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唐代洛阳地方行政机构
洛阳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以及辖区的范围和属县的分合省并,在李唐、武周递次统治时期,多所变化,这里只叙其大要。
洛阳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管辖洛阳市区和洛阳地区。武德四年(621年),唐廷讨平王世充,置洛州总管府,统领洛州等九州,洛州领有河南、洛阳、偃师、巩县、阳城、缑氏、嵩阳、陆浑、伊阙等九县。五年后,洛州总管府降为洛州都督府,统领洛州等四州。贞观十八年(644年),废洛州都督府。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洛州官员品阶一准长安所在地雍州。光宅元年(684年),东都改称神都,此后,在市区的河南、洛阳县界,或分或改,置永昌、来庭、合宫县。开元元年(713年),洛州改为河南府,到天宝年间(742~755年),领有二十县,它们是河南、洛阳、偃师、巩、缑氏、阳城、登封、陆浑、伊阙、新安、渑池、福昌、长水、永宁、寿安、密、河清、颍阳、伊阳、王屋,分布于黄河南北。这一区域共有十九万四千七百四十六户,一百一十八万三千九十三口。伴随着这一系列的变化,最高临事长官的称谓也有都督、刺史、尹等变化。其下设有少尹、别驾、长史、司马,是副长官;还有司录、录事参军,功曹、司功,仓曹、司仓,户曹、司户,兵曹、司兵,法曹、司法,士曹、司士,市令,以及执刀、白直、典狱、佐史等属官。
自从开元元年(713年)将洛州的建置改为河南府以来,直到唐朝灭亡(907年),两个世纪间一直稳定着河南府的称谓。河南尹掌管全面工作,每年视察一次属县。孟郊《寒地百姓吟》说:“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灯烛)。华膏隔仙罗(绸缎做的灯罩),虚绕千万遭。到头落地死,踏地为游遨。游遨者是谁,君子为郁陶(悲愤聚积)。”孟郊在诗题下自注说:“为郑相,其年居河南,畿内百姓大蒙矜恤。”[17]郑相指郑余庆,时任河南尹。元和元年(806年),郑余庆召孟郊来洛阳任水陆转运使。这首诗是孟郊在洛阳供职时为郑余庆写的。诗中描写穷苦百姓没有床板,睡在地上,冬天没条件御寒,只好以柴火烘烤地面。半夜,地面的热气散发变冷,百姓冻得站起来号叫。冷风穿过残破的墙壁,像冷箭射中身体,像荆棘扎破皮肤。而富贵人家鸣钟夜宴,烹饪美味佳肴,彻夜香气氤氲缭绕。百姓希望自己能变成扑灯蛾,宁可被灯火烧死,也不愿被冻死,但富贵人家的灯烛被绫罗绸缎做成的灯罩遮蔽,飞蛾即便在灯烛外围飞上千遭万遍,也不能挨近灯烛。扑灯蛾到头来只有落地冻死,被游乐者所践踏。郑余庆读了这首诗,遂在辖区内开展救济,“[东都]畿内百姓大蒙矜恤”。李绅《拜三川守》诗序披露洛阳的治安情况说:“里巷比多恶少,皆免(一作危)帽散衣,聚为群斗。或差肩追绕击大球,里言谓之打棍谙论。士庶苦之,车马逢者不敢前,都城为患日久。”开成元年(836年),李绅被任命为河南府尹,“诏下之日,此辈皆失所在,却归负贩之业,闾里间无复前患”,因而这首诗中说“风变市儿惊偃草”[18]。
洛州或河南府所领的县分为两类,一类是东都市区的县,叫作京县,另一类是周围的县,叫作畿县。县的正长官叫作令,还有丞、主簿、录事、佐、史、尉、司功、司仓、司户、司兵、司法、司士、典狱、问事、白直、市令等官员。官府对百姓加以社会编组,四家为邻,五家为保,百户为里,乡居者为村,城居者为坊。在河南、洛阳这样的京县,市民居住区是外郭城的里坊。官府用封闭式的居住结构和严格的管理,来实现联保互防、加以控制的目的。
东都机构和洛阳地方机构同在一个地面上,分属两个系统,有所分工,但参互为用。上节所述金吾卫将士在洛阳维持社会秩序未能奏效,宦官高力士就推荐了地方官河南县丞严安之出面解决问题。
[1]〔唐〕陆贽:《贾耽东都留守制》,《全唐文》卷四百六十二,第2088~2089页。
[2]〔唐〕白居易:《除韩皋东都留守制》,《全唐文》卷六百六十,第2975页。
[3]《旧唐书》卷十六《穆宗纪》,第498页。
[4]《唐会要》卷六十七《留守》,第1401页。
[5]《唐会要》卷六十七《留守》,第1401页。
[6]《全唐诗》卷五百零一,第1267页。
[7]〔唐〕权德舆:《权德舆诗文集》卷四十六《留镇将士加置二千人状》《请置防御军状》,郭广伟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第722页、727页。
[8]《权德舆诗文集》卷四十六《请加置留镇兵二千人状》,第726页。
[9]《权德舆诗文集》卷四十六《留镇将士加置二千人状》,第727页。
[10]《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九,元和十年条,第7717页。
[11]《全唐诗》卷四百五十,第1134页。
[12]《全唐诗》卷四百三十一,第1062页。
[13]《全唐诗》卷六十五,第181页。
[14]〔唐〕郑綮:《开天传信记》,《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第52页。年代、地点从《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四开元二十三年条说。
[15]《全唐诗》卷三百四十七,第858页。
[16]《全唐诗》卷三百八十二,第950页。
[17]《全唐诗》卷三百七十四,第930页。
[18]《全唐诗》卷四百八十二,第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