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1]
(二〇〇七年九月)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和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作用日益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但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在发展,因此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指导,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依然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大任务。
一、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
我们为什么至今还要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这首先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严峻挑战:一些学者在崇尚西方理论的同时,产生了忽视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倾向。因此,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必要再次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首先应当肯定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间的实践,反复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理论指南和思想武器: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在此基础上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二,实现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鲜明政治立场;第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2]。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理论指南和思想武器,所以我们才毫不动摇地把它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指导思想。
此外,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还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的国情,不仅仅是指人口多、底子薄这样的经济状况,还包括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情况。从政治上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而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我们党就是靠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新中国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得以实现的。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国家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写进宪法,并使之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当然,必须明确的是,我们说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为指导,是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践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不应该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到俄国革命的成功,实践有了巨大的发展,列宁主义的产生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马克思、列宁所处的时代相比,实践又有了巨大的飞跃,因此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产生则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所以从本质上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确切地说是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
二、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克服两种倾向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需要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克服两种倾向。
要妥善处理的三个关系:一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基础,发展是根本,没有继承,就不可能很好地发展。所谓“继承”,就是要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而不是个别的结论。这就要科学地区分哪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哪些是马克思针对特殊情况做出的个别结论,哪些是马克思主义原本的观点,哪些是后人对马克思结论的理解,甚至是不正确的理解。这是一个严肃认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防止把本来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东西说成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容,也要防止把马克思的个别结论当成了基本原理。所谓“发展”,就是要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不断研究总结时代和实践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论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今天,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同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两者结合起来。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借鉴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不仅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善于吸取人类文明一切成果,具有开放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前人成果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今天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并存、竞争、合作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善于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当然,必须明确的是,在借鉴其他国家理论的时候,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有取有舍,为我所用,决不可照抄照搬。
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倡导百家争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同各种思想的比较中,更能显示其科学性,也更可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全面指导,并不是排斥,而是应该倡导各种思想观点的讨论和争鸣,只有经过充分的讨论和争鸣,才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但各种思想的争鸣一定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使之有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提高,而在这其中起导向作用的,正是马克思主义。
要克服的两种倾向:一种是故步自封、教条主义的倾向。这种倾向把马克思主义看成僵化的一成不变的理论,遇到实践中的新问题,首先不是想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是首先想从书本中找根据,只有马克思说过的才可以做,马克思没有说过的就不能做。这是极其有害的,这种倾向如不克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就很难继续前进。
另一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倾向。这种倾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过时的不适合中国的理论,特别是不适合今天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这种倾向看不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看不到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性的作用,也是极其有害的。这种倾向如不克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能会迷失方向,并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三、当前需要做好的若干工作
在当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需要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建设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自身建设结合起来,在全面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的同时,突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自身建设;另一个是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如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的建设。对于后者的建设工作,在我国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各个高校都做得很好,从总体上说在建设中都基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且各个学科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当然,在某些方面和某些个别环节上,这些学科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而对于前者的建设,由于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几个组成部分并由多个学科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从总体上进行研究与建设的进程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身的建设尚缺乏经验,因而需要特别给予其重视,加强研究、努力探索。
近年来,随着认识的深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级学科单独设立,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五个二级学科,开始从总体上综合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集全国力量,汇聚队伍开展理论研究,并进行教材建设工作。虽然这一工程实施的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现出这样做有利于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有利于汇聚马克思主义队伍,有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水平,有利于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和作用等的特征。但必须看到的是,这项工作毕竟刚刚起步,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慎重地研究出现的新情况,不断总结经验,使学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努力探索和遵循各学科的内在规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又是极其丰富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历史、人类发展等诸多领域和诸多方面,所以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简单的口号,其必须落实和体现到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中,具体来说: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坚持学科和教材的正确导向;二是要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成果丰富学科和教材的内容,指导传统学科的改革、改造和创新,扶植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保证学科和教材能够反映时代和实践的要求;三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学科内在规律,提高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质量。但必须明确一点,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去指导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而不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去代替各个学科的建设。各个不同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性,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把握这些特点,探索、揭示这些规律,使学科建设为人才培养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所以学科建设绝不可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忽视对各学科自身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目的是更好地揭示学科内在的规律,保证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正确方向。
第三,关键是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指导,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贵在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建设,主要在两条:一是提升教师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提升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学科建设教材建设的能力。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培养造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着力培养一批中青年理论教学骨干上。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宜采取的措施除加强目前正在进行的五部委联合对教师进行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外,还可有组织地进行分学科专业的业务培训,从而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同时,建议采取一些特殊政策,如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等,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特别是各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充实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队伍。
第四,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由于中央大的路线方针已经确定,因此今后对此具体的领导和指导就十分重要。近两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从无到有,这是重大的突破,但在经验不足、学科规划和师资条件不是很充分的条件下,一次设置2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9个博士点,如何保证质量则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开局顺利,健康发展,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研究和规划,使本科阶段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研究生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统筹兼顾,相互衔接,从而更好地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规律。此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基础要放到本科阶段,谨防各校出现过分追求增加博士点、硕士点的倾向。
(2)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目标、标准的研究,逐步制定学科规范。对已经确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点要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确保质量,要抓点带面,树立典型,总结经验,适时推广。
(3)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优秀的学校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建设不力者要给予批评,敦促其加强建设,对于经过较长时间建设还达不到要求者,可通过评价撤销其博士学位授予资格。
(4)给予体制和经费的保证。建议理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管理体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教材建设列入教学质量工程。
参考文献
[1]本文是作者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全体大会上的发言,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7年第18期。原标题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指导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选入本书时有删改。
[2]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