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投资者的心理、性格和思维特征
股票的操作状态只有四种:买入、卖出、持筹、空仓,然而在一系列投资过程中,操作股票的人的心理却异常复杂。每个操作者都有自己的操作方式和对股票的认识。有些人为什么常常失手?通过观察,可以找出投资者失败的两个基本原因。
其一,投资者缺乏对股市的系统投入,怕麻烦。
他们缺乏持之以恒、苦心孤诣的决心和耐力,而这需要通过强化训练来获得。想象一下,偶尔去体育馆举几次10 kg重的器物,这样并不足以增强我们的体能,也不足以起到健美的作用。同样的道理,想要通过粗浅的准备、冲动的直觉,以及未经实践检验的策略去打赢市场,是多么的可笑。
成功需要相当的自我超越,需要长期艰苦的实践与磨炼。一个想要在股票市场获取巨大成功的人士,自身必须具备优秀的潜质。一个困于自我缺陷的人,是很难在股票市场上有所作为的。
其二,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过度情绪化。
有些投资者无视风险,急于获利,这样他们就脱离了理性状态,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定。
关于投资心理学,有部分学者将投资者的真知灼见解读为“真正的自己”,将情绪化思维解读为“另一个自己”。这揭示了在投资过程中,人们经常处于心理矛盾和思想斗争中。
1.2.1 投资心理的挣扎与矛盾
在真正的自己与另一个自己之间游移和挣扎,是令许多投资者感到困惑的问题之一。他们常常觉得自己能够看清市场,对市场有着准确的理解。可是,这些理解和分析,无法转化为行动,无法结出成功的果实。在采取具体行动的时候,他们常常为另一个自己所左右,一行动就出现错误,往往“看得对而做不对”,因此前进不得。这一部分投资者处在深深的矛盾中,老是为自己看得对而做不对感到困惑,并为此痛苦。
这个问题的根源何在?这些投资者的真实状况,是将真正的自己与另一个自己搅在了一起。当他们看市场的时候,心里很清楚,市场是这样的或者是那样的,真正的自己常常自然而然地“涌流”出来;但当他们去行动的时候,对于得失的顾忌和担心,使他们又被另一个自己左右起来,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内心的自由已经荡然无存。这个时候,他们怎么可能取得投资的成功呢?这一部分人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他们常常想:“明明看上去正确的事情,怎么做起来就是另一个样子?”他们甚至认为,自己的市场知识已经很多了,对于市场没有什么不懂的东西,但是他们却无法成功。以图1-1为例,当股价回落至上升通道下轨附近,到底是应该买入还是卖出呢?
图1-1 股价回落至上升通道下轨
这时的投资者很矛盾,考虑的是如果买进,跌了怎么办?如果卖出,涨了又怎么办?一般而言,他们会在这种情况下徘徊,找不到出路,迈不出那最为重要的一步。因此,他们无法使真正的自己再强大一点,突破另一个自己的局限。我们若不考虑他们的想法,仅仅从他们的投资行为来看,他们的行为模式与一般的情绪化行为模式非常接近,但有一点区别,这点区别是,在他们的行为中,常常有着对于重大市场机会的领悟,虽然他们不能把这种领悟坚持下去。
若后续出现了上涨,如图1-2所示,这时另一个自己会说:“要是当时买进就好了。”而真正的自己则说:“我想买,你不让。”其实,分析不是最重要的,如何行动才是最重要的。这类投资者看市场的时候不带情绪,操作的时候容易被情绪所左右。用真正的自己来看,却用另一个自己来做,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他们看的时候有信心、有勇气,到做的时候,信心和勇气往往全部消失了。这一部分投资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他们面对的是成功的最后一道门槛,跨过去就是坦途,跨不过去,就仍然要站在海岸边,继续被迎面而来的海浪拍打。
图1-2 股价整体上处于上涨状态
大多数人的表现,依然脱离不开现有的情绪化行为,还没有清除掉作为敌人的另一个自己。在另一个自己的主导下,投资者只能形成情绪化的行为模式,所有的投资行为都被情绪所支配,行为的动因全来自市场的暗示,自身毫无主动性。这种行为模式,使投资者失去了对市场整体的把握,注意力完全被相互矛盾的细节所吸引,以至于不能自拔。市场明明摆在面前,怀疑、犹豫却笼罩其上。瞧,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会又来了,股价又一次下触上升通道下轨(见图1-3)。
图1-3 股价多次下触上升通道的下轨
这时是买还是不买呢?真正的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又会发生争执……好了,有前两次的经验,决定买了。大多数投资者就是这样,在市场中表现为情绪化的行为模式,这就是其不能成功的根源。也就是说,投资者真正的敌人,是另一个自己,是另一个自己已形成的情绪化的行为模式。市场中的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表现为这种模式,不自觉地使自己进入了羊群。这些投资者的行为不是自觉的行为,而像是被操纵的木偶的行为,这就是其不能获利的根本原因。
已买入的投资者在等待着获利,可是,如图1-4所示,股票的上升通道被打破了。他们这下糊涂了:明明是应该买进的地方,怎么偏偏变成了应该卖出的地方?对这类投资者来说,另一个自己会构成行动的障碍,任何正确的行动决策在另一个自己这里都不会顺利通过,会出现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当他认为该卖出的时候,无数的疑问会跑出来。当他认为该买进的时候,各种担心也会接踵而来。当需要止损的时候,这种情况最为突出。由于另一个自己的作用,真正的自己无法行动,从而在最需要自己行动的时候丧失了行动的能力。止损也好,积极地入市也好,都化作泡影。最后,他们只好接受市场暗示,面对失败和损失带来的痛苦。
图1-4 上升通道被打破
行动大于思考,行动高于思考。这不仅是指行动才有实际的意义,更是指在真正的自己状态下的行动。这样的行动代表了人们直觉与潜意识的能量,是针对客观情况产生的正确反应。提升和强化真正的自己,就是为了提高我们的行动能力,使我们的行动没有任何障碍。这需要清除来自我们自身的障碍(通常称作心理情绪障碍)。我们必须培养和强化行为能力,要意识到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才会成功。
综上所述,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是对炒股成败起举足轻重作用的因素,也是高手与菜鸟的分水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1.2.2 个体性格特征
孙子曰:“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股市二级市场的博弈(分红除外)可以理解为,由心理行为正确的一方赚取心理行为错误的一方的钱。那么每个投资者在入市前,都应该分析自己是什么性格,是否适合做股票,更进一步地,自己适合做哪一类股票,应该如何去做。
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以性格为核心。个性特征是指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个性特征的形成,与环境、教育、社会和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它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个性的其他组成部分相互联系,并受其他方面的制约,特别是受个体的行为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的影响。个性心理特征,是以一定的先天素质为前提,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又反过来影响心理过程的进行。
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对其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影响,对炒股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些特征影响着个体的言行举止,反映了个体的基本精神面貌和意识倾向,集中体现了个体心理活动的独特性。
□ 性格外向的人,擅长演讲,会表现出主动与人交往、善于交际、热情、友好等特点,适合当股评家或投资顾问。
□ 性格内向且具高聪慧性的人,适合从事股票技术研究或股票理论创新。
□ 富于创造性的人,想象力丰富,思维具有跳跃性,适合在股市中为主力“讲故事”。
现实中,有些人善于观察事物的细节,有些人却粗心大意,这是性格在认识上的差异的体现。此外,每个人都能产生情绪活动,但情绪产生的速度和强度却因人而异。有的人脾气暴躁,一触即发,并不适合炒股;有的人却是慢性子,不轻易发脾气,更适宜做长线,这是气质上的不同所致。
做股票对性格的要求偏重于内省,要求投资者时而敏捷、时而迟缓、时而兴奋、时而平静,在压力下能够控制情绪,面对挫折时有足够的坚韧,并且有百折不回的执着。
1.2.3 人的思维特征
炒股就是比思维、比智慧。思维是一种复杂、高级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在我国,投资者对市场知识(包括技术分析、基本分析、交易技术等)相对比较熟悉,但对交易思维(包括个人性格、投资心理、投资哲学、交易纪律等)却不甚重视。
如果把市场知识看作外部世界,其相当于罗汉拳的招式;而把交易思维看作内在世界,其相当于罗汉拳的内功。如果一个人打罗汉拳,只会招式,没有内功,是没有力量的。真正的投资高手,必须内外兼修。招式容易掌握,内功修炼却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注重投资心态、交易思维、投资哲学的修养,同时配合系统的市场知识,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思维具有逻辑性,这是指思维总是按照一定的形式、方法和规则来进行。在经典短文《逻辑的力量》中讲述了一个逻辑思维的故事。一个男孩深深地爱上了一个女孩,因为怕被拒绝,一直不敢表白。一天,他想到了一个好方法,于是对女孩说:“你好,我在这张字条上写了一句关于你的话。如果你觉得我写的是事实,请你送我一张你的照片好吗?”女孩心想:“无论他写的是什么,只要自己都说不是事实,这样不就可以了吗?”于是,女孩欣然答应了男孩的请求。男孩把字条递给女孩。女孩胸有成竹地打开字条。但是,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拒绝男孩的方法,只好恭敬地把自己的照片送到男孩的手中。因为字条上是这么一句话:“你不会吻我,也不想把你的照片送给我。”它很好地展现了逻辑性思维的魅力。
在炒股中,逻辑性思维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是什么”(解释市场)、“可能会怎样”(推测)、与“接下来怎么办”(操作);辩证性思维主要解决“为什么是这样”(原因)、股市成功的辩证标准等。
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投资人的心理思维活动,主要存在于两个意识层面之中:一个是潜意识层面,另一个是意识思维层面。艺术型投资家的投资决策,主要形成于潜意识层面之中;而科学型投资家的投资决策,主要形成于意识思维层面之中。艺术型投资家和科学型投资家是根据投资交易的正确决策方式划分的两大类型。历来著名的投资家和交易家,都可划属于上述两种类型之一。而大部分普通投资者,则既不属于科学型,也不属于艺术型,而是属于情绪型。
1.2.4 技法应匹配性格
不同个性特征的投资者,适用不同的操作方式。有的人几乎天天在学习,今天学了这种炒法,明天又去学那种炒法。新鲜归新鲜,自己操作套路老在变,一年下来也无法进行真正的总结,因为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技法。这是股票操作之大忌。其实采用哪种操作方法都可以获利,下面介绍三个不同的例子。
有耐心的做法
在笔者的朋友中,最有耐心的是一位业余老股民甲。他有自己的工作,原先也喜欢每天冲进冲出,对别人说:“做股票不要看周K线和月K线,那样做太沉闷了。”突然有一天,这个股民甲喜欢琢磨起月K线来了。从2005年6月6日的998点起来后,他忽然茅塞顿开,看清了月K线从下面起来了,于是买入一只同样是月K线低位金叉的个股,持有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一直到月K线到了高位,才卖出那只股票,他的账户资金从二十多万元一下子增长到五十多万元。后来,他逢人就说:“做股票要看月K线。也不能每天做快枪手,买进后应该多放些时间。”
短线做法
有一位年轻朋友乙正好与甲相反,他特别喜欢做短线,每天都要买进卖出。乙特别用功,每晚忙到十一二点,每星期都要把所有的股票认真过一遍,挑出他认为有潜力的股票,把它们放入自选股里。然后每天盯着,看到机会就买入,涨不动了就卖出。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泡在股市里,不停地来回折腾。他的收益同样也不错,盈利在两倍以上。
大波段做法
而笔者自己,既没有老甲的耐心,也没有小乙的勤奋。于是,笔者采用了和他们两个都不同的方法:只做大波段,以周K线为主,参考60分钟K线和日K线,同时也参考月K线。在周K线指标低的时候买进,然后持有一段时间,到周K线高位时就多关注,等周K线刚开始回落就卖出股票,等待下一次的机会。虽然这样操作经常会买不到最低点,也卖不到最高点,但在牛市中坚持下来,也有不菲的收益。
我们三个人虽各有各的操作方法,但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主要是因为都采取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一个人的性格、操作理念,决定了他的操作策略。做股票并没有统一的最佳操作方法,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你该明白了,电视里股评家所说的策略,对于你来说并不一定适合,因为他与你的性格并不一定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