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发展的现实需求
任何理论问题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对现实问题的回答和理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主张和实践主题是在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逐步显现出来的,同时也是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积极而主动的回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呈现出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加速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这种转型加速期的发展状态使得中国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伴生出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社会转型的代价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第一,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经济和社会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保证。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等正确方针,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但是,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发展却显滞后,社会政策不到位,正如温家宝总理所指出的,我们新一届领导通过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疾病,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注意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跤的[2]。温家宝总理所提到的“一条腿长”指的是“经济的增长”,“一条腿短”则指的是“社会建设的落后”,具体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失业率、城市贫困人口逐年升高,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等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公共领域缺乏相应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加,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自然环境与经济增长也出现了新的矛盾。尽管这些问题的出现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经济的增长,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这些问题却愈发严重。因此,在毫不动摇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快社会建设的步伐,努力通过改善民生以弥补社会建设这条“短腿”的不足,促使经济社会之间实现协调发展。
第二,在社会各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中,社会不公现象尤为严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社会公平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成为贫富差距较为显著的国家。贫富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存在的主要不和谐因素之一,成为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分配领域中的平均主义,中国发展的活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高,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传统社会的公平性与安全性也遭到破坏,社会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按照国际惯例,衡量贫富差距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处于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据此,0.4被视为贫富差距警戒线),一旦超过0.6则表明该社会两极分化十分严重,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据相关学者测算,我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1—1984年,总体基尼系数较低,在0.27~0.3之间;第二阶段是1985—1992年,总体基尼系数较高,在0.3~0.4之间;第三阶段是1993—2004年,总体基尼系数超过警戒水平,基本上都在0.4以上(其中1996、1997年仅略低于0.4),2003年达到最高值0.4430,2004年为0.4419”[3]。分配的不公及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随着财富总量的增加而社会矛盾日益加剧,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健康发展的严重隐患,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在当前经济实现增长和物质较为富裕的情况下就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此外,在教育、就业、卫生、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领域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不公正问题。因此,社会不公问题凸显的现实是我国提出社会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三,随着小康社会的逐步实现,人们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开始增多。人的需求是具体的和历史的,“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4],由此形成了整个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历程。实践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维持人自身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就会出现并发展成为社会的一种必需品,而对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满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水平和社会的稳定和谐程度,它体现着发展的社会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私人部门也相应地迅速发展起来,私人产品的有效供给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人们的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大体实现了一种初步的小康社会。现在,中国正逐步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开始追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整个社会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这样的转变同时带来了社会需求的新变化,从对私人产品的大量需求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转变,社会成员对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全面快速地增长,民众对于公共设施、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卫生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此外,我国不仅面临着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还存在着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享受不均”的问题,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非均衡性或非均等性,尤其是城乡之间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差距较大。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需求并实现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我国必须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