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英雄”意象与爱的命运
《爱之书》第二部写于1836年11月,包括22首诗,多为短章,就艺术性来说不如第一部分,但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主题虽然一如既往地吟咏爱,但马克思思考的范围已经不限于此了,视野更为展宽了。
一、精神世界的“护身符”
在首篇《护身符》( Am ulet)中,马克思以一种颇为自信的状态出场,声称在物换星移、时光如水般流逝的过程中,自己成长了。不管是在风和日丽的坦途上,还是处于雷霆震荡的困境中,都达致纵观岁月、笑视沧桑的心理境界。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因为自己找到了一张“护身符”。它能医治创痛,激发灵感,唤起心中深蕴的志向,冷对尘世的讥讽,当然,靠它也能培育起爱情之苗。这是自己精神世界“永不枯竭的源头,时时激起奋进的力量”[74]。
(一)爱是毒液
一个自信的人应具备直面真实乃至残酷的现实的勇气和能力。与第一部中不管对方态度如何始终以温馨之爱来对待的看法不同,在《毒
液》(DasGif t)中,马克思意识到,在现实中,常常会发生两极相通、相反相成的情形。以爱的复杂性来说,情感的付出可能意味着灵魂遭受折磨,甚至爱人也许会变成“妩媚迷人的魔女”,而毒药恰恰出自其甜蜜的妙手,品尝“蜜汁”成了扩散“毒液”,明亮的眼睛转瞬间“饱含忧郁,黯淡无光”,“忘情地扑向你的胸膛”— — —这也就标志着“我走向死亡”[75]。将爱与恨联系在一起考量和诠释,或许意味着对爱的理解的深化。
(二)两位天使
护身符在另一首诗《神座之歌》(Pul t lied)中幻化为两个天使。
在柏林大学的宿舍,马克思的书案上有一个高高的台座,上面立着一尊天使的雕像,眼含笑意,脸色泛光,胳膊强劲有力,温存地俯瞰他人,又仿佛张开温柔的翅膀,给人送来智慧和祝福。马克思将其视为自己的守护神,有它陪伴,自己便感到宁静、安康,充满了青春的力量。每当他独坐案前,总要对其深情地凝视一番。不过,他也感到遗憾,守护神护卫自己,但并不能给自己以情感的慰藉,也从不赋予自己诗的灵感。
那么,谁才能使马克思诗情荡漾呢?是另外一个天使。她悄悄地潜入马克思的视界,缥缈无常,恍惚不定,仿佛在十分遥远的地方,却又总是出现在马克思的心上。马克思曾试图借诗篇来描绘其形象,但她有如梦幻,即使近在咫尺,也无法将她留在身旁。
可以看出,这两尊神的形象,正是远在特里尔的父亲和燕妮的化身:一尊是自己的守护神,一尊是自己爱的天使。
(三)冷冰冰的星星
身在远离故乡的柏林,在学习之余的夜晚,马克思思念着父母与燕妮,情景交融,联想无限。《致星星之歌》( LiedandieS tern e)描述的就是来自这种情境中的灵感。
美丽的繁星,遍布蔚蓝的天空,似乎从不惊慌,而是成群成串,展现着隐隐约约的姿容,在黑夜中发着微光。一个情思绵绵的人,总会睹
物寄情,在其眼里,辽阔的天空仿佛成了温柔感情的长河,有时显现出纯洁心灵的欢悦,有时又展示着复杂多样的情愫,诸如苦闷和忧愁。当然,如果这又是一个充满爱意却得不到回报的青年,他可能会将自己的感受再次向无言的星空诉说:“你们只是永远/在宁静的天空闪耀,/而诸神却永远不会/把热情注入你们的怀抱。 ”[76]所以,星星看上去如同火点在跳动,但其实没有热忱慈爱的灵魂,冷冰冰的寒光仿佛是它们在天空发出的嘲笑,讥诮天底下人们的事业、追求和忧伤,藐视人们希望破灭,激情转成悲凉,无爱的人在痛苦中渐渐衰老,在绝望中走向坟场。天上和地下万物依旧,人世却历经磨难,上演着数不尽的悲喜剧。自然物不懂得人间的疾苦,即使有人粉身碎骨,遭到灭顶之灾,也不会有一棵树会因此而断裂,不会有一颗星星陨落。
两相对比,此情此景是多么令人感伤!设想一下,如果星星也有情感,它们大概不会用虚假的辉煌来伪装自己,天空也许不会澄澈明朗,四周也会夜色茫茫吧。
满天星斗啊,人是带着情感来仰望你们的,对你们寄予希望,也寄托着永恒的祝愿。你们领会到这一切了吗? !
二、爱的忧思、疑虑与“壮美”
(一)爱的忧思与解脱
恋爱之美好,最在初恋时。马克思以“两颗星”( Diezwei S tern e)为喻对此做了精彩的描绘,极富韵味。
在遥远的天际,有两颗金色的星星,“展开明丽的翅膀轻轻飞翔,/好等待将来同声共鸣”[77]。它们总是很奇妙的样子:永远彼此规避,但又总是互相亲近;眼看就要携手,却又各自把手抽回。这不正是处于初恋时的男女普遍的状态和情形吗?欲爱未爱,甜蜜而纯真。
但马克思在这里又不无多余地予以“强调”和“澄清”,说这两颗星星并不是喻指他和燕妮;因为在他看来,他们两人早已过了这样的阶段,“因为我和你永远难分”,“我的爱流进你的心灵”。那么,他们现在是什么情况呢?“越过广袤浩瀚的空间,不顾世间的纷争和怨愤”[78],就是说,他们是带着苦涩之情在彼此思念着— — —较之于初恋的情形,随着岁月的流逝和空间的分隔,爱的沧桑感由此也就显现出来了。
愁思绵绵,大千世界不能慰藉马克思的心绪:哪怕他获得了星空全部的热量,吸收了整个太阳的光芒,也不会觉得自己的奋斗能得到报偿,心中的愿望会获得满足。再大胆想象,如果有所谓魔力无穷的神存在,也不能使他安定下来,因为他胸中充溢着、激荡着精神的风暴,但遗憾的是始终得不到应答和回馈。人世间的天地如此狭小,拥挤的人们又躲不开纷扰,但马克思的梦想只能在这里实现,他的希望也摆脱不了尘世的喧嚣。在这漫长的精神长旅和内心无止境的争斗中,他感到,仿佛远方有一道符箓,用魔力把他驱入茫茫迷雾之中,使他永远无法接近爱的目标,这不免使他忧虑忡忡,唯恐种种辛劳都白费力气。
怎么能改变这种状况呢?寄希望于燕妮,寄希望于爱!“你的眼睛比蓝天还要深邃,/你的目光比太阳还要明亮”[79],只要看看燕妮热情的双眼,只要她的嘴唇吐出一丝气息,说出一句温暖对方心房的话,只要她爱意坚定、不再彷徨,马克思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找到问题的谜底。尽管马克思也知道,声音转瞬就会消失,言语并不能保证什么,它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但即便如此,他也会欣喜若狂,情绪激昂,如同被卷进欢腾的巨浪。
在他的世界( Welt)里和心目中,三样东西永恒无限、永不磨灭:燕妮、宇宙和精神。
(二)激情的勃兴与消失
壮美常与优美相连,指能使人产生崇高、严肃、雄壮之感。与优美的小巧、和谐让人心生爱怜不同,崇高则是巨大以至于无形的“壮美”,让人心生畏惧甚至恐怖,所以康德称其为“可怖的崇高”[80]。
《钟楼上打钟人之歌》( G l9c k nersTur m lied)描述的就是一幅激情产生的壮美图景。
雷鸣电闪,雨骤风狂,大风呼啸,尘土飞扬,四野昏黑,一片迷茫。漫天的尘埃夹着冰雹,笼罩着钟楼的楼顶和围墙。房屋在震颤着、摇晃着,人们看了心中不免会产生惊惶。这排山倒海的力量,仿佛是一个被长期束缚在天堂里的魔鬼,一旦从沉睡中惊醒,就会穿过漫长的悠悠岁月和杳渺的穹苍,汪洋恣肆、自由自在地翱翔。它呼啸而过,迅猛向前,倒海翻江,震天动地,不可阻挡。每经过一个地方,它都摧枯拉朽,致使处处断壁残墙,一副可怕的破败景象,而将它赢得的胜利反衬得特别辉煌。
更为奇幻的是,这神威的力量最初竟来自身处黑夜之中的仙女身上!身处厄境,她们的灵魂却充满自信和力量,彼此情投意合,将心灵之光聚结在一起,汇成了一片炽烈的光芒。这闪电的强光放射出全部光彩,把大千世界照得通明透亮。然后,这些仙女各自分离,从天上骤然而降。她们不断坠落,每人闪着的微光渐渐变暗,最终竟失去光芒。她们在毁灭四周的一切,也在毁灭自身的力量,最终其灵魂也走向灭亡。
人类心灵的命运不也总是遭际如此这般“大喜—大悲”的转换吗?一颗颗善良的心灵齐声歌唱,歌声中充满了挚爱和欢愉,带着尘世神圣的愿望,向天上飘荡。这时,整个心灵都感到舒畅,四周仿佛也有珠玉在熠熠放光。但是,激情容易消失,转瞬间心灵便又遭到挫伤,只剩下怨恨、失落和迷茫。
(三)梦的超越
在一个暑热的夜晚,马克思疲惫不堪,昏昏沉沉倒在床上,神思迷离恍惚,心中满含悲痛和哀伤。他对着小小的灯盏发出的光亮( DerLamp e Lich t),发出低沉的喟叹:既然自己已经如此憔悴,可怜的灵魂为何还得不到安宁呢?
吹灭油灯,火焰化作一股轻烟,在漆黑的房间里袅袅上升,看着这一切,马克思感慨连连。他甚至忌妒起灯焰短暂的一生,觉得它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即使熄灭了也可以在梦的王国里飞腾。联想到远在家乡、尚把握不准她对自己的态度和感情的燕妮,他此刻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倘若燕妮愿用轻柔的气息,吹灭他心头的火焰,他也可以化为轻烟,飘向那神圣的梦境了。
梦是美好的,在梦中没有黑暗笼罩,相反总是洒满和煦的阳光,天宇浩瀚而温馨,就像恋人的眼睛一样,纯净而明亮。谁不愿意永远沉入这样的梦中呢?
那么,梦乡何在?在马克思的心目中,燕妮就是那个梦乡,她就是镶嵌在天空的珍珠,坚信到时候这颗珍珠是会镶在自己身上的。幻想着那个时刻尽快到来,届时自己该多么豪情满腔、心潮激荡啊!至此,马克思暗自发誓,要通过艰辛的情感磨炼,实现美好的愿望,赢得恋人的芳心。
(四)自况:昂扬的人生
在《感触》(Emp find unge n)中,马克思对自己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年年岁岁,人世间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动,从涓滴尘埃到茫茫苍穹,从婴儿的摇篮到死者的荒冢,人生浮沉,草木荣枯,四季往复而无穷。个体的灵魂就这样在时空中飘忽,直到它精疲力尽,随着自己的主人一同毁灭。这就是人的宿命!
那么,在这之中,人应该怎样度过呢?碌碌无为、听天由命吗?当然,这种选择也没有什么不对,但马克思的情况和理解却完全不是如此。
激情支配着马克思的人生。一旦心中涌起了这样的情愫,他就再也不能从容、镇定了。不论在爱恋之时,还是在产生怨怼之际,他都会身心颤动不已。别人可以心满意足,可以盲目乐观,可以闲适恬静,而他心中却激荡着永恒的渴望、澎湃的心潮和不可遏制的热情。他总感到自己的生活范围太过狭小,更不想与时俯仰,随波逐流,也不想在虚无缥缈中永远飘荡,或者用堂皇的外表掩盖恍惚的内心,他只想不停地奋勇前行。他想拥抱万里长空,想把世界融汇于心胸,希冀在挚爱和仇恨之中,人的生命之泉、创造潜力能够不断喷涌出来。他也做好准备,试图用理性和情感的威力来把握世界的真谛,勇敢地去获取知识,掌握艺术— — —他认定,这二者是上天赐给人类最高级的礼物。
于是,马克思就为自己的人生确立了这样的度过方式:勇往直前,摧枯拉朽,永不懈怠,永不停留;绝不畏首畏尾,绝不庸庸碌碌,绝不噤若寒蝉,绝不无所追求;切忌在空想中虚掷时光,切忌在枷锁中犹豫、彷徨。他坚信,只要胸怀渴望,就可以开创事业;只要胸怀壮志,就能勇奔前程。
(五)灯儿知我心
在《静夜思》( A bendstunde)中马克思描述了自己灯下思念燕妮的心境。
灯儿悄悄地燃着,光线微弱而柔和。它常常目睹马克思形影相吊、独自一人沉入幽思遐想的样子。灯儿知人心,它仿佛了解马克思的忧伤,于是与他同声哀叹,经受无边痛苦的折磨;它甚至晓得,自己的光和热,与马克思看似激奋的心情相比,早已黯淡。
但是,也不妨这样来遐想:这奇妙的光亮,安静而又清朗,多么像远方燕妮的心思发来的回射之光!
(六)爱的煎熬与虚妄
爱为什么会导致痛苦呢?因为它不是一个人的情感,而是双方的意愿。如果二者不匹配、不对等,那么就会好事多磨,甚至夙愿难酬。《抱怨》( Klag e)描述了这方面的情形与感受。
一方大胆地挣脱羁绊,热情地呼唤,另一方却嘴唇禁闭,缄默不语,“眼睛未传来那怕是瞬息的秋波”[81]。这是常见的情况。对于爱来说,付出未必会得到回报,尽管自己意志坚决,但很可能最终不过是一场徒劳;一生没有间断寻觅爱情,但也许并不能因此就必然结出果实。持续燃烧的激情也可能化为灰烬消散,最终只留下一片惆怅,让人黯然神伤— — —情爱甚笃的心灵遭受到的只是累累的创痛。
这就是费思量的、琢磨不透的爱!
(七)由爱主宰的人生
《我的追求》(M einS t rebe n)记述的仍是马克思当时的愿望和情愫。
古往今来,人们写下多少汗牛充栋的书!它们讲述生命的起源,描述星斗的运转,讲解人生的历程,内容神秘而又深奥。但此刻,马克思不想研读这些著述,也不关心什么星星如何运行、发光,宁肯将它们弃置一旁,不愿在书中流连、徜徉。陷入爱的深渊的他,只想听到燕妮的哪怕只言片语,不管口吻如何,声调怎样,在他听来都是悦耳的音乐,又像天体奏出的和声,蕴涵着无限的情意,斩钉截铁,字字铿锵。这些言语一旦由心爱的燕妮之口说出,就会使马克思豁然开朗,仿佛整个世界都笼罩在这美好心灵的鸣响里,愈发美丽。
总之,不管对方愿意不愿意赐予自己如此的爱意,马克思总会怀着一片真情,愿向燕妮献出整个心灵!
三、船夫、勇士、将军与爱
(一)精神追索者的命运
在高高的山坡上,屹立着一座古堡,它像一位智者,饱经岁月的风霜,如今显得宁静而又孤寂。它俯视着山中景象,看淡了世态的变迁和人间的沧桑。
无独有偶,在古堡里也住着一位孤寂的老人。他一头长发银光闪耀,终日按照固定的时间节奏有规律地生活着,不顾窗外惊雷轰鸣、风雨呜咽,只是一味地在室内埋头研读古旧抄本。一卷卷破烂的羊皮纸古书,铺陈在他面前。他带着强烈的求知热望,苦思冥想,对一页页手稿仔细研究,连任何细枝末节也抓住不放。在他眼里,这些古书不是发黄的纸张,相反,它们如火焰般散发着热量和光芒,每章每节都生动活泼,字字句句都灿烂辉煌,不仅叙述了万物的孕育、创生过程,更揭示了人世的变迁、天上的奥秘。外在地看,读书生活乏味而枯燥,但仿佛有一道符箓,这些古书的内容却使老人心醉神迷,内心无比激动。他痴迷地沉入书中描绘的梦幻之乡,胸膛充满神圣的信念,他要弄清什么是欢乐,要从书中寻找到人生的幸福和美好的理想。
但是,时长日久,老人也逐渐悟出,书中表达的奥义有如幽灵(Das Gespens t),幸福的谜底依然恍惚而无解,自己孜孜寻觅的梦想其实不可能实现。这让他无比沮丧。这种情形就像自己居住的古堡,虽然有阵阵奇异美妙的音响不时地从窗户飘出,但开满鲜花的房屋已被铁钥锁住,自己用尽全力想挣脱锁链,排除障碍,可是刚刚把这千年古堡炸开,它便又砰然关上,似乎总是在戏弄他。那倏然关门发出的轰响,宛如魔鬼的笑声在空中回荡。
对于精神探索者来说,理想与现实错位,落寞与嘈杂共存,年复一年不停的劳碌没有结果,一次又一次付出的艰辛没有回报— — —这是他们的宿命吗?诗歌的最后是一幅悲壮的剪影:老人支着枯瘦的胳臂,周身笼罩着梦幻般的阳光,形影孤单,寂然枯坐,眼泪缓缓地流淌下来,挂满他那苍白的脸庞。无法实现胸中的愿望,他感到异常的凄凉,但要命的是理想没有泯灭,其心中仍然怀着不变的渴望!
(二)梦是心中想
按照心理学的常识,梦与人的心理关系非常密切,它实际上是人入睡后将其醒着时的思想和心绪转换成物象和事件了,即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样说来,恋爱中的人焉能无梦?倘若如是,梦醒后的回味便更有韵味和情致了。
“夜的魔力,/把我俘虏,/直到睡醒— — —/才知道这是场梦。 ”[82]很多人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白天的生活总是匆匆忙忙,沉湎于“争斗与操劳”,只有在夜晚的沉思中,忘却了周围的状态,纯洁的心中满怀着憧憬进入梦境,至此才感到安谧、宁静。曾被白天挤占的自我空间,顿时塞满了梦境,那些被压抑的情思和体悟随即迸发了出来。我们知道,夜晚占据着人的生命长河的一半时光,怎么可以忽略它的存在和梦的意义呢?人在清醒之时、在朗朗乾坤之中回味一下梦境,叩问一下自我,不是非常必要的事吗?
马克思这样向燕妮描述和倾诉自己的梦:清早,离开梦神摩耳甫斯(Morphe u s)[83]的怀抱,要从事一天的劳作了,这时蓦然想起昨晚梦中出现的图景。轻风和煦中出现了一个模样非凡、神态圣洁而高贵的幻影。她分明在说:“我的名字叫爱。/我的形体正在此飞翔,/它被轻薄的帷幕遮上。 ”[84]于是自己斗胆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地揭开薄纱,只见一位女神迎面伫立在自己面前。她美艳绝伦,神态端庄。一见到这样的形象,自己就无法移开凝视的目光,情不自禁,心驰神往,急切地要拜倒在她面前,表达热切的渴望。女神也心领神会地向其投来温存的一瞥,愈发显得圣洁、崇高而又俊俏。
这个梦说明了什么呢?马克思明白了:自己胸中激情澎湃,苦苦追求着的是爱的酬报!在梦中,自己大胆表明心迹,称那位女子为自己的女神;可是,在现实中,燕妮却听不见,也不知晓自己是怎样虔诚地对她立下那些爱的誓言的,所以马克思不无怅惘地在心里对心爱的人说:“可是,燕妮,假如我的话你并不听信,/召唤,也徒费苦心。 ”[85]
(三)海上船夫歌
对于长年出海的船夫来说,海不再是自然物,而是活生生的精灵,是可以交流和倾诉的对象、解除生活寂寞的陪伴、爱恨交加的对手。《海上船夫歌》( LiedeinesSchi f fersauf derS e e)表达的就是船夫对海的诉说。
船夫一会儿像哄小孩,说你们尽可戏耍,尽可喧闹,也可在我的船边汹涌咆哮,但你们必须让我的船驶向目标,并且要尽可能顺从地为我效劳。一会儿又像在对一个刚刚结识的朋友介绍情况,告诉他说,不要看自己像一支离弦之箭,飞快掠过水面驶离陆地,但是心却留在了岸边,因为亲人们正在期盼着自己返回家园,过去虽然也久经风吹浪打,但情况都不错,总是能驾船平安凯旋。一会儿又像面对一个对手控诉其残暴,说在汹涌澎湃的大海深处,安息着自己的兄弟,是狂风恶浪把他拽下海底,如今说不准海水正吞噬着他的遗体呢。说来话长,那是很久前的事了,其时自己还很幼小,其兄弟鲁莽地解缆起航,划动船桨劈波斩浪,不料撞上礁石,船沉人亡。于是面对着汹涌的蓝色波涛,自己在心中立下誓言,要向你们讨还血债,为兄弟报仇雪恨!这时船夫像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仿佛在向晚辈豪迈地回首自己驰骋大海的经历,说自己信守誓言,履行承诺,尽管大海暴跳如雷,但自己的船行驶在波峰浪脊之间,总是平稳地向前航行。特别是每当大海咆哮,钟楼上钟声发出警报,风暴猛烈呼啸,大地狂风怒号,自己便迅即跳下卧床,抛开安乐的小窝,迎着风雨扬帆起航。自己是在与暴风雨的搏斗中锻炼得更加坚强的,决不等待和奢望有什么上帝来帮忙,相反总是满怀信心把船帆系紧,依赖星辰的指引,果断、坚定地航行。这种经历使自己聚集了经验和力量,激发起如火的热情,将意志锻炼得如钢似铁,在生死搏斗的危险关头,不仅毫不畏惧,甚至不由自主地唱起豪迈的战歌……
叙说到此,船夫释然了,对对手不再记恨,语气也平和了许多。这时诗如回旋曲,再次重复了开头一段句式:“你们尽可戏耍,尽可喧闹,/尽可在我船边汹涌咆哮,/你们必须把船儿载向目标,/你们要顺从地为我效劳。 ”[86]接着,船夫像一个智者,分析起事情的两面,祸福的转换,说:虽然你们已将我的兄弟残酷地拖走,拽进浪花翻滚的旋涡,咬碎了他柔弱的躯体,把他葬入了海底,但是他的灵魂已飞向天空,飞到上帝的身旁,不仅他现在安得其所,更重要的是他的经历启迪了我,在以后的航程中,劈斩滚滚波浪,压倒狂风呼啸,制服脚下巨涛,用自己的双桨,让船儿离开幽暗和恐怖;同时教诲你们要约束波浪,保护人们免遭厄运。海洋不会永远是面目狰狞、深渊狂澜的样子,而应该是波平如镜、映照着蓝天和白云的碧波大洋。看着这样的图景,吸进新鲜、凉爽、沁人心脾的海风,人会顿觉天地无限宽广,敞开自己的心胸,就不再为市井的喧嚣、尘世的困顿而惆怅。天上闪耀着阳光,
潮水载着人远航,目光自由奔放,内心便能宁静和安详。
很显然,这首诗的主题已经超越了男女之爱,充分表达了马克思基于这种爱而生发出的对理想人生的向往:不慕虚荣,不追时尚,渴望战斗,意志坚强,毅力非凡,苦淬大业。在“致燕妮”的情诗中能做出如许的表达,显现的不是自负,更不是自卑,而是马克思的自况,是他一生的坚守和行动,至死不渝,始终如一。
(四)爱助力英雄
人人渴慕英雄,但英雄不是“愣头青”,不是莽撞汉,不是“一根筋”,英雄也有软弱、彷徨、苦闷乃至退却的时候,但他们会审时度势,借助条件、环境和外力,适时地调整,渐次获得成功。或许是《海上船夫曲》写得太慷慨激昂、凯歌挺进了,接着在《转变》( Um wand e‐lung)中,马克思描述了结局相同但过程异常艰辛的奋斗经历,特别表达了借助爱的力量自己才能勇往直前的感受、体验和强烈愿望。
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英雄困境”:茫茫大海之上,海礁林立,了无人烟,只有怒涛在激荡,风暴在肆虐。勇士在乘风破浪,但他劳累过度了,面颊苍白,眼神迷茫,思绪则纷乱如麻。当然,尽管如此,他心中依然充满幻想,暗自告诫自己,决不可以畏惧、惊慌,更不能有丝毫退缩,必须用鹰隼般的锐利目光,仔细打量着危险的航道,即使海妖的歌声再悦耳,也不能分心谛听,因为那是它们勾魂摄魄的伎俩。可是这时波涛更加汹涌湍急,一排排巨浪滚滚而来,转瞬间又消逝在远方。尽管自己想用咒语和魔力控制波涛,但一切努力都属徒劳,惊涛骇浪迅速奔涌,天地间充满了大海的呼啸。这首先是对人的毅力的考验,尤其是身体不能出现糟糕的状况,但恰恰在这时,洪波巨浪的冲击使他头晕、心跳,宛若在迷茫的黑夜猛然摔了一跤。苦苦地挣扎着,勇士终于站起身来,但已经精疲力竭了,脸色更加苍白,浑身都在颤抖,胸膛里没有了欢欣、舒畅,激情之火也烟消云散,心中曾经傲然屹立的堡垒好像已经坍塌,徒留下一片空虚惆怅。
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女神闪着最纯洁的心灵之光,神采奕奕而来,其周围有天女相伴,翩翩起舞,绕着大地飞翔着。这真是清醒剂和助推器啊!勇士顿时感到眼前一片光明,感叹自己曾在黑暗中苦苦探寻,如今终于找到太阳。于是他重新振作精神,再次唱起自由而又嘹亮的歌声,音调崇高而庄严,恢复了喜悦和欢畅。借助着这样的外力,他俨然像个魔术师,再次稳稳地控制住航船的方向,继续前行。任凭激流汹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内心的激情火焰不会再熄灭了。也许将来的自己最终可能飞不上智慧的峰巅,逃不脱命运之神的驱遣,然而他从爱中获得了一切,得到了补偿,因为这缕情愫已经从女神眼中流进了自己的心田。
(五)英雄战胜巨浪却败于淫雨
英雄的结局并不总是成功,也可能会失败,但他败在什么地方或者说是什么导致其失败,却是值得深究的。《致命的苦痛》(Todsch merz)就设想了一种结局。
依然是在汪洋的大海之上,巨浪滔天,以万钧之力向勇士汹涌而来,锐不可当。但勇士没有被吓到,没有退缩、彷徨,他凭着热情与胆量,搏风击浪,敢于冒险。在一定范围内,在某种程度上,自然和人生的规则是我弱敌强,反之亦然。勇士明白这一点,有坚强的毅力做支撑,他没有向对手屈服,而是始终坚信,迎面扑来的巨浪,虽然一时气势汹汹,但终究不会持久,最终必定会败下阵来,湮灭于大海之中,而自己终将获得胜利。
但是,令人想不到的是,勇士战胜了强大的波浪,却失败于连绵的细雨。那从屋顶和墙头上传来的不绝如缕、滴滴答答的轻响,会将勇士的精力和热情渐渐耗尽。这种隐秘而诡谲的敌人,怀着阴谋悄悄袭来,在昏暗中像毒蛇一样蜿蜒爬行,可惜勇士却没有看见或者忽视了它的存在和威力,直到它纤细的蛇信刺透勇士的心脏,使其浑身发软,颤抖着倒在地上。临终,勇士只能呼唤着自己心爱的人的名字,满怀壮志未酬、空虚怅惘之情,灵魂向黄泉飘荡。
英雄可以战胜巨浪却败于淫雨,这是马克思对人生的多种结局的深刻洞见和预测。
(六)英雄胜于疆场而“死”于爱穴
自古就有“侠胆柔情”的说法。叙事诗《小伙子与姑娘》( DerKnab eunddas M-g dlei n)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主人公是一位没有名字的小伙子,在奔赴战场前与心爱的姑娘道别。场景温馨而感人: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心贴着心,浑身战栗,手牵着手,情深意切。小伙子告诉姑娘:自己就要去遥远的国度了,特意留下一朵玫瑰花,作为他们爱情的信物。姑娘娇羞地把鲜花贴近胸膛,一双秀目流下了盈盈泪水。然后他们毅然分手,从此再也没有机会互诉衷肠了。
时日漫漫,小伙子征战沙场,无比英武,坚毅而豪爽。但姑娘天天眼含忧伤,为作为爱的信物的玫瑰花渐渐凋零而憔悴,脸色变得愈加苍白病弱。她像一朵娇嫩的鲜花,没有禁得住时光的雨打风吹便枯萎了。最后,她被抬出闺房,放进阴冷的墓穴。朱唇惨白暗淡,四周阴森凄切。那一束干枯的玫瑰花,仍放在她冰凉的胸前。想一想,它以往闪烁过爱的火焰,曾是多么鲜艳欲滴,更映现出晚景的凄凉。
不料,这时一个久经沙场的男子出现了!他跪倒在姑娘的墓前,百感交集,得胜而归的他此刻却仿佛被一种奇异的魔力征服了。他猛地跺着冰凉的泥土,又狠狠地击打自己高高的额头,最后“一颗狂怒的子弹,/射进了他的头颅”[87]。
— — —该怎样概述这样的场景呢?姑且就叫“英雄壮美”吧。
(七)歌颂母爱
连续创作这些诗歌,使马克思逐渐意识到,对于爱不能狭隘地理解。爱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所指,恋人间的情当然真挚而愉悦,但视子如命的父母之爱不也深沉而动人吗?叙事诗《母亲》( DieMutt e r)表达的正是后者。
马克思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婴儿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显得那么安谧而宁静,那怡然的神态仿佛昭示出,只有他才属于自己的母亲;而母亲呢,脸上焕发着红光,如痴如醉、百看不厌地端详着孩子的模样,显露出无限的深情和热望。“她笑了,笑得那样忘情,/她乐了,乐得那样欢畅。 ”[88]
忽然,孩子全身战栗起来,像颤动的杨树叶,母亲的心顿时怦怦直跳,犹如陷入死神的魔爪。婴儿最终失去了知觉,抛开了吮吸着的乳房,继而娇嫩的身体僵冷起来,倒在母亲的臂上。母亲满腔悲伤,真正是痛断肝肠。她心中像有条蛇在活动,吮吸着自己甘甜的血液,品尝着心灵的痛苦。她突然感到心脏一阵紧缩— — —跟着发出一声悲痛欲绝的喊叫,声音低沉而可怕。母亲悲痛万分地倒在地上,死去时还带着满脸慈祥;苍天应和着,这时也黯然垂下了目光。
以上的故事可能只是马克思的设想,未必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过;但就心灵的感受来说,又是多么真实啊!我们可以从古往今来那些不计其数的父母埋葬子女、白发人送别黑发人中感受到这一切,对于生者来说,他(她)的身体也许留存在人世间,但其灵魂(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已经随死者一起去了……
我们感兴趣的是,马克思这样的年龄何以有这样的设想和感受?或许是母爱的功能吧。
(八)英雄遭遇逆境
英雄之路不平坦,马克思则偏爱逆境中的搏击。《风暴》( Stur m)描述的仍是一幅昏天暗地的情境。
阴霾笼罩,风暴呼啸,鬼魂也在乱叫。但勇士却不为所惧,相反,他脸上放出红光,置身于这滚滚波涛之上、狂风暴雨之中,愈加感到青春的热血在奔涌、在激荡。他怀着满腔的渴望,期待投入即将展开的艰苦的斗争。逆境是舞台,他要把爱情、生命和全部精神都投入其中。当然,铮铮硬汉也有柔情的一面,他渴望的爱人始终没有在眼前出现,使他感到寂寞和惆怅,不免“徒然流下了热泪两行”[89]。
在这部诗集即将结束的时候,长时间没有得到燕妮爱的回报的马克思不免也心生怨气。为此,他写了一首题名为《责备》(Vorwur t)的短章送给燕妮,说他们之间的爱是一场冷热不平衡的矛盾体:一方面燕妮那优美的形象,已充斥于马克思的诗章,以至于每一行诗都饱含着对她的怀念和赞美,他总想用最美丽的诗篇,把自己心中的渴念送到遥远
的故乡;但另一方面,燕妮那头,虽然也有若隐若现的音讯传来,仿佛是把不停吹拂的春风吹进马克思的心坎,但却始终不愿给他任何满足的慰藉和明确的答复。
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马克思一方面表示说,自己愿意用热血灌注成声音,继续把一切都向燕妮表述,以希望她对自己的痛苦有所反应;但另一方面他还是担心,这样的请求也终归会落空。
当然,马克思并不悲观,最后一首诗的题目就叫《愿望》(Wunsch)。他寄语心爱的燕妮,不妨用她那婉转悠扬的声调和侃侃而谈的话语,倾诉自己的情愫;最好也像马克思自己一样,把那些美丽的语言,书写在细小的羊皮纸上,再让人捎给自己。如果能得到这样的礼物,马克思说他一定要把它们贴近胸膛,相信爱情带来的温暖,会慰藉自己等得太久的百结愁肠;而有爱来陪伴和装点,自己的房间就不再会沉寂和凄凉。爱会施展魔力,不仅会祛除眼中的翳障,更能使心境豁然明亮,他一定会反复亲睹、记忆和默诵燕妮写在纸上的每行文字,体悟到爱的温馨和欢畅。
多么感人、甜蜜而又折磨人的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