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墨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义利合一

墨子重“功利”,他说:“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兼爱中》)“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墨子·非乐上》)即仁义之人治理政事,以增进天下的利益、除去天下的祸害为原则。凡对别人有利的事就要去做,不利的事就不去做。

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儒家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也说:“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在孔孟看来,义与利只能二者择其一。

墨子则主张,讲义必须与实际利益结合起来。他说: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这些都是诸侯所说的良宝。它们可以用来使国家富强,人口增长,刑政得到治理,社会得到安定吗?不可以。贵重良宝之所以为贵重良宝,是因为能使人得到利益。和氏璧、隋侯珠、三翮六翼的九鼎,不能给人带来利益,所以都不是天下的良宝。以义来施政,人口必然增多,刑政必然得到治理,社会必然安定。贵重良宝之所以为贵重良宝,是因为它们能给人民带来利益。义可以使人民得到利益,所以说,义是天下的良宝(《墨子·耕柱》)。

在墨子看来,讲义,必须给人带来实际的利益,否则就只能是空谈。他还说,古代的明君圣人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匡正诸侯,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衷心爱护百姓,宽厚地为百姓谋利,将尽心和信义联系在一起,使百姓看到利益。所以,百姓对君王终身不厌弃,毕生不倦怠(《墨子·节用中》)。由此看来,墨子在讲其兼爱时,把“爱人”与“利人”结合在一起,主张“爱人”必须“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