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国共产党建立并不断完善一整套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整套制度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一系列的成就之中,制度成就更具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及建立在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上的其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这些制度和体系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共产党注重完善制度体系。 中国尊重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尊重各个国家自主选择制度模式和发展道路,且无意将自己的制度和道路强加于人。“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一论断,重在坚定中国自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以一种榜样性、展示性的姿态强化中国制度自身的正当性,同时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制度参照。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人类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早就作出的庄严承诺。”在这些贡献中,必然有制度贡献。更好提供“社会制度的中国方案”,重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发展壮大自己,而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依靠创新理论指引,获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瑰宝,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备更加扎实的实践基础。
首先,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为什么中国对“中国方案”有信心?这是因为,从道路选择上来说,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开放而非封闭僵化的道路,是一条中国式的而非西方化的道路,是一条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崭新的、中国人自己走出的路而非他人走过的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切实有效地发挥作用。一些国家无法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与道路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坚定不移推进理论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结晶,又在不断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获得了丰厚的理论滋养。坚定清醒的理论自觉和厚重丰富的理论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优势,是一些受所谓“西方先进论”影响而不明就里的国家的制度所不具备的。习近平同志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源头活水,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使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在新的更高的水平上发生“有机反应”,这种“有机反应”必然会反馈和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中,成为滋润制度运行、提升制度执行力、推动制度演进的重要力量。反观一些国家,由于缺乏理论自觉,在理论上缺少自主权,甚至照搬照抄别国制度,最后只能落得个“邯郸学步”的结果。
最后,坚定不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与“魂”,是推动当代中国不断发展前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就制度与文化的一般关系而言,文化是软制度,制度是硬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无论是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还是从辩证逻辑的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想行稳致远、厚重绵长,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塑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锻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久弥新的不二选择,也是这一制度最独特的精神标识。
中国共产党在比较中增强制度自信。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站在全球和人类的高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看出,任何国家要想实现良性有序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强大的领导力量的整合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完善的制度体系的支撑作用,就必须充分发挥正确方向对制度的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这就是制度自信的充分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