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和区域研究(第4卷/2019年第1期/总第7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俄罗斯油气战略布阵与困境

俄罗斯一直保持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大国的地位,尤其是天然气,与伊朗、卡塔尔、土库曼斯坦、美国、沙特并列,且位居第二,其能源及军工产品的出口收入支撑着经济运转。尽管美欧因乌克兰危机频频向其施压,对其进行封锁、制裁,企图在能源价格下行压力下搞垮俄罗斯,但现实并非如此。西方低估了俄罗斯的经济生命力,低估了俄罗斯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承受力,更低估了其综合国力和雄厚的军力以及普京在俄罗斯民众中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西方的制裁后果远远低于预期,尽管这对俄罗斯的振兴计划打击沉重。俄罗斯在关键时段及时调整了同中国的关系,不仅在解套制裁方面可以得到某种程度的缓解,更主要的是还形成了美国同时要面对中俄两大对手的局面,从而为美国实施“美国优先”战略增加不少难度,付出更大代价。

美国近十年来已从石油、天然气消费进口大国一跃成为石油、天然气纯生产和出口大国,主要靠页岩气取得“翻身仗”胜利,页岩气年产量已达5000亿立方米,这一态势使美国在国际能源的霸主地位不断巩固,也使今后国际能源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017年俄罗斯向欧洲供气量总计达1393亿立方米,约占欧洲市场份额的34%,来之不易。从这一发展态势来看,欧洲市场对俄罗斯天然气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几乎不可逆转,如同年德国从俄购气534亿立方米,居首位,占俄对欧洲供气的38.3%。无论是目前还是今后一个时期,欧洲没有能够替代俄罗斯的可靠气源。

俄罗斯经过研判认为,卡塔尔虽是当今天然气生产和出口“老大”,但因亚洲天然气市场的溢价而助推卡塔尔将出口目标瞄准亚洲。由欧盟主导的“南部天然气走廊项目”使俄罗斯对欧洲的供气量计划仅为100亿立方米,不足以动摇俄罗斯供气地位。虽然自2016年起美国液化气进入欧洲市场,但数量有限,处在起步阶段,其销售市场主要在邻近的拉美国家,一切顺利的话,目前美国对欧洲的供气量占比也不到10%。美国页岩气在欧洲市场上的售价明显高于俄罗斯,加上俄罗斯按不同政治关系实施差价政策(最近俄罗斯宣布将按管道距离定价),对此美国的营销策略望尘莫及。由于美国液化气到欧洲的售价明显高于俄罗斯,其竞争力度可想而知。

与俄罗斯高层有着深层次背景的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前不久公布了一份有关俄罗斯天然气出口的资料,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俄罗斯当局的天然气营销战略——不惜一切代价掌控欧洲市场。一方面,俄罗斯竭力保持已有的通往欧洲的两大输气管网体系,即共计四条管道:(1)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2)经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3)经乌克兰到斯洛伐克再到奥地利;(4)经黑海海底到土耳其,再到意大利。除经乌克兰到斯洛伐克管道关闭外,其余三条管道年输气量达1100亿立方米。另一方面,新建两条通往欧洲的输气管道,即“北流-2管道”(又称“北溪-2管道”)和“土耳其流管道”(又称“南溪管道”),预计2019年完工,计划输气量为865亿立方米。若一切顺利,两部分相加,今后俄罗斯可向欧洲输气近2000亿立方米(若按每千立方米250美元计,俄罗斯每年收入可达500亿美元)。如果乌克兰危机化解,经乌通往欧洲的管道重新启用,则还可以再增供800亿立方米,这样,今后俄罗斯供应欧洲的天然气有可能为2800亿立方米左右。由此看来,欧洲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的地缘政治战略地位,还有它的市场和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因此,俄罗斯对欧洲的期望值很高,同时它把握欧洲的心态也十分明显和强烈。

落实对欧洲的战略部署并非易事,最大的难点就是美国的制裁、施压和干扰。如自俄罗斯维堡(在俄芬边境)经波罗的海海底到德国的“北溪-2管道”,总造价约为95亿欧元。在美国压力下,法、荷、奥、德一些企业承诺的47.5亿欧元可能有变数,因此该项目前途未卜,但默克尔表态“要以政治战略来审视这一项目”,似乎又有了希望。由于土耳其与北约关系不和,与美国步调不一致,俄土关系因在叙利亚危机和中东问题上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加上土耳其领导人在“地区群雄”蜂起的时刻,对自我力量的战略感觉膨胀,“南溪管线的前途也令人担忧。难怪即使在土耳其打下俄罗斯战机情况下,普京仍以大局为重,忍气吞声,不予还击”,一方面是要确保俄土在叙利亚问题上与伊朗、伊拉克的合作与联手,另一方面利用北约同土的僵局关系,推进俄气经土耳其加快进入欧洲市场,即便有美英的干预和施压,俄土也在所不惜。

普京如此看重经土耳其到意大利等国的“南溪管道”是经过缜密考量的:既有开拓天然气市场的营销部署,也有为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而竭力利用土、美、欧之间的矛盾,更有确保俄罗斯舰队能顺利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自由出入黑海和地中海,继而能在世界驰骋。

美国力促一直依靠俄罗斯供气的欧洲同俄一刀两断,改由美国通过海运向其供应页岩气,但从美国对这个问题予以表态算起,至今已过去一年多时间,供应数量微乎其微。美国的言行不一着实让欧洲不敢轻信。欧洲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自己的经济命脉、社会稳定完全交由美国来操办和掌控,尽管是盟友,但相互缺乏信任,何况运输距离遥远,可预见的以及不可预见的风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因此美欧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至今还只是承诺多于兑现。俄罗斯看准了这一点,加快同德国在“北溪—2管道”的建设协调,频频与土耳其接触,推进“南溪管道”建设,同时又同沙特、伊拉克、卡塔尔等产油大国高层举行会晤,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此举与“能源联手”有关。

普京的难处在于,如何确保既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以及自己对选民种种承诺的兑现。普京维护俄罗斯大国形象、确保自己强国地位的决心绝不会改变,即使在“四面埋伏,八方来风”的环境下也不会动摇,但俄罗斯财力保障有限,这是瓶颈。作为互有需求、相互借重、结伴而行的中俄双方,此时应思考如何推进已有的良好的双边关系,如何加快落实西线天然气合作,如何推进中、俄、印三国的能源合作,推进中、美、俄三方关系的平衡、有序发展。

中国主张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构建中、美、俄新型大国关系,因为这攸关世界新秩序的建立,攸关世界稳定和发展,关系人类的和平与福祉。在现实中我们不可能坐等这种国际关系格局自动到来,而是要靠我们的智慧运作、实力增强、不懈努力,要靠运筹于策,缜密于行。中、美、俄三大国的外交理念截然不同,若要平衡这三大国关系,形成和平共处、相互包容、相互尊重、互学互鉴、聚焦合作、互利共赢的局面绝非易事,然而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又必须如此。

当下美国正从各个方面对中、俄施压,想以此来抵消“美国优先”政策失误带来的困境和弊端。美国要么迎合潮流,顺应大势,同地球村的公民和平相处,共享发展成果;要么一意孤行,艰难地走下去,直到被时代大潮淹没。当然,美国是不会主动和自动走出这一步的,中国的君子之交、先礼后兵等文明传承会给美国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