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黑马级”的智能医疗器械市场,难在哪了?
“假如没有症状,国内大多数患者都不会主动要求做胃镜检查。”中山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关于胃镜的可怕程度,许多人都有所耳闻。笔者也询问过现在在医院工作的同学,“是不是越严重的胃病做胃镜的反应就会越大?”
“不一定,比如胃癌患者做胃镜就不会有丝毫反应,”他回答道,“但是,往往做了一次胃镜后,会发现自己的病已经到了晚期。”
虽然有人说不同的人应激反应的程度不同,胃镜也没有传说中那么可怕,但是没有人能提前知道自己不是生理反应最激烈的那个。未来医疗健康将有望成为拉动内需的“三驾马车”之一。那么,在如今这个关键节点上,我们到底能不能完成把医疗器械彻底智能化的使命?
从检查到吃药,最好都“别找我麻烦”
研究表明,早期胃癌的术后5年存活率可达95%以上,但是如果到了中晚期,术后5年的存活率仅有20%。
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智能胶囊胃镜开始出现在世人的视线当中。目前的智能胶囊胃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驱动的微型仿生胶囊机器人,但这类机器人普遍缺乏持续的动力系统,除非开发出无线充电的技术,否则,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另一类是通过磁控方式实现机器人在消化道中的运动,这类胶囊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2013年,安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首个获得SFDA批准应用于临床诊断的胶囊内镜机器人NaviCam。患者只需吞下一颗胶囊机器人就可以接受无痛无创的胃镜检查。
当下,中国消化道诊疗存在医师资源紧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多重问题,优质资源对于广大的群众来说依旧十分难寻。
另外,吃药难也是一个大问题。试问一点病痛都没有的人能有几个?但真的能够做到按时按量坚持吃药的患者又有几个?2017年,麻省理工学院团队研发出了一款新型药物装载器,该装载器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内释放药物的颗粒结构,实现精准的药物输送。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将其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了实体。但是目前该装载器仍然存在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因为这样的精准放药机制必然会有较高的成本造价,如果其能够起作用的时间不能达到令大众满意的程度,则很难得到量产。未来,麻省理工学院团队的目标是将该精准放药机制的稳定性提高到可以持续数百天以上。
智能医疗器械还有什么别的问题?
由于医疗器械属于医疗系统的基础设施的构成部分,因此,其对于全面的智能化医疗服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过,在智能医疗器械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仍然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1.找准使用范围,智能医疗器械不是“万能钥匙”
智能医疗器械在未来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远程医疗。《2016年美国医疗健康消费者调查报告》提到,虽然近半数参与调查的消费者中有身患慢性病的,也有没有患慢性病的,他们均表示愿意使用远程医疗服务进行急性后期照护或慢性病情监测,但是消费者貌似对使用远程医疗急性病症诊疗不太感兴趣。这就要求技术开发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就诊诉求,避免开发无用的产品。
2.患者对于植入物的接受程度还很有限
在医疗领域,目前常用的植入物基本上都与大病有关,最常见的植入物是全金属关节,而一般只有瘫痪的病人才用得着它。这也就是说不到非用不可的时候,病人一般很少选择在自己的身体中植入东西。英国药品和保健用品监管署曾警告称,大多数全金属植入物患者需要每年进行血液检测。植入物让患者不得不考虑其所带来的炎症、组织损伤、已经残留在身体中的金属碎屑给身体造成的影响。因此,对于胃病之类的“小”病,患者对于植入物的态度可能并不会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好,也就是说,大多数人不会为了实现精准吃药而植入这样的东西,除非这样的植入物可以实现无害溶解。
智能医疗器械的普及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从顶层到底层,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细节。因此,智能+医疗器械这块“大饼”,说它“香”也“香”,说它“难啃”也不是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