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教师自制课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课件进入高等数学课堂,相信同样会有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使用和制作课件。对每一位有志于自制课件的数学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1.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能使教师将其视为一生中最执着的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能使教师不为名所累、不为利而忙;相反地,教师会对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具体事情都充满热情,不管它是多么琐碎、多么麻烦,都会以对待一件艺术品的心态去做每一个日常教学所需的课件,力求使它臻于完美。
2.有精深、广博的相关知识
知识面窄、只专一家之长是难以做出高质量的课件的。好课件的制作者必须是一个“杂家”“多面手”,必须富有精深、广博的相关知识。
首先,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试想,一个语病连篇、错字百出的课件能称得上是好课件吗?恐怕连合格都算不上。专业知识不扎实还会造成选择文本素材的局限性,有时可能导致严重的错误。
其次,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不需要非常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只要会进行一些简单的电脑操作并熟练使用一些相关软件就可以了。教师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需要和对不同软件的熟悉程度去选择某一软件进行创作或组合几种软件,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更加生动、直观、可视性强,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最后,必须具有广博的综合知识。除了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电脑操作能力之外,好的课件制作者还应该广泛涉猎人类知识宝库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天文、地理、教育学、心理学、美学以及自然科学等。任何一方面知识的欠缺都会影响课件的质量。以美学为例,有一定美学修养的人自然会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从而有利于选择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最佳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素材来为主题服务,使所制作的课件达到最佳效果。
3.有对本学科教材和学生的把握能力
制作多媒体课件技术上并不难,教学设计的创意和构思才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没有准确把握教材的能力,课件制作者就无法将教学内容、目标、重点和难点通过恰当的多媒体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也就使课件失去了其辅助教学的功能即其本质所在。一堂合格的课,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备课实际上是为学生而备。因此,制作课件的教师还必须对所教学生的情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习惯、存在的问题等,使所做的课件能最大限度地为教学服务。
4.有一双能“发现”的眼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作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课件需要一个很大的素材库的支持。素材可通过多种渠道去积累:自制、购买、收录、下载、交流等。由于多数教师课业较多,工作繁忙,专门花时间去收集似乎有点力不从心,这就需要课件制作者具备一双能“发现”的眼睛,做一个有心人,随时随地从生活、工作、学习中发现“宝贝”,并将它们加以保存,以备不时之需。
5.有学习的欲望和能力,能积极适应变革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新旧知识的更迭速度惊人,社会因而不得不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如何快速地从浩如烟海的知识的海洋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是对个人学习能力的挑战。作为新生事物的一种,多媒体的发展、更新之快使得课件制作者必须保持时刻学习的状态,保持一种悦纳新事物的心态。
时下正是很多学校转型、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的时候,这一改革的关键所在便是教师思想上的变革。如果制作课件的教师不能从思想上认同这一点并积极地去适应,即使他的课件做得再好,也只是装“旧酒”的装饰华丽的“新瓶”,只会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6.有创新精神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创新精神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精神永远都不多余的时代,做创新型教师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课件制作者永远都不乏充满创意的课件作品。相反,不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制作出来的课件可能永远都采用一种陈旧的模式,没有让人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就像一套拳脚年复一年地天天打,连自己都有可能会腻了,更不用提面对一群求知欲强、见多识广、有主见、生动活泼的学生这样一个鲜活的群体了。
7.有坚持不懈的毅力
要制作出适合课堂教学的高质量的高等数学课件,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辛的劳动,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不少教师一开始热情很高,做了一段时间就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太费时费力了,往往偃旗息鼓,放弃制作。如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没有“铁杵磨成针”的恒心,则很难坚持下去。
8.有团队精神
一线教师既要钻研教材,又要自己查找资源,设计制作课件,需要花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会顾此失彼。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是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备课组为单位利用共享资源进行分工合作,并根据各自的要求,对资源加以整合。这就需要课件制作者具有很强的协作能力、团队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创作出自己最佳的作品。当然,同一个课件不可能适合所有老师的风格,也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生,因此,在使用别人制作的课件时,有必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