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青山党史论集(上下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于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几个问题这是作者与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干部职工座谈时的讲话。发表于《红广角》2012年第8期。 (二〇一二年八月十五日)

一、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党中央在多个文件、胡锦涛同志在多个场合的讲话中,都反复强调了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者队伍。 2012年1 月9日,他在一个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关键靠人才。只有不断培养造就党史大家、名家,才能实现精品力作荟萃;只有党史学科带头人大量涌现,才能提升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水平;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党史人才队伍,才能实现党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下大功夫。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史人才问题和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古今中外,有无数历史事实都证明了这个问题。大家知道,«史记»曾记载了汉高祖刘邦纵论得天下之道的事。一天,刘邦置酒于洛阳南宫。他说,各位诸侯、大将,要说真话,他为什么得到了天下,而项羽为什么失去了天下?他说完后,高起和王陵马上回答说:“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你们说对了一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群臣听完以后,都心诚悦服,表示赞同。

大家知道,在国际上,美国一直奉行偏袒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为什么?以色列有500多万犹太人,而美国的犹太人多达600多万,美国成为犹太人的第二故乡。在美国科技文化领域,犹太人群星灿烂。美国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四分之一是犹太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有三分之一是犹太人,如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弗里德曼。曾成功实施了“曼哈顿计划”的主要研究人员、号称美国“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是犹太人,号称美国“氢弹之父”的爱德华·特勒是犹太人,向美国总统提出研发原子弹建议的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在美国大学的教授中有五分之一是犹太人,在一流作家中有三分之二是犹太人,在新闻界、电影界、文化产业界,许多著名的公司和企业都由犹太人创办和掌控。“芭比娃娃”创始人露丝·汉德勒、“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都是犹太人。在美国经济领域,犹太人操纵主要财富。美国百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了三分之一,犹太人操纵美国70%的财富。在美国有句话:全世界的钱装在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在美国排名前400位的富豪中,四分之一是犹太人。在金融精英中有50%是犹太人,高盛、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等著名金融公司都是犹太人创建的,“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鳄”索罗斯,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现任主席伯南克都是犹太人。

在政界,大家熟知的两位国务卿基辛格和奥尔布赖特都是犹太人。美国是一个只有200多年历史的国家,当年在华盛顿领导下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出来的时候,只有400多万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益,并迅速崛起,其主要原因是美国从全世界网罗了大批人才,仅1933年至1945年,欧洲的20多万犹太难民移居美国,其中有许多精英人才,人才是其发展的有力支撑和根本保证。

大家知道,新加坡独立后确立了人才立国的战略。如果你去新加坡,问新加坡人:新加坡有什么?你多半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新加坡什么都没有,只有人才。在全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行列中,新加坡稳居前三名。从最早的向外输出制造业产品,到后来输出高科技,到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向外输出金融,再到现在向外输出战略思想,被称为东盟的“大脑”和“军师”,“弹丸之地”和“地图上的一个小红点”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创造这一系列奇迹,实施人才立国战略是其秘诀。新加坡实施人才立国战略的一个措施是提供丰厚的薪金待遇。我们看一看新加坡总理的年薪,就可见一斑。2012年1月,新加坡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决定对总理的年薪下调36%,下调后为169万美元(220万新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将其薪金与美国总统、日本首相、澳大利亚总理的薪金作个比较。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年薪是40万美元,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年薪是51万美元,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的年薪是38万美元。新加坡以高薪把优秀人才吸引和聚集到政府各部门。

从以上三个事例,我们可以得知,人才问题至关紧要。人才问题,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对我们党史部门来说,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的颁发和全国党史工作会议的召开,党史工作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推动党史工作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必须大力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同志的话说,这是我们做好党史工作的关键。

实事求是地说,客观公正地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建立了一支能吃苦、敢打硬仗的队伍,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党史工作各方面的人才。但是,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相比,用更高的标准来衡量,还有不小的差距。2011年,我们在北京召开了关于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座谈会,有关部门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调研,我当时参加了这个座谈会,并看了调研报告,现就这个问题结合个人的思考,谈点个人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党史工作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1)队伍总量不大。现在,全国各级党史部门共有机构2836个。全国党史部门编制人数1万多人。这样一个数量的党史工作队伍,人员多不多呢?我以为不多。为什么?因为,现在全国有13亿人,全党有党员8260。2万名,全国有公务员689。4万人,有参公人员88。4万人,有事业单位职工3000万人,有退离休人员900万人。不算大中小学生,这么大的群体,这么大的事业,要把党的各个方面的各项工作真实地记述下来,要向这些人宣传好、讲述好党的历史,我们党史工作队伍的力量是不够的,总量还是不算大的。当年,编写《当代中国》丛书,全国就组织和抽调了10万人参与此项工作。

(2)队伍结构不合理。首先,比例结构不合理。在全国党史部门中,从事党史征编和研究工作的人员占全部人员的37。5%;从事党史宣传和教育工作的人员占全部人员的14.5%;其他人员占全部人员的36.5%。其次,学历结构不合理。在全国党史部门中,博士生占全部人员的0.2%;硕士生占全部人员的2.4%;研究生占全部人员的3.1%;本科生占全部人员的49。8%;大专生占全部人员的35.8%;中专高中生及以下的占全部人员的6%。就博士生的数量来说,也就是平均一个省一个。据我所知,东部有的省市,有博士生5至6人,还有的是7至8人,这就意味着中西部许多省区连一个博士生也没有。再次,年龄结构不合理。在全国党史部门中, 51岁以上的人员占全部人员的23%。其中,省级党史部门占29%,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党史部门占31%,县级党史部门占19%.30岁以下的人员占全部人员的9%。其中,省级党史部门占9%,副省级城市和地级市党史部门占7%,县级党史部门占9%。

(3)党史学界的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不多。在全国党史部门中,有正高职称的占全部人员的1%,有副高职称的占全部人员的4%,有中级职称的占全部人员的12%,有初级职称的占全部人员的6%,无职称的占全部人员的7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被授予国家中青年专家以及“四个一批”人才称号的专家很少,在全国有影响的党史大家、名家则更少。什么是党史大家、名家?许多同志说,应该是这样的人,贯通和熟悉党的全部历史,并在某个历史阶段或某几方面有深入的研究。我赞同这个看法。

(4)党史宣传和策划的人才缺乏。中央党史研究室是2010年由中央编办批准后成立宣传教育局的。全国大多数省市也都是近年来才成立宣传教育机构。由于党史部门宣传教育机构成立得晚,所以,党史宣传和策划方面的人员在实践中历练得不够,宣传、策划、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人才缺乏,这个问题我们在改革开放3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的宣传教育活动中感受很深。

综上所述,可以深深地感觉到,大力培养党史人才,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党史工作的当务之急和重要任务。

二、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途径方法和具体措施

怎样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呢? 2012年,欧阳淞主任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的讲话中专门强调了这个问题。近年来,欧阳淞主任在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上的讲话,代表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会每年都专讲一个主题。2009年,他讲话的主题是党史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问题;2010年,他讲话的主题是如何明确党史工作的根本任务即资政育人的问题;2011年,他讲话的主题是如何提高党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问题;2012年,他讲话的主题是如何加强党史工作的队伍建设问题。这里,我对这个问题再作一重申。

(1)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也用适当待遇留人,下大气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结构合理、富有开拓精神的高素质党史工作队伍,并“三支队伍”一起抓,推动“三支队伍”形成“大党史”工作格局,努力形成党史部门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努力开创党史工作新局面。

“三支队伍”一起抓的问题是胡锦涛同志提出来的。2010 年5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党史工作队伍有它的特殊性,应该包括“三支队伍”:一支是党委党史部门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一支是党校、行政学院、干部院校、高等学校、社科研究机构等单位的党史教学科研人员,还有一支是热心参与党史工作的老同志。要把这几方面的力量有效组织起来,共同做好党史工作。所以,我们的党史工作队伍建设,还有一个关注和重视另外两支党史队伍建设的问题。

(2)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有五个方面,具体说就是要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在五个方面取得新成效:一是在改善领导班子整体状况方面,领导班子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要有明显提高,结构要更加合理,领导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能力要更强。二是在优化队伍结构方面,不同年龄段人员要达到合理比例,以党史专业为主体、相关学科为支撑的专业体系基本形成,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人员比例明显提高。三是在培养业务骨干方面,造就一批在全国党史学界和思想理论界有较大影响的党史专家,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形成合理的学术梯次和人才梯队。四是在提高队伍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教育引导广大党史工作者成为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党史事业、恪守职业道德的模范。五是在创造拴心留人环境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干部人事和人才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育人、管人机制,充分调动党史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不同特长、不同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尽所能、建功立业。

(3)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途径方法。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途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是学习,二是实践。学习,首先,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其次,是中共党史的学习。要学好中共党史,就要学好党的两个历史决议,以及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并要广泛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国际共运史、世界政党史等。要广泛地查阅、占有有关党史的档案资料和新史料,关注国内外研究新动态。还要广泛学习和涉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知识。从事党史宣传和教育的人员,还要提高自己的策划、组织、协调和表达能力。党史部门的行政后勤人员,除一般性的要具有党史知识外,要把提高公文写作和办文、办会、办事能力作为基本功,立足本职、从严要求,努力提高规范化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实践,是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和主战场。胡乔木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党史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这就有个实践的问题。如何实践?一是以老带新。发挥专家学者的传帮带作用,鼓励他们与年轻同志结成对子,实现教学相长。二是用课题带队伍。吸引年轻同志参与重大课题研究,完成重要任务,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提高。三是鼓励各类人才在竞争中增强动力,比学赶超,脱颖而出。四是下基层锻炼。通过组织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参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锻炼活动,开阔眼界,增长才干,培养同基层人民群众的感情。

(4)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应采取这样一些具体措施:一是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严把入口关,党史部门新进主任科员以下的干部,一律实行凡进必考,同时,有计划地遴选一些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领导骨干和业务骨干。2012年,中央党史研究室从全国遴选了6名同志,其中正处长1名,主任科员5名。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办法,加大党史部门内部岗位干部交流力度,最近,中央党史研究室把三部主任交流到二部任主任。积极推荐党史干部到系统外任职,努力做到用当适任,用当尽才。中央党史研究室2012年向央企和地方输送、交流2名领导干部。二是要强化高端引领机制。以实施精品工程为牵引,拓宽视野,广纳群贤,不求所有,但为所用,尽快解决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三是要强化优秀年轻人才培养和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机制。要创造条件,鼓励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对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要大胆使用。要建立党史部门后备人才库,为党史事业提供雄厚的人才储备。要建立领军人物和学科带头人遴选机制。中央党史研究室决定,从2012年开始,在全国党史部门遴选党史领军人物10名,连续进行3年,遴选30名。以后,每2年遴选一次。并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内部遴选党史学科带头人。也就是说,进行两个层次的党史人才的遴选。各地党史部门,有条件的也可以这样做。四是要创新干部管理机制。重点是建立干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推行全员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定岗、定责和定质、定量考核相结合,建立符合党史部门特点的比较科学的干部业绩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五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史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机制。固定若干奖项,适当增加若干新的奖项,进一步搞好全国范围内的党史成果的评选和奖励。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六是要建立和健全“三支队伍”一起抓的工作机制。要充分发挥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的作用,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要探索建立党史联络员、党史信息员和党史宣讲团队伍,进一步扩大党史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三、党史工作队伍建设的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作风保障

加强党史工作队伍建设必须有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作风保障,而政治保障、思想保障和作风保障是什么?怎样抓?怎样做呢?我认为,就是要抓好和做好各级党史部门的党的建设工作,抓好和做好各级党史部门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抓好和做好各级党史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和做好各级党史部门的群团工作。

近年来,中央组织开展了这样几个大的学习教育活动:一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集中教育活动,二是创先争优活动,三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四是在组工干部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其他一些小的学习教育活动还很多。这些活动是由中组部、中宣部、中直机关工委主抓的。我们按照上级的安排和部署,结合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实际,设计和创造了自己的这样几个抓手、载体和平台。

(1)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树党史干部新形象”活动。2009年4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会决定在局级干部范围开展这一活动。我们在开展这一活动中,强调讲党性就是重点解决政治上坚定性的问题,重品行就是重点解决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问题,作表率就是重点解决行为上的先进性问题。突出坚定党性这个主题,努力使中央党史研究室成为党性坚强的部门。突出改进作风这个重点,努力使中央党史研究室成为作风优良的部门。突出从严治室这条主线,努力使中央党史研究室成为纪律严明的部门。突出服务大局这个根本,努力使中央党史研究室成为工作出色的部门。

(2)开展“我为党史工作作贡献”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4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会同时决定在全室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这一活动。我们开展这一活动的目标要求是:围绕“我为党史工作作贡献”这一主题,以“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贡献”为主要内容。这一活动安排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2011年5月至2011年7月,开展“服务科学发展,推进创先争优,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第二阶段,从2011年至2012年,开展“服务科学发展,深化创先争优,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这项活动,具有党史部门的特点,得到中直机关工委的肯定,中央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这项活动的开展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开展“从严治室”集中教育活动。2011年10月,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会决定在全室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这一活动。这一活动集中进行了50天,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学习动员阶段,主要是进行活动动员和学习文件。第二个阶段是案例剖析阶段,主要是进行案例剖析,从中吸取深刻教训,警钟长鸣。第三个阶段是对照检查阶段,主要是“四查四看”,一是查思想,看政治意识、大局观念、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强不强,能否正确对待个人名利。二是查作风,看是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情况如何。三是查工作,看态度是否端正,业务是否突出。四是查遵章守纪,看是否严格遵守党纪国法,自觉廉洁自律,有无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财经纪律的现象。第四个阶段是整改提高阶段,主要是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抓好建章立制的工作。在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会的正确领导下,这次教育活动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4)开展“大力培育和弘扬新室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主题教育活动。在“从严治室”集中教育活动中,中央党史研究室室务会在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集中大家的智慧,概括和提炼出了新的中央党史研究室室风。这个室风是对中央党史研究室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新室风是四句话十六个字,即“政治坚定、实事求是、勤勉敬业、团结和谐”。其基本内涵是:政治坚定,就是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定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勤勉敬业,就是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观、地位观、利益观,甘于吃苦、乐于奉献,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团结和谐,就是要坚持五湖四海,相互帮助、合作共事,与人为善、宽厚包容。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各有侧重、不可分割,涵盖了对党史部门工作者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品德等方面的内在要求,贯穿于党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政治坚定,是做好党史工作的根本前提,唯有如此,才能牢牢把握和始终坚持党史工作的正确方向。实事求是,是做好党史工作的重要原则,唯有如此,才能为党和人民写信史、存真史,不断推出有价值、有分量的资政育人的精品力作。勤勉敬业,是做好党史工作的重要保障,唯有如此,才能不断克服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经得住各种诱惑和考验,能吃苦,敢打硬仗,成就一番事业。团结和谐,是做好党史工作的重要条件,唯有如此,才能建设一支更加开放、更具活力、更有影响的和谐团队,为把中央党史研究室建设成为一个战斗的集体、温暖的集体、令人羡慕的集体进一步创造条件。室务会认为,新室风的提出,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央党史研究室机关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室风提出来了,我们不能仅仅写在文件中,停留在口头上,悬挂在墙上,而要在全室党员、干部、职工中学习宣传、培育弘扬,使新室风的要求落实和体现在每一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内化为每个党员、干部、职工的素质,外化为中央党史研究室的形象,成为推动党史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室务会决定, 2012年在全室开展“大力培育和弘扬新室风,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室务会要求,要加强领导,统筹兼顾,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全面推进,督促检查,务求实效。目前,这项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如果说, 2011年我们开展“从严治室”集中教育活动是抓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的话, 2012年我们进行的新室风教育就是正面的教育和引导,应该讲,这两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