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孩子,你到底想要什么(二)
我们是成长于八十年代的孩子,接触最多的是人,交往最多的也是人,接触少之又少的是网络。
那时的我们,一心只想着好好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单纯的我们一直都在路上亦步亦趋地行走着。
那时,单纯的心思,一门心思地学习,冬日的早晨,我会伴着朦胧的月光,心里怯怯地来到学校,紧锁的大铁门一动不动,校门口,零零落落,没几个人。
学校老师,心疼我们,披着外衣,哆哆嗦嗦地踩着拖鞋开了门。学校里,安静地让人害怕。幸好,老师们房间一闪一闪的灯光,透过厚厚的玻璃窗,照在校园的大树前,借着微弱的光拿着课本倚着大树,大声地朗读着。
那时,课本上流行一句话,直到现在都很熟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刚才特意发了这首诗,原来我们所熟知的一直只是每一句的后半句,后前半句却从来没听说过。
然而,正是这后半句,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和心境,这些都成了激励我们成长的动力。我们把这一句句耳熟能详的话当成了开启我们人生宝库的钥匙。他曾经在某一很长段时间都出现在了课本中,有意无意的成了我们的励志格言。
在反观现在的孩子,虚拟的网络世界,成了孩子们酷爱的场所,层出不穷的网络新生事物深深地根植在了孩子们心底;科技的突飞猛进发展,机械化代替手工操作,懒惰了大人,懒惰了孩子;生活水平地提升,人们沟壑难填的欲望不断膨胀,我们忽视了亲情,忽略了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把一切唾手可得看成了理所当然,灯红酒绿的社会,浸染了纯净的灵魂,我们把享受当成了愉悦生活的调味剂。
孩子的成长成了什么?我不停地反思自己,我也是一个三岁孩子的妈妈,怎样教育孩子呢?
年幼无知的孩子,懵懵懂懂,辨别是非,仅仅只是表象的认知能力,这能力不是独具慧眼就能辩识的,需要长期的生活实践累积。明事理,才能以此成为契机,让孩子知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是我们引以为傲为之奋斗的?
理想的实现需要的是什么?
非凡的勇气,执着的信念,坚强的毅力,其实更需要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把一切理想的口号常常挂在嘴边,似乎总以为,只要有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未来的二十年,科学家,飞行员,警察,舞蹈家……就是属于自己的。我们能教会孩子的不仅仅是让他们树立理想,树立目标,持之以恒为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就成了自己所希翼的自己。也许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可能离自己的梦想差那么一点点,但至少我们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伸长胳膊,勾勾手指,近了,近了,更近了……我总能碰触到山巅那朵开得最漂亮的话,也许不完美,也许梦想的车轮会拐个弯,但努力过后的我们,我们总会有意外的收获,但总归是一种成长,一笔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