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探索基础教育前瞻问题,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
时光飞逝,2011年7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启动仪式仿佛就在昨天。两年来,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在北京市教委、教育工委与北京教育学院的领导下,在特聘导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在学院导师的周到设计下,“相约星期三”,探索基础教育前瞻问题,开展现场学习、理论学习、国内外考察、诊断策划、行动研究等学习、研究、交流活动,大大提升了校长的专业水平,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分为三个工作室,采取主题式研究,三个工作室的主题分别是“教育国际化”、“学校组织变革”、“学生自我能力培养”。主题确定的依据包括:一是校长关注的重大实践问题和对学校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问题;二是教育管理理论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国内外学术界探讨并形成了一些理论成果的问题;三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亟须探讨的问题。
围绕这三个主题,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的三个工作室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行动研究,并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引领了首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作为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的总顾问,我倍感欣慰!
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第二期)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工作室的校长们围绕主题、结合学校实践,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带领全校教职员工进行行动改进式研究。校长们在改革探索中不断成长,学校在改革中也不断发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改革经验,并将经验汇总到《教育国际化——学校发展新探索》、《学校组织变革实践——校长的探索》、《从健康自我出发——八位校长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再思考》三本著作中。三本著作是三个工作室的校长两年来鲜活变革实践的理性思考,这些思考有的已经走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前沿,引领着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有的尚显稚嫩,还需不断完善。二是三个工作室围绕各自的主题,结合实践探索案例,进行理论研究,贡献了三个主题方面的理论体系,并将理论体系汇总到《教育国际化——学校发展新视界》、《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校长的视角》、《理解自我——教育文明基础》三本著作中。三本著作围绕三个主题进行开拓性研究,虽然研究难免存在不足,但三本著作提出的理论观点与体系有许多创新,而且是基于实践取向的研究,对实践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成为探索中国基础教育前沿问题、引领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重要平台,成为名校长成长与交流的重要平台。该工作室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的成绩,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的导师团队注重整合多方资源,注重发挥多方主体作用。工作室采取特聘导师与学院导师“双导师制”,分别聘请清华大学的史静寰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彭芝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的褚宏启教授与北京十一学校的李希贵校长、北京师范大学的陈会昌教授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李烈校长分别为第一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的特聘导师,由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的李雯副教授、陈丽教授、季苹教授分别任三个工作室的学院导师,每个工作室配备一名年轻博士作为秘书。这样的组织结构保证了工作室团队多方力量的有机整合,从而保障了工作室的专业、高效运转。第二,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入室研究员选拔程序公正严格。通过校长自主报名、区县教委推荐、专家面试等环节选择对主题研究感兴趣、有研究能力、有改革魄力与需求、有一定办学业绩的校长进入名校长工作室,作为入室研究员与导师团队共同就主题开展行动研究,保障了工作室校长的高质量投入。第三,统分结合的工作室运作模式。三个工作室既有共同的培训交流活动,又有各工作室的个性化活动;每个工作室内,也是既有共性活动,又有个性化指导活动。这种既有整体培训、交流活动,又有个性化培训、指导活动的模式,保障了工作室整体质量与个性风格的形成。第四,整合运用多种研修方式,尤其注重行动研究,在引领校长对重要问题进行系统思考和实践探索的同时,促进了校长与学校的发展,推出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北京教育学院作为北京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的具体承办单位,在探索名校长工作室运行模式、培养名校长、推出首都教育改革经验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