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疑难深度解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一、为什么哲学是对常识的超越

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中,常识是一种最基本和最普遍的方式,是其他各种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以常识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其他方式。这种情况突出地表现在用常识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哲学,以至于把“哲学”变成某种冠以哲学名词的常识。所以,在哲学的自我理解中,必须探讨哲学与常识的关系。

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反映的是人类在最实际的水平上和最广泛的基础上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一般文化环境的适应。人类的常识犹如动物的保护色,是人类生存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价值。人们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常识、体验常识、重复常识和贡献新的常识。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人们的经验世界得到最广泛的理解,人们的思想感情得到最普遍的沟通,人们的行为方式得到最直接的协调,人们的内心世界得到最便捷的自我认同。常识是人类把握世界与自我的最基本的方式。

常识的最本质的特性是经验性。常识来源于经验,常识符合于经验,常识适用于经验。对经验的依附性,是常识的概念框架的实质。所以,在常识的概念框架中,概念总是依附于经验表象,并围绕着经验表象旋转。常识的世界图景是经验的世界图景,是由人们的共同经验构成的。在共同经验中,人们形成了共同的世界图景,它具有直观性或给予性、凝固性或非批判性等特征。在常识的思维方式中,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一切都是泾渭分明、非此即彼的存在。 “两极对立” “非此即彼”是常识思维方式的根本特性。在常识的价值规范中,受常识思维方式的制约,人们常常采取“要么……要么…… ”的价值取向,简单化和绝对化是常识价值规范的具体表现。

当然,人们的生活世界,首先是以常识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世界。在日常生活世界中,常识是极受尊重的。人们以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规范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同时,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任何一种基本方式都是以人类的常识为基础的。但是,来源于并依赖于常识的人类把握世界的其他方式,并非常识的延伸或变形,而是对常识的超越。所谓超越,主要是指性质与功能的改变。就哲学与常识的关系而言,主要是指哲学改变了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哲学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为了深入阐述哲学是对常识的超越,我们需要对哲学与常识进行具体的比较。

1.常识的经验性与哲学的超验性

常识来源于经验,适用于经验,但不能超越经验。对经验的依附性是常识的本质特性。与之相反,哲学的本质特性之一,则在于它的超验性(超越经验)。哲学的超验性具体表现为:一是哲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基本方式,是以系统化的概念体系去描述和解释经验世界。概念体系表述的不再是既定的、直观的经验事实,而是用以解释经验事实的关于“本质” “共性” “规律” “必然”的认识,即是一种关于“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种“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是一种源于经验但又超越经验的知识。二是哲学思维是因寻求对世界的统一性解释而萌发和形成的,是一种研究“实是之所以为实是” “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学术。对此,古代哲学已从寻求现实的因果关系逐步转向探寻世界的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把世界的统一性视为超越经验而为思维所把握的“本体”。三是哲学思维不仅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作“问题”来研究,而且把二者的关系当作“重大的基本的问题”来研究。作为经验内容的“思维”和作为经验对象的“存在”,它们之间在常识中确定的关系成了“问题”。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哲学对经验的常识的“超越”,即哲学不再像常识那样,在经验的层面上去看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而是在超越经验的层面上去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2.常识的表象性与哲学的概念性

常识对经验的依附性,集中体现为常识思维的表象性;哲学的超验性,则显著表现为哲学思维的概念性。常识和哲学都需要以概念的方式来描述和解释世界,但是,概念在常识和哲学中的性质与功能却迥然不同。在常识思维中,概念是围绕表象旋转的,概念是以表象为转移的,概念是为表象服务的。在哲学思维中,概念与表象的关系则颠倒过来,即表象围绕概念旋转,表象以概念为转移,表象为概念服务。

在概念围绕表象旋转的常识思维中,人们既可以形成“朴素的”唯物论——肯定经验对象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亦可以形成“朴素的”辩证法——肯定经验对象的流变(运动),并肯定经验对象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常识思维的“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既无法驳倒哲学唯心主义,更不可能真正地达到辩证思维。例如,人们常常把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飞矢不动”作为典型的“形而上学”命题予以驳斥。当然,在“感觉的确实性”上,芝诺和其他人一样,承认“飞矢”在运动;然而,芝诺的哲学思考表现在,追究“运动的真实性”,即如何以概念的方式表达运动的本质。对此,列宁指出, “问题不在于有没有运动,而在于如何用概念的逻辑来表达它”[1]。因为“有没有运动”,是在经验中可以解决的问题,它属于常识问题,不是哲学问题; “如何用概念的逻辑”去表达运动,则是超越经验的反思的问题,是哲学问题。

3.常识的有限性与哲学的无限性

依附于经验的常识,总是面向有限性的经验,无法达到超验的无限性;相反,超越经验的哲学理性,总是面向无限的超验存在,以超验的无限性去看待有限的经验,在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中形成辩证的哲学智慧。

无论是以有限去追逐无限,还是以无限去嘲弄有限,在人的经验常识中,都无法达到超越经验的、对有限与无限的辩证理解。所以,从经验常识中衍生出的神话和宗教,总是把无限性的存在设想为与“此岸世界”相对的“彼岸世界”的存在,把人的有限性的存在设想为“前世”与“来世”的无限性的存在。然而,辩证哲学认为,有限才是真正的无限,有限的自我展开过程即是无限。换言之,哲学思维,特别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辩证哲学,是以过程的无限性去看待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超越了常识的表象思维,变革了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哲学的辩证思维对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的理解,不仅具有自然观、世界观的意义,而且具有社会观、历史观、人生观的意义。人是世界上最奇异的存在,人创造了自己,人创造了人的世界;人永远创造着自己,人永远创造着人的世界;人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人的世界永远是未完成的存在。这是人的无限性,亦是人的世界的无限性。创造既是永恒,又是无限。人在自己的创造活动中实现生命的永恒与无限。

4.常识的非批判性与哲学的批判性

常识的经验性、表象性和有限性,决定常识具有非批判的特性,即常识不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能力;相反,哲学的超验性、概念性和无限性,则决定哲学具有批判的特性,即哲学具有自我批判、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的能力。

依附于经验的常识,是对经验事实的描述,而不是对经验事实的反省;它只是运用概念去描述经验事实,而不去反省描述经验事实的概念;它总是零散地、外在地、含混地表述“共同经验”,而不是系统地、内在地、明确地陈述某种知识。所以,常识不具有自我批判的可批判性。

哲学产生于对常识的批判,并在对常识的批判和自我的批判中实现自身的发展。在哲学的历史发展中,常识始终是哲学思想得以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批判对象。哲学总是不断地批判性地“澄清”常识,即常识是以何种方式构成思想内容,常识的世界图景是如何形成、怎样改变的,常识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怎样的思维方式,常识的价值规范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规范,科学与常识是何关系,人类如何实现非常识的常识化,如此等等。

在哲学与常识的关系中,常识始终是哲学批判、反思的对象。所以,哲学不是常识的延伸或变形,而是对常识的超越;哲学不是常识的另一种形式,而是关于常识的思想;哲学不是对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哲学”表述,而是对构成常识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批判性反思。


注释

[1]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