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行为伦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护身养生

伦理学是探寻“如何生活得好”的学科。人们要想“生活得好”,首先要好好活着。人类自身的完好存在,是人类自身及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基础。服饰具有保护身体、颐养生命的伦理价值,对身体和生命的重视与保养,是人类得以更好地存活于世的前提。适当的服饰装扮,不仅能够防止与克服地域、气候、生存以及工作环境等自然、非自然条件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起到帮助或促进作用,而且能颐养情志、修养身心,达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颐养生命,使身体健康、精神面貌良好,这本身就是道德的。

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与道法自然的道家道教服饰观、礼以文饰的儒家身体服饰观和先暖后丽的墨家身体服饰观相比,医家护身养生的身体服饰观最为引人注目,也最具有代表性。作为中医特有的概念,“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运用各种调养措施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目的的活动”[1]。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服饰行为,要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统一,才能防患于未然,达到护身养生、延年益寿的功效。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礼制社会中,等级冠服制度与中医养生思想和实践也会互相产生影响。正如林永青与赵百孝两位学者所说,“着装只有顺天时,应地气,和人事,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2]

西方身体服饰观富于变化且多元,大致经历了从身体的自然态到禁抑,再到逐渐解放,直至充分开放的历史过程:从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经历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到近代对身体在禁抑与解放之间的拉扯,直到现代身体的解放。这四个主要时期,服饰与身体的关系经历了巨大变化,不同地域的文化对待身体的态度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有些身体观甚至是针锋相对的,比如基督教禁欲主义和旨在解放身体的享乐主义所持的身体观就是互相抵牾的。

中西方传统服饰伦理分别受到遮蔽身体的耻感文化与突显身体的审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与物我两分的人本观的不同影响,形成了两种对比鲜明的服饰护身养生思想:顺其自然的养生观与积极进取的健身观。

首先,从服饰样式来说,中国传统服饰以“宽衣博带”为基本样式,衣服与身体之间似乎总是存在着一个空间,除非进行特殊活动或行为,如从事劳作、武术、体育活动时,会穿着被称之为“短衣襟小打扮”的短襦、半臂、对襟小衫或短裤及带有绑腿的裤子等,但比起西方一度流行的男式紧身裤或女式紧身衣,这些所谓的“短小”服饰则是相当宽松舒适的。自古埃及时期起,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等原因,服饰总是暴露出部分身体或显露出体型,用写实的手法真实地衬托和表现身体。除了在基督教盛行的中世纪时期服饰趋于保守之外,男女性别的身体特征不同程度地通过服饰得以暴露、凸显和强化。相较于中国传统服饰舒展的样式,西方服饰对身体极尽塑造之能事,想方设法把身体塑造成“理想”的形态,从而反映出西方积极有为的文化心态。

其次,从剪裁手法来看,中国传统服饰采用平面剪裁法,这种手法可尽可能地保持布料原貌,结构简单流畅,剪裁“一气呵成”。这种剪裁方式制作出的衣服依赖人体才能最终成型,也就是说,只有穿在身上才能看出衣服的形态,否则衣服看起来就只是T字形的两块布片,这种服饰从根本上凸显出人的重要性。西方服饰采用立体剪裁法,注重衣服与人体之间的协调,把人体分解成几个部分,先按照不同身体部分的特征制作各个独立的“部件”,再把各个部件组装起来,最终构筑出一个立体的人形形态。借用李当岐教授的结论来说,二者的特点就是“前者充分尊重人的存在,衣服造型依赖于人体才能完成其最终的造型,成型程度较低,多属‘半成型类’;而后者则往往无视人的存在,衣服本身就是一种‘人形’的‘壳’,许多时候是强迫人去适应这个人造的‘壳’,其成型程度较高,多属‘成型类’。前者强调‘天人合一’,强调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消极的;而后者则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强调改造自然和‘人为’的效果,在这个意义上是相对积极的”[3]

最后,从运动方式来看,中国文化秉承天人合一、身心一元的指导思想,倡导顺应自然、和谐中庸的护身养生观,以静为主,即使中医理论也倡导“运动养形”。与中国这种运动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西方的运动方式是积极进取的。西方在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了“健康”的概念,以刚健有力、积极进取的体育锻炼来塑造强健的身体和完美的体型。由此,这两种运动方式对服饰的要求不同,中国传统体育运动,如太极拳、武术、舞狮、赛龙舟等,所要求穿着的服饰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以宽松、含蓄、保守、没有棱角、线条平滑而柔顺来表现对‘善’的注重”[4];西方竞技体育运动服饰则注重塑造人体、符合人体机能和视觉审美的需要,张扬个性、展示激情,彰显出主体的勇敢、智慧与机敏。

中西方传统身体服饰与健康观念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的顺应自然、节制自律、以静为主、适度运动的休养身心方式与西方刚健有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战胜自然的健身方式有着本质的不同,使中西方服饰在护身养生功能上有不同表现。但是,不论中西方服饰在护身养生功能上的具体表现有多么不同,服饰对人体护身养生的价值和意义从服饰诞生起就一直伴随着人类。


注释

[1]王彩霞,主编.中医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75.

[2]林永青,赵百孝.从古代典章制度浅析《内经》中“被服章”的含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8):564.

[3]李当岐.中西方服饰文化比较.装饰,2005(10):23.

[4]陈波.中西体育服饰差异的研究.体育科学研究,20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