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经济圈结构调整的国际比较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伦敦首都圈经济结构转型规划的演变历程

(一)伦敦规划的演变历程

在英国的规划体系中,一般认为规划的实施属于政府公共政策的范畴,因此,英国通常以制定公共政策的方式来促进规划政策的演变。伦敦市的规划也不例外,规划的制定仍与政府公共政策联系紧密,演变发展也随着英国政党治理模式和理念的转变而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在伦敦首都经济圈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中,伦敦政府相机调整其发展战略规划,以推动伦敦首都经济圈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的调整,促进伦敦首都经济圈经济持续增长。具体规划演变历程可参见图2-5和表2-1。

该部分基本结论如下:

(1)伦敦经济圈发展初期,主要是以伦敦城为核心圈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层层向外环形扩张。不断建设新城,疏散人口和工业,发展工业经济,以此带动经济发展。

(2)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环境、居住、交通等问题。新一轮矛盾的出现,激发了更具长远战略思想的经济发展规划的出现,从最开始只注重经济和人口,逐渐转变为注重环境和效率,继而转变到对公平、安全、民生的关注。伦敦首都经济圈在规划的不断调整中,也逐步由工业经济转向服务业经济、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转向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

(3)在经济发展及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人口、就业、环境、交通、住房等是恒久的话题。经济结构的转变和推进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与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速度相适应。

(二)发展模式

1.中心城市

在伦敦首都经济圈形成的实际操作中,积极且有效的城市规划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伦敦首都经济圈建设过程中,最具代表特色的规划机构被称作“巴伦委员会”,其最具借鉴价值的做法就是能够根据城市不同阶段的特点、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如20世纪40年代的“四个同心圈”规划;50年代末的八个卫星城规划;60年代中期,为改变同心圆封闭布局模式的三条快速主干道发展长廊地带与三座“反磁力吸引中心”城市规划;70年代开始注重旧城区的保护及改建。

picture

图2-5       伦敦首都经济圈规划演变历史进程(1940-2009)
资料来源:何丹,谭会慧.“规划更美好的伦敦”新一轮伦敦规划的评述及启示.国际城市规划.2010(004):79-84.

picture

表2-1     伦敦首都经济圈历次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1943年《伦敦郡规划》(Country of London Plan)。 ②1944年阿伯克龙比(Abercrombie)编制的《大伦敦规划》(Greater London Plan)。

picture

续前表

2.首都圈层

伦敦地区的人口由19世纪中期的250万人猛增到20世纪中叶的近800万人。城市人口的集聚和激增导致各种“城市病”的爆发和蔓延———环境恶化、交通拥堵、住房紧缺、犯罪率升高、阶级矛盾激化等。为了治愈城市顽疾,1898年,英国人艾比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提出著名的“田园城市理论”,发起“田园城市运动”。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世纪40年代,田园城市理论被新城理论所代替,田园城市运动也发展为新城运动,在英国各地火热地开展起来。

伦敦的新城多以已有的村庄或者小镇为基础建立起来,新城设立时人口都不多。哈罗新城设立时的人口只有4 500人;巴西尔登新城最初由四个村庄构成,人口也只有2﹒5万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伦敦新城人口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增长最快的是哈罗新城,其人口增长近20倍,到2001年人口约为8﹒9万人。现在,伦敦七个新城的人口规模超过了早期田园城市的规模。不过,伦敦新城人口的规模并不大,最大的也只有10万人左右,因此,伦敦的新城其实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规模不大的新镇,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霍华德田园城市的构想,如哈特菲尔德和韦林两座新城,人口分别为3﹒2万和4﹒4万,非常接近霍华德所设想的田园城市的规模。

伦敦首批八座新城全部由政府投资,是政府实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手段。伦敦新城建设实践推动了有关田园城市的理论创新,它们在选址和规划上具有一些共同特点:都位于交通便捷之地;一般规模不大(人口5万左右),采取低密度发展模式;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严格分区,居住区以邻里单位布局;一般都有宽敞的城市中心区;重视城市景观建设,城市中心及周边规划有大片绿地和开放空间,所有新城都有绿带围绕;道路网多采用曲线和直线结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