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不止是一所培养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也是我国广告、媒体产业的参与者与研究者集结之地。因为这样的身份,回溯历史、引领未来,就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职责和使命,是我们所立足的这个行业所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工程。从“中国广告20年”、“中国广告30年”再到“中国广告40年”,我们的团队一直在前进。2017年春,“中国广告40年”研究课题正式启动,品牌、媒体、广告公司、消费者,先后四支队伍踏上了这段“历史征程”。
本序,作给“中国媒体经营40年”研究小组历时两年的研究成果,是上一段研究工作的小结,也会是下一段研究之路的开启。
1979年1月4日,《天津日报》刊登了一条天津牙膏厂的广告,从这个不起眼的小豆腐块开始,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媒体走过了40年波澜壮阔的市场耕耘之路。
40年大国崛起,中国的媒体产业也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经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了丰富和拓展,绝不再是“广告”二字可以囊括。
40年发展,市场巨变。从媒体规模和收入数据等指标综合来看,中国媒体的市场格局在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曾经是纸媒的天下,《天津日报》与《文汇报》是熠熠闪烁的明星机构;90年代电视媒体逐步壮大乃至突破百亿、千亿规模,把持中国媒体广告收入市场第一把交椅长达20多年;进入千禧年,互联网快速崛起,2012年之后更是掀起了移动化的滔天巨浪,自此一骑绝尘远超传统媒体的市场增速,成为毫无疑问的NO.1……从一穷二白到万亿规模,推动中国媒体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到底是什么?我们认为,是政策、技术和资本。改革开放后中国媒体经营发展的40年,其实也是媒体产业经营与政策博弈的40年,是技术奔腾向前的40年,也是资本影响力逐渐加码的40年。
40年发展,搏弈竞合。媒体的经营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政策管控与限制,其经营空间的大小、经营能力的强弱,都在一定程度上与政策支持程度成正相关。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正式把报刊经营管理、广播电视业列为第三产业,这才有了90年代中后期的媒介产业化进程的加速。进入21世纪,政策对媒体产业的价值认定一路走高。2009年7月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里,媒体所属的文化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到了2017年“十三五”规划,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近20年来,国家针对传媒行业陆续出台了金融支持、放松投资限制、税收优惠、转企改制等多个方面的各类扶持政策,在此影响之下,媒体机构上市、兼并收购成为常态,传媒行业发展加速,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40年发展,技术为王。我们常说内容为王或渠道为王,其实在媒体经营发展的推动力中,技术同样至关重要。40年来,每一种新的媒体形态和产业链条的诞生,每一次的媒体产业版图的重新调整,都少不了技术因素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电视就是当时的“新媒体”,此后凭借着有线网和卫星传输技术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蓬勃发展。21世纪初,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但逼迫着传统媒体“转型”,也催生了新媒体的勃发。到了21世纪第二个十年,媒体技术开始朝着智能化、融合化方向发展,出现了OTT、云服务、跨屏互动等新的业态,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始广泛影响媒体的各个环节,颠覆了旧有的媒体形态、内容生产模式和媒体经营模式,媒体开始变得更加智能、更加融合。与此同时,技术也在直接推动媒体的经营创新。尤其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技术给媒体提供了更多的经营资源,创造了全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重构了媒体的经营逻辑与经营体系。
40年发展,资本进军。40年来,资本对媒体的影响力经历了一个逐渐加码的过程。从最初的抗拒到试探再到拥抱、追逐,随着媒体产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本对媒体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资本的进入,无疑又进一步深化了媒体产业化的发展。从80年代的“两面性”之争,到90年代中后期的市场化探索,再到2000年之后的亲密接触,资本始终在影响着媒体产业。进入2010年,伴随着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支持,资本逐渐成为推动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兼并收购、重组上市、投资融资逐渐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倏忽40载,中国媒体产业亦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亲历者、记录者,谱写着荡气回肠的发展故事,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人物值得尊敬,又有多少彷徨失败值得反思。今天,21世纪即将进入第三个十年,未来已来,技术洪流依然滚滚向前,资本势力不断汹涌而入,与政策的博弈也将持续下去,身处大时代中的媒体,还将谱写更多值得记录、值得回味的未来。
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告学院院长
丁俊杰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