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研究
●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
———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溯源与现实意义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习近平“7·1讲话”丰富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
●“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
———学习习近平“2·19讲话”
2017年8月,中国新闻史学会在郑州召开学术年会,颁布了第三届“新闻传播学学会奖”获奖名单。《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获评优秀学术奖一等奖。以下是作者的感言:
感谢中国新闻史学会给我的论文《党性和人民性的提出、争论和归结———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思想溯源与现实意义》发了个奖。
感谢王天根教授作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编委会委员、专栏审稿编辑对此文做了准确的价值判断,也感谢责任编辑张朝胜极为认真地将文章从近6万字删改到适合发表的样子。
这篇论文发表后,我没有想到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7年第3期能够全文转载。
这是我一次性发表的最长的单篇文章,也是被转载的最长文章,近4万字。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因为它涉及一对最近30多年被禁止使用的概念———党性和人民性,涉及对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完整性的尊重,涉及对历史的尊重。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1981年9月,我研究生毕业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工作。11月,我受命做了一份客观呈现的《关于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的资料》,打印出来共22页,供1981年12月召开的全国新闻研究工作座谈会参考。涉及这个问题的老一辈人陆续逝世,我可能是现在还有资格和能力就此事说话的人。
1983年邓小平批评有人“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他批评的是“党性来自人民性”“人民性高于党性”等认识的偏差,其代表人物是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的胡绩伟。
在贯彻邓小平讲话的过程中,出现了另一种偏差———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要求摈弃使用“人民性”的概念,用党性替代人民性而不是寓于人民性之中,干脆否定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这一党建理论。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重新并提“党性”和“人民性”的概念,破除了我国新闻宣传领域最近30多年来人为制造的一个禁区,无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现实的宣传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