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发展与减贫研究(2018年第2期/总第2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质量提升的原因分析

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问题具有复杂性,不应就学校研究学校、就教育研究教育,而应着眼于学校赖以存在的整个社会文化系统。“基础教育领域的精准扶贫是实现我国整体教育结果公平、消除人力资本短板的重要途径,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6]因此,分析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质量困境,应关注教育发展与民生改善的依存关系,而不应脱离社会文化的发展,抽象地、孤立地就教育问题谈教育问题。

(一)教育扶贫的民生改善功能有待深化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在扶贫开发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关键性作用。我国政府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和开展脱贫攻坚以来,始终把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方式和脱贫路径方式,是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精准扶贫方式。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由于不太重视教育,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多,学生失学辍学现象较为严重。由于长期无法接受好的教育,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对劳动就业的态度、意愿以及能力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7]少数民族地区民生状况的改善不仅有赖于经济、政策的帮扶,更需要提升民生改善主体的“民生力”,包括积极创造民生资源和消极规避民生风险的双重机制和具体内容。长期以来,“城市取向”“升学取向”“精英取向”的教育制度设计和行动选择,大批少数民族学生难逃“学业失败”“升学无望”的遭遇。对这部分学生而言,既然升学无望,学校里传授的知识在农村又鲜有用武之地,他们对“免费教育”有用性的怀疑、否定态度终难发生质的改变。教育精准扶贫的根本在于通过教育让贫困人口脱贫,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也是教育民生功能的本质所在。因此,教育既是扶贫的重要直接对象,更是脱贫的重要手段和实现途径。

(二)民族传统文化因素的制约普遍存在

对广大民族地区而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语言文字、传统习俗、文化心理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的特殊文化因素。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入学前大都生活在以民族语言为母语的环境中,汉语水平十分有限。以民族语言为母语的少数民族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语言障碍,这就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课程进度、师资配置、质量评价等提出了特殊要求。由语言障碍导致的“听不懂、学不会、不愿学,是诱发学生厌学、失学、辍学的重要原因。民族传统文化和文化心理对教育的制约更为深刻。

(三)少数民族地区各项教育积累的长期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不应缩略为狭义的文化问题,同样表现在阶段性、历史性等方面。少数民族地区的许多教育问题,是不可“绕行”的。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中质量问题,均与地区相对薄弱的“教育积累”具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广义的教育积累包括社会(地区或区域)教育积累和家庭教育积累,以社会教育积累和家庭教育积累为具体的存在方式,并以“教育资本”的形式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教育选择、教育结果。由于少数民族成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加之生活经历的制约,许多家长对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表现为各种形式“读书无用论”的流行。相对落后的教育积累与当地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互为表里,制约着少数民族群众教育需求的提升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因此,在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创始者皮埃尔·布尔迪厄看来,排除遗传因素的差异之外,受教育者在进入学校接受教育之前并非“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拥有各自的文化资本(来源于家庭的、社区的),而拥有文化资本的多寡则预示着他们将来在教育成就上的不同。

(四)基础教育有效衔接不畅的现实制约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教育各阶段、各类型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必要保障。调研中,老师普遍抱怨学生越来越难教。初中老师抱怨小学毕业生基础太差、难管难教;小学教师埋怨家长不重视教育,既不能培养子女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又未担负起监督、辅导子女学习的应有责任。学生基础差、教育效果低、教学吃力,是民族地区教师共同的感触,基础教育衔接不畅是其重要原因。一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衔接不畅。留守儿童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广泛存在,传统核心家庭维系的教育环境被肢解,是学生学业及行为表现不良的原因之一。特别是低龄寄宿生,由于过早离开父母、离开家庭、离开熟悉村落文化,缺乏父母家人的感情和亲情教育,在学习、思想、言行、生活等诸多方面存有隐患,厌学、辍学成为常见现象。二是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不畅。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症结不应缩略为经济贫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学校教育之间的差异是其特殊的集中表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以语言文字为核心的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学校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必要的学前教育不但能为少数民族儿童顺利接受小学教育打下语言基础,更能弥补留守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缺失;既能给留守儿童情感的温暖,又可使学龄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为接受小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少数民族儿童由于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缺乏汉语基础导致的听不懂、学不会,使他们面临诸多学习困难,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继而厌学、辍学,成为客观存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