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之初,山西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此后,山西依托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之中,逐渐形成了畸重的产业结构,在国内区域产业分工发展格局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一 重大战略
1978年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山西省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围绕在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20世纪80年代,国家给山西的定位是以煤炭等能源工业为主导产业,建设能源及重化工工业基地,并制定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规划和发展战略。
(一)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发展战略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的由来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四化”建设的需要(需要煤),二是改革开放的需要(需要外汇)。1980年7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报送国务院《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规划纲要》,此后,国家计委、建委、煤炭部、电力部、铁道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分赴山西、内蒙古考察。这次考察形成了《山西、内蒙(古)是两个很有发展前景的大能源基地》的报告,报送国务院。1982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对山西能源基地展开综合研究。同月,山西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山西能源基地综合开发研讨会”,此后一年间,又分头召开了若干建设能源基地相关论证会。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文成立“山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以山西为中心的山西能源基地包括山西、内蒙古准格尔、陕北、豫西,后来又加进了宁夏。
在前期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战略研究的基础上,1983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主持,组织190多位科学家在太原召开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科研攻关项目论证会”,对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涉及的煤炭、电力、运输、水资源、科技、人民生活等方面的94个科研课题进行了广泛的论证,确定其中51个课题为重点攻关项目。1983年6月,山西省委、省政府邀请国家计委、经委、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国务院能源规划办公室等21个部委的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16家科研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5家高等院校460多人在太原召开了“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论证会”。历时三个多月,最终形成《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综合规划》,于1983年10月19日上报国务院。至此,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总盘子基本敲定。盘子定了,于是高强度、大规模的能源开发就此开始。
(二)“有水快流”发展战略
为缓解国家能源瓶颈,更好地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山西制定了“有水快流”的方针,放手让有煤地区的群众发展小煤矿、小煤窑。当时,国家通过大量投资,以煤炭的高强度开发为主要途径建设山西特大型煤矿。有资料显示,1981~1990年,中央在山西的投资约达330亿元,占同期山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1%。国家的大量投资,也使山西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81年的25.5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123.4亿元,增长了近4倍,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3.1%上升到1985年的3.7%,排位也上升到第13位,虽然到1990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在全国的排位仍保持在第14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急剧增加,带来了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最终刺激了山西整个国民经济的较快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并相对缩小了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三)初步实施工业结构调整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中央有效的宏观调控,市场供求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般工业消费品开始出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化,多年来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瓶颈”的能源、原材料、交通基础设施也有了实质性缓解,大部分生产资料产品供过于求,农副产品供给稳中趋升,多数行业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生产能力过剩。同时,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陆续实施的沿海开放政策、“能源西移”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导致市场需求和要素流动向沿海和西部地区转移,开始对山西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经济生活的各种矛盾开始凸显。从产业结构讲,20世纪90年代前期和中期,煤炭采掘业仍然是山西的主导产业,但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为此,山西省委、省政府分别于1990年和1993年提出了工业结构调整的建议和实施强化农业基础、能源产业、基础设施,搞好挖煤、输电、引水、修路等“三基四重”战略,能源基地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但是在实际执行上,全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仍停留在80年代的发展思路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移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导致这一时期全省经济发展缓慢。
(四)“14888”工程规划
从国家大规模投资到“十五”中期结束,山西省经济有所下滑,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拉动作用已经弱化。山西省委、省政府开始实施工业结构调整的“14888”工程规划,包括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等多个方面。但从总体上看,只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由于对轻工业重视不够、投资不足,一大批轻工名品逐渐衰落,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重型化。在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同时,对煤炭资源的群体式、掠夺式开采,导致水资源严重破坏、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
(五)“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6年1月31日至2月6日,中共山西省第七次代表大会在太原召开。大会通过《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三步走”赶超战略和兴晋富民的跨世纪宏伟目标。“三步走”战略是指山西省今后15年发展战略是个“赶超战略”,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示就是要“跳起来摘果子”。要完成这个宏伟目标,就需要有步骤、分阶段实施,具体表现为以下三步。第一步,是从1996年起到20世纪末,也是“九五”时期,这个时期要着力解决好制约省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第二步,是21世纪初的头5年,经济发展速度要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逐步加快,综合省力明显增强。主要经济指标接近并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第三步,是从2006年到2010年,是山西省经济的腾飞时期。几项重要的人均经济指标达到并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山西省的落后面貌会得到长足改观。
二 主要特征
从总体上看,20世纪80~90年代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时期,以建设能源重化工基地为特征,为满足国家能源需求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对轻工业重视不够、投资不足,一大批轻工名品逐渐衰落,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单一化和重型化。此时,山西省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路,是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上,忽视了主导产业的转换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20世纪90年代后期,山西开始把经济发展的重点确定为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1996年省委制定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以“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长期以来山西经济发展战略缺乏实质性的改变,使得与全国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此阶段也是国家改革的启动和目标探索阶段。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逐步向城市推进;从开展改革试点,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对外开放从兴办经济特区向开放沿海、沿江乃至内地推进。随着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和人们对推进改革的共识逐步形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的重点逐渐从农村转向城市、以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对国有企业实施了承包制、租赁制等改革措施,积极进行以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为内容的企业领导、分配、用工等管理制度的改革,增强企业的内在活力。宏观管理体制方面,以宏观间接管理为目标,对价格、财税、金融、计划以及流通体制等进行改革。采取“调、放、管”相结合的方针,理顺商品和服务的比价关系;大幅度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银行组织体制;实行各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制。同时,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了一批经济开放区。为满足国家能源需求,山西省在这一阶段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落脚点和主导思想,几乎围绕着能源产业和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