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结语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正式通过世界遗产大会的终审,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申遗成功标志着鼓浪屿在“旅游风景区”的基础上,拥有了“历史国际社区”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三重身份。作为历史国际社区,鼓浪屿曾是一个由国内外居民共同居住、国内外优秀文化相互交融而形成的独特的、风景优美的、拥有高品质文化的高端社区,具有深厚的社区治理底蕴。当前,鼓浪屿社区治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难题,主要包括“商业发展”与“遗产保护”的发展冲突、体制机制不畅、老龄化显著的人口结构问题以及公共设施与服务缺失、社区认同感不足等。
未来,为了促进更高质量的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治理,实现鼓浪屿社区功能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着力改善社区治理,明确“以保护为主”的总体思路,坚持“文化社区+文化景区”双重定位、坚持依法治理、坚持科学规划、坚持永续发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明确治理发展方向、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提升社区服务能力、逐步改善人口结构、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打造具有鼓浪屿特色的“历史国际社区”可持续性、高品质的“标杆性”治理模板。
(审稿人:谢泳)
[1]黄新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研究领域为政治学、公共治理;陈芳,厦门市鼓浪屿管委会文保处副处长。本课题负责人黄新华,课题组成员:陈芳、石术、郭旻霓、蒋洋、杨洁琼。
[2] 《鼓浪屿百年建筑诉说着“历史国际社区”的前世今生》,http://www.sohu.com/a/156053095_411871。
[3] 于显洋:《社区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35页。
[4] 参见〔美〕罗伯特·雷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王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5] 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第23页。
[6] 黎熙元:《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第9页。
[7] 王名、杨丽:《国际化社区治理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63页。
[8] 戴春:《社会融入:上海国际化社区建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第5页。
[9] 张祝平:《杭州城市国际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江南论坛》2017年第3期,第16页。
[10] 樊鹏:《国际化社区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方案》,《新视野》2018年第2期,第58页。
[11] 菅强:《社会转型视野下国际化社区治理路径探析——以上海市G社区为例》,《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第66页。
[12] 戴春:《社会融入:上海国际化社区建构》,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第5页。
[13] 樊鹏:《国际化社区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方案》,《新视野》2018年第2期,第60页。
[14] 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人文地理》2005年第5期,第54~56页。
[15] 鲍懿喜:《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特性》,《人文地理》2012年第4期,第49~53页。
[16] 苗想想、殷举英、罗言云:《历史城镇的文化商业旅游发展模式》,《城市问题》2008年第10期,第54~58页。
[17] 李和平、肖竞、胡禹域:《碎片式历史地段与城市整体发展耦合机制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9期,第62~68页。
[18] 李和平、肖竞、曹珂、邢西玲:《“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方法探析》,《中国园林》2015年第6期,第68~73页。
[19] 张兵:《历史城镇整体保护中的“关联性”与“系统方法”——对“历史性城市景观”概念的观察和思考》,《城市规划》2014年第5期,第42~48、113页。
[20] 李和平、肖竞、曹珂、邢西玲:《“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方法探析》,《中国园林》2015年第6期,第68~73页。
[21] 何丙仲:《鼓浪屿公共租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第28页。
[22] 吕宁、魏青、钱毅等:《鼓浪屿价值体系研究》,《中国文化遗产》2017年第4期,第6页。
[23]何丙仲:《鼓浪屿公共租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第29页。
[24] 何丙仲:《鼓浪屿公共租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第47页。
[25] 吕宁、魏青、钱毅等:《鼓浪屿价值体系研究》,《中国文化遗产》2017年第4期,第7页。
[26] 何丙仲:《西人眼中的鼓浪屿》,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第356页。
[27] 何丙仲:《鼓浪屿公共租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第100页。
[28] 吕宁、魏青、钱毅等:《鼓浪屿价值体系研究》,《中国文化遗产》2017年第4期,第8页。
[29] 戴一峰:《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第70~71页。
[30] 《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厦门的地界》,鹭江出版社,1990,第73页。
[3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厦门的租界》,鹭江出版社,1990,第143页。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局:《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公约》,2016,第59页。
[33] 戴一峰:《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第354页。
[34] 戴一峰:《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第316页。
[35] 戴一峰:《海外移民与跨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鼓浪屿社会变迁》,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第230页。
[36] 何丙仲:《鼓浪屿公共租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第124页。
[37] 《厦门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厦门的租界》,鹭江出版社,1990,第74页。
[38]余丰、张镇世、曾世钦:《帝国主义对鼓浪屿的殖民统治》,载政协厦门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厦门文史资料(第十六辑):厦门的地界》,鹭江出版社,1990,第162页。
[39] 樊鹏:《国际化社区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方案》,《新视野》2018年第2期,第58页。
[40]William W. Lockwood,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at Shanghai, 1924-34.”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28, No.6, 1934, pp.1030-1046.
[41] C.Noël Davis,“Medical Practice in the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f Shanghai,” 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Vol.2, No.3575, 1929, p.74.
[42] L.H. Woolsey,“The Japanese in Kulangyu,”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33, No.3, 1939, pp.526-530..
[43] Yang, Hon-Lun.“From Colonial Modernity to Global Identity: The Shanghai Municipal Orchestra,”in China and the West: Music, Representation, and Reception, edited by Hon-Lun Yang and Michael Saffl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Ann Arbor, 2017, pp.49-64.
[44] 周绍荣:《租界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影响》,《江汉论坛》1995年第11期,第29~30页。
[45]李百浩、吕婧:《天津近代城市规划历史研究(1860-1949)》,《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第5期,第75~82页。
[46] 郭建、李彩、李百浩:《武汉近代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形成及其特点》,《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第43~46页。
[47] 何丙仲:《鼓浪屿公共租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48] 曹慧霆:《基于全球城市视角的上海国际社区发展研判》,《上海城市管理》2016年第6期,第72页。
[49] 李慧玲、 项丽萍:《跨文化的互动与认同——义乌“国际社区”多元文化的考察和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8~24页。
[50] 李志刚、薛德升、杜枫、朱颖:《全球化下“跨国移民社会空间”的地方响应——以广州小北黑人区为例》,《地理研究》2009年第4期。
[51] 周雯婷、刘云刚、全志英:《全球化背景下在华韩国人族裔聚居区的形成与发展演变——以北京望京为例》,《地理学报》2016年第4期,第649~665页。
[52]王名、杨丽:《国际化社区治理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65页。
[53] 刘中起:《国际化社区治理进程中的公众参与及其路径选择——一项来自S市B社区的案例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5期,第53页。
[54] 李慧玲、项丽萍:《跨文化的互动与认同——义乌“国际社区”多元文化的考察和思考》,《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8~24页。
[55]王名、杨丽:《国际化社区治理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66页。
[56] 樊鹏:《国际化社区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方案》,《新视野》2018年第2期,第59页。
[57] 樊鹏:《国际化社区治理:专业化社会治理创新的中国方案》,《新视野》2018年第2期,第60页。
[58]王名、杨丽:《国际化社区治理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67页。
[59] 张祝平:《杭州城市国际化背景下的社区治理创新实践》,《江南论坛》2017年第3期,第17~18页。
[60]龚蔚霞、钟肖健:《惠州市历史文化街区渐进式更新策略》,《规划师》2015年第1期,第66~70页。
[61]沈苏彦、尹立杰:《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以南京市为例》,《城市问题》2014年第9期,第48~53页。
[62] 杨国胜、龙彬、覃继牧:《论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科学旅游利用之“九大观”》,《城市规划》2012年第9期,第91~96页。
[63] 钟晓华、寇怀云:《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灾后重建为例》,《城市规划》2015年第7期,第87~94页。
[64] 时少华、梁佳蕊:《政策网络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参与网络治理研究——以北京国子监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47~53页。
[65] 钟晓华、寇怀云:《社区参与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影响——以都江堰市西街历史文化街区灾后重建为例》,《城市规划》2015年第7期,第87~94页。
[66] 赵彦、陆伟、齐昊聪:《关于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因子的研究——基于中、美、法对比角度》,《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第12期,第140~144页。
[67] 吴彼爱、陈谷佳:《历史城镇的控制与开发——以广西北海市南康历史文化名镇为例》,《规划师》2015年第5期,第126~131页。
[68] 陶伟、岑倩华:《历史城镇旅游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威尼斯和丽江》,《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第76~82页。
[69]墨绍山:《历史城镇人口置换问题研究——基于云南丽江古城的再思考》,《经济地理》2013年第11期,第1~6页。
[70]《 一个“美丽厦门”范本:鼓浪屿整治提升唤起人文精神回归》,http://xm.leju.com/news/2015-05-18/07376005848367887096134.shtml.
[71]《 鼓浪屿社区整治“洁净家园行动”重点锁定背街小巷》,http://news.xmnn.cn/a/xmxw/201401/t20140117_3682113.htm.
[72] 《百年鼓浪屿:九年“申遗”五年整治展现秀美容姿》,http://www.fj.xinhuanet.com/yuanchuang/2017-07/10/c_1121295833.htm.
[73] 《厦门鼓浪屿整治提升总体方案获游客居民点赞》,http://news.163.com/14/0409/15/9PDBV2RV00014AEE.html.
[74]《 鼓浪屿管委会概况》,http://www.gly.cn/index.php/cms/item-view-id-3934.
[75]《2018年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鼓浪屿街道办事处预算说明》,http://www.siming.gov.cn/xxgk/czzj/czyjs/qsjd/glyjdgly/201802/t20180202_210812.htm.
[76] 毛万磊、吕志奎:《厦门综改区“社区网格化”管理的优化——以鼓浪屿社区为例》,《东南学术》 2013年第4期,第77~83页。
[77] 《用发展的眼光看鼓浪屿整治提升共同缔造品质之美》,http://xm.fjsen.com/2015-05/11/content_16068172_all.htm.
[78]《鼓浪屿公共议事会成立打造平等协商治理新模式》,http://www.chinanews.com/df/2016/04-29/7854016.shtml.
[79] 《探寻鼓浪屿申遗之魂:世界多元文化在此交融共生》,http://www.sohu.com/a/156357130_740892.
[80] 王翔:《共建共享视野下旅游社区的协商治理研究——以鼓浪屿公共议事会为例》,《旅游学刊》2017年第10期,第93页。
[81]于立、刘颖卓:《城市发展和复兴改造中的文化与社区:厦门鼓浪屿发展模式分析》,《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6期,第108~112页。
[82] 王翔:《共建共享视野下旅游社区的协商治理研究——以鼓浪屿公共议事会为例》,《旅游学刊》2017年第10期,第92页。
[83]《厦门日报:鼓浪屿街道深入推进申遗各项工作共享民生福祉》,http://www.xinhuanet.com/travel/2016-03/16/c_128804634.htm.
[84]《用发展的眼光看鼓浪屿整治提升共同缔造品质之美》,http://xm.fjsen.com/2015-05/11/content_16068172_all.htm.
[85] 《厦门在更高起点上推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http://www.fj.xinhuanet.com/zhengqing/2017-08/03/c_1121423554.htm.
[86] 吕宁、魏青、钱毅、孙燕:《鼓浪屿价值体系研究》,《中国文化遗产》2017年第4期,第7页。
[87]林振福:《厦门鼓浪屿整治困境、策略与经验》,《规划师》2016年第8期,第64~70页。
[88] 参见龚鸣《法国阿维尼翁老城保护有方》,《人民日报》2018年5月7日,第22版。
[89] 王洋:《城镇化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评估及保护改造研究——以青岛八大关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人文天下》2017年第19期,第42~4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