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的互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研究方法、文本结构与研究发现

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综合运用舆论学、新闻传播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理论交叉论证,采用网络民族志、文献解读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网络观察、网络访谈、在线交流等形式,寻找纷繁复杂的网络现象背后微博舆论的产生诱因,探讨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的演变规律和效应,从而提出在微博舆论场中提高公众媒介素养及当前治理我国微博舆论的对策。同时,课题组重视实地调研,先后深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新浪微博、大河网、中安在线等网络媒体以及合肥在线等民营网站,走访西藏社科院、新疆社科院、青海省网宣办、天津社科院舆情研究所、上海社科院舆情研究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新媒体集团、《合肥晚报》及其网站等进行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媒体工作者、网络舆情管理者、大中专院校学生、传统媒体的受众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本课题组还设计了《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研究》的网络调查问卷,利用专业的问卷制作发放平台——问卷星在网络上展开了匿名调查,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分析研判模型的建立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取了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资料来源于相关学术专著,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读秀平台等期刊数据库和EBSCO的Academic Source Complete、Science Direct、PQDD数据库的期刊论文,有关新闻报道,涉及的法律法规等。研究报告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学术观点的借鉴、比较归纳和批判性研究,拓展了本研究的视野,有助于本研究寻求创新;案例分析采用或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同时结合量化的研究方法,将微博热点事件作为分析个案,借助微博记录和文献资料,力图将事件的全貌呈现出来,以便找出其中的规律,充分了解微博舆论中的情绪具有的深刻的时代背景及其和整个社会制度、结构、文化等相联系的因素。

在资料的研究和利用上,本研究通过关注微博的社会空间、虚拟社会空间、真实社会空间等的差异来收集整理网络信息,将自媒体、政务微博、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电子站点等平台上的海量信息进行甄选、汇集,摒弃了网络信息的浅层性、碎片化甚至公信力不足的特性,力求减少研究中的偏颇。

通过对微博舆论中情绪生产的探究,本研究希冀从一个“点”出发,了解当前社会发展的“面”,通过研究、认清当前这个“面”的特征,为国家与社会治理提供参考的依据。

二 文本结构与研究发现

整个课题研究报告分为九个章节。

(1)绪论。绪论部分阐述了“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的互动”这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舆论研究现状和网络时代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变迁,论述了相关概念和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方法、文本结构与创新。

(2)微博舆论的内涵与结构性影响。本章以一般舆论与微博舆论间的差别作为切入点,结合当前微博和微博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重点讨论了微博舆论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微博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模式,并从社会结构、舆论生成语境和舆论构成三个方面讨论微博舆论的结构性影响。

(3)微博平台上的诉求主体。本章分析了微博舆论信息传播的特点、方式,探讨微博视域下社会情绪互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功能,对现实社会情绪对微博情绪传播的影响进行文本和非文本的分析,探求微博情绪传播的规律。

(4)微博平台上的公众互动与舆论形成。本章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内容分析、个案研究四个维度的研究方法对微博平台上的公众互动与舆论形成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究,提出的微博舆论与公众互动的三种方式——情绪互动、心理互动、意见互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5)微博舆论中的公众情绪。本章通过理论假设与因素分析来阐述微博舆论的生成机制,这是本课题的重点。通过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技术处理,建立微博舆论生成机制的基本理论假设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式模型对主要因素在微博舆论表达中的影响作用做定量的检验。

(6)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的生成机制。本章重点从微博情绪对个体行为、个体态度和社会互动与社会话语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7)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的效应。本章在分析微博舆论与社会情绪生成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政府对微博舆论引导的角度,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与预警常态工作机制。加强微博舆论管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在微博舆论治理中的作用,探析中国式的微博舆论引导策略。

(8)微博舆论场中公众的新媒介素养。本章重点讨论微博舆论场中公众应具备的新媒介素养问题。自从大众媒介时代开始,社会媒介化程度越来越深,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来获取周围世界的变动信息。公众需要具备新媒介素养才能更好地使用微博。这种素养因微博信息传播的独特性而与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有着不同的内涵。

(9)当前我国微博舆论的治理对策。本章着重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讨论微博舆论的治理对策,并论述了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的关系:宏观“规范”是保证微博舆论健康形成的基础,中观“引导”是微博舆论治理的外部动力,微观“参与”是微博舆论发挥作用的最终目的。

总之,本研究从微传播移动化角度,研究微博舆论在互联网、手机平台中呈现的方式与特征,探讨情绪在微博舆论中扮演的角色,从研究舆论的作用与功能转向研究舆论本身,为认识和引导舆论做铺垫。在问题选择上,本研究探讨了微博舆论与公众情绪互动中存在哪些问题,揭示了情绪与权力结构变迁的关系,坚持系统研究和整体把握,弥补了以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在应用价值上,本研究分析了群体心理在微博中的表现、影响及其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作用,得出的观点和结论为政府部门在社会舆论引导及社会治理创新中提供了有益的智库参考和理论依据,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的自媒体舆论引导机制生态环境提出了可借鉴的对策、建议。


[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36.

[3]〔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5]王博.浅析3G 时代手机网络舆情的管理[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4):111-113.

[6]曾润喜.网络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18:79-82

[7]谢耘耕.2015年中国网络舆情年度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8]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9]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0]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11]中国V能量.猫眼简评2015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大事件[N].(2015-10-27).http://www.haokoo.com/sense /9290082.html.

[12]祝华新.2015政务微博报告解读及趋势研判[N].(2016-01-22).https://www.toutiao.com/i6242407571462816257/.

[13]毕宏英.微博诉求表达与虚拟社会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2.

[14]常松、王慧.政务微博的公共领域建构[J].新闻战线,2017,(2):114.

[1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1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P020170123364672657408.pdf.

[17]微博数据中心.2016微博用户发展报告[R].(2017-01-01).http://www.useit.com.cn/thr-ead-14392-1-1.html.

[18]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9]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20]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1]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2]董天策,等.试论《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新闻评论的话语方式[J].国际新闻界,2013,(9):81-91.

[23]〔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36.

[24]〔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5]Danald L.Shaw,等.议程设置理论与后大众媒体时代的民意研究[J].刘海龙,译.国际新闻界,2004.

[26]Herbert Blumer.Public Opinion and Public Opinion Polling[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47,13(5):542-549.

[27]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66-69.

[28]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55.

[29]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30]尹韵公.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1]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2]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41.

[33]燕道成,等.网络舆情新特点及应用对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2-14.

[34]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1.

[35]朱晓东,等.聚类分析在网络舆情检测中的应用 [J].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9,(425).

[36]丁柏铨.论网络舆情 [J].新闻记者,2010,(3):4.

[37]刘志明,刘鲁.微博网络舆情中的意见领袖识别及分析[J].系统工程, 2011, (6).

[38]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151-152.

[39]刘建明.基础舆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1.

[40]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41]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6.

[42]丁柏铨.论网络舆情 [J].新闻记者,2010,(3):4.

[43]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

[44]谭伟.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 [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9.

[45]桑丽.再论网络舆论的概念及特征 [J].社会纵横,2011,(12).

[46]喻国明.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 [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47]刘宏毅,何芳.微博舆论的传播特征及面临的困境 [J].新闻爱好者,2012,(8).

[48]张媛.微博舆论的基本特征及问题对策[J].新闻世界, 2013,(5):171-172.

[49]微博数据中心.2015微博用户发展报告[R].(2015-12-16).http://www.useit.com.cn/thread-10921-1-1.html.

[50]叶奕乾,等.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36.

[51]周庆行,等.论政府对公众情绪的管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66-68.

[52]沙莲香,冯伯麟,等.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79.

[53]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37- 38.

[54]王来华,冯希莹.舆情概念认识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天津社会科学, 2012,(06):73-76.

[55]喻国明.微博是个好东西[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1,(12):19.

[56]刘海龙.对微博舆论场的四个误读[J].人民论坛, 2012,(4):22-23.

[57]李林容,黎薇.微博的文化特性及传播价值[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

[58]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140.

[59]喻国明.“微博”具有核裂变式的传播能量[N].北京日报,2010-07-12.

[60]谢新洲.关于微博政治传播的几个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9):36-38.

[61]刘鹏飞,周培源.2011年网络舆情走势与社会舆论格局 [J] .新闻记者,2012,(1):3-9.

[62]〔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136.

[63]刘建明.“两个舆论场”若干歧义的破解[J].中国记者, 2013,(1):51-52.

[64]胡钰.新闻与舆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