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东渐(中国近现代科技转型的历史轨迹与哲学反思·第一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6.农学和其他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古国,其农业科技在每个朝代都得到较好的承袭和发展,到了明朝也不例外。总的来说,明朝的农业发展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这主要与其经济发展特点有关。以15世纪中叶为界,前一阶段的经济制度延续了宋元时期的制度,而后一阶段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致使经济制度有所改变,从而使得两个时期的农业水平大大不同。时至晚明,“租佃关系发达,农业雇工较为普遍,虽然个别地区出现以僮仆或奴仆从事农业生产的现象,但是农民对封建制的依附关系总的来说则大为削弱。部分手工业如棉纺织、制瓷、造纸等行业在一些地方已经和农业生产相脱离,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在农业的种植业中,粮食、棉花、烟草等农产品,已参加到全国商品流通领域中,南北市场交易已经加强。城市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一些南北新兴城镇,充满着经济活力。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货币已经渗透到十六、十七世纪中国社会所有的经济活动中,在社会关系中形成一股潜在的支配力量。这一时期的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生产力无疑是超过了前期的”[1]

晚明农业发展的一大特点是留下了大量农学著作,如《天工开物》《泰西水法》《沈氏农书》《农政全书》等,在这些著作中,无疑《农政全书》在农学方面的影响和贡献最大。《农政全书》主要由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编著而成,但由于他同时忙于《崇祯历书》的编撰,在其1633年(崇祯六年)去世时《农政全书》并未完成编著。徐光启去世之后其门人陈子龙在其工作基础之上完成了《农政全书》的编著,于1639年(崇祯十二年)首次出版《农政全书》,该书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被称为晚明科技文献的四大名著。“《农政全书》是我国保留下来的不可多得的古代农业专著,它较为全面地记述了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农业政策、土地制度、土地利用方式、各种耕种方法、农田水利、农具农时、救荒政策和措施等,总结并保存了17世纪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取得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反映了明代农业的最新发展,还收入了部分传入的西方灌溉技术的资料。”[2]作为一本总结性的农学著作,《农政全书》的内容非常翔实、齐全,因而被后人评道:“其书本末咸该,常变有备,盖合时令、农圃、水利、荒政数大端,条而贯之,汇归于一。虽采自诸书,而较诸书各举一偏者,特为完备。”[3]由于在农学上的成就,徐光启与氾胜之、贾思勰、王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学家。

晚明的农业虽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其原创性的农业科技并不多,主要是对前人技术进行改良和引进外来技术。具体来说,晚明的农业成就如下:首先,对棉纺业技术的改进。在《农政全书》中,徐光启对“缫丝”这一生产过程进行了改进,提出“连冷盆”式的缫丝作业法,这一方法无疑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当时是否被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无记载。此外,徐光启在总结前人的植棉方法基础上提出近世植棉经验,认为植棉不受地域局限,应疏植,这一方法很快被推广至全国。其次,引进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及改良农作物种植技术。16、17世纪,我国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如甘薯、落花生、玉蜀黍、烟草等。晚明时期,水稻种植技术得到很好的改良,使得水稻种植推广到北方,如北京、天津等地。最后,农业灌溉技术的引进。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西方的吸水工具“龙尾车”,其效率大大高于中国当时使用的同一功效的工具“龙骨车”。此外,徐光启还介绍了西方的“玉衡车”,即双筒提水机,其效率也大大高于当时国内所使用的工具。

除了以上成果,晚明在其他科技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生物学方面,万历时期的进士夏之臣在其文章《评亳州牡丹》中提出了植物学的“种子忽变”观点,其比欧洲科学家提出类似观点早得多,但由于并未进行详细论述,且由于环境所限并未受到世人关注,因而这一观点并未产生什么影响。化学方面,在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里记录了大量的化学成果,如琉璃锻造与成色技术、黄铜冶炼技术、黄矾的制取等。陶瓷方面,我国拥有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至晚明,陶瓷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万历时期的青花瓷器较于嘉靖、隆庆时期样式更加多样、图案更加丰富。在火器制造方面,明朝制造出了很多先进的军事设备,如滑膛式的铜火铣、佛朗机炮、燧发火枪等,戚继光还发明了类似于地雷的“自犯钢轮火”,赵士桢在其著作《神器谱》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多级火箭的制作及其使用方法等,“尽管明代在改进火器方面有相当的发展,但中国的火器技术在明朝末年已经落后于欧洲的葡萄牙和荷兰了”[4]。漆器方面,晚明漆器制作名家黄成在其著作《髹饰录》中对我国漆器的发展做了详细记录,并总结了自己及他人的制作漆器的经验,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漆工专著,对漆器的发展意义重大。


注释

[1]李洵.从王祯《农书》到徐光启《农政全书》所表现的明代农业生产力水平.明史研究论丛,1991(1):240.

[2]刘明.论徐光启的重农思想及其实践——兼论《农政全书》的科学地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7.

[3]四库全书总目:卷一零二.转引自:商传.明代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431.

[4]王鸿生.中国科技小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