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财务语言:商业活动通行证
一、罗伯特·清崎的谬误
说起罗伯特·清崎,可能有些朋友并不知晓这个名字,但提起《穷爸爸富爸爸》,很多人都会表示听到过。罗伯特·清崎是一名日裔美国人,以《穷爸爸富爸爸》系列财商图书闻名于世,其中有一本《富爸爸点石成金》为罗伯特·清崎与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合著,据说此系列图书全球销量超过了4000万册。《穷爸爸富爸爸》成书于1997年,当时中国的GDP尚不足8万亿人民币,在全世界排名第七,没有加入世贸组织,房地产和资本市场远没有今天火热,人们的焦虑感也没有那么强烈。《穷爸爸富爸爸》成了很多人的财商启蒙读物。
当时我正在读中学,一天,一位同学兴冲冲的告诉我有本书很好,他已经读过了,名字叫《穷爸爸富爸爸》。我问他这本书写的什么,他说,“书上告诉我们要买入资产,减少负债。资产就是将钱放入你口袋的东西,负债就是将钱从你口袋拿走的东西。房子是负债,不能买,要想赚钱就要创业,而不能找份工作上班。”读大学时有一次在图书馆里翻阅了一下这套图书中的几本,观点和叙述方式大同小异。时过多年,与同学的这段对话仍然深刻地印在我脑海里。
后来,这位同学似乎在有意无意地践行着《穷爸爸富爸爸》的理论,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上海都工作和居住过一段时间,虽然有机会买房,但一直没有买,而是让钱生钱,购买了各种理财产品、股票。后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投入了创业大军之中,坚持了一年多后以失败告终,重新加入了打工的行列。
中国近十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轰轰烈烈的行情为很多人提供了财富快速增值的历史机遇,从房地产得到的财富远甚于工作薪酬和做小生意获得的收益。甚至有人喊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是否买了房子”,网上有一则段子把这个现象描绘的淋漓尽致:
北京人小张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热的浪潮中,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卖掉了祖上传下的一套鼓楼大街四合院,凑了整整30万元去出国淘金。背井离乡的小张在国外充分发挥了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学外语、送外卖、摆地摊、住贫民窟......吃了各种苦,受了各种罪。一晃30年过去了,小张已变成两鬓斑白的老张。念想着该落叶归根,老张带着辛苦攒下的1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600多万元)回到北京。“衣锦还乡”后,便想把自己当年卖掉的祖传四合院买回来,结果一问中介,挂牌价8000万元,老张刹那间崩溃......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商业环境已不可同日而语。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极大释放,各种商品短缺,供应远远不足,下海创业、做生意大概率会成功;时至今天,社会商品和服务极大丰富,供大于求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供给侧改革已成为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普通百姓来讲,离职创业大概率会失败。“创业致贫”已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罗伯特·清崎刚开始提出房子是负债的时候,在美国也掀起轩然大波,受到很多专家和民众抨击。在2008年的次贷危机中,很多房产大幅降价,但房主还要为之支付物业费、房产税、保险等,房子似乎真的成了负债。随后几年,房价又经历了大幅回升,房子好像又不是负债了。那么,房产到底是资产还是负债?
实际上,房子是资产还是负债并没有断然的答案,在不同的情况下房产会显示出不同的属性特征。罗伯特·清崎多次提到房子是负债,这是基于房子会把钱从你的口袋里拿走,用于支付按揭款、税费、物业费等,在房价没有上涨并不断折旧的情况下,这个观点是对的。
人们对罗伯特·清崎的观点产生争议的更大原因在于他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以及在文中对房产的举例。“资产就是将钱放入你口袋的东西,负债是将钱从你口袋拿走的东西”,从这个概念来讲,按揭购买一套房产,确实会不断地从你的口袋中把钱拿走。但是,如果过去十年,你真的把房子当作负债而避之唯恐不及,则会丧失一波财富机会。
相信罗伯特·清崎不可能把较长时间内保持升值的房产当作负债看待。从他本人的财富来源看,房产投资也是一个重要渠道。罗伯特·清崎试图用简单通俗的方式对资产进行定义和说明,以方便人们理解,但语言本身存在局限性,同时接收方又没有能够理解其含义。人们认为他关于房子的观点谬误,其实是书中传递的信息出现了问题——并非观点错误,而是语言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