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及其特点
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1.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院校设置状况
2015年,18所高校获教育部批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其中公立学校11所,分别是东北师范大学、张家口学院、南京工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安阳工学院、桂林旅游学院、遵义师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河西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民办学校7所,分别是河北外国语学院、上海杉达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烟台南山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广东培正学院、西安思源学院。[16]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363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17],有108所高校开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16年,在原有高校基础上,又有10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开设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分别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浙江树人学院、山东现代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梧州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18]其中,公立学校4所,私立学校6所。
2.来华留学生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持续增长,生源国也呈稳中有增之势,越来越多的海外学生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遇来到中国求学。留学生生源国覆盖范围稳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来华留学发力点。2015年度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华学习。2016年度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来华学习。[19]与2015年度相比,2016年度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新增45138人,增长比例为11.35%。2015~2016年五大洲来华留学生情况详见图3-1。
图3-1 2015~2016年五洲来华留学生数量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年全国来华留学生数据发布》,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04/t20160414_238263.html,2016年4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6年度我国来华留学生情况统计》,http://www. 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301/170301_sjtj/201703/t2017030/_297677.html,2017年3月1日。
从增幅来看,亚洲生源增幅最为显著,非洲生源增幅较为显著,欧洲和美洲生源增幅差别不大,大洋洲生源增幅最小。按照洲别来排序(见表3-8),依次为亚洲(24822人)>非洲(11802人)>欧洲(4573人)>美洲(3143人)>大洋洲(798人)。
表3-8 2016年度比2015年度各洲新增来华留学生人数
从留学生生源国来看,2015年度、2016年度来自韩国、美国和泰国的留学生人数最多,位居前三。按照国别排序,相较于2015年度,2016年度前15位生源国格局稳中有变,依次为韩国、美国、泰国、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日本、越南、法国、老挝、蒙古、德国、马来西亚(见表3-9)。
2016年度来华留学生增加人数最多的国家是韩国,为3868人,留学生人数增加较多的生源国分别是泰国3068人、老挝2989人、巴基斯坦2972人等。虽然来自法国和日本的留学生相比2015年度有所下降,但总体变化幅度不大,生源国人数稳中有增。
表3-9 2015~2016年前15位生源国来华留学生人数及其增减情况
3.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专项评估与动态调整
2015年1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启动,对58所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授权的第二、三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院校开展了专项评估工作,其中56所参与评估院校全票通过,建议继续保持学位授权。2016年4月,国家立项组织专家研发《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2016年设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中国高校增至110所,其中包含2015年调整增列1所:江苏大学;2016年调整增列3所: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动态调整中撤销授权2所:清华大学、中南大学。
二 汉语国际教育相关专业及方向人才培养特点
1.汉语国际教育博士人才培养初具规模
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至少有11所高校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下设立对外汉语教学方向,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另外,我国至少有10所高校自主设立汉语国际教育相关博士二级学科(详见表3-10),分别是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20]
表3-10 自设汉语国际教育相关专业博士学位院校基本信息
2.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孔子新汉学计划”项目2015年度新招收37国112名中外合作培养及来华攻读学位博士生,同比增长50%,累计录取260名外国博士生。2016年度新招收26国72名中外合作培养及来华攻读学位博士生,累计录取332名外国博士生。2015~2016年,1552名外国硕士研究生获得孔子学院全额奖学金资助,来华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其中,2015年来华硕士生为759人[21],2016年为793人[22]。总之,来华留学学历生,特别是研究生的比例增加,来华留学生学历结构不断优化。
3.注重专门用途汉语专业人才培养
社会需求决定了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传统的汉语专业人才培养主要着力于培养通用型汉语人才。在新时期,汉语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设置,增强了汉语学习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如经贸汉语、中医汉语、法律汉语、军事汉语、体育汉语等,主要着力于培养在某领域精通汉语使用的专门人才。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交往的不断深入和拓展,世界范围内对高层次汉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将是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4.汉语学习者群体多样
汉语学习者群体不再单一,开始形成多元群体。随着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海外汉语学习者日渐增多,且群体构成日趋多元,既包括大中小学生,也出现了一些“非典型”学生。这些“非典型”学生的代表主要包括如下类型。一是政府官员。比如,新西兰外交贸易部等国家部门专门组织了政府官员参加汉语培训班,包括原惠灵顿市市长西莉娅·韦德-布朗等也开始学习汉语。二是企业高管和员工,如韩国SPG株式会社等公司高管和员工参加汉语培训课程。三是佛学院僧人,如缅甸吴英佛学院设立了全球首个佛学院汉语教学点,方便僧人们学习汉语及中国大乘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