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改造危房,建设生态村寨[1]
Build Eco-villages by Renovating Dilapidated Buildings Scientifically
贵州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自关心、亲自安排的一件大事,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抓得很紧的一件大事,只能办好,不能办差。最近,我到几个村子,看了几户去年改造的农村危房,看了一些准备纳入今年改造的农房,产生了一些想法,与大家交流。
第一,农村危房改造重点是改造危房,不是改造旧房。从农村危房改造的起因来讲,去年凝冻灾害期间,中央领导到贵州视察工作,针对灾害中倒塌的房屋,作出重要指示,当务之急是救人、救命,赶紧解决没房住的群众住房问题。后来,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除了因凝冻倒塌的住房外,其他一些很危险的房屋也一并纳入改造或重修。对贵州省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去年全国农村危房改造资金是2亿元,全部给了贵州。中央的政策指向就是改造农村危房,而不是旧房,重点是解决那些居住条件十分简陋、十分危险的农民住房问题。但是,我到一个村子看到,情况不是这样,今年纳入改造计划的20多户农房中,有的房子谈不上是危房,只是旧房,完全可以居住,把这样的房子当成危房来改造,既无必要,又浪费巨大。我询问了一些农户,问他们是自愿改的,还是政府要求改的,有的农户说是政府要求的。这样就很危险了。因为,对于农民来说,盖一套房子有的是积了几代人的心血,目前,安全居住不成任何问题。如果政府硬要他改造或是重建,政府拿不出这么多钱,让农民自己拿钱也是不必要的浪费。而且,现在有的人也会抓机遇,听到危房改造的消息以后,不是危房的也想纳入改造或重建,想让政府出钱给他盖新房。因此,有必要再强调这次改造的重点就是危房,不是旧房。
第二,农村危房改造重点是改造,不是全部推倒重建。我到村里调研的时候,听当地的同志介绍说,农房改造就是要推倒重建,就连建设部门提供的也是推倒重建的图纸,这是有很大问题的。对此,一定要实事求是,根据农房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不能一概而论。对那些面临倒塌、居住确有危险的,当然要拆除重建;对那些主骨架和基础很好,只是有所破损的房屋,通过维修、加固等方法进行改造,就可以安全居住,或者按照统一的图纸进行改造,就像遵义“四在农家”一样,对墙体进行粉刷和整修,没有必要推倒重建,这样,政府给农户的补助资金也足够负担。对于部分条件比较好的农户,可以在有积极性、自愿改造的基础上,给予适当补助,引导他们自己开展房前屋后的装饰、美化,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如果都推倒重建的话,政府资金负担不起。总之,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从实际需要出发,把改造和新建结合起来,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
第三,政府对农村危房改造是补助,不是全包。农民建房,祖祖辈辈都是以自己为主,这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从中央、省、市到县,各级政府都拿钱出来进行补助,这是关心困难群众的实际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生理念。但是,危房改造资金政府绝不是全包,主要是补助性质。如果由政府全部出资为农民建房,那么,今年要改造2万多户,明年要改造3万多户,每户最低大概需要30000元,总共需要15亿元资金,政府即使整合各种渠道的资金,打捆使用,包得起吗?就算是让农民贷款来做,有的农户是没有偿还能力的,最终还是由政府信用来“兜底”。因此,这次危房改造必须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导、群众主体、突出特色”的原则,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使危房改造成为农民自觉自愿的行为。
第四,农村危房改造一定要系统设计,不能单一从事。大家要思考,为什么贵阳村寨建设的水平落后于遵义呢?也许有的人会说,是因为贵阳经济相对发达些,危房改造工作启动得早,而遵义比我们启动得晚。其实不然,遵义“四在农家”已经搞了好几年。我看主要原因在于,遵义以“四在农家”为抓手的村寨建设,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一点点地积累,以点带面,逐步地推开。而贵阳市对农民建房没有系统规划,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有钱的、条件好的农户自己盖房子,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二是农民原来没有钱,土地被征拨以后,拿着征地拆迁的钱盖房子,也是想怎么盖就怎么盖,这种情况较为普遍;三是这几年辛辛苦苦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所盖的房子,也没按统一规划和图纸改造,想怎么盖就怎么盖。比如息烽县鹿窝乡,去年改造了一百多户,只有少数几户是按照图纸建的。如果贵阳市的农村危房改造都像这样,那政府的补助,建设部门搞的规划、设计的图纸,不都白费了吗?
怎样做到系统设计,不单一从事?就是要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加强乡村统一规划建设,突出文化特色,而不是制造新的建筑垃圾。当务之急,对在建的农房要尽可能按照建设部门提供的图纸进行改造、建设。以后新建农房,要以村为单位,集中规划建设。要整合各方力量,把危房改造与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村庄整治工作结合起来,与通村公路和串户路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沼气建设、改厨、改卫等结合起来,使农民群众不仅能住上新房子,还能走水泥路,喝干净的水,用清洁的沼气、亮堂的厨房、水冲式的厕所,全方位改善生活质量。现在,贵阳市有的村寨既不整齐,也不清洁,牛粪、猪粪、狗粪、鸡粪到处都是。我们不是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吗!像这样的环境,游客还会来吗?即使来,也只会来一次,不会来第二次。另外,农村的道路建设特别是进村路、串户路不一定要搞水泥路,贵州到处都是石材,完全可以就地取材,铺石板路,这就很有特色,是最好的与自然相和谐。在这方面,村党支部、村委会要组织发动农民积极投工投劳,一年建一两公里,慢慢地积累。
全国许多地方的农村建筑错落有致、特色鲜明,像安徽宏村、江苏周庄、江西婺源,经过若干年的积累就成了建筑文化。贵州也有很好的例子,像西江苗寨,老祖宗修建的吊脚楼规模那么宏大,现在都变成了文物,可以申报世界遗产。因此,我们开展危房改造,无论如何要体现出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让后人在评点这段历史的时候,认为他们的前辈是有智慧的。我现在非常担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花了这么多心思、这么多资金,会不会又建一批建筑垃圾?现在层层在签责任状,层层在表态,但很多工作就是“在表态当中落空”,“在签订责任状中走形式”。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不能光表态,不是简单地在农户改造农房的申请上划个圈,给点钱就可以的,关键是要把工作扎扎实实地抓好。这是需要各级干部流大汗、吃大苦的。各级都要落实责任,严格奖惩,切实履行职责,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履行好具体责任,村级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动员他们自觉服从统一规划,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环境。总之,要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契机,借机成事,努力使贵阳农村的村容村貌确实有一个大的改善,多建设一批民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良好、文化特色鲜明、能够传承下去的精品村寨。
注释
[1]这是李军同志2009年3月22日在贵阳市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