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对世界原有格局的挑战
第二次产业革命造成的最大政治后果是当时列强间的不平衡发展。这种不平衡发展积累到一定地步,势必会导致原有的政治格局被打破。那些新兴的列强基于自己新近获得的实力地位,势必会对原有的世界格局发起挑战。
4.1 市场的限度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展对原有的世界格局提出了很大挑战。列宁虽然在生前并没有提到第二次产业革命,但他却非常敏锐地观察到了资本主义世界中出现的最新变化,并且写出了著名的《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他认为,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尤其在1870年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一个新趋势,那就是企业越来越大,生产越来越集中,生产集中引起了垄断,并且还产生了财团和金融资本。可以肯定地说,列宁对新事物的观察力是特别敏锐的,这其实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描述了第二次产业革命。
列宁还敏锐地抓住了另一重点。他指出,帝国主义阶段的特征之一,是帝国主义列强已经将世界市场瓜分完毕,为此提出了世界市场的争夺问题。应该说,列宁的理论完全是独创的,因为此前没出现过这种理论。按照传统观念,也就是按照亚当·斯密的经典著作,市场是无限的,在自由竞争状态下,无限的市场中应该有无数的供应商和无数的购买者,谁也不能单独控制价格,因此市场没有总量的概念,只有供求的平衡。马克思的市场理论同样也继承了亚当·斯密的思想,但马克思却提出了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就是指资本的有机构成是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的,不变资本所占的比例也会因此随技术进步而提高,由于利润乃是由活劳动带来的,因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就使得利润率不断下降。马克思认为,为了能够使利润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得到扭转,就需要不断地去开拓新的市场,新市场带来的新投入就会使平均利润率下降的规律得到遏制。马克思只是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探讨了市场的有限性,但列宁却更加明确地提出,市场已经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完毕。
应该说,市场被瓜分完毕与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展有很大关系。第二次产业革命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洲的市场在空间和时间上是完全同步的,信息可以瞬间获得。在此之前,各洲间的信息交流是存在时间差的,也就是存在时滞。时滞的存在意味着人们只能够知道一段时间之前的市场情况,但现时的情况什么样并不知道。这就使市场总是会处在一种不确定状态中。运输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在现代航运业产生前,人类的远距离运输能力比较小,不同市场的连接也是很困难的事情。此外,工业动员能力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现代工业出现后,当出现某种短缺时,出现短缺的部门很快就会有新的资金和劳力的进入,短缺很快会消失。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次产业革命首次使市场限度明确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一国的生产能力形成后,如果其产能被完全动员起来,那么销售就将会出现问题,而这也将会导致某种产品的过剩,随着过剩而来的就是生产利润的下降。第二次产业革命后,这种产能过剩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了。正是这种产能过剩使市场开始成为大家争夺的一个焦点。
尽管利润率下降和市场的争夺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后一直存在,但利润率下降并非没有任何限制,利润率下降规律是可以通过不断开拓新市场加以抑制和延缓的,就好比地球引力随时都在起作用,但飞机还是能够飞上天,这是因为有另外一个规律与之对抗。而这一点也就意味着,对利润率下降规律,可以通过开拓市场的方式来抵消其作用。但这只是从微观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列宁则是从另一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的。列宁认为,地球上的市场从空间上说是有限的,开发到最后也就没有了,但市场的占有与针对某个地域的政治或军事性的占领以及在经济上的开发是明显不同的。地域面积与市场大小往往并不是完全相等的,例如,香港的地域面积非常之小,但市场却是很大,因而完全从空间角度还不能够将市场有限性问题的本质描述出来。对这一点我们只能说,第二次产业革命后,市场的限度问题开始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4.2 能源和金属矿资源重要性的上升
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后,能源就开始变得至关重要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后,动力系统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革命性变革,仍旧以人力和畜力为主,后来才出现了煤炭。第二次产业革命后,世界上才开始出现新的动力系统,诸如汽船、火车、汽车之类的交通工具需要有新能源的动力。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得能源成为一个独立于所有产业部门之外的战略经济部门,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能源是稀缺的、有限的、不可替代的。正是这种特殊性使能源作为一种产业开始独立于所有其他经济部门,而这点也正是第二次产业革命带来的结果。
人类进入第二次产业革命阶段后,对能源的依赖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相比的。如果离开能源,人类的发展会大大减缓甚至停止。在一定科技条件下及在一定时间点上,人类可用的能源总量是可以大致计算出来的,谁掌握了能源,谁也就占据了战略上的主动地位。能源的重要性对世界政治格局同样也产生了巨大影响。正是在能源的影响下,世界战略要地开始重新布局,一个没有能源或能源稀缺的国家即使发展很快,但战略上却与一个发展不快但却有丰富能源的国家拥有平等地位,因为它们两者间需要交易。最明显的就是中东地区的国家,因为它们拥有丰富的石油储藏,人均GDP目前已经达到三万多美元。世界经济地理不同于世界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是和产业发展相联系的,能源的分布大大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除能源外,第二次产业革命导致的另一个重大后果,就是使钢铁以及与钢铁相联系的黑色冶金和有色冶金对战略格局具有巨大影响。一个国家如果拥有丰富的铁矿、锰矿及各种稀有金属矿产,那么这个国家在世界格局中也就具有了重要的战略位置。例如,巴西铁矿砂资源极为丰富,占全球总储量的6.5%,为世界富铁矿第一生产大国,巴西的淡水河谷公司(Companhia Vale do Rio Doce,CVRD)是头号的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其与力拓、必和必拓一起占到全球铁矿石供应的80%左右,光是淡水河谷本身就可以对世界铁矿石价格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近些年,巴西、澳大利亚这些盛产铁矿石的国家在铁矿石及相关产品的价格谈判上的绝对优势地位也越显突出。
4.3 战略要地和海权
新能源和新材料需要的油田和矿藏与适宜人类生存的那些地方或者说人类聚集地是很不一致的,例如伦敦或纽约这种聚集了大量人口的城市往往远离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储藏地,但人口聚集的地方恰恰是最需要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地方,伴随这种需求而来的就是对便捷和迅速的交通运输的需求。交通的重要性历来都使得“交通要塞”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要地,它们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与能源和矿藏的重要性相提并论。例如,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联系亚洲、非洲和欧洲并且承担了全球50%以上石油运输总量的马六甲海峡,连接着黑海与地中海的伊斯坦布尔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与中东石油密切相连的波斯湾,所有这些交通要塞历来都是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所谓海权,是指对海洋的控制权。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近代海洋交通技术曾经把整个世界从陆权时代推进到海权时代。从世界文明发展史看,海洋文明是历史上最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文明,它们经常扮演着历史火车头的角色。靠海外贸易与强大海权共同支撑的基本社会结构,保证着这种开放性社会与外部异质文明世界的接触、交流、碰撞、融合和互动,不断地刺激着社会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从而最终形成有利于精神创造和物质创造的肥沃土壤。从15世纪开始,对外贸易就成为欧洲列强争夺海权的主要动因之一。但第二次产业革命后,这种情况开始出现一个重大的变化,能源与矿藏开始成为列强争夺海权的主导原因。一方面,能源与矿藏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不均衡;另一方面,世界各国对能源与矿藏的消耗同样也不均衡。这就使能源和矿藏需要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例如日本是世界第四大能源消耗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它对石油的进口依赖度为98.6%。2002年,日本进口石油533万桶,来自欧佩克的进口则占79%,这部分的进口完全需要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所以,日本虽然四面临海,但由于资源的海外依赖程度高,因而日本仍然有十分强烈的海权争夺欲望。澳大利亚和巴西蕴藏丰富的铁矿石,但铁矿石的巨大消耗却是在北半球的德国、美国、日本,铁矿石在南北方的重新配置也需要通过海洋运输来完成。可见,第二次产业革命对能源和矿产的大量需求催生了争夺海权的欲望。
自从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后,市场、能源、新材料以及战略要地与海权这四个要素可以直接地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如果一国在所有这四个要素上都没有优势,那么它曾经拥有过的那些优势也将会逐渐地消失掉;与此相反,如果一国掌握或者是控制了所有这四大要素,那么它的强大也就指日可待了。
笔者认为,从上述四个角度来观察第二次产业革命后的世界格局,才能够充分地发现经济对政治的影响力。第二次产业革命首先在生产力上造成了巨大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如果对应到这四个要素中,就会逐渐改变原有的世界格局。也正是各国对这四个要素的争夺,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及连绵不断的地区性战争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