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刺血疗法基本知识
刺血疗法的定义及发展概况
刺血疗法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病情,刺破人体特定部位的浅表血管,通过放血祛除邪气而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目的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疾病。
本疗法的产生可追溯至远古石器时代。人们在劳动中发现用锐利的石块——砭石,在患部砭刺放血,可以治疗某些疾病。金属针的出现使这种方法有了更广泛的应用,以致出现了专门用作放血的“锋针”。本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苑陈则除之,出恶血也。”书中对针刺放血内容有很多论述,包括针刺放血的名称、原则、针具、适应证、取穴部位、操作方法及禁忌证等,并探讨了刺血治病的机理。如“苑陈则除之”的刺血原则,以实热病为主的适用证候,以循经取穴、表里经取穴、局部取穴为重点的取穴方法,以点刺、散刺、挑刺等为主要刺法的操作方法等,并明确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据《史记》所载,春秋时代名医扁鹊善用针砭方法,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汉代名医华佗曾以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收到即时止痛之效。唐宋时期,本疗法已成为中医外治方法之一。《新唐书》记载:唐代御医用头顶放血法,治愈了唐高宗的“头眩不能视症”。宋代已将该法编入针灸歌诀“玉龙赋”。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的针灸医案,几乎全是针刺放血取效,并认为针刺放血,攻邪最捷。至明清时期,放血治病已甚为流行,针具发展也很快,三棱针已分为粗、细两种,更适合临床应用。杨继洲《针灸大成》较详细地记载了针刺放血的病案;叶天士用本疗法治愈喉科疾病;赵学敏和吴尚先收集了许多放血疗法编入《串雅外编》《理瀹骈文》中。近代,尤其在民间仍广泛地应用刺血疗法,其价值为人们广泛认识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