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我初次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且一经接触就坚信不疑,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读高中的时候,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当时,高中有一门政治课叫“辩证唯物主义常识”,讲课的是现在已经年逾八旬的袁辅章老师。当年我们国家正处在困难时期,印刷教材用的是很粗糙的褐黑颜色的纸,那本教材全书不到十万字,印了厚厚的一本。老师课讲得很好,我学得很用功,考大学的时候,甚至把全书都背了下来。书的内容是什么呢?大致就是物质第一,意识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等。后来我发现,对我影响最大的第一本书就是那本教材。我当过工人,做过农民,当过泥瓦工和木工,做过小学、中学、大学的教师,曾经有很不顺利的时候,当然也有辉煌的时候。我现在已是耳顺之年,回过头来想,真正对我有用的,对我一辈子有用的,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什么呢?它教给我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在最困难的时候总想到有一天会光明,在最辉煌的时候时时告诫自己要谨慎,通常我总是自我要求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看本质,对人对事要两面看,不要看死了,抓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等等,这些观点都是那门课教给我的。所以真正对我有用的是这样一本教科书,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小册子,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一辈子学的东西很多,有的可能用不上,有的可能时过境迁就没用了,但是,我发现不管什么时候,不管走到哪儿,不管干什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用。

高中毕业后我到农村、工厂、学校工作了十几年,后来读大学、研究生。真正开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结下不解之缘,是从毕业后留在南开大学工作开始算起的。从广义上讲,从1984年至今我一直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虽然按照我国的学科分类,政治经济学属于经济学门类,但它的教学和研究的内容多集中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特别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这实际上属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范围。从狭义上讲,从2005年开始我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独立设置为一级学科后,我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该学科的建设、教学和科研。之所以如此,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具有天然的联系之外,也与我从事的管理工作和专业活动的经历密切相关。

从1993年在学校管理岗位分管意识形态、教学科研工作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当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合称“两课”)就在我工作的范围之内。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一起,进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和队伍建设,参与了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和“05方案”的贯彻和落实。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编写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和文科专业课教材。我受南开大学委托,组织了一个小组申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编写,并在全国八家申报单位的竞争中胜出,随即与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组成了教材编写组,经教育部批准,我担任了教材编写组的首席专家召集人。该教材的编写历时三年,历经艰辛,从提纲到定稿,审议、修改了几十次,其间我甚至因身体不适住过三次医院,但通过这样的磨砺,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

其后,我被增补进入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这是一个由三十多位年高德劭的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各个学科中造诣深厚的专家学者所组成的高层次的委员会。在这个委员会中,我参加了近百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成果、高校文科重点教材和党员干部读物的审议,并从老一代专家和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那里学习了很多的知识和方法。与此同时,我还参与了被列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高校经济学类专业课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的编写,并担任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召集人,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学术性的职务。这些学术性的职务和活动基本任务一致,都是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履职期间,我有大量机会与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教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特别是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交往和交流,这同时也促使我更加深入全面地学习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而使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感情更深了一层。我曾在多个场合说,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这十年,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比我读大学、研究生时和从教后的前二十年读的、学的总和还要多,还要深入。

然而,马克思主义是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其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学然后知不足”,我深知,尽管自己付出了一些努力,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对于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我所学到的可能仅如大海中的一滴水,更不要说要把这些理论用到实践中,而使用这些理论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更是永无止境。

本书是我若干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小结。书中收入了二十余篇文章和讲话,大致分为四篇: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探讨和经典著作的学习,后三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规律的探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这四篇中,对于我长期致力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改革建设的有关内容基本上没有收入,其目的是力图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出发,集中探讨作为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

除此之外,本书“附录”部分还收入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简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二部分是“‘十二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学研究战略规划研究总报告”。这两部分内容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是重要的,但它们不是我个人的成果,而是我作为召集人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部集体劳动的成果,所以作为附录收入本书。

本书的编辑出版,得到了教育部社科司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和帮助,特表示诚挚感谢!

对于书中存在的缺点和错误,欢迎广大读者特别是同行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逄锦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