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出版说明
《共同犯罪论》是我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订的一部著作,也是唯一的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刑法专著———以某一专题而展开的学术论著,该书的主体部分写于1987年上半年,因为我清楚地记得9月份开学之初,我就把博士论文的初稿交给了导师高铭暄教授。博士论文答辩时约28万字,在出版前又作了修订,增加到45万字。博士论文是1988年3月答辩通过的,一直到1992年6月才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1995年8月又重印过一次,现在在坊间也不见本书的踪影。《共同犯罪论》(第一版)出版以后,1994年获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共同犯罪是刑法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最为精致,甚至是繁琐的一个论题。我对共同犯罪问题的关注并非来自兴趣,而是起因于本科阶段刑法总论的考试。我大约是在大二的下学期开始学习刑法的,任课老师是北大法学院刑法三杨之一的杨敦先老师,另二杨是杨春洗老师和杨殿升老师。我们都知道,我国第一部刑法是1979年7月1日通过并于1980年1月1日正式施行。而我是在1979年9月开始学刑法的,这时刑法刚颁布2个月尚未及实施。当时根本就没有刑法教科书,甚至连刑法讲义也没有。杨敦先老师当时正是盛年,除校内讲课以外,还承担着社会上普及刑法的使命。杨老师一手拿着刑法条文,一手拿着刑法宣讲提纲,给我们讲授刑法总论。当时我国刑法学随着刑法的颁布刚刚复苏,资料十分匮乏。对刑法的理解也局限在法条释义上。杨老师的讲课紧密结合司法实践,注重刑法的实践理性。我的感觉是,好像我们学完刑法就要到法院办案,十分实用。而我当时对形而上的法理正有兴趣,因而刑法学得并不扎实。果然,考试时出了问题:我对共同犯罪中的主犯、从犯、胁从犯和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这两套分类法混淆,因而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答案错被扣分,刑法总论的考试只得了一个良好,这对我的上进心是一个不小的挫折。及至硕士研究生开始专攻刑法,我下决心非把共同犯罪问题搞清楚不可。因此,我最初发表的论文基本上都是以共同犯罪为题的。例如我的第一篇论文《论我国刑法的间接正犯》(载《法学杂志》,1984(1))和第二篇论文《论教唆犯的未遂》(载《法学研究》,1994(2))等。在博士论文选题的时候,经高老师同意,将题目定为共同犯罪。共同犯罪是刑法教科书的二级标题,现在以此作为博士论文题目是难以想象的,而已经选择刑法教科书的三级标题,甚至四级标题作为博士论文进行。在为我的本书写的序中,马克昌教授曾经回顾了德、日、苏等国家刑法学界的共同犯罪学说史,以日本而论,在大塚仁的《间接正犯研究》(1958年)、西原春夫的《间接正犯理论》(1962年)、西田典之的《共犯与身份》(1982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都是他们的博士论文。而这些都是刑法教科书的三级标题,可见日本共同犯罪研究的深入程序。在我写共同犯罪博士论文的时候,国外的资料还十分罕见,我只能翻故纸堆。从图书馆的阴暗角落翻检民国时期的论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联论著,以及零星介绍过来的现代外国刑法论著。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了对共同犯罪的理论跋涉,这是一种与故纸堆中的故人的学术对话,在写作的那段时间,我分明感到精神上的寂寞与孤独。现在看来,本书也只是达到了当时学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水准。当然,本书出版以后对于司法实务还是具有一定影响,因而受到欢迎与好评。但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资料的陈旧,论证的粗疏,都是难以原谅的。我想,现在让我再写一遍,我一定能比过去写得更好。可是,历史是无法更改的,今天我也没有能力再作大的修订。在这种情况下,我只是根据1997年刑法和此后的司法解释,对本书作了有限的补正。在本书(第一版)出版以后,我又对共同犯罪的某些专题作过研究,例如共犯与身份、间接正犯等。这些成果未能在第一版中得以反映。为使读者对我国关于共同犯罪的立法修订过程有所了解,我在本书末附录了两篇论文:一篇是《晚近刑事立法中的共同犯罪现象及其评释》(载《法学》,1993(1))。论文主要是对1979年刑法实施后单行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进行了评述。另一篇是《历史的误读与逻辑的误导———评关于共同犯罪的修订》(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论文主要是对1997年刑法就共同犯罪修订的内容进行了评述。上述两文,对于完整地理解我国共同犯罪的立法演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俗话曰:“时过境迁”。这里的“时”是指时间关系,这是的“境”是指空间关系。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时空之中,时过境迁意味着这种时空转换的必然性。对于我来说,物理上的时空变化是难以抗拒的,精神上则难免有时空停滞的效应。某一个时期,对于我们来说,是永远定格的,它不会时过境迁。博士论文就是这样一个永远定格的时点的载体,翻检它就会令人想起那艰难的求学年代。
陈兴良
谨识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科研楼609工作室
200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