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方法论与实践逻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节 供给侧改革的概念误区

供给侧改革的相关理论与经济学历史一样源远流长,绝非始于供给学派,只不过供给学派提出了较鲜明的供给管理政策而已。从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史来看,供给管理政策而非需求管理政策在历史上居于主导地位。

1.新生事物论

支持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可以追溯到经济学的源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关改革理论都是从供给侧考虑的,而并非从需求侧考虑的,不过有些政策的运用会体现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上。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中期的经济体制总体改革,90年代后期的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深化改革等,都属于供给侧改革范畴,要么属于要素供给,要么属于制度供给。

2.供给需求对立论

从经济学基本原理看,供求均衡是较理想的状态。我们不能认为供给侧改革是对需求侧的否定,二者不是对立而是互动的。供给侧与需求侧是经济运行的一体两面,缺一不可,而且二者要尽可能对称和相互适应,经济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过去多年来我们过于强调从需求侧进行政府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现在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对其进行“纠偏”,实现供求匹配,而不是过于偏向供给侧而忽视了需求侧。

3.西方供给学派论

西方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减税、减管制、减垄断与减货币发行,以及促私有化、促市场竞争、促企业家精神发挥与促技术创新,其中多数的确也是中国供给侧改革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但由于中国体制具有特殊性,以及经济形势、国际环境、政策空间等与西方当时的不同,所以有些西方政策主张在中国是不适用的,中国的供给侧改革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比西方的要丰富和复杂得多,尤其是社会保障、贫富差距、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等问题。

4.政府主导论

供给侧改革本是为解决政府过度干预的后果而提出的改革思路,但现实中很容易被误解为通过政府计划或政府主导来确定供给结构、解决要素供给、增加供给规模与提高供给速度。这就有可能背离供给侧改革的正常轨道,不仅达不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反而会带来资源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等严重的问题。如政府主导选择产业、产品、项目,很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供给侧改革仍然需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思路,避免走政府主导的道路。

5.数量扩张论

广义的、内涵式的供给侧问题不仅包括商品或劳务供给,而且包括供给主体培育、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存量调整、增量形成等。若单纯强调增加商品或劳务供给数量,则只会带来进一步的产能过剩。为此,供给侧改革主要依靠企业和市场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供给的结构性问题,一方面淘汰落后产能,让市场出清;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价值链攀升。

6.平行动力论

供给侧的投入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创新、制度等,这五种要素不在同一层面,劳动、资本和土地是基本生产要素,创新和制度是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高级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是通过投入量的增加来实现经济增长,而创新、制度等要素是通过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知识增长等途径提高生产率进而实现经济增长。除此之外,制度变革、结构优化也是通过提高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实际上,要素升级、制度变革、产业结构优化才是供给侧改革的“三大发动机”李佐军.让“供给侧改革”回归常识[N].经济参考报,2015-12-17.


[1]李佐军.让“供给侧改革”回归常识[N].经济参考报,2015-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