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滇池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滇池流域是云南省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人类在滇池流域的生存、开发已超过3000年,在本课题立项的时候,笔者曾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湖泊科学文献目录》[2]进行检索。《中国湖泊科学文献目录》是中国湖泊研究的重要工具书,以分省的方式收录了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近130多年来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的各类有关自然湖泊、水库等的沉积地貌、地质地震、水文气象、生物生态、水产渔业、农业水利、资源开发、制图新论等研究文献目录5000余条。对云南省湖泊和水库的研究涉及以滇池、洱海为代表的九大高原湖泊和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重要水库研究。据《中国湖泊科学文献目录》统计,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关于滇池的研究论文共计143篇。在本课题立项时,又以“滇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发现800余篇关于滇池研究的论文。至本研究结束的2014年底,我们再次以“滇池”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竟达到1200篇。由此可见,从90年代中期以前的约130年间关于滇池的研究仅143篇论文,到10余年后的2008年达到800余篇,再到2014年的1200篇,近20年来对滇池研究论文的增长恰巧与滇池污染加剧及各方重视呈正相关,因此,仅凭滇池研究论文数量的增长和滇池研究成为热点来判断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变迁研究的深化和达到研究的高度,是难以成立的。因为,2014年底在“中国知网”上关于滇池研究的1200余篇论文中,1150多篇是关于现代滇池污染和治污研究的论文,仅有不到50篇论文是研究历史时期滇池变迁和滇池开发的,所以,学界对本课题涉及的历史时期滇池人地关系及其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并且比较局限。但是,前辈学者对滇池变迁和开发的研究颇有积累,对本课题多有启发,仅在此梳理现代学科体系下各学科滇池的相关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第一阶段,抗日战争时期,这是现代科学意义上对滇池的研究最重要的起步阶段。主要研究者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和西南联大清华大学国情普查所的学者们,他们在1938~1945年对滇池流域集中进行了地理、地质和人口调查,标示了现代科学体系下滇池研究的开端,主要有:

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鲍觉民、张景哲:《云南省呈贡县落龙河区土地利用初步调查报告》,《地理学报》1944年1期。

2.王云亭:《昆明南郊湖滨地理》,《地理学报》,1941。

3.范金台、孙承烈:《昆明银汁河区的灌溉及土地利用》,《地理学报》,1941。

4.冯绳武:《滇池西北岸水道考》,《地学集刊》,1943。

5.冯绳武:《滇池西北岸平原区之人地景》,《地理》1943年第1~2期合刊。

6.(资源委员会)程潞、陈述彭、宋铭奎、黄秉成:《云南滇池区域之土地利用》,《地理学报》1947年2期。

7.李孝芳《滇池水位之季节变迁》,《西南边疆》,1943年6月,第十七期。

8.陈述彭:《云南螳螂川流域之地文》,《地理学报》1948年Z1期。

9.史立常:《滇池之水运与渔业》,《地理》1943年3期。

10.许德佑、边兆祥:《云南呈贡附近之地质》,《地质评论》1940年第5卷,第5期,第399~413页。

11.杜修昌:《云南呈贡106农家经济之调查》,《中农月刊》九卷四期,1948年4月。

12.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

13.戴世光、陈旭光编著《1942—1982年昆明环湖县区人口的变动与发展》,云南大学出版社,1989。

若以流域或地区而言,或许中国在20世纪40年代没有第二个湖泊和地域有如此集中、详尽、多学科的现代科学调查研究,也没有任何湖泊地区保留着如此详尽的农业开发最后状况的记录和研究。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滇池流域研究在特殊时代的幸运,可以说40年代西南联大学者的调查研究反映了历史时期滇池农业时代最高境界和最完整状况。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几十年,除了“文化大革命”中曾经在滇池北岸进行过“围海造田”外,滇池地区农业开发与40年代相比,几乎没有较大规模的农田开发的变化,1949年以后主要是对原有农田灌溉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提升。所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对滇池地区的地理、生态、水利、土地利用、人口、农业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代表着滇池地区农业开发和人地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的基本情况和达到的境界。依据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的科学调查研究成果,滇池地区最终的农业开发情况以及人地关系就能够基本研究清楚。但遗憾的是这批宝贵的代表着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对滇池流域研究起步的研究成果,长期被遗忘和封存,致使1949年以来的学者很少利用,也导致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和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长期停滞不前,难有突破。

第二阶段,抗日战争以后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与新中国加强和完善自然科学体系的发展进程一致,对滇池的研究主要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从地理学、湖泊学、地质学、水文气象和生物生态等学科全面展开。这方面的成就集中汇编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资料室编《中国湖泊科学文献目录》中,基本反映了90年代中期以前滇池研究的成就和特点,自然科学对滇池的研究占1993年编印的《中国湖泊科学文献目录》[4]中关于滇池143篇论文的绝大多数,近120篇,主要发表在《海洋湖沼通报》《海洋与湖沼》《生态学报》《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动物学杂志》《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地球化学》等刊物上。例如,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郑长苏《滇池的成因与演变》[5]、苏守德《滇池的演化阶段》[6]等,从湖泊地质学的角度对滇池成因和演变进行研究;罗建宁《滇池湖盆第四系沉积相、古地磁和孢粉的初步研究》[7]、潘云唐《滇池第四纪沉积物中腹足动物化石演化与环境之关系》[8]、王银珠《滇池湖流特性的初步研究》[9]、云南气象台黄静珍《滇池湖泊效应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0]、张克映《昆明滇池对其周围地区温度的贡献及其特征》[11]、罗建宁《昆明盆地盘龙江三角洲平原及滇池湖区第四纪沉积相的研究》[12]、程致远《云南滇池现代沉积物210Pb法的CF模式年龄研究》[13]、夏武平《滇池西岸螺蛳属的亚化石及其演化的探讨》[14]为滇池古地质学的研究;普为民《云南高原淡水湖泊的微生物区分调查I.滇池水域中的细菌数量及其种群分布》[15]、姜成林《云南滇池、洱海及泸沽湖的放线菌》[16]、邓新晏《昆明滇池轮藻植物的变化》[17]、藏全裕《云南滇池水生植被的观察与分析》[18]、李恒《滇池植被变迁和生态条件的关系》[19]等则为滇池水利和渔业研究。除了自然科学的研究论文外,还有大约10篇论文属于滇池历史变迁的研究,如永贤《古代滇池区的水利建设》[20],于希谦、于希贤《滇池地区水利发展简史》[21],陈培康《云南滇池水体现状与渔业》[22],等等。总之,这一阶段学界从地质、地理、气象、湖泊学、地球化学、生物、微生物、生态学、水利学以及渔业科学等多学科展开了对滇池的全面研究,反映了90年代中期以前滇池尚未被严重污染的滇池全貌和多学科基础研究取得的重要成就,这143篇多学科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让后人能够基本认识滇池被严重污染前的基本概貌,也为后来滇池治理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甚至是不可复现的原貌。

第三阶段,1995年至今,在滇池污染加重的情况下,滇池治污研究成为这一阶段的研究主流。虽然对滇池的研究不断深化,但是滇池污染也不断加深。在滇池遭受污染的早期,云南的地理、农业和环境学者组成滇池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考察课题组,对滇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系统的现状调查,可视为继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调查后的一次最重要的滇池现状调查,并出版《滇池地区生态环境与经济考察文集》[23],保留了“文革围海造田”后20世纪80年代滇池的基本状况和科学系统的资料。而王苏民、窦鸿身主编的 《中国湖泊志》[24],对滇池情况进行了系统论述。在研究论文方面,据笔者2014年12月15日“中国知网”检索“滇池”关键词,关于滇池研究论文竟达到1200余篇,其中约1150篇为滇池污染和治污研究方面的论文,主要发表在《环境保护》《湖泊科学》《第四纪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地球科学研究进展》《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海洋与湖泊》等刊物上,如杨树华等《滇池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生态评价的初步研究》、郑丙辉等《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动态变化研究》、鲁韦坤等《滇池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滇池流域环境变迁及环境修复的社会机制研究》、王彦斌《滇池环境保护中的个人态度与行为》等。由于学科差异,在此不一一列举,这些研究以滇池治污和滇池污染对生态环境影响为主,与本课题研究关系不大。而以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视角对滇池历史时期变迁的研究所占比例不大,大约为54篇,人文社会科学对滇池变迁和滇池流域开发研究力度也在逐渐加大,见下文的具体评述。

总之,关于滇池的研究,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学科构成完整,涉及面广泛,虽然基本是对当代滇池的研究,但可为认识历史时期的滇池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大学者运用现代地理学、地质学、水文学、土地利用等现代科学手段和方法对滇池流域进行了完整的考察和研究,而且记录了滇池流域城市化之前滇池在农业社会时代的状况,这批考察研究成果距今已经60余年,可视为滇池变迁研究最翔实的史料,值得充分重视。

2.人文社会科学对滇池变迁及经济开发的研究

在现代科学体系下,人文社会科学对滇池的研究较之自然科学对滇池的研究起步稍晚,研究成果数量有限,但是仍出现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滇池变迁研究成果,值得充分重视。与本课题关系密切的有四个方面。

第一,历史地理学对历史时期滇池流域经济开发与滇池水体变化的研究。历史地理学对滇池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方国瑜的《滇池水域的变迁》[25],可称为最早以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滇池水域变迁的研究。该论文对汉晋至明清滇池水域范围变化进行了详细考证,提出了滇池水域变迁具有魏晋、唐宋和元明清等阶段性特征;论文指出的滇池水体变化与滇池流域的农业开发关系密切等重要观点至今仍对滇池变迁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方国瑜的《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26],方国瑜、林超民的《云南郡县两千年》[27]以及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28]等重要历史地理学论著也对历史时期滇池流域的政区设置、行政区划演变、民族分布、城镇聚落定位进行了全面研究。1981年昆明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室编《滇池地区历史地理》[29]一书,篇幅有限,仅120页,主要基于文献资料对滇池地区的自然环境变迁、聚落分布、城市选址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1990年于希贤发表了《滇池历史地理初步研究》[30]论文,初步探讨了地质时代滇池的形成,历史时期滇池及周围的环境演变过程等重要问题,对元明时期滇池的古西湖区域和滇池海埂的形成进行了复原研究并绘制了相关地图。在此基础上,于希贤教授结合我国历史时期农业开发对湖泊影响研究,于2002年出版了《沧海桑田: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渐变与突变》[31]一书,提出了我国湖泊演变除了人为的农业开发影响外,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影响,存在着“渐变与突变”两种方式,滇池变迁中这两种方式都存在,这一重要认识对后来的滇池变迁研究者具有重要启发,该书第五章“历史时期滇池自然环境变迁”讨论了滇池流域的动物、物候变化特点。[32]朱惠荣教授在《徐霞客游记校注》[33]中认真考察和论证了379年前徐霞客环滇池旅游的记载,指出徐霞客的记载复原了379年前明末的滇池面貌及滇池流域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研究滇池流域变迁具有标尺性的文献。杨煜达的《清代云南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研究》[34]从历史地理学气候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云南气候特点以及气候影响下生态环境的演变,对本课题滇池变迁研究颇有启发。2010年刘灵坪完成了《明清以来滇池南缘地区的乡村聚落与人地关系》硕士学位论文,用历史地理学方法对滇池南部的聚落和环境变迁进行了研究,随后发表了《16—20世纪滇池流域的乡村聚落与人地关系——以柴河三角洲为例》[35],选取滇池南缘的柴河三角洲进行小尺度的乡村聚落发展研究,是探讨和揭示明清以来滇池流域人地互动关系的典范研究。在本课题进行过程中,孟雅南、唐国莉作为课题组成员,在陆韧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两篇滇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孟雅南《清代滇池北岸六河区域水利研究》[36]和唐国莉《清代滇池东南缘人口、聚落与土地利用研究》[37],特别是作为课题组成员的唐国莉研究了明清以来滇池东南部移民分布、人口发展和土地利用问题,揭示了明清以来滇池东南部地区的人地关系具有经济开发—人口压力—人地矛盾加剧的特点。胡淑的《人水争地——滇池水域变迁的主要历史动因》[38]揭示了滇池水域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人水争地、围海造田。此外,于希贤《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景观特征》[39]、陈庆江《明代云南政区治所研究》[40]等都对滇池流域的城市地理有较深入的研究。

第二,从考古学的角度对滇池流域的早期人类活动、世居民族及滇国的历史进行研究。滇池流域人类活动很早,至今已经发现了几十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的考古遗址,时间跨度起于前3000年至3世纪,这一时期滇池变迁和人地关系情况,在历史文献上记录较少,只能依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进行阐释,所以滇池考古是认识早期滇池流域人类活动及其人地关系的最重要的资料和成果。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中国考古学对滇池流域早期人类活动研究有大的突破,如黄展岳、赵学谦《云南滇池东岸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记》[41]、云南省文物工作队《云南滇池周围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42]、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呈贡天子庙古墓群的清理》[43]、云南省博物馆《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发掘报告》[44]、[BW(S(S8mm,-9.2mm,)MD1*3/4][WT14.F2][ST12.F2]0[KG-2.6mm][BM][WT][CS][ST][XCDMx.EPS;Z2mm;Y*2,JZ;P][HT10.《方正清刻本悦宋简体》!][JX-*8]历史时期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及生态环境演变研究[JX*8][HT][STBZ][WTBZ][BW)][BW(D(S8mm,,-10.3mm)MD1*3/4][JY][HT10.《方正清刻本悦宋简体》!][JX-*8]导 论[JX*8][HT][XCDMx.EPS;Z*2;Y*2,JZ;P][WT14.F2][ST12.F2]0[KG-2.6mm][BM][WT][CS][ST][BW)]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云南呈贡七步场东汉墓》[45]、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云南滇池地区聚落遗址2008年调查简报》[46]、胡绍锦《昆明城区南诏文化遗址调查报告》[47]等,均弥补了文献记载不足,成为研究唐代以前滇池变迁和人地关系演进的最重要资料和成果。在这些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汪宁生《云南考古》[48]探讨了滇池流域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张增祺《滇国与滇文化》[49],李昆声主编《云南考古学论集》[50],方国瑜《古滇国》[51],方国瑜《从秦楚争霸看庄蹻开滇》[52],张增祺著《滇文化》[53],杨文顺《从〈西南夷列传〉和考古资料看两汉时期的滇国社会》[54],尹绍亭、尹仑《生态与历史——从滇国青铜器动物图像看“滇人”对动物的认知与利用》[55]等研究了先秦至西汉时期滇池流域的部族活动与开发。

第三,滇池流域的开发研究,涉及移民、农业开发、城市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等。在滇池流域开发中的移民人口研究方面,方国瑜《汉晋时期在云南的汉族移民》《唐宋时期在云南的汉族移民》[56]考察了汉晋至唐宋时期进入滇池流域的外来人口情况及世居民族化过程;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考察了清代滇池流域云南府人口数以及人口超常增长的驱动机制;林超民《汉族移民与云南统一》[57]讨论了历代云南汉族移民对云南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和滇池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原因。陆韧的《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58]着力研究和考证了明代滇池地区卫所制度和军事移民的来源、数量及其在滇池周围的屯田分布。近年来滇池研究的另一重要拓展是关注了滇池流域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如云南大学何明博士学位论文《历史时期滇池流域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59],指出明清以来滇池流域人口增长,促使对滇池出湖河流深挖水利建设,增大湖水的排出量和排出速度,降低水位,扩大耕地面积,打破了生态资源的相对“守衡”格局,使滇池水体面积逐渐缩小,造成生态恶化的趋势。董学荣、吴瑛编著《滇池沧桑——千年环境史的视野》[60]一书共三篇十章,上篇为滇池水环境形成的历史意象,中篇为滇池水环境改造的认知轨迹,下篇为滇池水环境利用与保护的现代图景。讨论千百年来滇池环境变迁的特点和总体趋势,指出人口增长以及农业开发,形成了“人进水退”的趋势,从农业社会的“涸水谋田”到“围海造田”,从内地化到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影响下滇池污染形成和加重。此外还有太丽琼《清代滇池流域农业垦殖与环境破坏》[61],王瑞红《元明清云南高原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62],王振刚、崔志敏《元代云南行政中心重返滇池地区之考察》[63],云南大学白龙飞博士学位论文《当代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变迁与昆明城市发展研究(1949—2009)》[64]等,都是以断代的方式,从农业开发和城市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滇池环境变迁及其恶化的原因和特点,缺乏长时段的整体研究成果。

第四,滇池流域水利研究。早期对滇池区域水利的研究是在历代滇池水利发展史视角下进行的,于希谦、于希贤《滇池地区水利发展简史》[65]探讨指出考古发现晋宁石寨山有凿用的古井,东汉文齐(约公元21年)在益州郡造陂池与灌溉,以及元代赛典赤兴修松华坝和海口河的疏浚等基本状况。云南学者研究最集中的是滇池出湖水系海口河的开挖与疏浚水利工程,特别是元代赛典赤治滇时期的松华坝修筑和海口河疏挖等重要水利工程的研究,如方铁、方慧《中国西南边疆开发史》[66]等论著,诸锡彬《赛典赤赡思丁与云南水利开发》[67]和吴连才《清代滇池海口治理研究》[68]等关于滇池海口河水利工程的相关论文不下30篇,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体看,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下对滇池水利研究过分偏重于滇池出湖水系海口河工程研究,基本忽略了滇池湖盆农业灌溉体系的研究。对滇池湖盆水利灌溉体系的研究,仅有我国著名水利学家郑肇经在其所著中国最早的全国水利史著作《中国水利史》[69]中,在分省区讨论清代以前各省灌溉水利时,“第六章 灌溉”下的“第十七节 云贵灌溉”中撰写了600字关于云南明清时期农业灌溉水利情况,而这600字的明清云南农业灌溉恰巧讨论的是滇池北岸六河灌溉体系。[70]这说明在全国视角下的早期水利史研究中云南灌溉水利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但注意到明清时期滇池农业灌溉水利体系称得上云南灌溉水利的典型代表,在全国水利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后,对滇池流域灌溉水利的研究,在《水利史话:西南的明珠——滇池水利》[71]、《中国水利史稿》[72]和昆明市志办编《昆明市水利志》[73],以及在《昆明市五华文史资料》《昆明市官渡区文史资料》《昆明市盘龙区文史资料》中常有局部区域水利的资料汇集和短篇研究文章,是以汇集史料为主,记述了昆明市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缺乏系统研究。直到本课题立项后,在课题负责人陆韧指导下,孟雅南2010年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清代滇池北岸六河区域水利研究》[74],用历史地理学方法专题探讨了滇池北岸地区河流分布、变迁和水利灌溉特点。近年以来,对滇池水利建设的研究逐渐向滇池湖盆分区域水利的探讨以及水利与农业开发、昆明城市发展、区域开发等综合问题研究推进,李波《元明清时期滇池水利的修建与昆明城的发展》[75]、吴强《半个世纪前滇池流域开发计划》对历史时期的水利、农业和昆明城市发展进行了研究。

虽然在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下,对滇池研究已经历时百年,成果丰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些论著和论文都还只是从地理学、生态学和历史学等不同学科对滇池流域的水体演变、资源利用、当代人地关系、经济开发、历史人口、城市化等单一要素和问题的分散的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从整体上对滇池流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历史演进的系统论述的专著。特别是缺乏真正把人的活动、人地关系演变作为滇池流域变迁核心要素进行的研究;缺乏对人口与经济同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关系的深度考察;缺乏在新的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土地利用、地名分析等历史地理新手段的综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