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世系
墨子的世系可以追溯到契。
契是商族的祖先,商汤为契的第十三世孙。商族由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发展而来。传说契的母亲因吞食了燕子的卵怀孕生契,商族因此以鸟为图腾。墨翟的“翟”即雉,是一种形状像鸡、长尾、羽毛华美的鸟,古人常把它视为凤凰。所以,墨子的出生地又叫“落凤山”。
到契时,商族由游牧而定居。契把都城建在蕃(今山东省滕州市境内)。后来,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有力地推动了商族的发展。契的孙子相土曾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商汤即位后,商族和山东西部的莘氏通婚,并与担任夏朝东正官的薛族结为同盟。商汤积极发展商族势力,先是形成与夏朝对峙的局面,后来灭掉夏朝,建立商朝。
商纣为王时,沉湎酒色,宠幸妲己,不理朝政,听信佞臣谗言,其叔比干因苦谏被挖掉心肝而死。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屡谏未果,和太师、少师离开国都。后来,商朝为周所灭,微子降周。
周武王即位后,封纣王之子武庚于商旧都殷,派三弟管叔、五弟蔡叔辅佐武庚。武王死后,成王继位,因其年幼,周公摄政。管、蔡不满,策动武庚发动叛乱。周公奉命出师征伐,平定了这场史称“武庚之乱”的叛乱,杀掉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为了安抚商朝的遗民,周王把商旧都周围的地区分封给微子,取名宋,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领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毗邻的大片土地。微子及其后代在宋国居住。到春秋时,传至第十七代。第十七代孙宋国公子目夷,为宋桓公之子、“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兹父的庶兄。
《左传》僖公八年载,宋桓公生病,宋太子兹父与其庶兄公子目夷互相以仁义让国,兹父请求说,“目夷长且仁,君其立之”,目夷则说兹父“能以国让,仁孰大焉?”后来,兹父继承王位,任命目夷为左师,目夷辅佐宋襄公治理国政。春秋霸主齐桓公死后,宋襄公便有图谋称霸之心。
周襄王十四年(公元前638年),宋襄公伐郑,与前来救郑的楚军战于泓水(今河南省柘城县北),目夷为随军主将。宋军先在泓水北岸布好阵势,处于有利态势。楚兵渡水之际,目夷建议宋襄公乘机出击,宋襄公不同意,说君子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人家。等楚兵渡过河以后,目夷又建议应乘其立足未稳赶快出击,宋襄公又未同意,说君子不打不成阵式的队伍。等楚军排好阵后,宋襄公才下令出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身负重伤,第二年死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襄公之仁”典故的出处。
宋襄公死后,宋成公继位,宋国国力日见衰微。以后,目夷的事迹便没有记载了,他可能死了,也可能离开了宋国。但其子公孙友仍在宋国,并于鲁文公七年(公元前620年)宋成公死后出任左师。到鲁成公十五年(公元前576年),宋司马荡泽发动叛乱,为华元所杀。左师鱼石等宋桓公的后代逃到楚国。公元前573年,楚王又让鱼石等移居彭城。第二年,宋军围攻彭城,彭城投降,鱼石等桓公后裔逃到了离彭城不远的小邾国,并在陶山漷水一带定居下来,沦为平民。后来,墨子就出生在这里,其祖当为宋公子目夷。
小邾国原为邾娄国的一部分,是东夷族后裔。邾国先人曾以雄蜘蛛作为图腾,建国后以“蛛”为国名,“邾”由“蛛”演化而来。邾国人的祖先为陆终氏,与周人没有血缘关系,被称为夷。周灭商后,对邾娄国采取了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面积仅次于鲁的邾娄国分为三个小国,即邾国、小邾国和滥国。小邾国都城在今滕州市城东五十里处的木石镇一带。小邾国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左传》襄公四年载:“冬十月,邾人、莒人伐鄫。臧纥救鄫,侵邾,败于狐骀。”狐骀为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二十里处的狐骀山。《滕县志》记载:“城东南十五里曰‘狐骀山’,……山南头名‘木石’者,疑亦‘目夷’之讹也。”《续滕县志》记载,宋熙宁五年(1072年),徐州知州傅尧俞在滕县立“宋贤目夷群墓”石碑。目夷死后可能葬在滕县(今山东滕州)。周显王四十四年(公元前325年),鲁国灭掉了小邾国。
孔子也是微子的后裔,微子传至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时,其后代以孔为氏。根据孔氏的来历,可以推断墨氏的起源。古字“墨”与狐、目、化、货等字同音。史学家王献唐认为,“滕东有木台,亦即墨胎”[1]。史学家杨向奎则说:“‘目夷’也作‘墨夷’,而‘翟’与‘夷’古音可以通假,因之,我颇疑‘墨翟’即‘目夷’的别写。”[2]墨学专家张知寒也认为,“公子目夷实为第一代目夷子,而墨子可能就是出生于小邾国的末代目夷子”。 “在古代, ‘目夷’与‘墨翟’为同音词,并可互为通假。”[3]
宋襄公于公元前650年至前637年为宋国国君,在位14年。他生于公元前680年至前670年之间。目夷稍长于宋襄公,泓水之战时为主将,大约生于公元前680年前后。商朝历时629年,共传17世30王,平均37年传一代,这是商族血统的大致传代年限,按一般30年传一代记,可推知墨子可能是目夷的第七世孙。目夷为微子的第十七世孙,微子又为商汤的第十七世孙,商汤为契的第十三世孙。由此可知,墨子为契的后裔,其血缘线索为:契—汤—微子—目夷—墨子。
注释
[1] 王献唐. 炎黄氏族文化考. 济南:齐鲁书社,1985:245.
[2] 杨向奎. 绎史斋学术文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339.
[3] 张知寒. 再谈墨子里籍应在今之滕州.文史哲,1991(2).