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洋市民:欧美人士与民国北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绪言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火燃烧到北京城下,英法联军为报复外交使团成员被抓被杀,有意火烧了圆明园。咸丰皇帝逃亡承德,北京居民对此街谈巷议,谈“洋”色变,恐惧、仇恨、敌视,但少了以往的轻蔑与不屑。“西洋人”第一次给北京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这印象一言难尽。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北京居民开始扬眉吐气,一些居民加入了义和团,在全城各处搜杀“洋人”。北京的“洋人”则心惊胆战、四处逃命、惶惶不可终日,侥幸逃到东交民巷使馆里的人才勉强保住了性命。

这40年来,北京的中外居民,尚处在不愿意互相了解而囿于偏见“硬性”比较彼此“好坏优劣”的第一阶段,比较的结果可想而知,带来的后果是彼此自觉隔离,互不来往,误会丛生,且没有消解的可能。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经过初期的烧杀报复,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反思如何面对人数众多的中国民众。“洋人”不怕清政府,但面对“仇洋”的中国民众,则不能不考虑撤兵后自己的环境安全问题。如何与北京居民“和平友好”相处,成为“洋人”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历经浩劫的北京居民面对现实,也终于接受了天子脚下会有“洋居民”长期工作、生活的事实,开始尝试与洋人交往,以求得和平共处。

北京的中外居民思考彼此之间是否可以正常交往、和平相处的时期持续了近十年。这段历史时期,东交民巷使馆区的欧美外交官与清政府往来频繁,但普通欧美侨民则大多生活在使馆区内“以保人身安全”,双方各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很少交叉重叠。

1912年民国建立后,中国确立了民主共和体制,“主权在民”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始与欧美接轨。各种藩篱减少,北京的中外居民之间开始了自由往来,居住空间有了重叠,“华洋混居”的现象日益普遍,这非常有利于中外市民的交流与融合。此后直到1949年,北京的“洋市民”在工作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与本地市民友善相处、友好合作成为常态。

本书在查证了大量中外文档案、报刊、历史文献等史料的基础上,以社会文化史的视野论述了民国时期北京的欧美侨民,也即长期生活在北京的“洋市民”的人口数量、人口构成、职业分布、居住社区、日常工作与生活、社交网络、管理与诉讼、对北京城市现代化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初步建构了民国北京“洋市民”的研究体系,初步勾勒了北京“洋市民”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形态,以及与这座城市各方面的丰富互动。

齐小林和蔡蕾薇在前期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全书的书名、主要内容、学术观点、语言文字、最后定稿等则由李少兵负责,此书是研究民国北京“洋市民”问题的第一部专书,缺点错误一定很多,这些错误都由李少兵负责,诚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教,以便在第二部研究专书中改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