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后金的政治改革和对明战争
一、政治改革和后金政权的封建化
清太宗皇太极像
皇太极在实行经济改革的同时,又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以巩固统治,促进后金政权的进一步封建化。
本来,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命其子侄担任各旗旗主,在旗内,各置官属,各统兵民,旗主、贝勒为了扩大权益,不断发生明争暗斗。努尔哈赤到了晚年,企图用八旗旗主联合共同主政,社会财富为其所共有的办法来协调他们之间的矛盾。这种反映氏族社会军事民主的合议制,把它移植到开始进入封建制的后金是根本行不通的。当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共理政务。而且还“按月分值,国中一切机务,俱令值月贝勒掌理”[1],实际上是四人轮流执政,所得人口、财产也由八旗平均分配。“有人必八家分养之,地土必八家分据之,即一人尺土,贝勒不容于皇上,皇上亦不容贝勒”[2],如朝鲜送来物品,“礼单入去后,八高山(即八旗主)例为均一分之,如有余不足数,则片片分割”[3]。“贝勒事事掣肘,虽有一汗之虚名,实无异整黄旗一贝勒也”[4],皇太极当然对这种“虽有一汗虚名”的地位不能忍受,便努力集中权力,采用“汉法”,更易旧制,实行改革:
第一,加强和巩固汗权。皇太极为了提高汗权,大力削弱诸王的权势,狠狠打击足以与自己争权的三大贝勒的势力。当时,后金的决策机构议政会议被八旗旗主所控制,极大地束缚着汗权,所以,一六二六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十月,皇太极在每旗设总管旗务大臣一名,直接掌管旗务,他们“凡议国政,与诸贝勒借坐共议之,出猎行师,各领本旗兵行,一切事务皆听稽察”[5],不久又要所有贝勒都参加议政会议,并让每个旗增派三人议政。这样就打破了旗主的控制权,使决策机构变成咨询机关。一六二九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正月,皇太极以“因值月之故,一切机务辄烦”,免去三大贝勒按月分掌政事的权力,“遂以诸贝勒代理值月之事”[6]。一六三二年(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二月,皇太极废除“上与三大贝勒,俱南面坐”的旧制,改为唯有自己“南面独坐”[7],从而突出汗的独尊的地位。与此同时,皇太极为了巩固汗权,不断寻机削除异己,一六三〇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七月,他利用二大贝勒阿敏“弃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城”败归为口实,定阿敏罪状十六条,以“自视如君”、“心怀不轨”[8]等罪名,将阿敏幽禁,夺其所属人口、奴隶和财产,不久阿敏病死。一六三一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八月,皇太极与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发生口角,莽古尔泰拔剑相向,他乘机把莽古尔泰治罪,革去大贝勒衔,降为一般的贝勒,夺其五牛录的属员,罚银一万两,莽古尔泰气愤而死。阿敏、莽古尔泰既死,三大贝勒仅剩下代善一人。到了一六三五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十一月,皇太极又以代善对己不恭,列了四条罪状,罚鞍马、甲胄等物,银万两,借以要代善唯命是从。至此,威胁汗权的三大贝勒势力已除,皇太极独自控制了八旗中的正黄、镶黄、正蓝三旗,实力大增,其余旗主无力和他抗衡,使汗权得以加强和巩固。
第二,整顿和改革国家机构。一六一六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他以八旗制度来行使国家政权机构的职能,当时的后金,人少地窄,处在奴隶制时期,这种建立在奴隶制上的八旗制度,还能暂且代替国家机构进行统治。而当后金进入辽沈地区以后,人多地广,已开始转入封建制时代,八旗制度就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须改革。努尔哈赤在后期,虽然也开始着手整顿和改革国家机构,但是由于时间和条件的关系,未能实现。皇太极即位后,为了强化汗权,他极力学习汉族文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很大改革,使后金政权迅速地封建化。他要求“凡事都照大明会典行,极为得策”[9],故行政机构,多仿自明制。一六二九年,皇太极设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榜式达海及刚林等,翻译汉字书籍。榜式库尔缠及吴巴什等,记注本朝得失”[10]。这时的文馆,制度虽不完善,办事也很混乱,但已是内阁的雏形。一六三六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四月,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负责撰拟诏令、编纂支书等;内秘书院,负责掌管和起草对外文书与敕谕等;内弘文院,负责讲经注史、颁布制度等。[11]设置八承政,分管内三院事务。是年六月,又更定内三院官制,内国史院大学士一人,学士二人;内秘书院大学士二人,学士一人;内弘文院大学士一人,学士二人。[12]内三院的组织和职掌比文馆更完善、更扩大了。内三院的大学士、学士,参与国家机密,不仅是皇太极处理政务的左右手,而且还评议旗务,掌握权力,起着牵制八旗的作用。
一六三一年八月,皇太极“受定官制,设立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以贝勒一人领其事,设满承政二员,蒙古承政一员,汉承政一员,参政八员,启心郎一员,因为“各酌量事务繁简补授”[13],所以参政以下各部官员不等。虽然贝勒们分掌六部事务,但是,他们和皇太极已不是原先的平列关系,而是封建的君臣隶属关系。不久皇太极为了直接控制六部,又进一步削弱贝勒的权力,下令“停王贝勒领部院事”[14],这样就把贝勒置于国家机构之外,皇太极独主政务。
一六三六年六月,在三院六部之外,设置都察院,其职掌是参加议奏、会审案件、稽察衙门、监察考试等,如果诸王大臣有不法行为,可以列罪奏劾,即使奏事不实,也不坐罪。一六三八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七月,更定蒙古衙门为理藩院,负责管理内外蒙古事务,以后成为清朝统治少数民族的统治机构。
内三院、六部和都察院以及理藩院,合称三院八衙门,这是仿照明制建立起来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国家机构。它虽然同八旗制度并存,但是已逐步取代了原先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皇太极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集中起来。
第三,团结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皇太极为了加强汗权,发展封建制,必须扩大后金统治阶级基础,尤其是为了对抗明朝,统治汉人众多的辽东地区,更要利用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具有文化知识,是建立和巩固政治统治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在社会上有相当的影响与势力。所以,皇太极在不损害满族贵族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其为自己服务,如范文程、李永芳、马光远、高士俊、高鸿中等人,都是皇太极重用的心腹。以范文程为例,皇太极即位后,“拔置公帷幄”,“以公为秘书院大学士,领机密”,“自是平旅顺、取平岛、征高丽、服蒙古,公皆在左右。每议大政,太宗必曰:范某知否?公或未与议,则曰,何不与范某议之。公尝以病出值,诸务填委,待公病已决之”[15],由此可见皇太极对汉人谋臣的信任重用。随着后金统治区日益扩大,人口不断增加,需要更多的官吏进行管理。一六二九年后金开科取士,命境内生员参加科举考试,“取其文艺明通者优奖之,以昭作人之典”,要“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各家主毋得阻挠,有考中者,仍以别丁偿之”[16],这一次考试就录取二百多人,接着一六三四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一六三八年、一六四一年(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继续开科取士,吸收大批汉族知识分子充实各级行政机构。这种措施,不仅把一些汉族知识分子从被奴役的地位解放出来,而且在政治上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这批知识分子是皇太极进行统治的得力帮手,“小用之则小效,大用之则大效”[17],政治效果是很明显的。
皇太极在政治上采取以上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汗权和王权、集权和分权的矛盾,使汗权得以加强,建立起一个权力集中的强有力的政权机器。他使用这一政权机器,在外部和内部进行斗争,一方面对明王朝作战,军事上取得连续的胜利;一方面在后金境内进行经济改革,促使满族社会迅速地封建化。
应该指出:皇太极的改革不是大刀阔斧地除旧立新,而是对旧制度加以限制、改造,再另立新制度,与之平行,分享其权力,如八旗制度外又设八衙门,议政会议外又设内三院。满族社会通过这种渐进性的改革而没有发生大的分裂、内战。但这样相互影响、相互牵制,汗权仍然受到一定的约束,旗主和贝勒仍拥有相当的政治和经济实力。
第四,皇太极为了扩大兵源,以和兵力众多的明王朝作战,又为了平衡满族八旗旗主和贝勒们的军事势力,创立了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
清太宗皇太极调兵信牌
本来,八旗属下的人丁并非全是满族,也有汉人和蒙古人。一六三三年(明崇祯六年,后金天聪七年),皇太极令满族各户下汉人十丁抽一,组成汉兵一旗,以黑旗为标志,由额驸佟养性统率。第二年,改汉兵为汉军,满语叫“乌真超哈”(“乌真”汉语“重”的意思,“超哈”汉语“兵”或“军”的意思)。一六三七年(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皇太极把汉军旗分为两旗,以石廷柱为左翼固山额真,马光远为右翼固山额真,也按照满洲八旗编壮丁为牛录。一六三九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皇太极又分汉军两旗为四旗,以马光远、石廷柱、王世选、巴延四人为固山额真,各领一旗。到了一六四二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再增设四旗,共为八旗,称为汉军八旗,旗色与满洲八旗相同,每旗设固山额真一人,梅勒章京二人,甲喇章京五人。此外,一六三四年,又把八旗中勇敢善战的蒙古人拨出,编成蒙古二旗。一六三五年,扩编成蒙古八旗,旗色和建制也同满洲八旗一样。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的组成虽然与满洲八旗相同,但是汉军、蒙古八旗的固山额真都是由皇太极任命,不称职的可以随时撤换,这点和满洲八旗旗主世袭制不同。皇太极是满、蒙、汉八旗最高统帅,他可以直接指挥和调遣这些八旗军。关于满、蒙、汉二十四旗的士兵数目,在入关之前,据统计满洲八旗约有三百一十九个佐领,六万三千多人。蒙古八旗约有一百二十九个佐领,二万五千多人。汉军八旗约有一百六十七个佐领,三万三千多人,共计有六百一十五个佐领,约十二万多人。
与此同时,皇太极为了加强八旗兵的战斗力,不断颁布军律和加紧制造火器。一六三四年七月,皇太极认为“师行动众,约束宜严,不可不明示法律,以肃众志”,于是颁布军律,规定“大军按队安驱,毋许喧哗,勿离旗纛……勿毁庙宇,勿杀行人,敌兵抗拒者杀之,归顺者养之,所俘之人,勿夺其衣服,勿离其夫妇……勿淫妇女……勿饮酒……若有违令者正法”[18]。以后曾多次重申以上军律。此外,虽然八旗骑兵行动机动灵活,但不适于攻坚战,如努尔哈赤宁远之败和皇太极两次攻打广宁不克,都是吃了明军火器的亏。所以,一六三一年,皇太极命王天相等人加紧研制火炮,该年六月造成,命名“天祐助威大将军”。另外还有得自明军的“红衣大炮”多门,配备给各旗服役。这样,皇太极不仅有了善于野战的八旗骑兵,而且又有了能够攻坚的炮兵,所以八旗兵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第五,创立新满文,利用喇嘛教。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借用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但是,这种老满文“向无圈点,上下字雷同无别,幼学习之,遇书中常语言,视其文义犹易通晓,若人名地名,必致错误”[19]。老满文缺点很多,文法也不完备。一六三二年,皇太极命达海等人,在老满文的基础上,增加圈点,并创制十二字头和专记外字符号,成为有圈点的新满文。新满文在结构与应用上比较完备,所以,成为有清一代二百数十余年通行的满文。其次,皇太极为了利用喇嘛教来联络蒙古和西藏,大力宣扬和扶植喇嘛教。早在天命初年,西藏斡禄打儿罕囊素喇嘛在蒙古传教,努尔哈赤派人把他请到后金来,“敕建寺赐之庄田”[20],“给之使命”[21],此人不久死了。到了皇太极时,收抚的蒙古部落日益增多,喇嘛教的传播更广,皇太极更加重视利用喇嘛教。一六二九年特为斡禄打儿罕囊素喇嘛建塔树碑,以示纪念。这种政策对于统一漠南、漠北,团结西藏、蒙古是起很大作用的。一六三四年,察哈尔墨尔根喇嘛载护法“嘛哈噶喇”[22]金身来归。不久西藏的达赖喇嘛也遣使来盛京,皇太极更是盛情接待,其目的是“时尚有喀尔喀一隅未服,以外藩蒙藏惟喇嘛之言是听”[23],希望通过达赖喇嘛的使者,联络蒙、藏民族,加强自己的力量。
以上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思想方面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使皇太极得以大大加强自己的地位。他一方面限制和削弱了旗主、贝勒的势力,巩固了封建皇权,并使辽沈地区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促进了满族的封建化;另一方面,他的军事实力增强了,政治策略的运用更加广泛、更加灵活,逐步地重新统一了东北,联合了蒙古、西藏,在和明王朝的长期对峙中保持着咄咄逼人的军事优势。
二、皇太极即位与对明议和的策略
努尔哈赤临终前,虽然安排了九王多尔衮(第十四子)继承汗位,因其年幼,以大贝勒代善(第二子)摄政。但是当他死后,诸子未遵遗命,兄弟间争夺汗位十分激烈,最后四王皇太极(第八子)凭借自己手中的兵权,再加上代善的支持,终于夺得了后金汗位。[24]他上台以后,雄心勃勃,决意承袭父志,把入主中原、取代明朝统治,作为后金的基本方针。但是,这时后金还处在“邦家未固”、“事局未定”的动荡之中,皇太极面临着许多内部和外部的矛盾。首先是民族矛盾,即满族贵族与广大汉族人民之间的矛盾,辽东地区的汉族老百姓“每被侵扰,多致逃亡”[25],乃至揭竿而起,进行武装斗争。其次是阶级矛盾,即后金农奴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农奴为农奴主耕种庄田,服差役,“儿子当差,孙子又当差,至于爷爷差事还不去”[26],因此许多农奴不堪忍受农奴主剥削和压迫,有的逃亡,有的反抗。第三是后金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即汗权与诸王权力之间的矛盾,皇太极即位,诸王心怀不平,争夺权力的斗争十分激烈。第四是经济问题,由于明朝停止后金朝贡和互市,“银两虽多,无处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27],而且又遭受严重天灾,“无粮之家甚多”[28],出现了“人有相食”的惨景。最后在军事上,后金处于三面受敌的境地,东边有朝鲜,西边有蒙古,南边有明朝。连年征战不休,大批男丁弃田出征,“卖牛典衣,买马制装,家私荡然”[29],经济困难,人民厌战。皇太极认识到要实现夺取明朝中央统治权这一任务,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而上述问题的解决与否,时间是个重要因素,尤其是要同明朝争取时间。为此,他打出同明朝议和的旗号,其目的就是争取时间,储备力量,待机成熟,进取中原。正如后金朝臣高士俊所说:“我国(后金)利于和,彼国(明朝)不利于和,我国和而皇上不肯一日不观兵,彼国和则易为因循,易为怠惰,臣所谓借小心以图大事,假退步以求前进”[30]。所以,皇太极不断通过朝鲜、蒙古和明的官吏向明朝政府转达后金求和的愿望。早在努尔哈赤死时,明宁远巡抚袁崇焕曾派傅有爵和喇嘛镏南木坐(即李喇嘛)等人前去吊丧,观其虚实。皇太极以礼相待,表示和好的心愿。当吊使返回时,他特命方吉纳等人送归,并面呈他给袁崇焕的亲笔信,要求双方和好。[31]一六二七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二月,皇太极又给袁崇焕去信,提出媾和条件。同年十一月,皇太极特向明朝皇帝奉书,希望双方早日议和。一六二九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二月,皇太极在给袁崇焕书信中,不书天聪年号,只写己巳年[32],遵奉明朝正朔,以示求和诚意。随后七次致书求和,直到该年十二月,皇太极率军入关,兵临北京城下,还“赍和书致明帝”[33],仍表示愿意议和。一六三一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到一六三二年(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这两年是皇太极议和活动最频繁的时期,他向明朝“上疏称臣,求款再四”[34],而且要朝鲜出面,“绍介其间”,转奏明廷,愿把明朝降将孔有德、耿仲明转送于明,“以表其诚悃”[35]。皇太极的议和口号叫得如此响亮,只是手段,并非目的,就在他高喊议和的时候,也没有停止过掠夺明朝和朝鲜的军事行动,不过,这种军事行动是在求和旗号的掩盖下进行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攻城占地,扩大土地,而是为了掠夺财物和人口,解决内部困难。皇太极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强化汗权,发展生产,巩固内部,解除朝鲜和蒙古的两翼威胁,统一整个东北地区。到了崇德年间,就扔掉了议和的旗帜,集中全力,进攻明朝。
三、两次对朝鲜用兵
自努尔哈赤兴起后,由于朝鲜地势重要,后金和明朝都竭力结好朝鲜。后金的目的是要切断朝鲜与明朝的来往,以及朝鲜对明朝东江驻军毛文龙部的支援,以消除后顾之忧。而明朝的意图则是联络朝鲜,牵制后金,使明军同“丽(朝鲜)兵声势相倚,与登莱音息时通,斯于援助有济”[36]。尽管后金百般离间朝鲜和明朝的关系,但是由于历史的与现实的各种原因,朝鲜仍和明朝合作,后金的计谋未能得逞。
皇太极上台后,决心早日解决东边的朝鲜问题,恰巧此时朝鲜发生内乱,于是乘机对朝鲜用兵,并企图就势消灭明军毛文龙部。一六二七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二月二十三日,皇太极不宣而战,派遣阿敏、济尔哈朗、阿济格等人,统率三万多八旗兵进入朝鲜,临行前对他们说:“此行,非专伐朝鲜,毛文龙近彼海岛,纳我叛民,故整旅组征,尔等两图之”[37]。二十八日,后金军突然越过鸭绿江,围攻义州,遭到义州军民英勇抵抗,最后守城军民“众寡不敌,力不能支”。义州失陷后,数万民兵,皆被屠戮。[38]随后分兵进攻驻扎在铁山的毛文龙,毛文龙兵败退守皮岛。阿敏挥军南进,连克定州、宣川、郭山等地,后金军所到之处,遇到朝鲜人民的反抗,当后金兵攻占平山城后,停止进军,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和议之成”。此时,朝鲜国王李倧逃往江华岛,派使者前往阿敏驻地求和,阿敏命刘兴祚随来使同去江华岛,商讨和约条款。后金提出要朝鲜断绝和明朝的关系,派王弟李觉赴后金为人质,每年进献大批财物。朝鲜政府在后金强大的军事压力下,被迫签订“江都和约”。约成之日,阿敏又纵兵大抢三天才退兵,沿途又掳掠骚扰,朝鲜人民深受其害。订约以后,后金又强迫朝鲜在中江、会宁两地开市,归还逃人,追赠贡物,致使朝鲜人民纷纷起来反抗。这个和约对后金的重要作用在于它基本上割断了朝鲜和明朝的联系,迫使毛文龙退守海岛,陷入缺饷少粮、孤立无援的境地。后金乘机加紧向毛文龙诱降,毛文龙已有降意,此事被袁崇焕得知,于一六二九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七月,以通敌叛国之罪,将毛文龙杀了。由于毛文龙被诛,他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率部众投降后金。至此,后金东边的威胁大体上解除了。
自此以后,后金征服辽西和内蒙古广大地区,势力日益强大,企图改变后金与朝鲜以往兄弟之邦的关系,把朝鲜变为其直接控制下的藩属。一六三六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皇太极以朝鲜“屡败盟誓”、“助明害我”[39]为借口,又发动了第二次对朝用兵。第二天,皇太极率领十万大军渡过鸭绿江,直指朝鲜京城。次年(一六三七年,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一月九日,后金兵围攻京城,朝鲜国王李倧退守南汉山城,后金兵将该城包围。皇太极派遣多尔衮率兵攻占江华岛,贵嫔二王子和内官以及许多宗室皆被俘虏,朝鲜国王被迫投降,签订了城下之盟,主要内容,首先是断绝和明朝的一切来往,向清朝称臣,建立君臣关系;其次要朝鲜国王把长子和另一个儿子交给清军,带回盛京作为人质;最后,每年进贡黄金一百两,白金一千两,白苧布二百匹,各色绵绸两千匹,各色细麻布四百匹,各色细布一万匹,大米一万包等。清军撤离朝鲜时,又沿途“处处淹留,掳掠讨食……远近村闾一样被抢,农节既失,又无余食,前头民事,极为惨恻”[40]。而且向朝鲜征兵,一次就征调一万二千五百人[41],还强迫朝鲜赎买被掳人口,“索价刀蹬,罔有其极,至于士族及各人父母妻子等,论价之多,至于累百千两,以此赎出极难,人皆缺望,呼哭盈路,其中单孑无亲戚之人,则只待早晚公家之赎还,日日哭诉于馆外,惨不忍见”[42]。由上可见,清军侵朝,给朝鲜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四、统一蒙古和黑龙江流域
明末,蒙古分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各部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皇太极认为要战胜明朝,不仅要解除朝鲜后顾之忧,还必须征服蒙古,不然明朝和蒙古联合起来,就会使自己腹背受敌。从明朝方面说,为了对抗日益强盛的后金,也必须东联朝鲜,西结蒙古,一旦蒙古倒向后金,京师就处于后金的兵锋之下,特别是立在明与后金之间的漠南蒙古,成了明与后金争夺的重点。当时,漠南蒙古东到吉林,西至贺兰山,南邻长城,北距瀚海,都是元朝后裔分居之地。其中察哈尔部最强大,“东起辽西,西尽洮河,皆受插(察哈尔)要约,威行河套以西矣”[43],拥有八大营二十四部,该部首领林丹汗,“士马强盛,横行汉南”[44],自称蒙古大汗,对周围诸部肆意侵扰,诸部不堪其苦。而漠南诸部,对待明和后金的争夺,大致持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以察哈尔部林丹汗为首,主张投靠明朝,争取明的支持,控制和统治漠南诸部,同后金相抗衡;另一种是漠南的多数部,要求摆脱林丹汗的控制和欺凌,希望归附后金,得其保护。明朝政府极力支持林丹汗,大大增加每年赏赐林丹汗的岁币,并撤销原给漠南东部蒙古诸部的岁币,转赐给林丹汗,双方相约,共同抵御后金。皇太极则采取“恩威并用”的“征抚”办法,积极团结和争取那些愿意归顺或观望动摇的一些部,对已率部来归的首领,赐给厚礼,授以官爵,统管其民。因此,科尔沁、翁牛特、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和克什克腾等部,先后归附后金。而对察哈尔部的林丹汗则实行武力征服。一六二八年(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十月,皇太极亲督诸军攻打林丹汗,占领西剌木伦河流域。一六三二年(明崇祯五年,后金天聪六年)五月,皇太极又一次率军进攻林丹汗,林丹汗败遁,先逃到西土默特部,后又逃奔青海,一六三四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林丹汗病死在青海的大草滩。第二年(一六三五年,明崇祯八年,后金天聪九年),皇太极派遣多尔衮等人西征,进入河套地区,消灭林丹汗的残部,俘虏了林丹汗的正妃和儿子额哲,得元朝传国玺而还。察哈尔部灭亡以后,原先受其统治的一些部也都归附后金。一六三六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漠南蒙古十六个部四十九个封建领主,在盛京召开大会,尊奉皇太极为可汗,整个漠南诸部皆臣服于后金。至此,皇太极“东降朝鲜,西收插汉,自鸭绿北抵贺兰塞外,皆隶其阪”。从此,清军入关,大都假道内蒙古,并以蒙古骑兵为向导。
皇太极统一漠南蒙古以后,又积极进行联络漠北蒙古的工作。十六世纪末,漠北蒙古出现了三个强大的封建主集团——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和车臣汗,又称喀尔喀三部。一六三六年,皇太极遣使喀尔喀三部,劝其归附。同年,车臣汗派遣卫征喇嘛等“赍书来朝,贡驼、马、貂皮等物”[45]。一六三八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喀尔喀三部“并遣使来朝”[46],皇太极规定喀尔喀三部每年向清各贡“白驼一,白马八,谓之九白之贡”[47],从此与清朝建立了臣属关系。
清统一漠南、漠北蒙古诸部,不仅消除了来自蒙古的威胁,使骁勇善战的蒙古骑兵成为进攻明朝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在抵抗沙皇俄国侵略我国北部边疆的斗争中,喀尔喀蒙古起了积极作用。
在统一漠南、漠北蒙古的同时,皇太极又继承努尔哈赤的遗业,统一了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流域是满族的故乡,努尔哈赤兴起以后,积极收复故里,基本上统一了黑龙江下游。到了皇太极时期,他很重视对黑龙江流域的经营,继续收复黑龙江中上游。皇太极说:“此地人民语音与我国同……先世本皆我一国之人,载籍甚明”,所以,对这里的居民要“善言抚慰”[48]。一六三一年(明崇祯四年,后金天聪五年)八月,黑龙江中游的虎尔哈部托黑科等四名首领“来朝,贡貂、狐、猞狸狲等皮”[49]。一六三四年五月,索伦部头目,“京奇里兀喇(今结雅河)人”巴尔达奇,“倾心内附,岁贡方物”[50],“率四十四人来朝,贡貂皮一千八百一十八张”[51],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外兴安岭以南的索伦部多数都归附后金,因为他的功劳卓著,皇太极把族女嫁给巴尔达奇,成为后金的额驸。一六三七年(明崇祯十年,清崇德二年)六月,黑龙江上游乌鲁苏城的索伦部首领博木博果尔,“率八人来朝,贡马匹、貂皮”。于是黑龙江上游“南北两岸各城屯俱附之”[52]。此外,鄂嫩河、尼布楚一带的蒙古族茂明安部,贝加尔湖以东的使鹿部等,皆先后归附。一六三九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博木博果尔发动叛乱,并派人要巴尔达奇采取一致行动,可是“巴尔达齐(奇)不为动,坚壁待王师”[53],坚决反对博木博果尔的叛乱行径。当皇太极派遣萨木什喀、索海等率领清军前来平叛时,得到巴尔达奇的积极支持和有力配合。[54]清军到达呼玛河便分路进攻博木博果尔,攻占雅克萨,博木博果尔兵败,携眷逃窜。清军又攻克锋陈、阿萨津、多金、乌库勒、乌鲁苏等城。一六四一年(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一月,清军“至齐洛台(今苏联境内赤塔)地方,遂获博木博果尔及其妻子家属,共男妇幼稚九百五十六名口,马牛八百四十四”[55]。皇太极平息博木博果尔叛乱,收复了贝加尔湖以东的广大地区。至此“自东北海滨(鄂霍次克海),迄西北海滨(贝加尔湖),其间使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56]。
皇太极统一黑龙江流域以后,在这里“设姓长、乡长,分户管辖”[57],负责治理民事,征收赋税。并把该地居民都编入旗籍,称为“新满洲”,他们“均隶各旗”,“俱令披甲”,成为满族八旗的组成部分,这些八旗兵在保卫和巩固我国东北边防中曾起了重要作用。
五、皇太极对明朝的战争
皇太极为了入关夺取明朝的中央政权,一开始就打着议和的旗号,借以麻痹和涣散明朝的斗志。但是,他在议和旗帜的掩盖下,从未停止或放弃对明朝的战争。
一六二七年(明天启七年,后金天聪元年)五月,皇太极取得侵朝战争胜利后,立即调兵西进,突然进攻明军,攻打锦州、宁远,未能攻克,便把大小凌河城毁坏,掠夺一空,回师沈阳。
一六二九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二月,皇太极亲率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区,不进山海关,取道蒙古,以蒙古兵为先导,从喜峰口入关,攻陷遵化,直抵北京城下,明朝上下惊恐万状,袁崇焕、祖大寿从山海关外领兵入援。皇太极施反间计,假崇祯之手,杀了袁崇焕,祖大寿率军退回关外。当时,明朝各路援军纷纷抵京,皇太极与明军在京郊会战,杀明朝战将满桂。一六三〇年(明崇祯三年,后金天聪四年),皇太极从北京撤兵,挥戈东进,占领永平、深州、迁安等府县,留兵驻守永平、迁安、滦州、遵化四城,自己率军由冷口出关,返回沈阳。不久,驻守永平四城的阿敏,因孤军深入,又无后援,被明军打败,退回关外。
一六三四年(明崇祯七年,后金天聪八年),皇太极再次入关,分兵四路进攻明军:一路从尚方堡攻打宣府、大同;一路从龙门口直趋宣府;一路从独石口进攻应州;一路从得胜堡攻打大同,后金八旗兵对各地大肆侵扰破坏,抢掠大批人口和财物,便退回沈阳。
到了一六三六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极经过九年的努力,已加强和巩固了后金的统治,基本上消除了来自朝鲜和蒙古的威胁,为夺取明朝中央政权作了准备。是年五月,皇太极称帝,定国号大清,改元崇德。从此,皇太极把主要力量放在进攻明朝上,明清之间的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同年秋天,皇太极命阿济格从独石口,入居庸关,直抵北京,然后南下攻打保定,连陷城池十余处,掠夺人畜十八万返回盛京。一六三八年(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皇太极又命多尔衮、岳托率清军分两路攻明,一军入墙子岭,一军入青山关,两军在京郊通州会师,然后至涿州,分成八路,一路顺太行山,一路沿运河,中间六路,由北向南进侵。真定、广平、顺德、大名等地,皆遭践踏。然后,清军从临清渡过运河,进入山东,攻占济南,明德王被俘,攻下城池五十多处,虏获人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第二年(一六三九年,明崇祯十二年,清崇德四年)春天,清军由天津北上,出关回师盛京。
皇太极称帝前后,数次入关侵扰,掠夺大批人畜财物,却不敢立足于内地,除了清军所到之处人民群众纷纷起来反抗外,其重要原因是明军仍然控制着山海关以及关外锦州等地,所以清军不敢在内地多停留。山海关是屏蔽北京的要塞,而锦州乃是山海关的门户。清朝为了夺取北京,争夺全国的统治权,就必须先打下锦州和山海关。因此,在明朝灭亡以前的几年内,这里成为明清之间激烈争夺的战场。
一六四〇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崇德五年),清兵攻打锦州,锦州明军守将祖大寿进行抵抗,结果清军“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毙”,沈阳“行街之人,多有遑遑不乐之色”[58]。第二年(一六四一年,明崇祯十四年,清崇德六年)的一月份,皇太极又派多尔衮率兵围攻锦州,亦失利。四月,皇太极决心对锦州加强攻势,派郑亲王济尔哈朗、武英郡王阿济格、贝勒多铎等,往代多尔衮,他们带来了大批八旗兵及许多门攻城的大炮,进行猛烈围攻。锦州外城的蒙古兵投降,清军占领了外城。[59]祖大寿向明廷告急,七月,明朝派洪承畴率领八总兵步骑十三万救援锦州,他步步为营,以守为战,不敢冒进,立营在锦州城南十八里的松山西北。济尔哈朗派右翼八旗兵进攻明军,结果“失利,山顶立寨,两红旗、镶蓝旗三旗营地,为敌所夺”,“人马中伤者甚众”[60]。清军“势不能当,急报请救”,“锦之围兵,屡战败衄,势将退北”,“沈中人,颇有忧色”[61],皇太极也急得“忧愤呕血,遂悉索沈中人丁,西赴锦州”[62]。与此同时,明朝崇祯皇帝下密诏,命洪承畴速战前进,以解锦州之围,兵部也一再催战。所以,洪承畴把粮草囤在锦州西南三十里的杏山和塔山的笔架山,而自己领六万人开路先进,余军继之,骑兵环松山三面,步兵据城北乳峰山。皇太极亲率大军于九月十九日离开沈阳,二十三日到达锦州前线,陈兵于松山、杏山之间。他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来打击明朝洪承畴的援军。首先切断明军粮道,击败塔山护粮的明军,夺得明军笔架山的粮草。明军既失粮草,又作战不利,军心开始动摇,企图把驻守乳峰山的明军撤到松山,当明军撤离时半路遭到清军伏击,便退缩到海边,“为清人所击,潮涨淹死,陆海积尸甚多”[63],仅有少数人突围出去,如吴三桂、王朴等奔往杏山。皇太极估计龟缩在杏山的明军一定要逃往宁远,所以在松山和杏山之间的高桥设伏,以待明军。明军又遭截杀,吴三桂、王朴仅以身逸,逃回宁远。此役清军歼灭明军五万三千余人,获马七千四百余匹,甲胄九千三百余件。[64]清军获得胜利,士气大振。
洪承畴只剩下残兵败将一万多人,被清军围困在松山城内,他曾组织五次突围,皆未成功,明朝发来的援兵又逡巡不前。到一六四二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三月,松山城内粮尽援绝,副将夏承德降清为内应,引清兵入城,洪承畴被俘。久被围困的锦州已筋疲力尽,“城中饥因,人相食”[65]。见松山、杏山的明军失败,待援无望,于是祖大寿也举城投降。至此,明朝在关外,除了宁远一孤城外,全部都落入清军之手。
皇太极取得松锦大捷后,整个形势对清十分有利,正像皇太极说的,“取燕京如伐大树,须先从两旁斫削,则大树自仆……今明国精兵已尽,我兵四围纵略,彼国势日衰,我兵力日强,从此燕京可得矣”[66]。
这时腐朽的明王朝,在李自成农民军的沉重打击下已摇摇欲坠。腐朽的明朝统治者,由于地主阶级本性的决定,企图转而与满族贵族议和,然后集中全部力量,绞杀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授权给兵部尚书陈新甲派马绍愉往关外,同皇太极谈判,并带回议和条款。事被泄露,京师大哗,崇祯为了推卸责任,处死陈新甲,明清议和破裂。皇太极见议和未成,为了进一步向明朝统治者施加压力,同年十一月派贝勒阿巴泰率领清军入关,攻陷蓟州,深入畿南,转至山东,连破八十余城,杀明宗室鲁王,俘获人口三十六万,牲畜五十五万头,后经北京,明军毫不阻挡,放清军回到盛京。一六四三年(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九月二十一日,皇太极因患脑充血突然死去,其子福临即位,改元顺治,当时福临只有六岁,由两个叔父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辅政。
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三月十九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朱明王朝。但是,以宁远总兵吴三桂为首的明朝封建官僚地主阶级,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为了恢复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怀着对农民军刻骨的阶级仇恨,勾结清军入关,镇压农民军。于是,清朝统治者在吴三桂等的引导下,率兵长驱入关,占领北京,和农民起义军以及明朝的残余力量展开了激烈的战争。
注释
[1]《清太宗实录》卷五。
[2]《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胡贡明五进狂瞽奏》。
[3]《备边司誊录》第四册。
[4]《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胡贡明五进狂瞽奏》。
[5]《东华录》,天命十一年九月。
[6]《东华录》,天聪三年正月。
[7]《清太宗实录》卷十一。
[8]《清太宗实录》卷七。
[9]《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高鸿中陈刑部事宜奏》。
[10]《东华录》,天聪三年四月。
[11]参见《东华录》,崇德元年三月。
[12]参见《东华录》,崇德元年五月。
[13]《清太宗实录》卷九。
[14]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一,八旗六部二院。
[15]李果:《在亭丛稿》卷六,《范文肃公传》。
[16]《大清太宗文皇帝圣训》卷四。
[17]《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陈延龄请轮用汉人奏》。
[18]《清太宗实录》卷十九。
[19]《国朝耆献类徵》卷一,《达海传》。
[20]《辽阳县志》卷五,《坛庙志》。
[21]《大喇嘛塔碑文》。
[22]“嘛哈噶喇”,即元世祖时八思巴以千金铸造的金佛,为元王朝护法之宝。
[23]《东华录》,顺治朝卷十九。
[24]参见李肯翊:《燃藜室记述》卷二七,《丁卯虏乱》。
[25]《清太宗实录》卷三。
[26]《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扈应元条陈七事奏》。
[27]《清太宗实录》卷三。
[28]《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中,《鲍承先陈籴粮办法奏》。
[29]《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宁完我等谨陈兵机奏》。
[30]《天聪朝臣工奏议》卷上,《高士俊谨陈管见奏》。
[31]参见金梁辑:《满洲秘档》,《太宗与袁崇焕书》。
[32]参见《己巳年正月金国汗致袁崇焕书稿》。
[33]金梁辑:《满洲秘档》,《太宗环阅北京城》。
[34]周文郁:《边事小纪》卷三,《朝鲜国咨》三。
[35]《李朝实录》仁祖卷二十八。
[36]《明熹宗实录》卷十三,天启元年八月庚午。
[37]《东华录》,天聪元年正月。
[38]参见《李朝实录》仁祖卷十六。
[39]《清太宗实录》卷三十一。
[40]《沈阳状启》,八页。
[41]参见《沈阳状启》,十页。
[42]《沈阳状启》,二二至二三页。
[43]彭孙贻:《山中闻见录》,《西人志》。
[44]福格:《听雨丛谈》卷二,《蒙古》。
[45]《皇朝开国方略》卷二十二。
[46]张穆:《蒙古游牧记》卷七,《外蒙古喀尔喀四部总叙》。
[47]祁韵士:《皇朝藩部要略》卷三。
[48]《清太宗实录》卷二十一。
[49]《清太宗实录》卷九。
[50]北京市文管处藏:《一等阿思哈哈番巴尔达奇碑》。
[51]《清太宗实录》卷十八。
[52]《黑龙江志稿》卷五四,《博木博果尔传》。
[53]《黑龙江志稿》卷五四,《博木博果尔传》。
[54]参见北京市文管处藏:《一等阿思哈哈番巴尔达奇碑》,“同党相残,又能率尔兄弟协力纳款”。所谓“同党”是指巴尔达奇与博木博果尔同属索伦部,一个反对叛乱,一个发动叛乱。
[55]《清太宗实录》卷五三。
[56]《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一。
[57]《清朝文献通考》卷二七一,《舆地》三。
[58]《沈阳状启》,二〇五页。
[59]参见《沈阳状启》,二八一页。
[60]《太宗文皇帝日录残卷》,崇德六年六月乙酉。
[61]《沈阳日记》,四一二页。
[62]《李朝实录》第三十五册,仁祖卷四十。
[63]《沈阳日记》,四一三页。
[64]参见《太宗皇帝大破明师于松山之战书事文》。
[65]《沈阳状启》,四〇七页。
[66]《清太宗实录》卷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