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科学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1]
——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认识
(二〇〇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和成败。本文拟对此谈几点初步的认识。
一、以发展的观点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表述: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规律的学说。这些表述无疑都可以为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体系,以发展的、开放的观点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可将马克思主义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进行定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经列宁等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
那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体系,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个别结论可以发展,还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可以发展呢?在过去比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讲马克思主义要发展,主要指前者,而今天,我们认为讲马克思主义要发展,不仅是指前者,而且也指后者。
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展,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主义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例如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社会主义发展究竟要经过什么样的阶段,在这样的阶段要实行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等等。这些问题都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不能适时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的完善和发展就会受到阻碍。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没有认识到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重大问题上升到基本原理的高度进行总结和凝练,这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责任,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开放的发展的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过去,我们拘泥于对马克思主义个别结论的丰富和发展,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似乎就不需要丰富和发展,而今天,我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这是理论认识的重大突破和进步。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理论创新就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一般理论的创新,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丰富和发展。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上述理解,其意义不仅在于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从而否定了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封闭僵化体系的错误观点,而且还在于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伟大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纳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这就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3]的论断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
二、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基本上习惯于“三个组成部分”,这当然并不错,但是根据发展了的实践和理论进展,应该在肯定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的最新成果,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
从整体上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首先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不仅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主要部分,而且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社会生活、人类发展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丰富的。对于这样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可以有几个角度:
(1)从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把握其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有了相当发展的时代的需求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实践要求,在继承和发展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产生的。与在此之前所有的资产阶级理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全部理论活动都是为了人类解放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其根本宗旨是实现人类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目标决定了它从一开始就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这个思想武器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一个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以贯之的严整的体系。
(2)从马克思主义各个组成部分的内在联系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把握其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是彻底而严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其所包含的所有内容虽然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都是贯穿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都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学说。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是严谨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本来面貌的。
(3)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把握其整体性。
从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包含四个最根本最核心内容的严整体系:第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第二,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上这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绝不是要单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某个观点,而是要从总体上坚持、继承其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
(4)从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把握其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学说,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紧密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今天我们所研究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就包括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相统一的整体性。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重要特征。在当代中国,要取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而指导中国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某个部分,而是由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构成的整体。
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过去是、现在是、将来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既有否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指导意义、教条主义地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以及片面地断章取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所带来危害的教训,也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进而指引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伟大胜利的成功经验。正反两个方面使我们积累了必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教训。
首先,要认真学习、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认真学习、全面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是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只有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才能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此,我们要努力做到“四个分清”: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要在实践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本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根本要求。
最后,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发展的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形态的真理,而理论是要受到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的,所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从抽象的理论变成活的具体的理论,才能显示出真理的光芒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强大力量。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实践是发展的,时代是前进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要以发展的开放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生动活泼的实践,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一定要积极投身这一伟大事业的实践,在实践中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本文曾发表在2009年6月26日《光明日报》,选入本书时有删改。
[2]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8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3.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 1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