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农业农村经济走过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农业全面转型升级、农村全面繁荣进步、农民全面富裕发展,初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山西路径,为全省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业机械化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由推广畜力式、改良农具到运用机电动力和机械化农机具,由发展单纯种植业机械化到面向农林牧副渔业、加工、运输全方位机械化,由单一国家投资发展到千家万户农户自己经营农机,全省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技术服务体系等不断完善,2017年全省机械耕地面积2733.2千公顷,比1978年的1936.99千公顷增长了41.1%;2016年全省农用机械总动力1744.26万千瓦,[16]是1978年462.68万千瓦的3.8倍;2016年农用大中型拖拉机13.81万台,是1978年2.43万台的5.7倍;2016年农用小型拖拉机35.4万台,是1978年2.7万台的13.1倍;2016年全省农用化肥使用折纯量达到117.07万吨,是1978年35.6万吨的3.3倍;2016年全省农村用电量97.52亿千瓦时,是1978年12.3亿千瓦时的7.9倍。
农田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已初步建成包括防洪、灌溉、除涝改碱、山区水土保持、农村小水电站以及水产养殖等互相配套与基本完整的水利工程体系。2016年全省机电排灌面积1141.2千公顷,比1978年的766.30千公顷增长了48.9%;全省农村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5.95万千瓦,是1978年1.87万千瓦的3.2倍;2016年全省水库总库容量69.44亿立方米,比1978年的42.1亿立方米增长了64.9%。
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不仅建立了门类齐全、功能多样、手段先进、水平较高的科研机构队伍,而且建立完善了省、市、县、乡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农科教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形成,农业科技在全省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十二五”时期通过国家审(鉴)定农作物新品种30个。山西省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梨的甜菜碱合成与其耐旱性密切相关;首次将偃麦草的抗病基因导入小麦;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综合气象观测能力显著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监测率达87%,基本实现了重点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连续监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基本形成了现代设施条件、先进技术装备水平支撑农业发展的新格局。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国家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绿化、京津风沙源综合治理等国家林业工程扎实推进,“两山”造林、“两网”绿化、“两区”增绿、“两林”富民、“双百”精品、“双保”管护等省级林业六大工程顺利实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村镇绿化等省级十大造林绿化工程成效显著,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修复工程取得积极进展,草原建设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草地退化趋势有所遏制。
二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2016年全省农业总产值1534.03亿元,是1978年29.01亿元的52倍。其中,农业产值达958.11亿元,是1978年23.97亿元的40倍;林业产值达100.31亿元,是1978年1.74亿元的57.6倍;牧业产值达376.17亿元,是1978年3.29亿元的114.3倍;渔业产值达9.9亿元,是1978年0.0066亿元的1501倍。全省农业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农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迈上新台阶。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幅度提高。全省粮食总产量连创历史新高,1978~1996年,山西粮食产量相继登上了80亿公斤、90亿公斤和100亿公斤的台阶。2010~2014年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粮食产量“五连增”,2017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299.9万吨,比1978年的706.96万吨增长了83.9%,粮食总产量连续12年迈上千万吨新台阶。2016年全省小麦产量273.41万吨,玉米产量888.89万吨,分别是1978年129万吨、271万吨的2.1倍和3.3倍。2016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达到1339.8万吨,是1980年180.42万吨的7.2倍;2016年水果产量840.77万吨,是1978年30.8万吨的37.3倍。同时、甜菜、烟叶、药材等农产品产量也达到新的水平。
林业建设步伐加快、成绩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林业建设步入了以实现林业现代化为目标的振兴时期。全省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推行平原绿化,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用材林和经济林基地,全面推行林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出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多层次、多形式发展林业的新局面,全省造林数量增加、质量提高,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0.5%。[17]2016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100.31亿元,是1978年1.74亿元的57.6倍。
全省畜禽养殖由分散的传统养殖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现代养殖业转变,主要畜禽生产总量大幅提高,畜禽规模养殖业迅速发展,一大批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养殖企业应运而生。全省逐渐形成了雁门关区牛羊草食畜、晋东南生猪、晋中南家禽三大产业板块,培育出恒天然应县牧场有限公司、金沙滩羔羊肉业公司、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晋宏天兆农牧有限公司等优质龙头企业,吸引了双汇、雨润、伊利、蒙牛等国内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投资建厂。新西兰恒天然、天津宝迪、中粮集团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山西,以公司制、合作制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山西畜牧业产值达到376.17亿元,是1978年3.29亿元的114.3倍,已发展成为大农业中仅次于种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2016年全省猪牛羊肉总产量68.1万吨,是1978年18.23万吨的3.7倍。水产品产量5.23万吨,是1978年0.07万吨的74.7倍。2016年末全省生猪出栏748.86万头,牛出栏40.27万头,羊出栏517.78万只,分别是1978年274.1万头、1.5万头、92.5万只的2.7倍、26.8倍和5.6倍。
全省渔业生产也有长足发展。2016年全省养殖水面发展到1.57万公顷,比1978年的1.31万公顷增长了19.8%,鱼类产量50734吨,是1978年719吨的70.6倍。
三 农业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从自身资源条件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积极兴办龙头企业,努力探索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途径,已基本形成由特色农业向现代优质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和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农业经济的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已成为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改革开放40年来,山西在不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步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代表的农村非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是规模农业发展迅猛,新型经营主体明显增多。从第三次农业普查对全省农业生产经营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状况和生产条件的调查结果来看,2016年末,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户585.1万户,比1996年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时的542.32万户增长7.8%。在农业生产经营户中共有6.1万规模农业经营户。全省共有农业生产经营单位4.2万个。2016年末,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民合作社总数9.3万个,合作社行政村覆盖率达96%以上。全省认定家庭农(牧)场9032家,流转土地总面积779万亩。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普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二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迅猛发展,初步形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集群。随着农产品加工“513”工程的顺利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它们上联市场,下联基地,发挥了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把分散的小农户生产带入现代市场。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迈上1000亿元台阶,到2016年,全省涌现出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90余家,其中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2家;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32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13家。以“屯玉”和“强盛”为代表的制种业品牌,以“绛绿”和“寿绿”为代表的蔬菜品牌,以“冠云”牛肉、“水塔”陈醋、“沁州黄”小米、“稷山”板枣、“厦普赛尔”黄梨汁、“双合成”月饼等为代表的名优土特产品等一大批名牌龙头企业和名牌农产品迅速崛起,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5家、中国名牌产品企业7家,入选“中华老字号”企业27家。山西连续举办“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和“山西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先后推出300多个金奖产品,1000多个畅销农产品。同时在上海、昆明等省会城市建立了山西特色农产品展示直销中心。农业生产的特色优势正在向市场优势转化,越来越多的山西特产走出娘子关。目前全省已形成粮食、畜禽、乳品、果品、蔬菜、薯类、油脂、中药材等八大农产品加工产业链,辐射带动农户超过400万户,吸纳农民工就业近50万人,不仅推动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整体提升,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加快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特色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基本形成现代农业主导区域和发展极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特色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山西各地依托自身资源优势,“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不断发展壮大。“一村一品”主要发展了杂粮、蔬菜、干鲜果、畜牧、农产品加工、中药材、蚕桑、民间工艺、观光农业、农村服务业等涉农产业或产品;“一县一业”主要发展了杂粮、马铃薯、蔬菜、苹果、梨、红枣、核桃、生猪、奶牛、肉牛、羊、禽业等优势产业。通过“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全省涌现出了一批特色明显、效益较高并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村、专业乡,初步形成了一批优势农产品基地县和集中连片的产业区、产业带,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特色农业发展区域特征显著。目前,山西已形成汾河平原、上党盆地、雁门关区域、太行山区域、吕梁山区域、城市郊区为代表的六大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区。汾河平原区域南部重点发展优质小麦、水果和家禽产业,积极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和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北部重点发展酿造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上党盆地重点发展优质杂粮、中药材和生猪产业。雁门关区域重点发展优质肉牛肉羊等草牧业和优质杂粮产业,积极推进粮改饲、休耕轮耕制度。以上三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点是以“菜篮子”“米袋子”为主的优质大宗农产品;吕梁山区域重点发展苹果、枣和核桃等优质干鲜果和马铃薯产业。太行山区域重点发展谷子等优质杂粮和道地中药材产业。这两个区域农业生产的重点是干鲜果、中药材和杂粮等健康养生产品。城郊农业区域重点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和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引领现代农业示范和新技术试验,重点在于休闲、农产品加工等多功能农业发展。
三是现代农业发展极初步形成。在六大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迅速发展的同时,山西着力推动了现代农业四大集群示范区域的建设。其中,运城优质果麦产业化示范区的发展重点是优质果麦生产和农业信息物流集散;太原都市农业多功能示范区的发展重点是现代农业新业态、新农村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上党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发展重点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态循环农业和道地中药材集中连片发展;朔州草牧业种养加发展示范区的发展重点是种养加、粮经饲三元现代草牧业。全省5个国家级[18]和26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已经成为引领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极与增长点。
(三)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经济发展质量不断优化提升
一是适应农产品消费升级需要,农业产业布局继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近年来,山西以六大特色农业发展区域[19]为重点,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原则,稳定小麦等粮食生产、强化杂粮和果菜生产、扩大畜牧和药材产业。2017年,杂粮、鲜干果、畜牧业等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72%。[20]二是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发展不断加快的良好态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增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不断拓展,已成为全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三是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加强。山西相继开展了以“享用三晋品牌、提升生活品质”为主题的“山西品牌中华行”“山西品牌丝路行”“山西品牌网上行”等“品牌行”系列活动,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拓展和农产品供应结构的优化提质。同时面向中高端消费市场,加快黄芪等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大力发展保健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推动了功能农业的发展壮大。
四 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1985年,农村居民生活从贫困进入了温饱,之后随着全省农村经济建设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为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农村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农村居民收入又实现了新的跨越。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9000元大关,达到9454元,连续三年超过全国平均增速,连续五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增幅实现“五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2.95∶1缩小到2015年的2.73∶1。2017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88元,是1978年101.61元[21]的106.2倍,年均增长率13.8%。全省贫困地区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累计减贫27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3.6%降到3.86%,贫困村由7993个减为3193个。2017年,山西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30元,比上年增加707元,增长10.7%,增速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0.2个百分点,比全省高3.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7.9%,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2017年,全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在全国有国定贫困县的22个省(市、区)中居第10位,位次前移11位。增速在中部六省中居第4位,前移2位。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全面增长,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农民家庭“吃、穿、用、住”全面改善。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观念发生重大变化,长期以来以吃、穿为主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变,改善居住条件和丰富文化生活,购买中、高档耐用生活消费品已逐步成为农民改善生活的重点。1978年以来的40年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迅猛增长,2017年山西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424元,是1978年90.64元的93倍,年均增长12.3%。
与农民消费水平提高相适应,农民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由生存资料为主开始向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转变。与改革前相比,山西农民生活消费已实现了四大转变:吃由非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穿由简单雷同型向多样选择型转变;住由旧式简陋型向美观舒适型转变;用由实用简朴型向高档耐用型转变。农民整体生活水平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实现基本达小康。农民的消费优先序由改革前的“吃、穿、用、住”转向“吃、用、穿、住”。在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比重由1978年的67.3%下降到2016年的28.3%,而住房消费支出由0.5%上升到22.4%,文化生活服务支出由2.6%上升到14%。
“吃”由非温饱型向营养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显著增加,山西农民生活逐步改善,食物消费已由追求数量转向数量、质量并重,主要表现在由粗粮消费为主转向细粮消费为主,由主食消费为主转向主副食消费并重,优质高档水果、营养补品等高级食品也迅速进入农民消费序列。
“穿”由简单雷同型向多样选择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农民衣着由以棉布为主,自制为主,穿衣颜色、品种、款式单一,向衣着消费数量大幅度增加,档次明显提高,商品化、成衣化倾向显著转变。在衣着消费中,呢绒、绸缎、皮革服装消费逐步普及,农民对服装的选择正在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农村青年追求穿着式样、质地,对中高档穿着的消费逐步扩大。
“住”由旧式简陋型向美观舒适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改善居住条件成为山西农村居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建房投资大幅度增加,居住面积迅速扩大,农村住房由土坯和砖瓦结构向砖混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农民居住条件大为改观。
“用”由俭朴型向高档耐用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购买耐用消费品的势头持续高涨,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品经历了由低到高的档次转换过程。各种中高档家具、家用电器等从无到有,迅速增加。到2016年,全省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05.9台、洗衣机88.4台、冰箱70.53台、摩托车51.39辆,分别是改革开放初期水平的79.6倍、31.5倍、1410.6倍和119.5倍;2016年,全省平均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215.5台、空调12.85台、电脑33.85台,分别是20世纪初期水平的321.6倍、25.7倍和112.8倍。[22]
五 农村面貌发生积极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围绕新农村建设,先后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全省乡村生活条件焕然一新。第一轮“五个全覆盖”工程完成村通水泥(油)路2.5万公里,新增通水泥(油)路的建制村3184个,实现了全省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水泥(油)路全覆盖。改造和加固中小学校9729所,改造校舍面积2224万平方米,提前一年实现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出的目标。通过新建、改造、租用农村闲置用房和联村共建等方式,对6971个卫生室“空白村”实现全覆盖,提前近1年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并按照每村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为村卫生室配备了基本医疗设备。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完成了剩余9638个村的通广播电视任务。建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2301处,解决了15585个村、5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率达到120%。新一轮“五个全覆盖”完成27763个行政村13.68万公里的农村街巷硬化任务。建设8427个便民店,加上2010年底前全省已建成的便民店15502个,农村便民连锁店实现全覆盖;建成农家书屋21239个,加上2010年底建成的农家书屋7100个,提前半年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完成剩余5354个村的体育场所建设,并解决了“两区”县2139个行政村体育场地合建的历史遗留问题,加上2010年底前已建的22846个村体育场所,实现了农村体育场所全覆盖;为4383个村配送价值5000元的“农村流动书库”或农村文化活动器材,加上2010年底前已建的23852个村文化室,完成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截至2016年底,完善提质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建设2778公里;[23]解决了44.5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新建、改扩建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0个、农村幼儿园152所;完成8万户农村广播电视卫星户户通提质工程;农民安居工程集中解决了68万困难群众的安居问题,实施了7.6万户、22万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搬迁安置、4000户农村地质灾害治理搬迁、10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10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及1万户农村住房抗震改建试点工程,全部达到年度序时进度;环境整治工程累计清理“四堆”85万处,清理积存垃圾191万吨。在清徐、灵丘等11个县及孝义、侯马等8个县(市),启动了农村垃圾治理、污水综合利用试点建设,同步启动了农村厕所革命试点工程。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建设日处理能力5~10吨的中大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场3个,日处理能力5吨以下的中小型无害化处理场13个。宜居乡村建设开展了100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工程,各市县也都开展了本级示范村的创建工作。重点实施了70处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修复工作,全省国家级古村落达到279个,省级古村落达到286个。启动实施了全省农村公共浴室试点建设工程,建成98个农村公共浴室,解决了16万余农民群众的洗澡问题。
两轮“五个全覆盖”的顺利完成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程的持续推进,使全省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截至2016年末,全省有火车站的乡镇占14.1%,[24]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的占23.9%。全省99.2%的村通公路,92.8%的村内主要道路有路灯,99.7%的村通电,8.4%的村通天然气,98.7%的村通电话,61.8%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77.6%的村通宽带互联网,12.7%的村有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全省84.5%的乡镇集中或部分集中供水,79.4%的乡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63.9%的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8.5%的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或部分集中处理,27.0%的村完成或部分完成改厕;全省94.9%的乡镇有图书馆、文化站,13.4%的乡镇有剧场、影剧院,17.1%的乡镇有体育场馆,70.6%的乡镇有公园及休闲健身广场,68.9%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全省92.0%的乡镇有幼儿园、托儿所,97.9%的乡镇有小学。25.1%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全省100%的乡镇都有医疗卫生机构,48.2%的乡镇有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83.6%的村有卫生室;全省33.3%的村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3%的村有营业执照的餐馆;全省99.2%的农户拥有自己的住房,23.9%的农户使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4.7%的农户使用水冲式卫生厕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多年来想解决却一直解决不了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得以解决,结束了很多地方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和上学不安全、信息不畅通的历史,乡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明显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