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国家粮仓的密集地
隋朝全国人口的最高统计数字出现在隋炀帝执政时期,共计九百零七万五千七百九十一户,四千六百零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口。三十年前隋朝刚刚建立时,南方半壁江山还是陈政权掌控的地盘,隋朝境内户口相当少。起初,隋朝的地方行政辖区和机构,沿用前代的州、郡、县三级制。开皇三年(583年),在洛阳担任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的杨尚希上表指出,全国人口稀少,地方机构叠床架屋,“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他建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64]于是隋文帝废去郡一级建置,改为州、县二级制,合并了一些州县,裁减了一批冗官,既减少了经费开支,又提高了行政效率。隋文帝时,洛阳地区设置为洛州。大业元年(605年)正月,隋炀帝将洛阳营建为东京,遂将洛州更名为豫州,“豫之言舒也,言禀平和之气,性理安舒也”[65]。此前原本设置有豫州,于是将原豫州更名为溱州(治今河南上蔡县)。大业三年(607年)四月,隋炀帝在洛阳下诏,改州为郡,依然是二级制,相应地,豫州更名为河南郡。据《隋书·地理志中》,河南郡治所设在洛阳,管辖河南、洛阳、阌乡、桃林、陕县、熊耳、渑池、新安、偃师、巩县、宜阳、寿安、陆浑、伊阙、兴泰、缑氏、嵩阳、阳城十八个县,民众二十万二千二百三十户。河南郡辖区东为今河南登封市和荥阳市西部,西为今河南灵宝市西北部,与潼关毗邻,北面到黄河南岸,南面到达今河南栾川县。至于河南郡的风气,是“洛阳得土之中,赋贡所均,……其俗尚商贾,机巧成俗”[66]。
郡的正长官叫作太守,郡有上中下三等,太守的级别有差别,分别为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河南郡由于是京都所在地,其正长官的名称与其余郡的太守有别,叫作尹,是“京尹”,级别为正三品。京都长安所在地京兆郡,正长官同样是正三品的尹。隋炀帝当然不会把河南郡尹的肥缺让给外人,安排由他的儿子齐王杨暕担任。在改州为郡之前,洛州改称豫州,杨暕便担任豫州正长官,与别的州正长官叫作刺史不同,称为豫州牧。河南郡尹相当于首都市长和京畿地区长官,待遇高,责任也重大。大业六年(610年)正月初一凌晨的建国门暴动,就是除夕带兵巡夜的河南郡尹杨暕正好遇见,立即镇压下去的。在洛阳地面,河南郡下设河南、洛阳两个县,县令为正五品,级别也高于其余县。
隋朝国家粮仓分布图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局面,统治区骤然扩大,农耕作为国民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行业,粮食产量空前提高。隋朝赋税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租、庸、调三项,其中“租”是土地税,向占有土地和使用授田的纳税人征收粮食。随着大运河的开通,漕运变得活跃,各地征收的税粮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央所在地。洛阳作为东都,人口密集,粮食需求量大,加上它在国家政治、交通、经济、军事中的特殊地位,需要储备大量的粮食。因此,号称河南郡的洛阳地区,沿着水路运输通道,设立了一些国家粮仓,成为国家粮仓的密集地。河南郡著名的国家粮仓,有洛阳城区的含嘉仓,城北的回洛仓、河阳仓,城东今巩义市的洛口仓(兴洛仓),城西今陕县的常平仓。河南郡以外地区的国家粮仓则寥寥无几,有在今陕西华阴市的广通仓(永丰仓),在今河南浚县的黎阳仓,在今江苏淮安市的山阳仓。
区别于民间用于灾年自救性质的义仓,国家粮仓称为官仓,规模都很大,号称仓城。洛阳城内的含嘉仓,大业元年(605年)与东都同时开工营建,建成后为唐朝所继承,并加以扩建。1969年,隋唐含嘉仓遗址被发现,经过1971年和1988年两度考古发掘,其基本情况已大致弄清。
含嘉仓仓窖结构示意图
含嘉仓城位于城区北部,四周为城墙,内设道路、仓窖和管理区。仓城平面为倾斜的长方形,其北墙同外郭城墙相合为一,东抵外郭城北门徽安门,西临位于宫城正北的圆璧城,南接东城。四周残墙宽15~17米,最高处达6.5米,夯土每层7~8厘米,夯面上能看到圆形夯窝。文献说仓城三门,但据实地发掘和铭砖记载,共有四门,即东面的东门,南面的含嘉门,西面的圆璧门(仓中门),北面的德猷门。德猷门是含嘉仓的输出门户,系单门洞土木结构,隋朝最初建造在1.5米厚的夯土之上,以方砖为柱础,门洞宽2.9米,这里出土的方形砖与隋朝宫殿遗址出土的砖相同。唐代武则天时期,在德猷门原址路面上填以20~40厘米的黄土,夯实后设置石础立柱,并将门洞拓宽至4.9米。仓城内有两条主干道,东西方向的宽12米,南北方向的宽10米。泄城渠穿越其中,可以直接运粮。仓城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已勘探出地下仓窖二百五十九处,估计总数应在四百左右。仓窖分布在主干道两侧,排列有序,南北成行,行距6~8米,窖距3~5米。仓窖之间分布着纵横交错的小路,宽2米,路面上留存着车辙痕迹。仓窖形制一致,都是口大底小的缸形,窖口为圆形或椭圆形,口径一般为10~16米,窖深7~9米,最深为12米,口同底的比例是二比一,壁同底的夹角为120度。每窖能容八千石粮。含嘉仓城属于地下仓窖类型。仓窖的建造程序,是先从地面向下开挖仓窖,将窖壁和窖底打磨规整光滑,对窖底夯实加固。当时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潮技术。窖壁的防潮处理程序是,先镶嵌木壁板,木板的一端削尖,直接横砌在窖壁上,不用榫卯,再镶嵌木箔,紧靠壁板竖放,最内层是席,席与木箔之间衬垫谷糠。窖底的防潮处理程序是,先夯实地基,用火烘烤,使窖底和窖壁下部干燥坚硬,以红烧土碎块、烧灰、碎炉渣和黏合剂拌和而成防潮剂,用以涂抹达两毫米厚,然后铺设木板和干草。在确保仓窖各项技术达标后,即可装入粮食,用席掩盖,席上垫一层50厘米厚的谷糠,谷糠上面再盖上席子,最后用黄土密封成圆锥形土堆。在160号窖内,考古发现五十万斤粟。粟的年代可以确定为唐代,因为隋末洛阳城被李密围困,城内无粮充饥,饿死者甚多。历经一千余年,这批粟已经炭化,但有机物的含量仍在一半以上。隋代营建含嘉仓的规模和功效,防腐防潮的高超技艺,于此可见一斑。
大业元年铭文残砖
洛阳周围的仓城设在黄河南岸,因漕运方便,地面空阔,规模更大。洛阳城北七里的回洛仓城,周围十里,共有三百个仓窖。2004年9月,洛阳文物工作队在洛阳市北郊瀍河东岸小李村、马坡村西发现一处仓城,2009年7月进行了全面勘探。整个仓城由管理区、仓窖区、道路和漕渠组成,城墙宽约3米;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呈长方形。仓窖排列规整有序,东西成行,南北成列。钻探出了七十一座仓窖,仓窖排列共十二排九行。发掘的三个仓窖窖口呈圆形,口径8~10米,底径6~7.5米,深7.5~9米。窖壁上涂抹了青膏泥,还能看到加工窖壁的痕迹,还有加固窖壁铺设物的木钉孔。窖底先涂抹青膏泥,然后铺设木板,木板呈环状铺设。在一口仓窖内出土了有隋炀帝“大业元年”铭文的残砖,专家认为这就是隋代的回洛仓。
回洛仓以东的河阳仓以及百里外的洛口仓(又称兴洛仓),都是著名的大仓城。洛口仓城建在洛河注入黄河的地方,周围二十余里,内穿三千窖,每窖盛米八千石,设置监官和镇兵千人负责管理和把守。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隋唐大运河洛阳遗产点的含嘉仓、回洛仓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