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政治的传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乡校议政

春秋时期还有一种信息汇集和扩散的重要场所———乡校,它也是社会舆论生成的重要场所。春秋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统治者深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显示出较为开明的姿态。乡校既是地方上的学校,也是农村进行一些公共活动,如礼仪祭祀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成为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春秋时期, “子产不毁乡校”是君主广开言路,鼓励乡校承担社会责任的著名典故,此后乡校的实体和功能得以传承和发展。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载,郑相子产游于乡校,发现民众常聚于乡校议论政事。有人建议毁掉乡校,子产说: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62]从子产的阐述中,可以看到他把乡校看成一个可以搜集舆论、匡正时弊、辅佑政事的重要公共空间。

乡校在后世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到汉魏,许多城镇建有规模更大的宫殿与馆舍,儒士说客经常在这些地方议论朝政,形成清议或清谈风气。”[63]此后历代的文人士子之中,也多有利用乡校和馆舍等言论表达的“公共空间”来谈古论今、针砭时弊之人,使“清流”传统得以传承。

先秦时期是我国政治文化传统逐渐确立的时期,频繁的传播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对政治起到了重要的推进和匡正的作用。其时的传播活动延揽民意、凝聚共识,谤而谏之、广而告之、记而传之,使得王政的传统向着“爱民”的核心而立;当然,所有这些功能都是以“辅佑王政”为目标和归宿,而非反对王政。当时传播活动的生动景象可以在《左传·襄公十四年》师旷侍奉晋悼公的故事中得一管窥:

师旷侍于晋侯。晋侯曰: “卫人出其君,不亦甚乎? ”对曰: “… …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补察其政。史为书,瞽为诗,工诵箴谏,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百工献艺。故《夏书》曰: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正月孟春,于是乎有之,谏失常也。”[64]

即天子及其以下的人,都各有父兄子弟观察他们的是非,补救他们的过失。太史记录国君的言行,乐师写作讽谏的歌诗,乐工吟诵规谏的文辞,大夫规劝开导,士向大夫传话,平民公开议政,商人在市井中议论,各种工匠呈献技艺用以讽谏。所以《夏书》说:宣令官摇着木舌铃沿路宣告,官员们进行规劝,工匠呈献技艺当作劝谏。正月,春天的开始,就为百姓、商人和工匠们提供进言的机会,劝谏君主改正不合常道的行为。

这一记述可能有一定的为了劝谏君王而添加的理想主义色彩,这种情况在多大范围内存在不可考证,但仍可将其作为当时生动的新闻传播景象的一个真实记录,它至少是较为广泛地存在过。这里记述的不仅仅是劝谏君王的政治传播活动,也是臣子为君王描绘的一幅开明政治的图景。传播即为政治的核心形态之一,在这则史实中也展露无疑。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3514.

[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0.

[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22.

[5]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下[M ].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395.

[6]钟其炎.先秦史官的职责与地位变化[J].档案与建设,2008 (5).

[7]王文锦.礼记译解:上[M ].北京:中华书局,2001:185.

[8]孙诒让.周礼正义[M ].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079.

[9]孙诒让.周礼正义[M ].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098.

[10]孙诒让.周礼正义[M ].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129.

[11]孙诒让.周礼正义[M ].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136 2139.

[12]孙诒让.周礼正义[M ].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2140.

[13]班固.汉书[M ].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525.

[1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1009.

[15]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11:2150.

[16]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663.

[17]司马迁.史记[M ].北京:线装书局,2006:148.

[18]徐望之.公牍通论[M ].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1.

[19]杨师群.中国古代新闻传播体制的历史教训[J].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 (6).

[20]方晓红.中国新闻简史[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4.

[21]倪延年.中国古代报刊发展史[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0.

[22]费银银.我国古代军事信息传播研究———以檄文、露布、塘报、旗报、牌报为中心[D].合肥:安徽大学,2013:20.

[23]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80.

[24]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82.

[25]吴媛.论《文心雕龙》对“露布”的误解[J].太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5 (4).

[26]杨伯峻.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8:43.

[27]李敬一.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49.

[28]张觉,等.韩非子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595.

[29]张觉,等.韩非子译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67.

[3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495.

[3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1060.

[32]李敬一.中国传播史:先秦两汉卷[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49.

[33]许维遹.吕氏春秋集释:下[M ].梁运华,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9:647.

[34]程少华.中国古代舆论监督历史探源(上) [J].新闻研究导刊,2011 (4):7779.

[35]鬻熊.鬻子笺证[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1.

[36]夏保国.周代采风制度与“诗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5053.

[37]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3.

[38]夏保国.周代采风制度与“诗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5053.

[39]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917.

[40]刘信芳.孔子诗论述学[M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6.

[41]马承源.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琴竹书(一)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9.

[42]夏保国.周代采风制度与“诗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5053.

[43]孙诒让.周礼正义[M].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67.

[44]王文锦.礼记译解: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1:176.

[45]张树文.古人是怎样开展调研的[J].秘书工作,2007 (7):5657.

[46]尚书[M].慕平,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243.

[47]孔广森.春秋公羊经传通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78.

[48]班固.汉书[M].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520.

[49]夏保国.周代采风制度与“诗谏”[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4):

5053.

轩使和采风观政[J].文史知识,1987 (4).

[50]毛诗注疏:中[M ].郑玄,笺.孔颖达,疏.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0131014.

[51]陈水云.先秦时期诗歌的传播[J].社会科学辑刊,1999 (1):133139.

[52]陆晓光.中国政教文学之起源[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47.

[53]陈水云.先秦时期诗歌的传播[J].社会科学辑刊,1999 (1):133139.

[54]毛诗注疏:上[M ].郑玄,笺.孔颖达,疏.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525527.

[55]毛诗注疏:中[M ].郑玄,笺.孔颖达,疏.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705724.

[56]毛诗注疏:上[M ].郑玄,笺.孔颖达,疏.朱杰人,李慧玲,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349350.

[57]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M ].王海,何洪亮,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22.

[58]杨伯峻.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8:148.

[59]班固.汉书[M ].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964.

[60]班固.汉书[M ].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1553.

[61]江黎黎.中国古代舆情汇集制度及其得失探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5).

[6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1192.

[63]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2.

[6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 ].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1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