,腓特烈王子将普鲁士四分五裂的公国以及被他征服的地方统一成一个完整的国家。

在他生命的暮年,老腓特烈即使衣衫褴褛、衣冠不整,也不会让人感到亲切。人们更多是惧怕他。据说,无论是暴风骤雨还是雷电冰雹,都不及他的出现那样令人不寒而栗。他形单影只,寂寞无朋,也不再以人文主义为借口劳烦自己。可是,由于害怕社会混乱,害怕再次卷入战争的漩涡,柏林人一如既往地听凭他颐指气使,心甘情愿让他主宰他们的生活。

1806年,腓特烈大帝去世二十年后,拿破仑[109]在耶拿[110]和奥尔施泰特[111]击溃普鲁士军队后占领了它的首都。拿破仑这位新皇帝,头戴帽子,横跨白色骏马进入勃兰登堡城门,目光威严地怒视着被他打败的柏林人。来到加里森教堂,他站在腓特烈大帝墓旁。“先生们,请脱帽。”拿破仑告诉他的将士,“倘若他还活着,我们根本无缘驻足于此。”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古老的等级制度。历史悠久的政治体制彻底崩溃,国王路易十六[112]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在欧洲和北美大多数地方,公民开始反对独裁,开始崇尚理性与进步。但这种情形并未在柏林出现。席卷欧洲的三十年战争所造成的创伤,霍亨索伦王朝的专制统治,使得日耳曼人的忠顺以及对专制主义的依赖根深蒂固。尽管腓特烈大帝崇尚知识、敬佩伏尔泰,大谈激进的观点,但是他还是将他的国家与轰轰烈烈的启蒙运动割裂开来。

腓特烈大帝将四分五裂的霍亨索伦疆域统一起来,创建了普鲁士帝国。纵然拿破仑军队抢走他皇宫里的财富,搬走里面的塑像、油画和那卷中世纪的情诗,路上的行人依然听到笛声在皇宫广场的上空回荡。柏林人失去了他们的国王,但记住了他的音乐,在遭受法国人的羞辱之后,更加怀念往昔的踏实。不过,他们没有逆来顺受,没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他们用民族主义填补内心的空白。腓特烈大帝这样写道:

千万别指责士兵的所为,

他们命中已经注定牺牲,

满足他们的一切愿望吧,

让他们纵情畅饮,拥抱爱情,

谁知道他们何时必须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