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1989~2009)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 研究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在谋篇布局上,以时代为经,以战略为纬,依照博士论文写作的一般成例,分成绪论和正文部分。笔者在立意行文上遵循“骨立在先,而后丰体”的研究路径,将正文拆分为三大部分:一为对冷战后东亚地缘战略环境的考察,即第一章;二系解析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构成,涵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三是对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评估、反思与展望以及中国的战略选择,即第五章和结论部分。由此我们便可对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图景进行全方位透视。

(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可能的创新之处

(1)分析路径的拓展

国内外关于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研究存在多种研究视角,本研究将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置于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框架之下加以剖析,从久闻不鲜的“遏制+接触”的分析框架中跳脱出来,回归传统的均势与霸权分析,但不囿于这一分析路径[25],而是直指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将制造和维护东亚均势作为一种战略手段来护持自己称雄东亚乃至王霸天下的霸主地位。简言之,就是“以均势求霸权”。

(2)交叉学科的优势

地缘战略学家的责任便是建立一座桥梁,以便在学科间的交叠处实现新知的生长。[26]地缘战略学采用空间观点试图简化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现实,并力图理解被简化了的现实的本质。并且,地缘战略学还是“预测发展趋势及制定未来政策的科学基础”。它有利于我们揭示冷战后美国东亚战略的本质与根源并预示其趋向。

(3)兵学智谋的借鉴

在“中国的战略选择”这一部分,笔者试图借鉴中国古代《孙子兵法》中的兵学智谋对中国的对外战略进行建言,以抵制美国侵害中国核心利益的不当行为,希望改变美国施动、中国受动的中美互动失衡局面,形成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的良性战略互动态势,探索中美两国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政策道路,从而为中国赢得一个于己有利的战略局势和相对有所扩大的政策选择空间。

2.可能的不足之处

(1)知识积累的不足

主观上,由于先前对理论的偏重而对时政的解析有所忽略,该选题乃是从读博之后才开始研究的,之前没有此方面的知识积累。因而,本课题领域内文献的积累与思想的沉淀便不够厚重,有价值的独立见解便显得不够丰富,有高度的思想升华便显得不够深入。客观上,由于冷战后至今美国亚太战略有20年的跨度,内容浩繁可想而知,不可能面面俱到。好在本书将研究范畴设定在地缘战略学领域,行文便偏重于政治、军事、安全领域,兼顾一些经济、文化内容。不过,这样难免会有挂一漏万、以偏概全之嫌。

(2)背景资料的欠缺

搞国别研究必须走进这个国家,感受并深入考察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否则有失之肤浅、沦为外行的危险。并且,本书的写作只有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特别是政府档案资料和私人文件,才能细致地再现美国政府制定冷战后亚太战略的决策过程和决策者的深层动机。然而,主观上由于笔者没有留学踏查和原地取材的便利机会,客观上因为很多有价值的政府档案资料尚未解密,因而,在文献采集方面,虽然尽我所能,但掌握仍不充分。好在我们这个时代可以从决策高层和智囊人士的战略思想与实践中管窥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还可通过分析美国政府公布的相关官方文件、实施的有关战略及其具体举措,对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现状及动向形成一个基本认识。


[1]英国地缘政治学家詹姆斯·费尔格雷夫(James Fairgrieve)语,见〔英〕杰弗里·帕克《二十世纪的西方地理政治思想》,李亦鸣等译,解放军出版社,1992,第43页。

[2] 英国地缘政治学家托马斯·霍尔迪奇(Thomas Holdich)爵士语,见Hans W.Weigert,“Review:Haushofer and the Pacific,”Foreign Affairs ,Vol.20,No.4,Jul.1942,p.732。

[3]〔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运筹帷幄:指导美苏争夺的地缘战略构想》,刘瑞祥、潘嘉玢等译,军事译文出版社,1986,“前言”,第6页。

[4]参见陶文钊《审视中美关系的一个视角》,载陶文钊、杜瑞清、王旭主编《中美关系与东亚国际格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第11、12页;陶文钊:《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的一些基本特征》,载陶文钊主编《冷战后的美国对华政策》,重庆出版社,2007,第1页。

[5]关于冷战何时终结,王缉思先生是这样进行历史分期的:1989年之前是冷战时期,1989~2000年是冷战后时期,2001年则进入反恐时期。依据是2001年的“9·11”事件引发了全球性的反恐战争,美国由此将其主要敌手和首要威胁的矛头直指伊斯兰激进主义势力。参见王缉思主编《冷战后的美国外交》,时事出版社,2008,第1页。笔者对此不敢苟同。尽管在“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一度以反恐为核心,但并未放弃将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态势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化。笔者赞同布热津斯基的看法,他认为反恐战争不应冲淡美国对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视。反恐战不能作为美国在欧亚大陆安全政策或美国总的对外政策的主要组织原则。参见〔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王振西主译,新华出版社,2005,第45页。美国前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部长帮办科特·坎贝尔也认为:“现在美国把主要精力放在反恐战争上,然而,20年或25年后,我们回顾今天,会发现,中国的崛起和亚洲的变化实际上要比中东问题更为重要。”参见Kurt Campbell,“Chinese Ambitions and the Future of Asia,”Edited transcript of remarks at the Carnegie Council on Ethnics in International Affarirs,October 19,2005,http://www.carnegiecouncil.org/resources/transcripts/5267.html。

[6]历史地看,东亚是一个伸缩性很强的动态概念,在不同时期,其概念内涵均不同。因而,东亚绝不仅是自然地理概念,更多的是政治安全概念。冷战后的东亚概念为,东亚=东北亚+东南亚+澳新,主要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国、俄罗斯、东盟十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即亚洲东部濒临太平洋的地区——西太平洋地区。(转下页注)

[7]上页注③)从自然地理意义上而言,澳大利亚并不属于东亚,但是由于其与东亚国家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本书将其视为东亚国家。新西兰也是如此。并且,从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制定和实施所考虑的范围(如美国国防部发布的《东亚战略报告》)来看,澳新美同盟就是为美国亚太战略服务的。它基本上同本书对东亚战略区域的划分相吻合。

[8]〔美〕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刘愈之译,商务印书馆,1965,第35页。

[9]叶自成主编《地缘政治与中国外交》,北京出版社,1998,第23页。

[10]Robert J.Art,“A Defensible Defense:American's Grand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5,No.4,Spring,1991,pp.7-8.

[11]英国人(特别是利德尔·哈特)常用“大战略”,法国战略大师安德烈·博福尔将军则冠之以“总体战略”的名号,其意义所指大同小异,故本书不做进一步的区分。

[12]〔美〕小阿瑟·莱克:《军事战略的含义》,载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编《军事战略》,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第3页。

[13]即国家安全战略,本研究所使用的战略概念是指这一层次的战略含义。

[14]〔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8,第46、47页。

[15]〔英〕富勒:《亚历山大的将道》,李磊、琚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14页。当然,“阴谋”如能改换成“阳谋”,似更为妥当。

[16]参见〔英〕利德尔·哈特《战略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第455页。

[17]意即不战而使人屈服,才是高明中之最高明的。见《孙子兵法·谋攻》。

[18]〔英〕富勒:《亚历山大的将道》,李磊、琚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03、204页。

[19]〔美〕小阿瑟·莱克:《军事战略的含义》,载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编《军事战略》,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第3~4页。

[20]参见陈力《战略地理论》,解放军出版社,1990,第3页。

[21]〔美〕小阿瑟·莱克:《军事战略的含义》,载美国陆军军事学院编《军事战略》,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军事科学出版社,1986,第4页。

[22]〔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78,第47页。

[23]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导言”,第7页。

[24]潘忠岐:《世界秩序:结构、机制与模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49页。另参见John W.Burton,Systems,States,Doplomacy and Rules ,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8,p.6。

[25]传统的均势理论在美国的单极霸权下根本不起作用,其他国家都希望借助美国来平衡彼此之间的矛盾,而不可能联合起来制衡美国的霸主地位,即所谓“跟着强者走”的战略取向大行其道。

[26]参见〔英〕哈尔福德·麦金德《历史的地理枢纽》,林尔蔚、陈江译,商务印书馆,1985,第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